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10日,期末考刚考完,没有考试压力的高一(1)班课间异常热闹,同学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讨论“打暑期工”的问题。有同学说去小吃店帮忙洗碗,有的说去酒楼做端菜的服务员,有的说去麦当劳做钟点工,有的说去街上派传单……联系好的同学眉飞色舞,没有联系好的同学一脸羡慕,询问哪里可以找到暑期工。听着同学热切地讨论,看着同学期盼的眼神,我不由得深深忧虑起来。
还记得高一上学期寒假结束后的一幕:一位家长打来电话,说孩子寒假去一家小吃店洗碗赚了750元,孩子以为不用读书也能养活自己,所以萌生了不读书去打工的念头,无论家长怎样劝,孩子就是死活不想上学,无奈之下只能求助于我。我做了家访,颇费了一番周折,才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原来,那位学生平日花钱大手大脚,虽然家境殷实,不过零花钱家长却管得很严。寒假时他看中了一双色彩很炫目的名牌球鞋,要求家长给钱购买,家长认为刚买了一双新鞋,没必要再买。于是孩子与家长产生了矛盾,一气之下整个寒假都去了一家小吃店打工,目的是想赚到那一双名牌球鞋的钱。结果,钱是赚到了,鞋买了,但是由于每天花10多个小时在打工上,作业没做多少。孩子觉得读书比洗碗还辛苦,就不想上学了。虽然我费了一番唇舌,学生回校上学了,不过最终因为无心向学,成绩一落千丈,在文理分班时离开了重点班。
现在班上悄然兴起的这股打暑期工热潮,会对学生的学业有影响吗?高一(1)班是文科重点班,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平时竞争也很激烈,而且每个学期都有末位淘汰制,成绩靠后的同学有可能被调剂到普通班。面对如此严峻的学习情况,为什么学生们不好好地利用假期把高一学年所学的知识查缺补漏、融会贯通,同时预先学习高二新的课程,再谋求下一阶段的飞跃呢?难道真的是受同学打工经历的诱惑,追逐眼前有形的金钱,而忽视了对自己学业、前途的关心和考虑吗?我带着这样的疑问,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对同学们的打暑期工的目的展开了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打暑期工并没有很深的认识,他们只是想利用假期赚点零花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抱着好玩的心态到社会去锻炼一下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我想前者有跟风从众之嫌,后者提前接触一下社会的艰辛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是总的来说,学生们还是欠缺考虑。如何让学生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呢?接下来的几天,我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们进行了引导。
一、让学生思考并了解学校放暑假的目的
学校为什么放假,这个本不是问题的问题,似乎从来就没有人深究过,一般人的理解就是“放假就是避开寒暑,让大家休息”。其实,早在1930年一位中国思想文化界的泰斗式人物潘光旦写的文章《假期与知识生活的解放》就提到:“学问没有止境,也就不宜有长时间的间断。学校的暑假寒假,少则一月,多则三月,难道办教育和创制假期的人的本意,真的要在这一个月或三个月内完全停止学问吗?我恐未必。”可见在潘先生看来,学校放假的目的不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学问。接下来潘先生毫不客气地指出:学校的最大缺点是什么,就是过于重视教材。“一种课本,少则读半年,多则读一年”,使学生“无一刻不在字里行间寻生活”,失去了自动研究的机会。他认为这种“专读一书”的单调和痛苦,比八股文还要严重,而假期则是每一个学生“解除痛苦恢复自由的上好机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对大家提出两个要求:首先要树立“在假期里,我便是我,而不是教员的学生”的信念,其次要选择一两个比较高明的求知方法。这就是说,同学们在假期一定要摆脱教师的阴影,去过一种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活。他举例说,在自然知识方面,可以做一次有目的的远足,从事地质的观察和生物标本的采集;在社会知识方面,可以找一个小题目,利用图书馆的资料进行研究。可见放假的目的,是为了“知识生活的解放”,为了给学生多留一点自由自在地学习研究的机会。
可从目前学生的状况看来,学生并不明白学校放假的意义,以致单纯地以追求金钱为目的,去从事一些简单费时的体力劳动,对学业帮助不大,甚至会耽误学习。因此,引导学生认识放假的目的很有必要。
二、要求学生找出自身欠缺的方面,再权衡是否有打暑期工锻炼的必要
