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词的叙事学解读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ky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套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赏析叙述类文本的模式鉴赏高中古诗词,本文对此以人教版必修3、4中的古诗词为例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古诗词;叙事学;意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我们的意图是将古诗词神秘而尊贵的面纱揭去,试图与普通中学生一道学习回答大纲、考纲下所设题目的本事,在这个层面上,对诗词抒情灵魂的虔诚必然要被搁置在象牙塔中了。限于篇幅,只对涉及问题粗浅而谈,在课题结题报告中力所能及地详为述及。
  一、诗词题中自含叙述意味
  联系内容来看,诗词的题目原本就有浓厚的叙述意味,这在平时的教学中是不被挖掘重视的。
  二、叙事框架下的诗词内容:状物绘景
  《蜀道难》中,四万八千岁与秦不通人烟起到烘托作用,高、险、上、下、折,为写“难”,描绘都极尽夸饰,这正是叙事状景的大手笔,鸟兽物声,笔笔见奇。笔墨夸饰铺排且准确警策,想象关联的使用很普遍,用词有力,衬托反复常用,掺杂着诗人深切体会的状物词语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秋兴八首(其一)》中,秋日枫林虽然以“凋伤”简切描写,却给人以审美空间,巫山巫峡秋氣森森,江波连天涌动,阴冷接天连地,便是很好的“写秋”之叙事状物。白帝城内处处赶制新衣以备过冬,每到傍晚,不远处传来令人满怀凄楚的捣衣声,也是一派生动的情景描写。《琵琶行》中,对音乐描写的一段文字铺排扬丽颇似赋作,“赋者,铺也”,可以肯定,“大弦嘈嘈如急雨……四弦一声如裂帛”是典型的描写。妙喻不断,以物喻物,以声写声,徐急有致,张弛自如,真切具体,动作画面皆有呈现,用词灵活,形式丰富,通感写声,状物之大手笔。
  三、诗词的写人:简练、传神、费思量
  诗词内容中塑造着丰满动人的形象。精通音律、词风通俗的柳三变用极尽夸饰铺排的笔墨赞美孙何治下的繁华钱塘,其目的无非是“归去凤池夸”,足见其投其所好的真诚可爱。晚秋的凄风苦雨中送别的他泪眼相对、无语凝噎,前途迷惘,一醉毕竟难解千愁,醒来后的孤寂忧伤却化成由己及人的普世关怀,任是何人罹此情景,不会生出“更与何人说”的怅惘呢?这不又是真诚可爱、鲜活生动的柳永吗?遭贬的心情不是很糟糕吗?瞻仰赤壁遗址,苏东坡竟然想起二十多岁就被封“建威中郎将”的周瑜,不但没有自惭,其超拔豪迈、自警自励令人折服!苏轼的释道情怀是一种大境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自甘贫苦、淡泊自许和“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乐观、处变不惊在《定风波》这首小词中不是诠释得很鲜活吗?自许英雄、用笔如舞剑的辛稼轩“栏杆拍遍”却无人会意,怎么会不柔肠顿生、泪洒盼揾呢?那是无人赏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辛酸苦泪,家国之思、求田问舍的内心犹豫充其量只是杂抹小菜。烈士尚有暮年,当功业未树岁月匆匆后,一个英雄自然满脑子“英雄群像激荡翻滚”,其自伤自悼便会激荡人心,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留给后人多少无奈呢?
