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语言入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改”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呼唤充满灵性的课堂教学语言。作为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也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本文从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入手,结合自身的学习与实践,就“如何立足课堂,训练自己的教学语言,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教学语言;课堂教学;实效性;激励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从我们的课堂教学来看,教师的语言确实如此。好的教法,要有好的教学语言,才能运用;好的教师,也只有掌握和运用好教学语言,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一、让自己的语言明白、简练
  一节课是否成功,关键看课堂的“起、承、转、合”的设计是否合理。譬如,怎样导入新课,怎样设置问题,怎样评价学生的回答,怎样结束教学,等等。每个细节教师都要了然于心,精心设计,必要时要在教案中反映出来。所以,教师要精心备好每一节课,这样讲课时才能做到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才不会出现语言贫乏或重复啰嗦甚至语无伦次的现象。
  教师要想将教学内容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中心表现出来,教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要恰如其分、准确明白。如果我们讲课拖泥带水、啰嗦繁冗,就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必需的教学任务,但我们又不可能将一堂课中要讲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背下来。所以,在备好教材的同时,教师还要备好学生。我在备课之后,上课之前,总是先“想课”。就是通过回想备课过程,加深自己的记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避免课堂上表达不清楚、不规范,或是用语含糊;同时通过“预演”上课过程,设想课堂中可能出现怎样的问题,自己将如何通过语言做相应的调节和增补,避免课堂上措手不及。这样“想课”,填补了教案和上课之间的空白,让我们充满信心地走上讲台。上课时,我们还要时刻提醒自己,关注学生的同时,“留一只眼睛看自己”,力求自己的教学语言言简意明,紧扣教学目标进行。长期坚持“想课”,会感到自己的教学语言越来越生动流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让自己的语言具备示范作用
  教师的语言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特别是小学,学生的语言尚未成型,模仿是他们学习的途径,因此,教师的语言对他们起着极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即促进者,所以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上,要严格要求自己。首先是要求自己的语言合乎道德规范,做到严谨不拘、高尚纯洁,不故弄玄虚、庸俗无聊,不油腔滑调。其次是要求自己做到课堂用语符合语法规范,即符合语法规则,符合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在教学中遇到自己拿不准的地方就查阅工具书,查找相关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以自己的“言”与“行”影响学生,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规范用语与规范用字的良好习惯。此外,我能注意到与学生交流时绝不应付、敷衍,做到情真意切,以情感染学生,决不挖苦讽刺,挫伤学生,让学生从我们身上学到标准的语音、恰当的表达,同时感受到真挚的情感。
  此外,教师的讲授语言应“亮”出内涵。语文课堂中,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语言,能深深地触动学生的心弦,使师生间产生知识共鸣、情感共鸣。丰美的词采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成功的语文教师必备的功底。听于永正、贾志敏、王菘舟等一些特级教师讲过课的老师们,都有同样的感触:心随言动。他们有着丰富的语言积累,对于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经典词句信手拈来、脱口而出。新课程不仅要求学生进行大量阅读,积累并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时,对语文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饱读诗书,烂熟于胸,巧用于口。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享受语文。
  三、追求语言的启发性和激励性
  在教学活动中,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也就具备了一定的启发性。因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启发学生在学习中独立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发展思维能力。教师的这种主导作用正是通过教学语言来发挥的。课堂中,有时需要我们用亲切的谈话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地思考;有时需要我们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去打开学生的心扉,给学生指出解决疑难的途径。认识到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力求自己的教学语言富于启发性和激励性;备课时,精心地设计导语、过渡语,思考着怎样设疑、创境、引导学生释疑解惑;思考着如何讲述,才能发人深思、耐人寻味,言尽而意无穷,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如苏教版语文第四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我是这样设计导入语的:夏天在轰隆隆的雷声中,在哗啦啦的雨声中,在小青蛙、小知了的呼唤声中走来了。夏天是一位小姐姐……(接下来引读课文)
  这句简单的导入语,包含了夏天特有的雷雨、蛙鸣、蝉鸣这些自然现象,无形中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启发学生去“找夏天”,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积累。教师对夏天形象地描述,也激发学生急切的阅读愿望。教师对“ 在( )的 中走来了”这一句式的运用,又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四、追求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教师具体、形象的叙述往往能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 教师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能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以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语言吸引学生,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和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技能。
  苏教版语文第二册《识字8》一课,学生要能正确辨析“清、晴、睛、蜻、情”这几个字确实有些困难。教学中,我根据孩子爱听故事、爱讲故事的特点,创设了如下情境:教师演示转盘,指着“青”字讲故事:
  有个小朋友叫小青,一天,他待在家里很寂寞,想出去找朋友。他走呀走呀,路上碰到了“三点水”,小青说:“三点水,我们做个好朋友,好吗?”“三点水”说:“好呀,我一个人好孤单。”于是,他们手拉着手,变成了“清”。“清”字说:“我最干净了,因为有了水,变得更清洁!”
