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的状元为什么普遍不行?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lang0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状元与落榜生后来的人生命运,或许又像两种动物,一个是笼中圈养,一个是外面散养。如果李白当了状元,又何来那诗意的浪漫,如果杜甫当了状元,又怎敢深刻批判。
  高考期间,有好事者列出了两个名单,一个名单是寂寂无名的清朝状元,一个名单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以此证明,知识多并无多少卵用。此类微信段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蔑视知识,否认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大有“读书无用论”的味道。段子如此流行,一方面是道出了某些社会现实,一方面也迎合了很多人暗黑的心理,或许还有酸葡萄的心理在作怪。
  不过,还是要回到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上,那就是古代的状元真的不行吗?

寂寂无名的状元


  首先要搞清的是,过去的状元都是全国第一名。一个状元最少要连闯童试、乡试、省试、殿试几大关。一旦状元及第,就会名震全国,比网红还要红。状元不仅意味着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光宗耀祖,还会成为天下读书人学习的榜样,绝对是偶像级的人物。
  据统计,科举制度沿袭了大约一千三百年,状元一共才有777人。能在几十万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技压群芳,可谓人中翘楚,自然是禀赋异常,才华冠盖天下。通俗点说,就是IQ超高,至少是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学习能力超强。按说这么牛叉的人,又有官场的庇护,应该成为卓尔不凡、独领时代风骚之人。但很可惜,能有如此成就的寥寥无几,绝大多数都被淹没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连一点声名都找不到。
  那些所谓“寥寥无几”的人都是谁?以唐代为例,唐代状元有34人,而能拿得出手的恐怕只有三个。大诗人王维是一个,对,就是那个著名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作者。在诗歌鼎盛、群星璀璨的唐代,老王这个诗人的光芒就没有状元那么耀眼了。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大家比比皆是。不过,还是不能抹杀老王的艺术成就,排在第四名是可以的。
  再看李白,根本就没有资格参加科考。李白出身不好,老祖宗是流放的罪犯,老爹还是不法商人。出身这样的家庭就彻底被挡在高考门外了。虽然输掉在起跑线上,但李白反倒没有任何世俗的牵绊,以超凡脱俗的艺术成就流芳百世,成为千古最伟大的诗人。杜甫倒是可以科考,但屡次不中,沦为资深落榜生。老杜只能做个基层小吏,后又逐渐贫困潦倒,一生颇多坎坷。白居易老兄成绩也很一般,最后不得不玩起了高考移民,托关系走后门,将户口迁到安徽去考试。
  另一个比较有名的状元则非柳公权莫属。虽然老柳的名气不如王维,但在书法界却是如雷贯耳。老柳在书法上的造诣颇深,以楷体闻名,同颜真卿并称为“颜柳”。第三个有名的状元就算是武状元郭子仪了。老郭驰骋沙场,多次平叛,戎马一生,军功显赫,力挽大唐帝国于不倒。其实,老郭就类似体育特长生,如果放在今天,或许可以参加奥运会、世锦赛之类的比赛,没准能拿个冠军,或破个纪录啥的。
  大唐盛世,最有名的状元竟然只有王维、柳公权、郭子仪这三位。
  宋代更惨,大众熟悉的只有那个过伶仃洋的文天祥。而声名显赫的唐宋八大家却没有一个是状元。其他的状元也几乎可以忽略了,比如张又新,没人知道吧,人家可是连中“三元”的状元,比王维等人还厉害。但这人连生卒年份都不清楚,一生屡屡站错队,仕途坎坷。最后沉溺于泡妞、喝茶。泡妞也常看错人,倒是喝茶还有点水平,写了本书。堂堂一个连中“三元”的旷世奇才,竟然如此平庸,实在让人不敢相信。

状元就是“考试控”


