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需教其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长进。”疑是思维的开始,有疑,就会积极思维,努力探求;解疑,就能有所发现,发展能力。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把握好“设疑”的时机,丰富方式,就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教学多边活动的顺利进行;也可启迪学生思维,反馈学生信息,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抓住“设疑”的几个时机
1、导入新课之时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在导入新课时 “设疑”,能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预言而不能”的状态,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的教学活动中,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启迪学生的思维。
《确定位置》一课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还记得吗?2006年10月12日9时39分,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6号成功发射,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但是你们知道在茫茫无边的大草原上,我们的科学家是怎样迅速地找到返回舱着陆的位置的吗?通过这样设疑导入,学生对《确定位置》一课就产生了极大的求知欲,从而迫不及待地想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2、教学重、难点之时
教学的重、难点是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恰当处理的。在此时巧妙“设疑”,能让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帮助学生理解难点,使知识与技能得以落实,思维和能力得以发展,并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如教学六年级的“确定位置”时,当学生发现灯塔1和灯塔A都在轮船的北偏东方向时,教师提问:“它们在同一位置吗?”生很明显知道,又顺势设疑:“它们都在轮船的北偏东方向,却不在同一位置,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区分它们的不同位置呢?”这样一来,学生很明确的把握了本节课研究的重点内容,并且在冲突中激活以前的知识,很顺利地想到要利用北偏东的角度来区分两个灯塔的位置。在这样的设疑情境中,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很高,学习的效率自然很好。
3、出现错误之时
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解答习题时出现的错误,很多时候是具有共性的。教学时,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中的普遍性错误暴露出来,分类设疑引发冲突,在矛盾冲突中强化对这种错误的认识和分析,达到知其错,防其错的目的。
如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出示了一道易错题:25×4÷25×4=?许多学生的计算步骤如下:25×4÷25×4=100÷100=1。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因为两个乘法算式“25×4”削弱了计算顺序这一信息,造成了计算的差错。而只有极个别学生的计算步骤是:25×4÷25×4=4×4=16。出现这两种情况,教师顺水推舟,把这两种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这两种计算哪种正确。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教师再进行讲解,教学效果很好。正是有了对比,学生能容易理解,并加深了对这类题型的印象,由此以后的习题练习和考试中,就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出错了。实践证明,有目的地设计一些易错题,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4、新课结束之时
在数学课接近尾声的时候“设疑”,就是针对下一节课的部分内容,提出疑问。抓住小学生追求“新、奇、特”的好奇心理,制造悬念,把课上的思维活动延伸到课后,让学生在课堂外有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去寻觅、去探索,能大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例如,在“毫米、分米的认识”下课前,教师可提问:“如果用我们学过的米、分米、厘米、毫米来计量江阴到北京的路程有多远,你觉得怎么样?”学生答:“不好量,太长了。”此时,教师设置悬念:“计量较长的路程有没有更合适的计量单位呢?下一节课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谜。”这样,在揭示矛盾的同时制造悬念,使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探求下一节课新知的欲望,有利于学生保持探索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思维活动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究状态之中,为接纳新知识打下基础。
二、丰富“设疑”的方式
1、比较式
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设疑,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设疑方式。
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出示:24×3=,24×10=,启发学生思考,再出示例题:每盒彩色笔24枝,13盒共有多少枝?让学生讨论解答。学生把13盒分成了10盒和3盒,分别算出枝数,再算出一共的枝数。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看书比较,并设问:书上的竖式与自己的算法有什么异同?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用哪种方法计算好?4为什么写在十位上?书写的格式怎样?这样的比较设疑,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并在自学中弄清了算理,掌握了计算方法品尝到自学成功的喜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观察式
让学生通过观察事物的变化,从中找出规律性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精神以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可让学生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用割补的方法变成长方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变化的前后过程,问:图形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提出问题:能不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应该是怎样的?让学生通过观察,自主探索。这样既发展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又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功能。
3、拓展式
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适度的拓宽延伸,有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全面提升素质。
如教学“周长与面积关系”时,教师先出示:分别计算下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①长18,宽2;②长15,宽5;③长12,宽5;④长10,宽10;⑤长16,宽4。学生解答后,教师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讨论,总结规律,并通过适当的练习进行拓展。又如,李大伯用100米长的篱笆围一个羊圈,怎样围面积最大呢?让学生在讨论中拿出方案。这样对规律进行推广拓展,使学生了解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把握有效的“设疑”时机,采用合理的“设疑”方式,讲究巧妙的“设疑”技巧,能使教学形式多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乐学、善学、会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把握好“设疑”的时机,丰富方式,就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教学多边活动的顺利进行;也可启迪学生思维,反馈学生信息,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抓住“设疑”的几个时机
