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当今幼儿教师对园本课程普遍存在较粗浅的认识,幼儿园园本课程也严重缺乏地方特色。因此,园本课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的过程,它有其独特的价值,需要我们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及当地环境进行拓展延伸。
园本课程 儿童 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5-0041-01
1.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实施情况概述
(1)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发展过程
园本课程是幼儿园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幼儿兴趣和需要,结合幼儿园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幼儿园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幼儿园课程论》一书中提出,“园本课程是在幼儿园现实的根基上,以幼儿园的环境条件为背景,以幼儿现实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教师为主体而构建的课程。”
园本课程开发:《幼儿园课程园本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一书中提出,“园本课程开发是指幼儿园组织及其成员,根据国家或地方政府关于幼儿园教育纲要的精神与幼儿园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园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所进行的课程选择、课程生成、课程重组的相关研究与管理过程。
国家颁布相应政策:国家三级课程管理,可见国家对其校本、园本课程之重视。
(2)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问题调查
一是园本课程评价欠缺系统性。园本课程的评价所针对的对象应是多元的,包括幼儿、教师和课程本身,并且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建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二是园本课程的独特教育价值取向不够凸显,园本课程不能“千园一面”,应独具特色。三是园本课程资源的管理值得研究,园本课程的开发创造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及时共享,从而提高园本课程开发的效率,值得我们研究。
2.幼兒园园本课程研究的原因分析
(1)幼儿园外部原因分析。一是幼儿园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园始建于90年代初,硬件及教师配备十分到位,但教材方面缺乏自身独特性,开发园本课程是我园内涵发展的最核心动力。二是现行教材的局限性。在园本教研中,现有教材有很大的局限性,使幼师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困惑。开发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体系成为了我园教师的共识。三是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的需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纲要精神,贯彻科学的儿童教育观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命题。四是所处环境。即墨区是一座千年古城,蕴含博大精深的古都文化,马山地质公园、即墨古城、养育着即墨百姓的墨水河、即墨老酒等一系列具有即墨特色的古都文化,都为园本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底蕴。
(2)幼儿园内部原因分析
一是我园以“阳光下成长”为办园理念,为我们园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良好契机。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聚焦园所内涵,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成为了我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三是通过开发园本课程,可加快我园现代化进程以及教师综合素质的完善。
3.完善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的对策
(1)解决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的认识问题
针对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问题调查,我园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第一,“以幼儿为本”的课程理念。“以幼儿发展为本”是园本课程开发的核心理念,通过园本课程开发,幼儿的个性差异得到尊重,个别需要得到满足,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使幼儿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的教育理想成为可能,在开放、多元、丰富的活动中,张扬了个性,享受了快乐,促进了发展。
第二,“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在园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转变了教育观念,改进了教育策略,提高了研究能力,坚定了专业信心,提高了专业能力,增强了教师合作与交流。
(2)完善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基本原则
第一,课程目标的适宜性研究。课程目标是对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课程的灵魂。我园在课程目标的研究中,紧紧围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的五领域教育目标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的学习与发展目标,结合幼儿发展需要及园所教育价值取向,借鉴了多元创意课程的主题设计框架,对每个级部八个主题的五领域课程目标进行了全面改编和再造。
第二,课程内容的整体性研究。 在园本课程开发中着眼全局,坚持“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本着“一日活动皆课程”的大课程观思想,进行了课程内容的整体性、系统性规划。研究中采取局部研究,逐个突破,整体推进的策略。
第三,课程开发过程的民主性研究。园本课程开发是集教师、园长、课程专家、儿童、家长及社区人士智慧于一体的过程。课程专家的专业引领决定着园本课程开发的高度,园长的参与程度影响着园本课程开发的效度,而全体教师的参与质量则最终决定园本课程开发的信度和成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周兢 张杏如,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教学指导用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王月媛. 幼儿园目标与活动课程教师用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园本课程 儿童 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5-0041-01
1.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实施情况概述
(1)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发展过程
园本课程是幼儿园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幼儿兴趣和需要,结合幼儿园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幼儿园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幼儿园课程论》一书中提出,“园本课程是在幼儿园现实的根基上,以幼儿园的环境条件为背景,以幼儿现实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教师为主体而构建的课程。”
园本课程开发:《幼儿园课程园本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一书中提出,“园本课程开发是指幼儿园组织及其成员,根据国家或地方政府关于幼儿园教育纲要的精神与幼儿园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园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所进行的课程选择、课程生成、课程重组的相关研究与管理过程。
国家颁布相应政策:国家三级课程管理,可见国家对其校本、园本课程之重视。
(2)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问题调查
一是园本课程评价欠缺系统性。园本课程的评价所针对的对象应是多元的,包括幼儿、教师和课程本身,并且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建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二是园本课程的独特教育价值取向不够凸显,园本课程不能“千园一面”,应独具特色。三是园本课程资源的管理值得研究,园本课程的开发创造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及时共享,从而提高园本课程开发的效率,值得我们研究。
2.幼兒园园本课程研究的原因分析
(1)幼儿园外部原因分析。一是幼儿园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园始建于90年代初,硬件及教师配备十分到位,但教材方面缺乏自身独特性,开发园本课程是我园内涵发展的最核心动力。二是现行教材的局限性。在园本教研中,现有教材有很大的局限性,使幼师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困惑。开发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体系成为了我园教师的共识。三是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的需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纲要精神,贯彻科学的儿童教育观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命题。四是所处环境。即墨区是一座千年古城,蕴含博大精深的古都文化,马山地质公园、即墨古城、养育着即墨百姓的墨水河、即墨老酒等一系列具有即墨特色的古都文化,都为园本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底蕴。
(2)幼儿园内部原因分析
一是我园以“阳光下成长”为办园理念,为我们园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良好契机。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聚焦园所内涵,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成为了我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三是通过开发园本课程,可加快我园现代化进程以及教师综合素质的完善。
3.完善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的对策
(1)解决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的认识问题
针对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问题调查,我园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第一,“以幼儿为本”的课程理念。“以幼儿发展为本”是园本课程开发的核心理念,通过园本课程开发,幼儿的个性差异得到尊重,个别需要得到满足,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使幼儿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的教育理想成为可能,在开放、多元、丰富的活动中,张扬了个性,享受了快乐,促进了发展。
第二,“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在园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转变了教育观念,改进了教育策略,提高了研究能力,坚定了专业信心,提高了专业能力,增强了教师合作与交流。
(2)完善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基本原则
第一,课程目标的适宜性研究。课程目标是对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课程的灵魂。我园在课程目标的研究中,紧紧围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的五领域教育目标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的学习与发展目标,结合幼儿发展需要及园所教育价值取向,借鉴了多元创意课程的主题设计框架,对每个级部八个主题的五领域课程目标进行了全面改编和再造。
第二,课程内容的整体性研究。 在园本课程开发中着眼全局,坚持“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本着“一日活动皆课程”的大课程观思想,进行了课程内容的整体性、系统性规划。研究中采取局部研究,逐个突破,整体推进的策略。
第三,课程开发过程的民主性研究。园本课程开发是集教师、园长、课程专家、儿童、家长及社区人士智慧于一体的过程。课程专家的专业引领决定着园本课程开发的高度,园长的参与程度影响着园本课程开发的效度,而全体教师的参与质量则最终决定园本课程开发的信度和成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周兢 张杏如,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教学指导用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王月媛. 幼儿园目标与活动课程教师用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