  学生听了这个故事之后,看着转盘上其他的部首,会心地笑了,纷纷举手要求编故事。接下来,我就让学生模仿刚才的故事情境,小组合作编故事。
  这一课的学法设计,我只利用了形声字的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编了一个关于生字的故事,就把学生吸引住了。实际上,学生是被知识本身的奥妙所吸引。所以,在接下來的学习中,学生在自己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字词,理解字意,我无须多作讲解,只要稍加点拨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语言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手段。我们若能立足课堂,训练好自己的教学语言,必定能使用这一手段,打开学生心灵的天窗,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必定能借助这一手段,进行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技巧;必定能运用这一手段,激发他们的情感,影响他们的行为。教学语言运用好了,才能支撑起课改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境界,从而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让我们用心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用自己的教学语言弹奏出美妙动人的乐曲,让它在学生的头脑中回响激荡,粘住每一颗求知的心灵。
  参考文献
  [1]苏德参.关注课堂教学细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J].课外语
  文,2016(3).
  [2]赵佰强.丰富课堂教学语言提高数学教学实效[J].新校园(上旬刊),2014(2).
  [3]黄丽.浅谈化学课堂上教学语言的运用[J].青年时代,2015(21).
  (编辑:张驰)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具有情感丰富、涵盖面广等特性,语文能力的提高不仅对于单一学科有着拔高作用,同时还可影响其他学科思维水平的进步。初中语文承担着承上启下的重任,需衔接小学语文内容,为高中语文的顺利开展做铺垫。而作文能力的停滞不前,常作为初中时期的学习障碍制约着整体语文能力的进步。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结合现实的写作困境,分析其发生规律,对症下药地探索问题的解决策略,以写作能力的循序渐进,促进教
【摘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应用文写作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自己担当起学习的责任和义务,让学生担当起应用文写作中的主角地位,而非被动学习。因此,应该尝试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提高学生应用文的写作效率和写作水平。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自主学习;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增强应用文写作效果的有效途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教学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探究有效的教学措施。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为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阅读能力培养上,老师需要采取科学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加强识字能力的前提下,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巩固字词
【摘要】作文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直接体现。但是纵观学生的语文作文创作成果,发现很多学生都不能够在写作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而缺少真情融合的作文是无法感動自己和他人的,进而降低了作文的整体质量。为了有效消除学生的这一作文创作缺陷,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文章创作的过程当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现感性和理性思维的统一,抒发自己对所见所闻的真实感受。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真情融合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生个体经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强调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积极主动的构建知识。建构主义理论对高中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其提倡“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倡导使用情景式教学法,寻求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中语文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理论解读  建构主义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
【摘要】在阅读过程中,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批注阅读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加强与文本的沟通、对话,提高阅读效率。批注式阅读是指使用特定的文字或者符号将自己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和感想等记录下来,这是一种主动探究式的阅读方式。《课程标准》目标中指出,应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教学建议中也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教学的效果取决于良好的课堂氛围,而情感因素直接影响着课堂氛围,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如下建议: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情感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是语文课堂教育的灵魂,它对语文课堂教学起着重大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教师情感因素对语文课堂教学作用的浅析,突出情感的重要性和灵魂作用。  【关键词】
【摘要】套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赏析叙述类文本的模式鉴赏高中古诗词,本文对此以人教版必修3、4中的古诗词为例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古诗词;叙事学;意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我们的意图是将古诗词神秘而尊贵的面纱揭去,试图与普通中学生一道学习回答大纲、考纲下所设题目的本事,在这个层面上,对诗词抒情灵魂的虔诚必然要被搁置在象牙塔中了。限于篇幅,只对涉及问题粗浅而谈,在课题结
【摘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营造“书香”环境,激发阅读兴趣;加强阅读指导,保持  阅读兴趣;开展读书活动,巩固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环境;方法;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
【摘要】近年来分层教学成为高中新课改中热门的教学方法,而作为分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分层作业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阶段高中的生源中学生的成绩差距较大,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学习的兴趣、原有知识的基础也有所不同,如果对学生全部布置相同的作业,必定会导致学生的思想、学习、心理等方面差异越来越大,甚至压制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所以优化作业设置,是当前分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分层作业的必要性、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