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犯焉识》是华裔作家严歌苓的转型之作,讲述了一个关于等待的爱情故事。主角陆焉识是上海大户人家的公子,聪慧机敏,风流倜傥,会多国语言,颇讨女人喜欢。陆焉识的父亲去世后,年轻无嗣的继母冯仪芳因“克夫”名声要被婆婆退回娘家,由于她善哭,大少爷陆焉识心地善良不忍她被退回娘家,在奶奶面前求情,“恩娘”冯仪芳便获得恩准留在了陆家。之后恩娘为巩固其在家中的地位,软硬兼施使陆焉识娶了自己的娘家嫡亲侄女冯婉喻。为了逃避这段没有爱情的婚姻,陆焉识获得全额奖学金出国留学,在国外过了几年纨绔子弟风花雪月的日子。后来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在大学任教,并开始了在两个女人——精明风情的恩娘冯仪芳和坚韧温柔的妻子冯婉喻的夹缝间尴尬的家庭生活。故事已被改编成电影《归来》,由巩俐和陈道明主演,上映后引起了强烈反响,但原著中冯仪芳这个人物并未在电影中出现。
小说的主线围绕着陆焉识和冯婉喻的爱情故事展开,严歌苓在小说中对继母冯仪芳的着墨不算最多,却塑造了一个十分丰富矛盾的复杂形象,她以细腻的笔触侧面揭示了她的性格和欲望,以性心理为隐藏的视点,冷静而又不无哀怜的剖析了冯仪芳的深层心理,若隐若现的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封建贵族寡妇内心深处礼教与原欲的冲撞,通过她,我们亦可窥见那个时代的中国传统女性真实而又复杂的心灵世界。 冯仪芳是陆焉识父亲的填房,在女子学校代课。由此推断,她受过一些教育,但家境普通,为了改善经济和地位,嫁一个富庶之家为填房在当时而言算是一个不错的出路。但她出嫁到陆家8个月丈夫就去世了,成了年轻的寡妇,婆婆决定将冯仪芳退回娘家。
她不愿走,被只有14岁的主人公,陆家大少爷陆焉识所救,自此24岁的冯仪芳得以留在陆家。冯仪芳之所以放弃改嫁的机会,一是为着陆家"刮点锅底也能撑死两三代人"的荣华富贵,二是由于当时有“克夫”名声而被退回娘家的寡妇难以再嫁好人家。冯仪芳既无法忍受“克夫”寡妇再嫁的畏畏人言,也无信心追寻到更好的生活...因此留在富庶的陆家就成了她眼中最稳妥的选择。这时候冯仪芳的悲剧性格就显现了,她过于看重“被退回娘家的女人不吉利”“克夫”的种种舆论,而在生命只有24岁之时,放弃了可能会有的幸福生活。
陆家的状况在当时虽然在走下坡路,但依然相当富有,她却偏要显得自力更生,先是在一家女子学堂代课,后来又"扇手一时似玉"画绢扇给陆焉识添衣置袜,供陆焉识读书,她极尽疼爱陆焉识。甚至“找来自己嫡亲的侄女一起疼爱”,把长得和自己年轻时一个模样的亲侄女冯婉喻以一种不容反抗的方式许给陆焉识为妻。以婆婆的身份,和夫妻俩在一起,几乎寸步不离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弗洛伊德提出的的无意识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包含三个部分,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意识处于表层,是指一个人所直接感知到的内容。它是人的有目的的、自觉的心理活动,可以用语言表达,并受社会道德的约束。前意识处于中层,是指那些此刻并不在一个人的意识之中但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力或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回忆起来的过去的经验。前意识的功能主要是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从事警戒,阻止无意识不能欲望进入意识之中。无意识是一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冲动,它毫无理性,是“一团混沌”;它处于大脑的底层,是一个庞大的领域。这一部分个人是意识不到的,但它却影响人的行为。
