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def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得更多知识和方法的途径,因此指导学生正确有效地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想象 披文入情 培养创新能力
  
  阅读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或途径,它的目标是有益于学生获取更多知识、身心健康发展。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从而构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然而一些语文教师由于缺乏先进理念的引领,囿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漠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如何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这一问题。
  一、让阅读插上想象的翅膀
  阅读需要想象,叶圣陶曾说:“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的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值得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一目的,“不能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阅读过程中的想象正是对作品形象性描绘的再创造,即把作品中的人和景等描写化为头脑中活生生的画面,绽放出形象思维的花朵。
  如在讲述《祝福》中的祥林嫂向土地庙捐了门槛后安然参加祭祖仪式,却遭到四婶断然拒绝后神态变化时,我先引导学生阅读这段文字:“祥林嫂刹那间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第二天,不但眼睛凹陷下去,连精神也不济了。”然后,展开自己的想象:祥林嫂的眼睛是如何凹陷与无神;脸色是如何灰暗与消瘦;精神是如何的不济。由此祥林嫂委顿的形象便呈现出来了。这便是创造性想象。它直接引发的艺术效果便是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祥林嫂”。
  文学作品是一种意识形态,并且是一种以文字为媒介的意识形态,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去阅读、去品味、去感悟字里行间所描绘的形象,无论是一时一景,还是一人一物,去想象风花雪月、衰草枯杨,去想象人物的一妍一媸。想象式阅读教学是建筑在听、说、读、写等活动的基础上的。
  二、披文入情,碰撞出激情的火花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因此,鉴赏文学作品,必须从作品本身出发,通过与作家、作品“对话”,碰撞出激越的思维火花,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去解读课文或阅读材料,不断培养个性才华,用自己的经验、情感、生活理念去寻求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一切都产生于自己对文学作品的感悟。
  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被人们称作“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田园诗的杰作”。学生初读《边城》后,可能对小说的“田园诗”的特点只有一个朦胧的感觉,但是通过研究性阅读,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通过对沈从文小说的拓展性延伸性阅读,就可以对小说中刻画的独特而美丽的景色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美感享受,体会到小说中所流露出的一种顺乎自然的人生,感悟到闪烁着的正直朴素的人性美,体会到一种深藏在湘西边远山乡底层人们之中的良知和明慧,由此培养了审美能力。
  三、求同存异、以点带面的比较阅读
  俄国教育家乌森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一切的。”比较阅读大开大阖,或横比或纵比。
  “比较”阅读是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方法之一。文本解读中要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作品、作家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确定了事物间的异同,还要深入地解释这种异与同。只有抓住这一点才能使比较不流于肤浅、达到对作品深入理解的目的。
  如在学习鲁迅的《阿Q正传》时,可将其与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的主人公形象进行比较,阿Q的精神胜利法与堂吉诃德的与“风车作战”的精神底色在比较中愈见分明,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文学大师的人文底蕴的相同与不同。
  通过研究性学习,用“以点带面”的方法,用所学的一个阅读材料去辐射更多的阅读材料,学生能掌握一类文章,提高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归类能力,也培养迁移能力。
  例如,学了柳永的《雨霖铃》,学生对词中的“离愁别绪”有了很深的体会。这时,就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以点带面,以柳永的《雨霖铃》去辐射以“离愁别绪”为意象的诗词。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煜的《相见欢》,欧阳修《诉衷情》,周紫芝的《踏莎行》、《鹧鸪天》,晏殊的《清平乐》,等等,无论是妻离子散的凄凉,情人相思的煎熬,抑或是友人分手的不舍,都为多愁善感的词人所捕捉,他们用多情之笔流泻下了当时的感动。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能融入词的意境,触摸到作者灵魂深处的思想情感,感受到词的美,还能提高对诗词的赏析能力.
  四、大胆质疑、挑战权威——培养创新能力
  质疑,就是提出问题。宋濂就强调自己除了“遍观群书”,就是向名师“援疑质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为什么要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千人一面呢?为什么学生对于课文内容、主题的理解就不能自成一说呢?我们要让学生有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有“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的信念和决心。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善于质疑,进而释疑,达到领悟问题的目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让学生提问这一程序,这只是教法,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掌握朗读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技巧,鼓励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质疑,大胆地支持学生提出问题,肯定学生的不同见解,则突出了学法指导的信念和决心。它是课堂教学在朗读基础上的深入。
  引用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作总结:“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有效的阅读方法,才能融会贯通,终身受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是提高高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以人们对抽象艺术的态度为切入点,探讨了抽象艺术的核心价值,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进步,从生命的原创性这个角度解读了抽象艺术与生命的密切关系,展望了抽象艺术在当代建设和谐社会及创新型社会的中国正在起到的及将要起到的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抽象艺术 精神境界 和谐社会 创新型社会    艺术,从大类上可以分为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通俗地讲,具象艺术就是画人像人,抽象艺术就是画人不像人。普通
摘 要: 老师自身引力的提升对有效教学的推进是大有裨益的。作者细作思考,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有效教学 实力 魅力 活力    提及热门词语“有效教学”,众说纷纭。有效教学的理念策略强调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有收获、有成功感。它涉及教学目标的确立、教材的处理、教法的选择、教学方案的形成、课程资源的发掘利用、教后的反思与重新计划等诸多方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对有效教学有如下概念:将学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习成绩与个体性格有一定的关系。学习成绩通过对个体性格的影响,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知识上来,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并加深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  在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通过对人的个体生活的渗透和影响,在个体情绪及意志活动中保存和固定下来一种态度体系,并由此产生个体所特有的行为方式就是性格的内涵。对现实稳固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的行为方式构成了人的心理状态的某一突出点,这就是
摘 要: 小学是人生中最为关键的学习阶段,让孩子们拥有较高的文学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小学文学教育并未真正受到重视。本文针对小学文学教育面临的危机,从教育理念、教材选取、教育实施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对重建小学文学教育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考和探究。  关键词: 小学文学教育 教育危机 表现 重新构建    语文教育,顾名思义,是“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有机结合的
摘 要: 引起学生怠学的因素有以下两个: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内部因素是引发学生学习内驱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要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利用学生的成就动机激励学生,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内驱力 学习自主性    一  初中语文教学中常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许多教师抱怨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热情,普遍存在内驱力不足,
目的:探讨额颞叶变性(FTLD)及各临床亚型的中医证候分型,为中医药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及指导作用。同时探讨FTLD及各临床亚型中患者的照料者负担情况,为指导临床减轻
摘 要: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挖掘作文练笔契机,在散文、小说、诗歌等文体的教学中巧妙指导学生练笔,让学生从阅读中汲取精华充实自己,把学到的内容自发地迁移到写作中,增强表达欲望,做到由被动到主动,由“怕写”到“乐写”,达到“养成习惯、培养能力、训练技能”的目标。  关键词: 阅读教学 练笔 同步发展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材是“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的“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