谈“打暑期工的利弊”问题,是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欠缺什么,如果他们缺的仅仅是金钱的话,那完全没必要去打暑期工。我们谈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主要是站在成长这个角度,把学习和成长作为衡量利弊大小的关键因素。
以下三种情况下的打暑期工,对学习是有帮助的:
1.缺乏学习的热情
缺乏学习的热情,主要是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为了什么?为了以后的工作、事业和金钱,但如果不能体会赚钱的辛苦,就不能体察学习的重要性。此时适当利用假期去从事一些比较辛苦的体力劳动,深刻地体会赚钱的不易,会有促进学习的效果。
2.缺乏进取心
社会上最激烈的竞争莫过于经济利益上的竞争,早早地体会这种竞争,开阔了眼界,会发现学习只不过是所有竞争中很普通的一种,会觉得在学习中领先比在商海中领先容易得多,这样便会静下心来冷静地看待学习这个问题,不会因为一时的失败而丧失了进取心。
3.缺乏独立能力
离开了父母,离开了朋友,我们能做什么?我们是否还能像以前一样一帆风顺?在遇到困难时,是否还会有人来帮助我们?缺乏独立能力的同学能在打暑期工中得到锻炼,这是不言而喻的。
每个人都在不停地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如果时间允许,又有必要去锻炼一下自己的意志和能力,体验一下社会竞争的残酷性,那也是未尝不可的。
三、要求学生了解打暑期工的风险,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做什么工作,适不适合自己,合不合法,这些都是学生打暑期工之前要考虑的问题。学生思想不成熟,对社会的辨析能力有限,往往会被一些不法商人所蒙骗,如被骗中介费,或者人身遭到侵犯。
另外,学生往往是廉价的劳力。如有的临时促销员在高温的户外劳累了一天,工资仅仅30元钱,既达不到最低工资标准,也没有防暑降温补贴;有些学生缺少社会经验,不会用法律为自己维权,碰到用人方拖欠或克扣工资,不是嫌麻烦忍气吞声,就是自认倒霉。更有甚者,学生的单纯还有可能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比如地下传销组织往往对不明真相的学生下手。学生对工作环境的安全问题往往也认识不到位,对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危害并没有考虑太多,一旦出现工伤纠纷,大都缺乏维权的途径和经验。所以教师和家长务必要求学生在打暑期工之前了解打工的风险,了解相关的就业指导和法律法规,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所就业的企业或店面的基本情况,最好选择有工伤保险的单位。为了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要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劳动时间、工资标准等,一旦发生劳资纠纷,学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社会这个大课堂要学的东西很多,准备好了才能付诸行动。从一定程度上说,打暑期工是可以起到锻炼体魄、磨砺意志、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的。
四、要求学生合理利用假期,适当地进行一些社会调查,把耳朵贴近时代的胸口,培养生活中见微知著的能力
学生常常埋怨自己生活面狭窄,每天从家门到校门,加上课业繁重,没有时间出去接触社会、自然,没有机会进行人际交往,缺乏生活积累和体验,以致在写作文时没有素材,下笔晦涩,思想缺乏深度。
学生生活面狭窄是事实,但是学生不懂利用身边的资源,培养生活中见微知著的能力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深自己的思想深度更是事实。学业繁重,时间紧迫,让高一暑期显得尤为珍贵,为了一点金钱把大好的时光浪费在简单的体力劳动上显然不明智。如何合理安排确实需要学生费一番心思,但无论是外出旅游还是进行一些社会调查,都需要培养“见微知著”的能力。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在“微”中发现问题和矛盾,要学会在“小”中增长知识和才干。要练就一双“慧眼”,通过“点”上的情况,摸准片上和面上的问题,从而准确、细致、全面地掌握和了解实情。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打开联系生活的通道,从生动的现实生活中认识世界,引领学生走进色彩斑斓的现实生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暑假給学生的自由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的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如何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让自己通过不同途径得到全面的休息、调整,轻松度夏,以充沛的精力投入下一个学期的学习。