现实生活中,文明对欲望的压抑很多时候是成功的,但弗洛伊德认为,如果欲望受到压抑后长期不能得到适当的宣泄,便会导致心理的变态或其他心理障碍,这反而会使欲望发生异化,转而以变态的方式发泄出来。这一点也在冯仪芳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对于冯仪芳而言,她的意识告诉她,选择了留在陆家,选择了荣华安稳,就放弃了生命其它的可能——新的爱情,新的婚姻,新的生活。既然作为陆家遗孀留下,她从此只有终生守寡才符合体面。在14岁的少年陆焉识第一次为恩娘在祖母面前求情的那一天,冯仪芳就对这个比她小10岁的的继子产生了一种复杂的感情,他从此是她手中唯一可支撑她在这个豪门望族生存下去的筹码。她对焉識无微不至的好,除了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更多的,还有一颗风雨飘摇的心对一把小保护伞的感激和依赖。而谁又能说,这份感激和依赖在孤独的时光中不能转化成别的感情呢?那时她不过才24岁,她那8个月的填房婚姻,并没有给她多少感情上的惦念。她选择了物质和稳定生活的保障,便也知道自己从此在世俗道义中是没有了爱的资格。可人性中渴望温暖和爱意的本能是压抑不住的。然而男女之爱在她这里,只能是一种罪恶。她只能将所有在时光里被孤苦所压抑异化的畸形的感情,埋藏在亲情的外衣之下。于是她找来了她的年轻复制版,冯婉喻。一样的面孔,一样的姿态,一样的血统。她要以配得上陆焉识的方式,要以一个继母的方式合乎伦理的爱他。
作为故事主角的冯婉喻虽然前半生受尽了丈夫的冷落和姑姑冯仪芳的压制排挤,但从最深层来说她自身并不痛苦,因为至使至终她都活在自己光明正大的爱情里,即便陆焉识在前面长达十几年的婚姻生活中,内心都一直排斥她,以"面孔对着她而眼睛并不看她"的冷暴力方式来折磨她。但她内心始终无怨无悔的爱着她的丈夫,她为丈夫所付出的一切爱都是坦坦荡荡理所当然的。
但冯仪芳呢?她不一样,她没有爱情的资格,只能通过在婉喻面前的争强好胜,和对夫妻二人私生活不留余地近乎变态的控制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表面上,她始终只把冯婉喻当作自己的影子。影子永远只能在身后淡淡的跟随,她是不允许这个影子越过她得到她所渴望的继子的宠爱的。她疯狂的为每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怄气伤心,又在焉识表示对她的偏心将她放在首位之后满足得像个孩童。她对婉喻更是矛盾,是她将婉喻许配给了焉识,她需要婉喻这颗棋子来进一步巩固她在这个家族的家庭地位,用她去掐灭陆焉识周遭与前方未知的爱情。同时婉瑜也是她感情的替身,有婉喻存在,她才这样不失体统和体面的取得了和陆焉识相伴一生的资格。她当然又恨婉喻,妒恨她的理所当然,名正言顺,妒恨婉喻分了属于她的宠爱,哪怕那宠爱从来都只是一个善良的继子对母亲的孝心与恭顺。
如果说这是一部关于爱情和自由的小说,那么主角们最终都各得其所,陆焉识最后在监狱里意识到了他对婉瑜的爱情,在草原上找到了自由。冯婉喻尽管被婆婆利用,被丈夫嫌弃,但她一直都对丈夫充满爱意,并在失忆后得到了丈夫的爱情。唯有恩娘冯仪芳,爱情和自由,她都没有得到过,这是她自己并不那么甘心的选择。在她想要留在陆家的那一天。她就已经断了这一生的后路,虽衣食无忧,但她不再具备拥有健康的感情生活的资格。为了物质的带来的安全感而放弃了一生无限可能的自由,面对不可能的爱情而压抑折磨自己以至病入膏肓。所以她的卧室"早早生出衰老的气息",冯仪芳终于在这样的矛盾痛苦的挣扎中早早熬干了一颗心。这样长久压抑本性的煎熬,在本我-自我冲突下的神经性焦虑以及本我与超我冲突下的道德性焦虑,终于让她早早患上了帕金森综合症--一种神经细胞的退行性变,也因为这个病在不算老的年纪过世,结束了性情乖戾,内心孤苦,短暂凄凉的一生。
严歌苓对冯仪芳这个人物既有批判又有同情,她代表了一类旧式女子——生于小户之家,识得一些字却还没有产生觉醒的意识,以嫁入豪门,在其中占取一席之地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由于特定生活背景的影响,她思想保守,鼠目寸光,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了她狭小的生活空间,她还要利用这传统伦理道德来捍卫她可怜的既得利益。她安于闭锁凝固的旧式生活,认同传统的角色地位,导致了她与外部世界的深深隔膜和对自身命运的无从把握。她是可悲的,你感觉不到作为一个独立生命的自主意识,对命运的顺从,以夫为纲,以子为纲,她的世界狭小寂寞,这一切构成了她枯寂无味的人生。冯仪芳又是可怜的,在那个时代,女性在精神和生活上的桎梏根深蒂固,社会的凝视让冯仪芳这种身份的失婚女子得不到起码的尊重和生活的安全感,更谈不上去追求精神上的幸福与自由。然而对幸福和自由的渴望却是人的本能。这一切就构成了她善于伪装,尖酸刻薄,阴暗矛盾的畸形人格。