1、导入新课之时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在导入新课时 “设疑”,能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预言而不能”的状态,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的教学活动中,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启迪学生的思维。
《确定位置》一课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还记得吗?2006年10月12日9时39分,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6号成功发射,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但是你们知道在茫茫无边的大草原上,我们的科学家是怎样迅速地找到返回舱着陆的位置的吗?通过这样设疑导入,学生对《确定位置》一课就产生了极大的求知欲,从而迫不及待地想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2、教学重、难点之时
教学的重、难点是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恰当处理的。在此时巧妙“设疑”,能让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帮助学生理解难点,使知识与技能得以落实,思维和能力得以发展,并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如教学六年级的“确定位置”时,当学生发现灯塔1和灯塔A都在轮船的北偏东方向时,教师提问:“它们在同一位置吗?”生很明显知道,又顺势设疑:“它们都在轮船的北偏东方向,却不在同一位置,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区分它们的不同位置呢?”这样一来,学生很明确的把握了本节课研究的重点内容,并且在冲突中激活以前的知识,很顺利地想到要利用北偏东的角度来区分两个灯塔的位置。在这样的设疑情境中,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很高,学习的效率自然很好。
3、出现错误之时
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解答习题时出现的错误,很多时候是具有共性的。教学时,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中的普遍性错误暴露出来,分类设疑引发冲突,在矛盾冲突中强化对这种错误的认识和分析,达到知其错,防其错的目的。
如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出示了一道易错题:25×4÷25×4=?许多学生的计算步骤如下:25×4÷25×4=100÷100=1。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因为两个乘法算式“25×4”削弱了计算顺序这一信息,造成了计算的差错。而只有极个别学生的计算步骤是:25×4÷25×4=4×4=16。出现这两种情况,教师顺水推舟,把这两种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这两种计算哪种正确。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教师再进行讲解,教学效果很好。正是有了对比,学生能容易理解,并加深了对这类题型的印象,由此以后的习题练习和考试中,就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出错了。实践证明,有目的地设计一些易错题,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4、新课结束之时
在数学课接近尾声的时候“设疑”,就是针对下一节课的部分内容,提出疑问。抓住小学生追求“新、奇、特”的好奇心理,制造悬念,把课上的思维活动延伸到课后,让学生在课堂外有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去寻觅、去探索,能大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例如,在“毫米、分米的认识”下课前,教师可提问:“如果用我们学过的米、分米、厘米、毫米来计量江阴到北京的路程有多远,你觉得怎么样?”学生答:“不好量,太长了。”此时,教师设置悬念:“计量较长的路程有没有更合适的计量单位呢?下一节课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谜。”这样,在揭示矛盾的同时制造悬念,使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探求下一节课新知的欲望,有利于学生保持探索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思维活动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究状态之中,为接纳新知识打下基础。
二、丰富“设疑”的方式
1、比较式
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设疑,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设疑方式。
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出示:24×3=,24×10=,启发学生思考,再出示例题:每盒彩色笔24枝,13盒共有多少枝?让学生讨论解答。学生把13盒分成了10盒和3盒,分别算出枝数,再算出一共的枝数。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看书比较,并设问:书上的竖式与自己的算法有什么异同?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用哪种方法计算好?4为什么写在十位上?书写的格式怎样?这样的比较设疑,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并在自学中弄清了算理,掌握了计算方法品尝到自学成功的喜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观察式
让学生通过观察事物的变化,从中找出规律性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精神以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可让学生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用割补的方法变成长方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变化的前后过程,问:图形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提出问题:能不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应该是怎样的?让学生通过观察,自主探索。这样既发展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又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功能。
3、拓展式
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适度的拓宽延伸,有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全面提升素质。
如教学“周长与面积关系”时,教师先出示:分别计算下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①长18,宽2;②长15,宽5;③长12,宽5;④长10,宽10;⑤长16,宽4。学生解答后,教师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讨论,总结规律,并通过适当的练习进行拓展。又如,李大伯用100米长的篱笆围一个羊圈,怎样围面积最大呢?让学生在讨论中拿出方案。这样对规律进行推广拓展,使学生了解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把握有效的“设疑”时机,采用合理的“设疑”方式,讲究巧妙的“设疑”技巧,能使教学形式多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乐学、善学、会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