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抒情的浪漫与悲凉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ide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离别主题在唐代诗歌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初盛唐离别诗在情感表达上却与中晚唐离别诗有着明显差异。初盛唐离别诗雄健飘逸,自然浪漫,至中晚唐,离别诗的情感则走向了悲愁、漠然、清幽和闲适。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社会背景和时势的变化影响了唐代诗人诗风的转变,并且随着变革后儒、释、道的影响,离别诗至中晚唐已失去了积极昂扬、意气风发之气。本文从洛阳盛晚唐离别诗出发,浅谈盛、晚唐离别诗抒情格调的差异。
  关键词:中晚唐 离别诗 抒情格调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9.013
  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家得到空前统一,思想上兼容并包,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这也培养了初盛唐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同时也使离别诗具有雄健豪迈、自然飘逸的特点。唐朝中期,经历了安史之乱,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至晚唐则国势衰微,文人的心态也从外向转向了内敛,离别诗也表现出哀婉凄清的格调。
  一、初盛唐:浪漫之别
  凄怨、哀凉、酸楚是自古以来离别诗的主要格调。但是,初盛唐的离别诗却一反常态呈现出豪迈浪漫的美学风貌,其美学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绝去伤感,浪漫挥别。如:李白《送杨山人归嵩山》。这首诗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到离愁别恨。景物描写的部分高远清幽。描写杨山人归山后的生活则是安适恬静。结尾处骑龙相访的神奇场面,又显得飘逸豪放。全诗紧扣题眼,通过色彩鲜明的画面,把离别之景、惜别之情流露出来。诗人与友人惜别而不伤感,一往情深,而又表现得超奇旷达。
  又如:李颀《送陈章甫》。这首诗的开头四句写送别,轻快舒坦,充满了慰藉之情,显得旷达、豪放。中间的八句,表現出陈章甫高尚的操守,可见其光明磊落,清高自重。这八句是诗魂所在(前四句表现他的才学品德、容貌志节;后四句表现他的形迹洒脱,不落世俗,借酒隐德,自持清高)。最后六句,用比兴暗喻险恶的仕途,世态的炎凉。然而诗人却能泰然处之,充满轻快旷达之感。笔调轻松,风格豪爽,别具一格。
  2.雄厚遒劲的意境特征。初盛唐离别诗摆脱了历代文人笔下离别时忧伤哀怨,浅吟低唱的诗风,转而走向感情上的奔放豪迈,意境上的雄劲厚道。因此,离别诗常体现出来的是壮美,是不同凡响的气势场景。
  如:崔泰之《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这首离别诗通过对关山、烽火等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虽是离别但也不失奔放豪迈的情感,同时通过对边塞环境的描写呈现出雄劲厚道的意境。
  又如:李白《送张秀才从军》。这首离别诗开头用起兴的手法来勉励张秀才从军,诗中已完全不见离别的伤感、凄婉,取而代之的是感情的豪放,全诗不着一个别字,但离别时诗人所寄托的期望与感情相溢其间,流露出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
  3.自信乐观的思想情感。离别诗中也表现出诗人或送别人乐观自信的心态,如:刘宪《饯唐永昌》和岑参《送韩巽入都觐省便赴举》。
  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勉励和金榜题名的美好期望,诗歌的最后两句都表现出诗人乐观自信的态度。
  二、中晚唐:悲凉之别
  晚唐经过了安史之乱,社会变得黑暗,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官场污浊等现实击碎了文人的梦,晚唐诗人鲜有盛唐诗人的少年精神,感情上开始走向那种历尽世道沧桑、看破世间百态的伤感与惆怅。离别诗也不再像初盛唐时那样充满浪漫豪放之气,而逐渐走向悲愁、漠然、清幽和闲适。
  1.走向悲愁感伤
  “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九歌·少司命》),此时的离别诗已由盛唐时的雄健浪漫向感伤悲愁转变,基本上恢复了其原本模样,然而在悲愁的程度上又有所加深,诗人们的悲愁已经逐渐跳出个人情怀,加入了对时代和国运的感伤。
  如:齐己《送二友生归宜阳》。诗中通过“孤帆、残阳、雨、猿啼、烛影”等意象的描写,把诗人送别的悲愁感伤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读来让人肝肠寸断。
  又如:李端《送杨少府赴阳翟》。此诗用陆云入洛喻杨少府赴阳翟,以表现离别之情。诗的最后两句“东人欲相送,旅舍已潸然”则更是突显了离别的感伤。
  2.走向淡漠平和
  生活在晚唐的诗人是悲哀的,他们目睹了现实的疮痍,破灭了济世的理想,只能带着悲哀在现实与理想之间不断徘徊,寻找暂时的精神慰藉,获得平和的心境。因此,这种离别诗表现出的情感就发展为淡漠平和。
  如:韦应物《送洛阳韩丞东游》。诗人以物喻人,诗中并没有离别的痛苦忧伤,诗人通过描写友人东游的平淡自由的生活,表现出心境的平和,减弱了悲怆的情感。
  3.走向幽雅闲适
  这种情感更多地体现在送友人赴任、赴边的诗作中。初盛唐时,由于人们渴望建功立业的情结,诗人们在作品中多着眼于赴任,往往忽略离别本身,因此这类离别诗多为壮别之辞,诗风整体上偏向豪迈劲健。然而随着时势变化,中晚唐诗人对建功立业已经看得比较淡泊,甚至觉得有些虚无缥缈。于是中晚唐的送友人赴任诗更着重于劝勉,保持独善其身的心态。在这类离别诗中,下棋、垂钓、煮茶、抚琴等闲适之娱较为常见。
  如:许浑《送从兄归隐蓝溪二首》。这首诗中已看不见诗人离别的惆怅,留下的只有幽雅的意境和闲适的情思。需要指出的是,这种闲适并非发自诗人内心,实则是痛苦之闲,现实之悲。它将离别之苦进一步加深。晚唐诗人想要安顿心灵、拯救自我,追求这种闲适实为无奈之举,这既是对自我内心的放逐,也是对现实的超越。
  4.走向清幽凄冷
  如:刘沧《龙门留别道友》。双泪、雁、西风、夜、烛”营造出的意境是清冷的,给人的感觉是萧瑟悲凉的。