还记得高一上学期寒假结束后的一幕:一位家长打来电话,说孩子寒假去一家小吃店洗碗赚了750元,孩子以为不用读书也能养活自己,所以萌生了不读书去打工的念头,无论家长怎样劝,孩子就是死活不想上学,无奈之下只能求助于我。我做了家访,颇费了一番周折,才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原来,那位学生平日花钱大手大脚,虽然家境殷实,不过零花钱家长却管得很严。寒假时他看中了一双色彩很炫目的名牌球鞋,要求家长给钱购买,家长认为刚买了一双新鞋,没必要再买。于是孩子与家长产生了矛盾,一气之下整个寒假都去了一家小吃店打工,目的是想赚到那一双名牌球鞋的钱。结果,钱是赚到了,鞋买了,但是由于每天花10多个小时在打工上,作业没做多少。孩子觉得读书比洗碗还辛苦,就不想上学了。虽然我费了一番唇舌,学生回校上学了,不过最终因为无心向学,成绩一落千丈,在文理分班时离开了重点班。
现在班上悄然兴起的这股打暑期工热潮,会对学生的学业有影响吗?高一(1)班是文科重点班,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平时竞争也很激烈,而且每个学期都有末位淘汰制,成绩靠后的同学有可能被调剂到普通班。面对如此严峻的学习情况,为什么学生们不好好地利用假期把高一学年所学的知识查缺补漏、融会贯通,同时预先学习高二新的课程,再谋求下一阶段的飞跃呢?难道真的是受同学打工经历的诱惑,追逐眼前有形的金钱,而忽视了对自己学业、前途的关心和考虑吗?我带着这样的疑问,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对同学们的打暑期工的目的展开了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打暑期工并没有很深的认识,他们只是想利用假期赚点零花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抱着好玩的心态到社会去锻炼一下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我想前者有跟风从众之嫌,后者提前接触一下社会的艰辛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是总的来说,学生们还是欠缺考虑。如何让学生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呢?接下来的几天,我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们进行了引导。
一、让学生思考并了解学校放暑假的目的
学校为什么放假,这个本不是问题的问题,似乎从来就没有人深究过,一般人的理解就是“放假就是避开寒暑,让大家休息”。其实,早在1930年一位中国思想文化界的泰斗式人物潘光旦写的文章《假期与知识生活的解放》就提到:“学问没有止境,也就不宜有长时间的间断。学校的暑假寒假,少则一月,多则三月,难道办教育和创制假期的人的本意,真的要在这一个月或三个月内完全停止学问吗?我恐未必。”可见在潘先生看来,学校放假的目的不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学问。接下来潘先生毫不客气地指出:学校的最大缺点是什么,就是过于重视教材。“一种课本,少则读半年,多则读一年”,使学生“无一刻不在字里行间寻生活”,失去了自动研究的机会。他认为这种“专读一书”的单调和痛苦,比八股文还要严重,而假期则是每一个学生“解除痛苦恢复自由的上好机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对大家提出两个要求:首先要树立“在假期里,我便是我,而不是教员的学生”的信念,其次要选择一两个比较高明的求知方法。这就是说,同学们在假期一定要摆脱教师的阴影,去过一种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活。他举例说,在自然知识方面,可以做一次有目的的远足,从事地质的观察和生物标本的采集;在社会知识方面,可以找一个小题目,利用图书馆的资料进行研究。可见放假的目的,是为了“知识生活的解放”,为了给学生多留一点自由自在地学习研究的机会。
可从目前学生的状况看来,学生并不明白学校放假的意义,以致单纯地以追求金钱为目的,去从事一些简单费时的体力劳动,对学业帮助不大,甚至会耽误学习。因此,引导学生认识放假的目的很有必要。
二、要求学生找出自身欠缺的方面,再权衡是否有打暑期工锻炼的必要
谈“打暑期工的利弊”问题,是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欠缺什么,如果他们缺的仅仅是金钱的话,那完全没必要去打暑期工。我们谈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主要是站在成长这个角度,把学习和成长作为衡量利弊大小的关键因素。