严歌苓的很多作品中都可见精神分析学留下的痕迹,她揭示人的欲望与社会文明的冲突,客观的向人们展示了不同于外部现实世界的人们内心深处的复杂微妙的世界。而《陆犯焉识》这部作品,我们既能看到外部客观环境对人物性格命运的影响,同时又能细致入微的观察到人物的心理深层对其命运的决定作用。人物无一不丰满,立体,引人深思。这正是严歌苓作品最大的迷人之处。
小说的主线围绕着陆焉识和冯婉喻的爱情故事展开,严歌苓在小说中对继母冯仪芳的着墨不算最多,却塑造了一个十分丰富矛盾的复杂形象,她以细腻的笔触侧面揭示了她的性格和欲望,以性心理为隐藏的视点,冷静而又不无哀怜的剖析了冯仪芳的深层心理,若隐若现的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封建贵族寡妇内心深处礼教与原欲的冲撞,通过她,我们亦可窥见那个时代的中国传统女性真实而又复杂的心灵世界。 冯仪芳是陆焉识父亲的填房,在女子学校代课。由此推断,她受过一些教育,但家境普通,为了改善经济和地位,嫁一个富庶之家为填房在当时而言算是一个不错的出路。但她出嫁到陆家8个月丈夫就去世了,成了年轻的寡妇,婆婆决定将冯仪芳退回娘家。
她不愿走,被只有14岁的主人公,陆家大少爷陆焉识所救,自此24岁的冯仪芳得以留在陆家。冯仪芳之所以放弃改嫁的机会,一是为着陆家"刮点锅底也能撑死两三代人"的荣华富贵,二是由于当时有“克夫”名声而被退回娘家的寡妇难以再嫁好人家。冯仪芳既无法忍受“克夫”寡妇再嫁的畏畏人言,也无信心追寻到更好的生活...因此留在富庶的陆家就成了她眼中最稳妥的选择。这时候冯仪芳的悲剧性格就显现了,她过于看重“被退回娘家的女人不吉利”“克夫”的种种舆论,而在生命只有24岁之时,放弃了可能会有的幸福生活。
陆家的状况在当时虽然在走下坡路,但依然相当富有,她却偏要显得自力更生,先是在一家女子学堂代课,后来又"扇手一时似玉"画绢扇给陆焉识添衣置袜,供陆焉识读书,她极尽疼爱陆焉识。甚至“找来自己嫡亲的侄女一起疼爱”,把长得和自己年轻时一个模样的亲侄女冯婉喻以一种不容反抗的方式许给陆焉识为妻。以婆婆的身份,和夫妻俩在一起,几乎寸步不离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弗洛伊德提出的的无意识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包含三个部分,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意识处于表层,是指一个人所直接感知到的内容。它是人的有目的的、自觉的心理活动,可以用语言表达,并受社会道德的约束。前意识处于中层,是指那些此刻并不在一个人的意识之中但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力或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回忆起来的过去的经验。前意识的功能主要是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从事警戒,阻止无意识不能欲望进入意识之中。无意识是一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冲动,它毫无理性,是“一团混沌”;它处于大脑的底层,是一个庞大的领域。这一部分个人是意识不到的,但它却影响人的行为。
现实生活中,文明对欲望的压抑很多时候是成功的,但弗洛伊德认为,如果欲望受到压抑后长期不能得到适当的宣泄,便会导致心理的变态或其他心理障碍,这反而会使欲望发生异化,转而以变态的方式发泄出来。这一点也在冯仪芳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对于冯仪芳而言,她的意识告诉她,选择了留在陆家,选择了荣华安稳,就放弃了生命其它的可能——新的爱情,新的婚姻,新的生活。既然作为陆家遗孀留下,她从此只有终生守寡才符合体面。在14岁的少年陆焉识第一次为恩娘在祖母面前求情的那一天,冯仪芳就对这个比她小10岁的的继子产生了一种复杂的感情,他从此是她手中唯一可支撑她在这个豪门望族生存下去的筹码。她对焉識无微不至的好,除了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更多的,还有一颗风雨飘摇的心对一把小保护伞的感激和依赖。而谁又能说,这份感激和依赖在孤独的时光中不能转化成别的感情呢?那时她不过才24岁,她那8个月的填房婚姻,并没有给她多少感情上的惦念。她选择了物质和稳定生活的保障,便也知道自己从此在世俗道义中是没有了爱的资格。可人性中渴望温暖和爱意的本能是压抑不住的。然而男女之爱在她这里,只能是一种罪恶。她只能将所有在时光里被孤苦所压抑异化的畸形的感情,埋藏在亲情的外衣之下。于是她找来了她的年轻复制版,冯婉喻。一样的面孔,一样的姿态,一样的血统。她要以配得上陆焉识的方式,要以一个继母的方式合乎伦理的爱他。
