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做中学”,是指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各种途径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获得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创造潜力,培养出来的学生,会具有更强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阐述了“做中学”教学模式的应用步骤,并提出了运用“做中学”教学模式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做中学;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128-1
“做中学”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理论。他主张通过“做中学”让学生从经验中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和技能。杜威强调,儿童“要是看见人家做事,就要动手,最不愿意旁观。——这些天性,做教师的应该利用它做有益的事件,随机引导,让它发展起来才对。”这即是“做中学”的真正涵义。
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融入“做中学”的理念,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一、“做中学”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步骤
以苏教版的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为例,学生将在第一学期学习“WPS文字”软件的基本操作。这是一款低门槛、易上手的文档编辑类软件,重在锻炼学生搜集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笔者结合“做中学”的教学理念以及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第一步,结合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情境导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想要实现文档精彩效果的强烈欲望;
第二步,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教师的演示操作。如果任务较简单,则鼓励学生模仿课本操作步骤,逐步实现文档编辑;若任务较难,则由教师先进行讲演,再由学生操作练习。并在此之前,要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教材,找准教材上的操作步骤,学会快速浏览,寻找步骤关键词。
第三步,在学生操作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一方面对出现小问题的学生单独辅导,另一方面,找出完成任务的学生,指定其向全班演示操作步骤,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边演示边讲解要点。
第四步,教师指出巡视过程中大家普遍出现的问题,由老师或由完成无误的学生进行解析。
第五步,在完成各项小的学习任务后,向学生提出拓展性任务要求,并提出小组需合力完成。此时学生在各自完成任务后,会出现组内互助的现象,甚至忘记竞争,展开组间互助学习,形成良性的互助竞争学习氛围。
最后,在课堂结束之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交流和评价。
在此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不仅是因为学习任务轻松有趣、贴近他们的学习生活,而是因为老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了他们,课堂一切活动都可他们自己做主,老师只是一旁的引导者和协助者。学生在主动探究的活动中学会了知识概念和操作方法,并且在拓展作品中融入自己的创意,创造出自己的得意之作,还能在班级进行作品展示。这样的课堂,极大地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老师乐教,学生乐学,学习变得轻松快乐起来。
二、“做中学”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集知识、技能、实践、创造于一体。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时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为目标,让学生在“做”的活动中,学会知识。为了提高“做中学”的效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时,应遵循以下策略:
1.挖掘生活元素,創设激趣情境。
杜威认为,教育者应该为儿童提供一个能够“从做中学”的环境,并指导儿童去选择要做的事情和要从事的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一定是贴近其生活的。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生活,走近他们的心灵世界,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以此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把握课堂生成,提供及时指导。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课堂会有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的练习操作,很多老师在此期间会进行下一阶段教学的准备或是在教室中踱步,忽视了对学生操作的指导以及问题的收集。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实践性的特征,因此操作指导对学生的学习尤为重要,而课堂生成的问题如能及时解决,会让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印象更加深刻。因此,在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环节,教师应当注意观察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个别问题单独辅导,普遍问题集中讲解,引导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小组合作,引导大胆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布置任务,由学生独立完成操作。在此过程中,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学生没有学习动力,有兴趣但能力较弱的学生容易受挫,导致学习效率下降。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及时调整策略,鼓励小组合作,让学生承担起组内任务,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调动其积极性,使其融入课堂教学。
另一方面,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不能喧宾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多设置开放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大胆创新,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做中学”教学模式的应用改变了信息技术课堂原有的授课模式,学生在层层递进的任务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究知识。因此,教师应抓住信息技术课堂的特点,运用“做中学”理论作为指导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单中惠.“从做中学”新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09).
[2]陶海萍.论“从做中学”学习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J].科技视界,2014(16).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淳化中心小学,江苏 南京210000)
关键词:做中学;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128-1
“做中学”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理论。他主张通过“做中学”让学生从经验中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和技能。杜威强调,儿童“要是看见人家做事,就要动手,最不愿意旁观。——这些天性,做教师的应该利用它做有益的事件,随机引导,让它发展起来才对。”这即是“做中学”的真正涵义。
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融入“做中学”的理念,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一、“做中学”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步骤
以苏教版的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为例,学生将在第一学期学习“WPS文字”软件的基本操作。这是一款低门槛、易上手的文档编辑类软件,重在锻炼学生搜集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笔者结合“做中学”的教学理念以及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第一步,结合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情境导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想要实现文档精彩效果的强烈欲望;
第二步,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教师的演示操作。如果任务较简单,则鼓励学生模仿课本操作步骤,逐步实现文档编辑;若任务较难,则由教师先进行讲演,再由学生操作练习。并在此之前,要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教材,找准教材上的操作步骤,学会快速浏览,寻找步骤关键词。
第三步,在学生操作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一方面对出现小问题的学生单独辅导,另一方面,找出完成任务的学生,指定其向全班演示操作步骤,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边演示边讲解要点。
第四步,教师指出巡视过程中大家普遍出现的问题,由老师或由完成无误的学生进行解析。
第五步,在完成各项小的学习任务后,向学生提出拓展性任务要求,并提出小组需合力完成。此时学生在各自完成任务后,会出现组内互助的现象,甚至忘记竞争,展开组间互助学习,形成良性的互助竞争学习氛围。
最后,在课堂结束之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交流和评价。
在此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不仅是因为学习任务轻松有趣、贴近他们的学习生活,而是因为老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了他们,课堂一切活动都可他们自己做主,老师只是一旁的引导者和协助者。学生在主动探究的活动中学会了知识概念和操作方法,并且在拓展作品中融入自己的创意,创造出自己的得意之作,还能在班级进行作品展示。这样的课堂,极大地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老师乐教,学生乐学,学习变得轻松快乐起来。
二、“做中学”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集知识、技能、实践、创造于一体。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时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为目标,让学生在“做”的活动中,学会知识。为了提高“做中学”的效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时,应遵循以下策略:
1.挖掘生活元素,創设激趣情境。
杜威认为,教育者应该为儿童提供一个能够“从做中学”的环境,并指导儿童去选择要做的事情和要从事的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一定是贴近其生活的。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生活,走近他们的心灵世界,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以此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把握课堂生成,提供及时指导。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课堂会有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的练习操作,很多老师在此期间会进行下一阶段教学的准备或是在教室中踱步,忽视了对学生操作的指导以及问题的收集。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实践性的特征,因此操作指导对学生的学习尤为重要,而课堂生成的问题如能及时解决,会让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印象更加深刻。因此,在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环节,教师应当注意观察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个别问题单独辅导,普遍问题集中讲解,引导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小组合作,引导大胆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布置任务,由学生独立完成操作。在此过程中,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学生没有学习动力,有兴趣但能力较弱的学生容易受挫,导致学习效率下降。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及时调整策略,鼓励小组合作,让学生承担起组内任务,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调动其积极性,使其融入课堂教学。
另一方面,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不能喧宾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多设置开放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大胆创新,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做中学”教学模式的应用改变了信息技术课堂原有的授课模式,学生在层层递进的任务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究知识。因此,教师应抓住信息技术课堂的特点,运用“做中学”理论作为指导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单中惠.“从做中学”新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09).
[2]陶海萍.论“从做中学”学习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J].科技视界,2014(16).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淳化中心小学,江苏 南京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