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64-01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在美术教学中,我尝试从合作活动教学、结合美术课程的特点,探索一套能体现这种学习方式的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
所谓“互动”式教学,就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现实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标。改造旧模式,建立新模式。如果我们的老师没有思维方式上的根本性转变,那就不可能建立起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美术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都是延续着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讲授加练习,通常老师先将理论专业知识讲解完,并把作业的要求做简要的说明,然后在余下的时间里指导作业。基本上整个课程是老师讲,学生听,像这种传统的“填鸭式”、“保姆式”教育方法对于本来就倾向感性思维的艺术,往往很难有实际的效果,到动手做作业时,大部分同学不善于想象和创造,作品东拼西凑,甚至抄袭,敷衍了事,基本上把作业当成了一种形式。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教学模式没有多少更新,教学思维与教学方法死板,基本重复着相同的模式与内容。我們做老师的大多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忽视了学生的想象力、反思能力、独立自主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发展;忽视了学生处于教学的极端被动性地位中的感受,没有给他们解说自己情感的舞台,把它看成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没有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因而他们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最终导致了逃课现象的发生。因此,“互动式教学模式”首先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思维方式上要有所转变!这不仅开拓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思路,而且还帮助学生重新找回自信,增强其学习的热情。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未来的社会价值,学习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也就形成了教学上师生之间的真正互动!
在美术教学中,这种教学体现在几个方面 :
1 师生的课前准备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掌握课文的精要部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其自主探索而获取知识的教学过程。在设计教学过程前,教师要对学生已掌握哪些知识,喜欢哪些活动方式,想了解哪些知识等情况做到胸有成竹。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应主动与学生调换角色,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怎样使学生主动地学,做学习的主人。要考虑安排哪些活动,采用什么样的措施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让学生自由地、充分在自主获取知识。
学生预习是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预习就是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边感知边动脑想,边用眼看边用手写、画,并就有关内容提出问题。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能够提高疑问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就容易把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如果学生预习不充分,甚至不懂得预习,对教学内容不熟悉,上课时就难以主动起来,只会一味“等”,试问:没有自主,哪来互动呢?
2 在互动中转化应用
通过互动,进一步内化巩固知识,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运用知识时,可以采用操作、尝试、讨论和创作,这些方法的合理有效使用都能促进知识的巩固和深化,那么,究竟采用哪种方法,必须因课而异,因内容而异,因人而异。
在互动的设计与组织中特别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2.1 教师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整体知识结构,弄清教材中哪些内容适合内隐的思维互动哪些内容适合外显的物质互动。适合外显物质互动的要将其“外化”,“外化”就是将抽象的美术知识配上现实事物、艺术形象、生活中的原型,使其成为可感知、可体验、可操作的内容。
2.2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恰当的互动方式。让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互动充盈课堂:讨论、游戏、表演、创作、演示、录象、操作、竞赛……让学生能真正参与教学过程。
2.3 互动活动要精心组织,不能放任自流,要使学生明确在互动活动中的目标和程序。让学生带着问题在互动活动中观察思考,使课堂教学目标都能在互动中得到落实。当学生通过互动活动对美术知识有所感知、理解、发现时要及时组织交流,相互启发。学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养成容纳不同意见的习惯,学会倾听、协作,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2.4 互动的氛围要做到民主、宽松、和谐。教师要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在互动中教师要适时点拨,组织评价。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有无偏离目标,对照目标还需要作出哪些努力。在美术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动眼观察,多动脑思考,多动手操作,多动口表达,多享受成功喜悦。同时要做到学生能学懂的教师不讲,学生能操作的教师不演示,学生能发现纠正的错误教师不包办代替。
2.5 要灵活运用,不能牵强附会,生搬硬套。“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并非适用于各种课型的美术教学,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教师自身的特点,班级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加以运用。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使用。
互动教学模式是倡导学生主体性教学的教学模式,注重师生间的互相合作,相互交流。在师生的合作交流中,教师的教学水平会得到提高,学生的思维会得到发展,能力会得到增强。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在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教学应该发挥出它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我在教学中正是通过各种学习活动的展开,尝试着给学生提供一个在各个方面锤炼、提升自己的舞台,使他们在艺术海洋里遨游的同时,又能学会表达、交流、沟通;学会学习,学会审美,学会做人。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在美术教学中,我尝试从合作活动教学、结合美术课程的特点,探索一套能体现这种学习方式的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