  我们形容死读书、读死书的人是“书呆子”,对考试能力强,动手能力差的人称为“高分低能”。如果以此形容这些状元,或许有些偏激,但对于多数人来说,还是基本合适的。其实,状元就是一个考试控,也就是一台考试机器。
  打个比方,从考生中状元那一天起,状元郎们就彻底被关在了笼子里。一个状元承载着家族、社会,乃至朝廷的厚望,如此一来,状元便没有了任何自由,继续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动力便无从谈起,一层又一层的束缚将状元捆得结结实实。状元们习惯了享受鲜花掌声,习惯了享受着高官厚禄的时候,状元追求的则是四平八稳的仕途,以确保自己辛苦铸就的成功大厦不会坍塌。很多时候,状元们放不下身段,脸面与尊严反倒成为了他们继续进取的阻碍。
  相反,那些落榜生完全没有状元的这些束缚。没有享受过成功,就无所谓脸面与尊严,反正也是寂寂无名,完全可以放手一搏。对很多人来说,落榜反而激发了斗志。比如蒲松龄、吴敬梓,两人都是屡试不中,开始怀疑科考制度,继而抨击八股文,最后专心写讽刺小说成为名家。那个著名的范进中举故事就是出现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李时珍落榜后,能够安心扎根农村,历经辛苦走遍大山,尝遍百草,终于写就《本草纲目》。
  状元与落榜生后来的人生命运,或许又像两种动物,一个是笼中圈养,一个是外面散养。圈养的状元是接受供养,必须要在特定的环境内遵守一定的规则。名气慢慢遮蔽了才华,时间一长,就养成了循规蹈矩的习惯,甚至还会逆来顺受。而散养的落榜生显然生存、适应能力更强,更具有开拓精神。如果李白当了状元,又何来那诗意的浪漫,如果杜甫当了状元,又怎敢深刻的批判,或许他们的诗歌就不会有这么大的成就。
  现代人们通常认为,情商高才是混得好的保证,确实很有道理。状元智商高无疑,但情商显然是个短板。光有学习能力没有社交能力不行,光有考试能力没有社会洞察能力也不行。明代第一个连中“三元”的状元叫黄观,时常当面顶撞燕王朱棣,让朱棣下不了台。如果拿状元与落榜造反考生来对比,就更强烈。两个都属于两个极端,造反者聚众起事,率领千军万马,攻城拔寨,最终成为领袖。这些不仅需要雄心壮志,还需要勇气魄力,号召力、领导力、意志力,总之,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历练。这就像博士毕业很多只能当个高级白领,而小学毕业生却能创业当老板是一个道理。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似乎有一种“只认第一”的文化传统,第一与第二的待遇就天差地别。恰恰是这种文化害惨了状元。历数千余年来的状元,似乎只有王维、文天祥为大众所熟知,确实很悲催。更尴尬的是,担任宰相的状元就有几十位,但没有一位青史留名。
  其实,科考最重要的职能,是发现官员,培养官员。因此,那些另类的艺术生、特才生是不可能走进考场的,即使考了,也不会考出顶尖名次。而历史经验证明,这些非状元反倒成为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力量。
  状元及第后,为何上天没有再眷顾他们呢?这就对了,哪有好事全让一个人占全的。这说明上帝也是很公平的。说状元不行,并不是说状元没用,更不是鼓吹“读书无用论”。相反,没有对知识的尊重,就不会有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其他文献
《国语》是左丘明写的吗?  《国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料汇编,内容涉及先秦时期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周当时虽为中央王朝,实已与诸侯国无异),记事时间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时代大致与《春秋》《左传》相同而稍长。  关于《国语》这部书,争议最大的是它的作者。  一种说法是,《国语》和《左传》都是出自左丘明之手。这种观点的最早提出者是司马迁,他在《报任安书》中说:“左丘失明,厥
“到了,醒醒!”爸爸把背上的我摇醒时,我才发现自己的两条腿已经麻了。滑下来一沾地面,哎呦,钻心的疼!天黑透了,啥也看不清。但是有一大群黑乎乎的影子朝我们走过来了,我的妈
端午是万家欢乐的节日,然而在几百年前的大宋临安城里,这一天却发生了一场爱情悲剧。经营药品零售的许仙让家妻白素贞喝下一杯雄黄酒,结果白娘子腹如刀绞,现出蟒蛇原形,吓死
该枪是1980年代在H K217.62×51m m通用机枪基础上改进而来的5.56×45m m口径型号,其自动原理和基本结构没有变化,但枪管下方加装了小握把,枪托的形状也有所变化。另外,由于5
在上一期的“一战军机”专栏中,笔者向大家介绍了德国军机大家族中的两种CL型飞机,CL型的最初定位是为双座的C型侦察机提供护航,后来则演变为专事对地攻击的类型。今天的文章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据报告80%-90%,应用干扰素(IFN)治疗产生HBeAg血清转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血清转换是持久的,但初步研究报告拉米夫定治疗引起的HBeAg血清转换则结论并不一致。本研究应用
小学是积累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小学生可以从故事中体会人生,以促进其智慧的成长,与此同时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语文具有工具性,也充满着人文性,小学生都喜
电流(I)、电压(U)、电阻(R)是电路中三个最基本的量.电压是电流形成的原因,电阻是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可见三者之间关系密切,早在19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就在大量实验基础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主体意识,要求课堂教学要围绕学生展开教学活动,凸显学生自主学习观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激发手段,为学生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