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从认真研读文本,找到读写训练的结合;深入研读文本,挖掘读写训练的一致性;深刻研读文本、凸显读写训练的艺术性三个方面论述了阅读与写作的科学结合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科学方法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为中心,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为此我们就必须要把握课标精髓,有意识的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交融,促进读写结合。即以文本内容为写作素材,把语言形式的运用与文本内容的理解有机整合,揉看、听、思于一体,融读、说、写与一炉。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解读文本时怎样实现阅读与写作的科学结合。
一、 认真研读文本,找到读写训练的结合点
在解读文本时,一定要关注文本的语言的特点,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内在的思想情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例如在教学《四个太阳》时我使用大屏幕把一年四季的太阳鲜亮的呈现在大屏幕上,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快的学生就掌握了一年四季太阳的特点和作用。根据低学段以词语句子训练为主的宗旨,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填空练习:我画了(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我画了(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我画了(红红的)太阳照亮冬天;我画了(多彩的)太阳送给春天;我画了(?)(?)(?)。在学生汇报交流时部分学生的作品 寓意还非常深刻和有创意如:我画了(一张饼)给街边乞讨的路人;我画了(一所房屋)给战争中无家可贵的人;我画了(欢乐幸福苑)让空巢老人安度晚年,......本课时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体会文本所蕴含的的科学知识的同时,很好的把阅读教学与写作融为一体,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感可写,也加强了对词语积累和句子的引导与训练。
二 、深入研读文本,挖掘读写训练的一致性
新课标要求在解读文本时,一定要把握文本的内涵,学以致用,重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思维向正能量发展。《掌声》这一课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由于老师不了解情况而让小英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本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抓住两次掌声出现的时间、小英的神态及心理,以及同学们的表现来展开教学的;从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默默地”和 “总是”“一摇一晃”?说明小英:胆小、自卑、没有勇气面对现实……,到后来小英变的开朗、自信、勇敢,是因为来自同学们的掌声.文本浅显易懂,但寓意深刻,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德育课,心灵受到极大的震颤。为了捕捉学生学习新知的灵感,我就当堂来个小练笔以片段练习为主:可以写假如自己是小英,面临这样的情况心里是怎样想的?当你看到残疾人时,你用什么样的目光看待他们?……同学们在写作时都非常认真,心里描写和感悟都很真实,有的同学写道:我的学习原来很优秀,但是因为我的个子较矮且胖总感觉自己像个“猪八戒”,我心里自卑也担心别人看不起我,班上举行活动我总是不参加,我似乎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今天学习了《掌声》让我感到自己应该自强,不要自暴自弃,生活没有抛弃任何人,应该微笑的面向生活;有的同学写道:我是一位性格外向的人,有时候看见残疾人总是喜欢多看几眼,甚至还会指指点点,而忽略了别人的感受;今后我一定会改掉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做一位心灵美的好学生……。通过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与碰撞,文思如泉涌,学生的文本意识增强,写作能力在不断地提升,从而达到阅读与写作的和谐统一。
三、 深刻研读文本、凸显读写训练的艺术性
研读文本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找准读写训练点,设计教学流程和侧重点,根据不同的文本恰当的选择不同的授课艺术,从而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桥》一文是一篇短小说,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写作技巧富有艺术性,写作特色非常明显,学生乐于去读,于是我在教学时采用“三步走”的教学方式:首先让学生品读第一部分,体会环境描写对人物烘托的作用。“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引导学生发现多用简短的句、段渲染气氛,沉浸在山洪无情当中的无奈,预示死亡逼近。接着品读第二部分,体会细节描写: 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 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像一座山。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放肆, 揪, 瞪等等让学生通过读感知老支书的高大形象。让学生通过词语的反复诵读,理解他们的特定意义。品读第三部分,体会特写: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丈夫和她儿子。让我们仿佛又看到老支书和儿子为保卫桥而不顾自己安危的场面。让我们体会到利用对比的手法相互映衬,会使画面更深入人心。整个教学环节围绕阅读在感、在悟。享受阅读的情趣,同时也在提醒我们,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特定描写对于烘托气氛,渲染人物的形象,突出人物的思想品质起着非常中重要的作用,在写作时合理使用将达到异曲同工的作用。于是学生进行习作的练习题目是:假如你是一位这场洪水中的幸存者,请叙述这场洪水的经过;假如你是这位年过花甲的老太太,你怎样评价你失去的两位亲人.......让学生重温故事的过程,学会整篇谋局的技巧,以及学会使用修辞手法的重要作用。