以下三种情况下的打暑期工,对学习是有帮助的:
1.缺乏学习的热情
缺乏学习的热情,主要是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为了什么?为了以后的工作、事业和金钱,但如果不能体会赚钱的辛苦,就不能体察学习的重要性。此时适当利用假期去从事一些比较辛苦的体力劳动,深刻地体会赚钱的不易,会有促进学习的效果。
2.缺乏进取心
社会上最激烈的竞争莫过于经济利益上的竞争,早早地体会这种竞争,开阔了眼界,会发现学习只不过是所有竞争中很普通的一种,会觉得在学习中领先比在商海中领先容易得多,这样便会静下心来冷静地看待学习这个问题,不会因为一时的失败而丧失了进取心。
3.缺乏独立能力
离开了父母,离开了朋友,我们能做什么?我们是否还能像以前一样一帆风顺?在遇到困难时,是否还会有人来帮助我们?缺乏独立能力的同学能在打暑期工中得到锻炼,这是不言而喻的。
每个人都在不停地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如果时间允许,又有必要去锻炼一下自己的意志和能力,体验一下社会竞争的残酷性,那也是未尝不可的。
三、要求学生了解打暑期工的风险,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做什么工作,适不适合自己,合不合法,这些都是学生打暑期工之前要考虑的问题。学生思想不成熟,对社会的辨析能力有限,往往会被一些不法商人所蒙骗,如被骗中介费,或者人身遭到侵犯。
另外,学生往往是廉价的劳力。如有的临时促销员在高温的户外劳累了一天,工资仅仅30元钱,既达不到最低工资标准,也没有防暑降温补贴;有些学生缺少社会经验,不会用法律为自己维权,碰到用人方拖欠或克扣工资,不是嫌麻烦忍气吞声,就是自认倒霉。更有甚者,学生的单纯还有可能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比如地下传销组织往往对不明真相的学生下手。学生对工作环境的安全问题往往也认识不到位,对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危害并没有考虑太多,一旦出现工伤纠纷,大都缺乏维权的途径和经验。所以教师和家长务必要求学生在打暑期工之前了解打工的风险,了解相关的就业指导和法律法规,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所就业的企业或店面的基本情况,最好选择有工伤保险的单位。为了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要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劳动时间、工资标准等,一旦发生劳资纠纷,学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社会这个大课堂要学的东西很多,准备好了才能付诸行动。从一定程度上说,打暑期工是可以起到锻炼体魄、磨砺意志、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的。
四、要求学生合理利用假期,适当地进行一些社会调查,把耳朵贴近时代的胸口,培养生活中见微知著的能力
学生常常埋怨自己生活面狭窄,每天从家门到校门,加上课业繁重,没有时间出去接触社会、自然,没有机会进行人际交往,缺乏生活积累和体验,以致在写作文时没有素材,下笔晦涩,思想缺乏深度。
学生生活面狭窄是事实,但是学生不懂利用身边的资源,培养生活中见微知著的能力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深自己的思想深度更是事实。学业繁重,时间紧迫,让高一暑期显得尤为珍贵,为了一点金钱把大好的时光浪费在简单的体力劳动上显然不明智。如何合理安排确实需要学生费一番心思,但无论是外出旅游还是进行一些社会调查,都需要培养“见微知著”的能力。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在“微”中发现问题和矛盾,要学会在“小”中增长知识和才干。要练就一双“慧眼”,通过“点”上的情况,摸准片上和面上的问题,从而准确、细致、全面地掌握和了解实情。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打开联系生活的通道,从生动的现实生活中认识世界,引领学生走进色彩斑斓的现实生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暑假給学生的自由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的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如何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让自己通过不同途径得到全面的休息、调整,轻松度夏,以充沛的精力投入下一个学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