所谓“互动”式教学,就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现实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标。改造旧模式,建立新模式。如果我们的老师没有思维方式上的根本性转变,那就不可能建立起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美术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都是延续着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讲授加练习,通常老师先将理论专业知识讲解完,并把作业的要求做简要的说明,然后在余下的时间里指导作业。基本上整个课程是老师讲,学生听,像这种传统的“填鸭式”、“保姆式”教育方法对于本来就倾向感性思维的艺术,往往很难有实际的效果,到动手做作业时,大部分同学不善于想象和创造,作品东拼西凑,甚至抄袭,敷衍了事,基本上把作业当成了一种形式。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教学模式没有多少更新,教学思维与教学方法死板,基本重复着相同的模式与内容。我們做老师的大多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忽视了学生的想象力、反思能力、独立自主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发展;忽视了学生处于教学的极端被动性地位中的感受,没有给他们解说自己情感的舞台,把它看成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没有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因而他们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最终导致了逃课现象的发生。因此,“互动式教学模式”首先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思维方式上要有所转变!这不仅开拓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思路,而且还帮助学生重新找回自信,增强其学习的热情。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未来的社会价值,学习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也就形成了教学上师生之间的真正互动!
在美术教学中,这种教学体现在几个方面 :
1 师生的课前准备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掌握课文的精要部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其自主探索而获取知识的教学过程。在设计教学过程前,教师要对学生已掌握哪些知识,喜欢哪些活动方式,想了解哪些知识等情况做到胸有成竹。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应主动与学生调换角色,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怎样使学生主动地学,做学习的主人。要考虑安排哪些活动,采用什么样的措施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让学生自由地、充分在自主获取知识。
学生预习是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预习就是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边感知边动脑想,边用眼看边用手写、画,并就有关内容提出问题。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能够提高疑问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就容易把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如果学生预习不充分,甚至不懂得预习,对教学内容不熟悉,上课时就难以主动起来,只会一味“等”,试问:没有自主,哪来互动呢?
2 在互动中转化应用
通过互动,进一步内化巩固知识,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运用知识时,可以采用操作、尝试、讨论和创作,这些方法的合理有效使用都能促进知识的巩固和深化,那么,究竟采用哪种方法,必须因课而异,因内容而异,因人而异。
在互动的设计与组织中特别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2.1 教师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整体知识结构,弄清教材中哪些内容适合内隐的思维互动哪些内容适合外显的物质互动。适合外显物质互动的要将其“外化”,“外化”就是将抽象的美术知识配上现实事物、艺术形象、生活中的原型,使其成为可感知、可体验、可操作的内容。
2.2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恰当的互动方式。让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互动充盈课堂:讨论、游戏、表演、创作、演示、录象、操作、竞赛……让学生能真正参与教学过程。
2.3 互动活动要精心组织,不能放任自流,要使学生明确在互动活动中的目标和程序。让学生带着问题在互动活动中观察思考,使课堂教学目标都能在互动中得到落实。当学生通过互动活动对美术知识有所感知、理解、发现时要及时组织交流,相互启发。学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养成容纳不同意见的习惯,学会倾听、协作,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2.4 互动的氛围要做到民主、宽松、和谐。教师要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在互动中教师要适时点拨,组织评价。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有无偏离目标,对照目标还需要作出哪些努力。在美术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动眼观察,多动脑思考,多动手操作,多动口表达,多享受成功喜悦。同时要做到学生能学懂的教师不讲,学生能操作的教师不演示,学生能发现纠正的错误教师不包办代替。
2.5 要灵活运用,不能牵强附会,生搬硬套。“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并非适用于各种课型的美术教学,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教师自身的特点,班级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加以运用。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使用。
互动教学模式是倡导学生主体性教学的教学模式,注重师生间的互相合作,相互交流。在师生的合作交流中,教师的教学水平会得到提高,学生的思维会得到发展,能力会得到增强。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在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教学应该发挥出它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我在教学中正是通过各种学习活动的展开,尝试着给学生提供一个在各个方面锤炼、提升自己的舞台,使他们在艺术海洋里遨游的同时,又能学会表达、交流、沟通;学会学习,学会审美,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