总之,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文本的特点,进行有层次、有指导性的阅读,找准写作的切入点循序渐进,从而实现阅读与写作的科学结合,为小学语文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启迪。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科学方法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为中心,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为此我们就必须要把握课标精髓,有意识的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交融,促进读写结合。即以文本内容为写作素材,把语言形式的运用与文本内容的理解有机整合,揉看、听、思于一体,融读、说、写与一炉。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解读文本时怎样实现阅读与写作的科学结合。
一、 认真研读文本,找到读写训练的结合点
在解读文本时,一定要关注文本的语言的特点,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内在的思想情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例如在教学《四个太阳》时我使用大屏幕把一年四季的太阳鲜亮的呈现在大屏幕上,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快的学生就掌握了一年四季太阳的特点和作用。根据低学段以词语句子训练为主的宗旨,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填空练习:我画了(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我画了(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我画了(红红的)太阳照亮冬天;我画了(多彩的)太阳送给春天;我画了(?)(?)(?)。在学生汇报交流时部分学生的作品 寓意还非常深刻和有创意如:我画了(一张饼)给街边乞讨的路人;我画了(一所房屋)给战争中无家可贵的人;我画了(欢乐幸福苑)让空巢老人安度晚年,......本课时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体会文本所蕴含的的科学知识的同时,很好的把阅读教学与写作融为一体,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感可写,也加强了对词语积累和句子的引导与训练。
二 、深入研读文本,挖掘读写训练的一致性
新课标要求在解读文本时,一定要把握文本的内涵,学以致用,重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思维向正能量发展。《掌声》这一课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由于老师不了解情况而让小英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本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抓住两次掌声出现的时间、小英的神态及心理,以及同学们的表现来展开教学的;从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默默地”和 “总是”“一摇一晃”?说明小英:胆小、自卑、没有勇气面对现实……,到后来小英变的开朗、自信、勇敢,是因为来自同学们的掌声.文本浅显易懂,但寓意深刻,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德育课,心灵受到极大的震颤。为了捕捉学生学习新知的灵感,我就当堂来个小练笔以片段练习为主:可以写假如自己是小英,面临这样的情况心里是怎样想的?当你看到残疾人时,你用什么样的目光看待他们?……同学们在写作时都非常认真,心里描写和感悟都很真实,有的同学写道:我的学习原来很优秀,但是因为我的个子较矮且胖总感觉自己像个“猪八戒”,我心里自卑也担心别人看不起我,班上举行活动我总是不参加,我似乎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今天学习了《掌声》让我感到自己应该自强,不要自暴自弃,生活没有抛弃任何人,应该微笑的面向生活;有的同学写道:我是一位性格外向的人,有时候看见残疾人总是喜欢多看几眼,甚至还会指指点点,而忽略了别人的感受;今后我一定会改掉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做一位心灵美的好学生……。通过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与碰撞,文思如泉涌,学生的文本意识增强,写作能力在不断地提升,从而达到阅读与写作的和谐统一。
三、 深刻研读文本、凸显读写训练的艺术性
研读文本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找准读写训练点,设计教学流程和侧重点,根据不同的文本恰当的选择不同的授课艺术,从而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桥》一文是一篇短小说,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写作技巧富有艺术性,写作特色非常明显,学生乐于去读,于是我在教学时采用“三步走”的教学方式:首先让学生品读第一部分,体会环境描写对人物烘托的作用。“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引导学生发现多用简短的句、段渲染气氛,沉浸在山洪无情当中的无奈,预示死亡逼近。接着品读第二部分,体会细节描写: 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 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像一座山。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放肆, 揪, 瞪等等让学生通过读感知老支书的高大形象。让学生通过词语的反复诵读,理解他们的特定意义。品读第三部分,体会特写: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丈夫和她儿子。让我们仿佛又看到老支书和儿子为保卫桥而不顾自己安危的场面。让我们体会到利用对比的手法相互映衬,会使画面更深入人心。整个教学环节围绕阅读在感、在悟。享受阅读的情趣,同时也在提醒我们,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特定描写对于烘托气氛,渲染人物的形象,突出人物的思想品质起着非常中重要的作用,在写作时合理使用将达到异曲同工的作用。于是学生进行习作的练习题目是:假如你是一位这场洪水中的幸存者,请叙述这场洪水的经过;假如你是这位年过花甲的老太太,你怎样评价你失去的两位亲人.......让学生重温故事的过程,学会整篇谋局的技巧,以及学会使用修辞手法的重要作用。
总之,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文本的特点,进行有层次、有指导性的阅读,找准写作的切入点循序渐进,从而实现阅读与写作的科学结合,为小学语文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