  由上可见,晚唐离别诗整体上已不复初盛唐时的豪放浪漫之气,诗人情感更多走向了悲愁、漠然、清幽和闲适。虽然偶有豪放旷达之作,但在风雨飘摇的晚唐诗坛,这种豪放早已不再是主流,其高度也无法和初盛唐时媲美。   三、离别诗呈现不同抒情格调的原因
  离别诗在经过了盛晚唐的发展之后,呈现出不同的抒情格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国势的兴衰
  盛唐时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在这样的环境下,文人普遍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拼搏昂扬的时代精神,个人内心的苦闷显得无足轻重。因此,他们“不论写什么,总有一种昂扬情思,明朗基调流注其中,不低沉,不纤弱,不颓废”。正因如此,才使原本黯然伤神的离别主题改变了基调,诗作中多是豪情之辞。即使悲愁感伤,也属于“正常之悲”。此外,盛唐时期优越的外部环境使得文人们乐观自信,考功名走仕途之心也相对强烈。体现在离别诗中,则往往表现为诗人对离别者的羡慕和祝福,而且离别者本人通常也是自信乐观,甚至有些自负,充满了求得功名,建功立业的勃勃雄心。在这种情感的促使下,离别不仅没有了伤感的基调,反而还带有浪漫主义色彩。但是到了晚唐时期,情况截然不同。“藩镇强悍,宦官擅权,党风倾轧,官场污浊等黑暗现实已经极大地伤害了晚唐诗人的美好心境,尽管他们仍想有所振作却再也热烈不起来了。”特别是科举制度的衰落,使得无数文人寒士为自己的仕途目标而耗尽青春却依旧不能应试及第,不能建功立业。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种人生悲剧,心态自然哀婉凄清。因此,晚唐诗人已不复盛唐诗人的少年精神,心态上变得消极低沉,感情上走向了伤感与惆怅。
  2.诗人的心态由外向转至内敛
  盛唐诗人胸怀开阔、气度恢宏,有着积极进取的精神,进而影响到唐代文学的风貌。盛唐诗人的心态是外向的,其离别诗大多数也是在言志。在宴饮赠别的诗中,不少诗人借题发挥,表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些诗句里充溢着豪情壮志,雄浑之气,诗人那种开阔的胸襟、充分的自信和敢于追求的勇气,构成了盛唐诗歌的主旋律。到了晚唐时期,建功立业对文人们的吸引力已不及盛唐时期,面对腐朽没落的社会,治国、平天下已经显得遥不可及。这样的社会现实带给他们无尽的恐慌和灾难,并且与朝政中心产生了强大的离心力。既然向外不可为,于是他们只能退守内心,转而修身。所以,晚唐的离别诗主要表现为言情。面对乱世,纵然有千种豪情、万千志向,也只能徒增叹息。于是诗人们向外走向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诗歌用来吟咏性情,抒發幽思是很自然的了。
  3.儒、释、道的变革及影响
  初盛唐时期,儒家思想对文人有着广泛的约束力,在一定程度上,儒家思想成为世人兼济天下、建功立业的强有力的信念支撑。到了晚唐时期,由于社会现实的压力,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很难找到现实依托,诗人们建功立业的愿望也几近破灭,转而将儒家的性善与佛教的佛性结合,发展成内心世界的心性哲学。此外,初盛唐时道教盛行,文人们大多有神仙信仰,他们以无为求有为,以无为求进取。而到了中晚唐时期,道教的一些主张如炼丹服药以求长生不老,得到成仙的做法,不但没有得到验证,反而加速了人们的死亡。这种对信仰的失望使得道教徒们开始回归避世全真,养心静气的老庄哲学,追求清净空灵的内心。
  总之,唐代的诗人几乎都写过离别诗,洛阳作为唐代的都城,或是后来离都城较近的大城市,是文人墨客相聚分离最频繁的地点。诗人们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离别诗篇,无论是初盛唐的雄劲浪漫之别,还是中晚唐的悲凉之别,在唐朝洛阳离别诗歌中都有明显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严羽著《郭绍虞校释 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2]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霍然《唐代美学思潮》,长春出版社1997年。
  [5] 童庆炳《文艺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6]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7] 尚永亮《唐宋诗分类选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8] 韩国磐《隋唐五代文学史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其他文献
随着初中语文教学对“阅读”概念的重新定义,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创新性的阅读方法不断形成,探究式阅读法作为其中之一,被广泛应用。探究式阅读法是指针对若干专题思考、讨论的阅读方法。  本文以长篇外国名著《简·爱》整本书阅读为例,对初中长篇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作如下几方面探究。  一、读思结合,自主探究  对于一篇长篇小说的阅读探究来说,初中学生的语文知识、认知水平、思考能力等都有一定的限制
摘 要:文本是学生阅读的主要载体,更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提升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日益提高,不仅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识,还对人文性和哲理性的文本产生了兴趣。文本是学生阅读的主要载体,更是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素养提升的主要途径。伴随着新《课标》的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转变为品味文本语言以及感受文本内容带来的情感体验。因此,为了提升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