作为故事主角的冯婉喻虽然前半生受尽了丈夫的冷落和姑姑冯仪芳的压制排挤,但从最深层来说她自身并不痛苦,因为至使至终她都活在自己光明正大的爱情里,即便陆焉识在前面长达十几年的婚姻生活中,内心都一直排斥她,以"面孔对着她而眼睛并不看她"的冷暴力方式来折磨她。但她内心始终无怨无悔的爱着她的丈夫,她为丈夫所付出的一切爱都是坦坦荡荡理所当然的。
但冯仪芳呢?她不一样,她没有爱情的资格,只能通过在婉喻面前的争强好胜,和对夫妻二人私生活不留余地近乎变态的控制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表面上,她始终只把冯婉喻当作自己的影子。影子永远只能在身后淡淡的跟随,她是不允许这个影子越过她得到她所渴望的继子的宠爱的。她疯狂的为每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怄气伤心,又在焉识表示对她的偏心将她放在首位之后满足得像个孩童。她对婉喻更是矛盾,是她将婉喻许配给了焉识,她需要婉喻这颗棋子来进一步巩固她在这个家族的家庭地位,用她去掐灭陆焉识周遭与前方未知的爱情。同时婉瑜也是她感情的替身,有婉喻存在,她才这样不失体统和体面的取得了和陆焉识相伴一生的资格。她当然又恨婉喻,妒恨她的理所当然,名正言顺,妒恨婉喻分了属于她的宠爱,哪怕那宠爱从来都只是一个善良的继子对母亲的孝心与恭顺。
如果说这是一部关于爱情和自由的小说,那么主角们最终都各得其所,陆焉识最后在监狱里意识到了他对婉瑜的爱情,在草原上找到了自由。冯婉喻尽管被婆婆利用,被丈夫嫌弃,但她一直都对丈夫充满爱意,并在失忆后得到了丈夫的爱情。唯有恩娘冯仪芳,爱情和自由,她都没有得到过,这是她自己并不那么甘心的选择。在她想要留在陆家的那一天。她就已经断了这一生的后路,虽衣食无忧,但她不再具备拥有健康的感情生活的资格。为了物质的带来的安全感而放弃了一生无限可能的自由,面对不可能的爱情而压抑折磨自己以至病入膏肓。所以她的卧室"早早生出衰老的气息",冯仪芳终于在这样的矛盾痛苦的挣扎中早早熬干了一颗心。这样长久压抑本性的煎熬,在本我-自我冲突下的神经性焦虑以及本我与超我冲突下的道德性焦虑,终于让她早早患上了帕金森综合症--一种神经细胞的退行性变,也因为这个病在不算老的年纪过世,结束了性情乖戾,内心孤苦,短暂凄凉的一生。
严歌苓对冯仪芳这个人物既有批判又有同情,她代表了一类旧式女子——生于小户之家,识得一些字却还没有产生觉醒的意识,以嫁入豪门,在其中占取一席之地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由于特定生活背景的影响,她思想保守,鼠目寸光,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了她狭小的生活空间,她还要利用这传统伦理道德来捍卫她可怜的既得利益。她安于闭锁凝固的旧式生活,认同传统的角色地位,导致了她与外部世界的深深隔膜和对自身命运的无从把握。她是可悲的,你感觉不到作为一个独立生命的自主意识,对命运的顺从,以夫为纲,以子为纲,她的世界狭小寂寞,这一切构成了她枯寂无味的人生。冯仪芳又是可怜的,在那个时代,女性在精神和生活上的桎梏根深蒂固,社会的凝视让冯仪芳这种身份的失婚女子得不到起码的尊重和生活的安全感,更谈不上去追求精神上的幸福与自由。然而对幸福和自由的渴望却是人的本能。这一切就构成了她善于伪装,尖酸刻薄,阴暗矛盾的畸形人格。
严歌苓的很多作品中都可见精神分析学留下的痕迹,她揭示人的欲望与社会文明的冲突,客观的向人们展示了不同于外部现实世界的人们内心深处的复杂微妙的世界。而《陆犯焉识》这部作品,我们既能看到外部客观环境对人物性格命运的影响,同时又能细致入微的观察到人物的心理深层对其命运的决定作用。人物无一不丰满,立体,引人深思。这正是严歌苓作品最大的迷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