  四、叙述技巧:线索、详略、次序、章法、构思、谋篇
  《雨霖铃》中,首句点出时空情景,次写送别之情景,且先以“兰舟催发”铺垫衬托分别时之错觉——时间急迫,紧随的是对此去之担忧和留下之空虚的设想,诗的行文线索极其明确,贯串各节点的是复杂心情之变化。下阕竟升华体会、放大主旨,由己及人,离愁也被渲染开来,脱去了上片的凝重集中,变得更加清淡而无处不在了。上下片的构思很清晰。《登建康赏心亭》中,先大笔勾勒以构图设色,接着以情驭景,由物及人,于上篇结束时一抒胸臆,“无人会,登临意”。下片脱开眼前实景,笔墨触及古人,这是作者思想活动的申述,三典便是三种人生感触,看起来既不关景,又不关己,实则句句写心,末句以问作结,属于叙述艺术上的空白,意味深长,余韵不绝,以女子喻君王,不失含蓄隽永。《蜀道难》中,此作可近似为一篇游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重复出现在从头至尾的各个部分,收到了一唱三叹的结构效果,每一次绝非简单的重复,首次有开门见山、拔节警策之效。从秦沿蜀道至太白鸟道,至青泥岭,其间杂以古蜀历史,开山神话,有奇崛的想象,有惊人的观瞻,用笔予取予求,信手拈来,夸张自如,开合有度,且行笔所到之处,无不紧扣危、高,足见行文自由与锁题之紧的统一。次段模拟劝人,衬托首段所写,又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如线穿珠般写蜀道之难,渲染险、畏。末段在次段劝人意味的基础上,既紧紧关切蜀道之难,又放大眼光,又从历史长河中政治军事上要冲关塞的角度思考着墨,临了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作结。精巧的构思掩盖在放荡恣纵的行文笔墨中,然实为散文手法。
  我们的思路就是套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赏析叙述类文本的模式鉴赏高中古诗词,上面只是一点儿想法而已。
  附 注
  本文系定西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叙事学视角探析;课题编号:DX[2017]GHB43)。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汉语拼音的学习对学生学习语文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只有学好拼音,学生才能开始识字与练习普通话的学习,它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在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出了拼音教学的学段目标。因此,为了给学生在接下来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教学目标、学情状况、教学方式等提高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将对此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拼音;教
【摘要】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习作教学恰恰又是很多语文教学的短板。如何优化教学方法,让高中习作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本文略谈笔者的粗浅看法。  【关键词】高中习作;生活素材;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现在的高中生课业负担过重,阅读量不够,知
【摘要】名著阅读应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教学中我们会尴尬地发现,中学生阅读名著的现状不容乐观。本文试  以《呼兰河传》的教学为例,从“广泛涉猎,厚积薄发;激发潜能,有效阅读”这两个方面来谈谈让名著走进初中课堂,教师可以有何作为。  【关键词】名著阅读 ;课堂 ;教师作为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七至九级
【摘要】语文具有情感丰富、涵盖面广等特性,语文能力的提高不仅对于单一学科有着拔高作用,同时还可影响其他学科思维水平的进步。初中语文承担着承上启下的重任,需衔接小学语文内容,为高中语文的顺利开展做铺垫。而作文能力的停滞不前,常作为初中时期的学习障碍制约着整体语文能力的进步。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结合现实的写作困境,分析其发生规律,对症下药地探索问题的解决策略,以写作能力的循序渐进,促进教
【摘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应用文写作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自己担当起学习的责任和义务,让学生担当起应用文写作中的主角地位,而非被动学习。因此,应该尝试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提高学生应用文的写作效率和写作水平。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自主学习;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增强应用文写作效果的有效途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教学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探究有效的教学措施。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为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阅读能力培养上,老师需要采取科学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加强识字能力的前提下,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巩固字词
【摘要】作文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直接体现。但是纵观学生的语文作文创作成果,发现很多学生都不能够在写作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而缺少真情融合的作文是无法感動自己和他人的,进而降低了作文的整体质量。为了有效消除学生的这一作文创作缺陷,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文章创作的过程当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现感性和理性思维的统一,抒发自己对所见所闻的真实感受。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真情融合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生个体经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强调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积极主动的构建知识。建构主义理论对高中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其提倡“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倡导使用情景式教学法,寻求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中语文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理论解读  建构主义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
【摘要】在阅读过程中,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批注阅读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加强与文本的沟通、对话,提高阅读效率。批注式阅读是指使用特定的文字或者符号将自己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和感想等记录下来,这是一种主动探究式的阅读方式。《课程标准》目标中指出,应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教学建议中也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教学的效果取决于良好的课堂氛围,而情感因素直接影响着课堂氛围,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如下建议: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情感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是语文课堂教育的灵魂,它对语文课堂教学起着重大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教师情感因素对语文课堂教学作用的浅析,突出情感的重要性和灵魂作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