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采用学案导学之我见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主要特征的课程。目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情况使得要达成目标有一定难度。而学案导学可很好地弥补上课时间短带来的缺陷,督促学生在课下自学基础性的知识,并回答问题。这使得本应在课下完成的任务就在课下完成,大大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效率。
  我校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开展了“学案导学”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我有很多自己的感触,在此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学案导学”使教师“以学定教”
  以往教师只是单方面凭借经验去想象学生的反映而事先备课,学生在课前对教师的教学意图不了解,教师只是一人闭门造车、一厢情愿地抛出教案进行教学。通过采取“学案导学”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按照众多学生参与修改后的学案并参照教案对学生进行检查与点拨,以学定教。学生会的教师不再讲,不会的进行点拨,教师将学生想学的、学生不会的教给学生,对学生感兴趣的加以补充。
  二、“学案导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往教师只顾自己备课,老师呈现什么,学生就听什么。通过采取“学案导学”教学方法,在上课之前就让学生了解老师的意图,学生在课前有更充分的时间准备,能够把课前未解决的问题拿到课堂上来,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的问题不但得到了解决,而且学得更扎实,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学案导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探索性和创新性
  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而学习工具的根本目的就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所以学习信息技术不能止于技术,而是要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探索性和创造性为更深层次的目标。但我在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看到的现象表明,学生在主动性、创新性、探索性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通过采取“学案导学”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前有一定的时间构思,在课堂上学生参与、学生创新潜质超出我的预料,很多学生拿出令人吃惊的创意。在“学案导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造就條件。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引导,同时,尽量把空间还给学生,让其自由发挥,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显现,才能取得发展。学案的编写工作赋予学生适当的权利,就是很好的还学生以空间的做法。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化市第二十中学校)
其他文献
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学好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的重要前提。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表现为在性质、结构、制法和用途四个方面,其中又以化学性质为重点。而元素化合物知识比较“碎”而“杂”,主要包括H、O、S、Cl、N、P、C、Si、Na、Mg、Al、Fe、Cu等13种元素,在每种元素及其化合物中又以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为重点,还有有机化学中的烃、烃的衍生物的重要化学性质
主题由来: 5月份,母亲节的气氛正浓,早上刚进教室,就收到了钰琳同学送给我的康乃馨,让我非常感动。下课时,有很多孩子围着我问:“老师,她为什么送你鲜花呀?你过生日吗?”看着
随纤支镜的改进及普及,已渐成为临床常规检查。近来又开展了经纤支镜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各种细胞成分及液性成分的分析。本文报告多种肺部疾病的BALF 中组织胺
肺癌切除术的死亡率为2.1~12.4%。死亡原因中肺部合并症最常见,也有人认为与手术后肺顺应性改变导致肺工作量增加有关。最近研究指出,上腹部手术可引起膈肌功能降低,但未见研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两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不足为奇”、“欣喜若狂”等词 Teaching
腾讯与360的纷争沸沸扬扬,引人思考。3Q事件里的隐私问题被忽略而没有被解决。网民隐私的保护,还是需要政府来完善立法并执行。从立法来说,前一阵子,为应对德国公民反对私人
近年来在苏联和其它国家急性肺炎的患病率升高。且其病程明显延长。据报告成年急性肺炎发病率为3.4~4.1‰。本文作者用经胸肺内注射抗生素治疗150例急性肺炎患者,并设对照组
将27名健康年轻人(25~35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9名。1组只接受常规支气管镜检查,作为对照组;2组经支气管镜检查后,用200ml 25°C 的生理 Twenty-seven healthy young people
老年颌面部炎症患者,常伴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肺气肿等多种疾病,而且老年人免疫力降低,使炎症的经过复杂化。为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用灵杆菌素(prodigiosin),刺激
基于当今课程的改革,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激发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理论研究滞后于现实教学实践,针对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了畏惧紧张等情绪,不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