摘 要: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提升阅读品位、文学素养,这是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笔者通过多年的课外阅读教学实践,得出一个经验:写读书笔记,有一举多得的效果。本文即分享多年来的所做、所思、所得。  关键词:读书笔记 课外阅读 批阅评价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
摘 要:初中升入高中,面对新环境、新知识、新要求、新压力,学生必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如何使这个过程衔接无缝,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思想。本文介绍了目前基于学科素养进行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问题的对策,期有所得。  关键词:学科素养 初高中衔接 历史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校起来越重视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学科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时,所获得的与该科目相关的基本素养。学科
摘 要:国学经典是我们民族自古以来所积累的文化精华,将国学经典融入初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能力发展有很大的益处。教师应着力将国学经典有效地与初中语文教学紧密联系起来,这不仅能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还能提升教师自身的语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国学经典 诵读 语文教学 有效融合  国学经典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华,还承载着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国学经典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着重要
摘 要:“人格教育”是梁启超教育思想的核心,“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梁启超推崇的志在立国、严以修身、乐于处群等人格涵盖了“立德树人”的多个层面,他主张的多育共进、知行合一、内外并举的人格塑造方法延展了“立德树人”的生成路径。梁启超对“人格教育”的精辟阐释如源泉活水一般对当今“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着启发性建议,是值得深入挖掘的“德育”资源宝库。  关键词:人格教育 立德树人 梁启
摘 要: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关键,也是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新课改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下,对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研究显得非常有必要。分析和探究群文阅读的有效策略,对于阅读内容的丰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因此,本文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入手,对于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希望对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语文 核心素养 群文阅读 策略  高中语文阅读教
摘 要:语文是小学的重要科目,它包含着中国的历史文化、情怀,学习好语文对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文化素养以及完善学生的情感都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长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语文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所含的情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感教育 策略  语文学科的情感教育,指的是在教学时,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帮助学生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语文知
摘 要:十年树人,百年树木,作为树人教育的德育工作十分重要。小学教育作为德育的萌发点,在教育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也给班主任及教育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针对小学德育教育与班主任工作实效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德育教育 工作实效性  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这个阶段既塑造了学生的性格特点,又提升了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不仅仅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性的知识传授,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阅读教学在小学整体化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对于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勇于探索和创新语文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出合理、科学、多元的阅读教学情境,为学生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