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占领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ryC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舞女与铜牛
  二○一一年十月十七日纽约《地铁报》(Metro)的封面是Occuspy,报道的是一位布鲁克林居民在“占领华尔街”抗议运动中自愿充当卧底,向FBI和纽约警察局(NYPD)传送情报的故事。这位居民名叫汤姆·瑞安(Tom Ryan),本人的职业是私人安全咨询顾问,他说他只是为了让纽约人拥有安全的纽约。在一封邮件中,他给一位NYPD警探发警告说,抗议者打算冲击一场警务处长出席讲话的新闻发布会;另一封邮件则报告说,抗议者计划和工会领袖联手,以增强运动的影响力。
  事情披露后,警方拒绝对此发表评论,但一个消息源指出,瑞安的所谓“情报”在公开信息中都能找到。抗议运动的发言人帕特里克·布鲁纳(Patrick Bruner)把瑞安鄙视为“告密者和特务”,并说他的行为“既不诚实,也徒劳无益”。
  我对这个故事感兴趣的地方是瑞安对《地铁报》的一段自述。他说:“这场运动如此庞大。他们只是不断地说他们想有自己的(开罗)解放广场。你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他们有能力做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议程。”我想如果瑞安的“特务”活动让他得以发现运动的领导人,他会毫不犹豫地把这个人的情况报告给警方,以便警方提前采取措施。可问题是,占领华尔街运动的领袖在哪儿啊?
  Ketchup,一个娇小的二十二岁芝加哥女孩,一头红发,戴着大大的红框眼镜,在二○一一年九月十七日的下午到达曼哈顿下城的祖科蒂公园(Zuccotti Park)。她的全部家当是:一顶帐篷,一个带轮子的旅行箱,价值四十美元的食品,一本霍华德·齐恩(Howard Zinn)的插图本《美国人民史》(A People’s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还有一个睡袋。她没有购买回程机票,不知道自己会加入到一场什么样的活动中,不认识抗议者中的任何人。她做了这样的一个率性决定,只因她读到了那本号召占领华尔街的加拿大杂志《广告克星》(Adbusters)。
  一切都起源于一个现在已经十分著名的广告。
  二○一一年七月中旬,《广告克星》号召从九月十七日开始占领华尔街,并制作了一个性感十足的海报:一位芭蕾舞女站在铜牛身上起舞,背景是戴防毒面具的警察和烟雾。身后来势汹汹,脚下庞然大物,舞者轻盈曼妙。制作者的指向十分明显:以优雅对抗野蛮,以轻盈对抗暴力,以梦想对抗现实。强与弱的对比,力与美的反差,给人的审美体验极为震撼;文字上,洗练无比,海报上方是醒目的红字:“我们统一的要求是什么?”下方,用黑字写着:占领华尔街,从九月十七日开始,带着你的帐篷。
  《广告克星》发出这样的号召并不稀奇。在过去二十年里,它一直致力于“文化干扰”(culture jamming),这一主张起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反消费主义运动,目标是破坏和颠覆主流的文化制度,特别是企业广告。《广告克星》的联合创始人和总编辑凯乐·拉森(KalleLasn)原本就是一位广告创意人,现在却以“反广告”为业,通过创造伪装的广告以解构真实产品的广告信息。在二○○六年柏林的一次广告设计创意大会上,拉森号召广告从业人员反叛自己的职业。“我们创造酷,又打破它。”拉森说,“我们是决定一本杂志外貌的人。我们是创造电视的感情和语调的人。我们也是把握互联网的得失出入的人。我们比其他职业都更加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当然,拉森在把广告人视为文化革命的先锋方面,可能走得稍远了一点。但是,拉森在年轻人当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且,他懂得怎样发起一场运动。拉森先是把七月的这期杂志通过邮件群发给其文化干扰者网络的九万多名成员,同时,七月十三日,《广告克星》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博文,号召“转变革命策略”,汇集成千上万的人到下曼哈顿,“架起帐篷、厨房,以及和平的路障,把华尔街占领上几个月。一旦到了那里,用喧哗的众声不停地重复一个简单的要求”。博文署名“文化干扰者总部”,也第一次推出了#Occupy Wall Street的推特(Twitter)标签。
  博文强调说,这场抗议将不会有任何领导者。并且,那个“统一的要求”到底是什么,要等抗议者聚集了足够庞大的人群以后,再由这个人群决定。
  我们占领
  《广告克星》经由社会性媒体制造了一个文化基因。特别是杂志制作的“舞女与铜牛”的海报,使得该文化基因爆炸式传播,令许多感受到自身梦想破灭的人找到了表达的空间。
  很重要的一点是有关“占领”概念的提出。像任何一场运动一样,运动的传播需要一个火种。在这场运动中,“占领”概念就是日后令野火在全球蔓延的火种。当然,“占领”并不是《广告克星》的首创,占领华尔街运动非常明显地继承了“阿拉伯之春”以及其后西班牙和希腊民众以“愤怒者”的名义,在公共空间安营扎寨的举动,“占领”实际意味着到达某个公共广场或公园,“收复”这些本属于民众的空间,在那里建立组织总部,然后展开各种各样的活动。
  然而《广告克星》把“占领”概念放大和凸显,其关键意义在于,抗议不是发生在某一天的,也不是一次性结束的,相反,它每天发生,全天发生,永无止歇,人们因此有机会实际注意到这场运动的存在,并随时可以加入。这使得抗议具有了永续性,这也就是《广告克星》所说的“革命策略”的转变的意义所在。“占领”实际上取得了比一次传统的示威游行大得多的影响。
  《广告克星》提出占领华尔街,地点也极具象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华尔街和纽约股票交易所就像美国的市镇广场,其重要性可能仅次于华盛顿的国家广场。《广告克星》性感的号召令立刻得到了好些反资本主义和激进的左翼团体的响应,数千名抗议者在九月十七日那一天,企图占领华尔街并“给银行家带去正义”,但纽约警察把这条美国最知名的街道用路障和检查站封锁起来,并宣布帐篷非法。抗议者随即将距离华尔街一箭之遥的祖科蒂公园变成了一个城市露营地,并把这个公园改叫“自由公园”。
  这个公园在曼哈顿金融区是个很受欢迎的地方,因为它在摩天大楼环伺之中,是一片难得的空地。“九一一”袭击发生后,这里遍布世贸中心的残骸。抗议者所找到的这块纽约的“解放广场”(Tahrir Square)令人心悸:它恰好处在两个灾难区域的中间,后面是在二○○一年恐怖袭击后化为废墟的“归零地”(Ground Zero),前面是又过了几年后在金融巨骗的袭击下坍塌并燃烧的华尔街。这两场灾难深深定义了二十一世纪的不安的美国。
  根据occupywallst.org网站的解释,“占领华尔街”运动是“一场没有领导者的抵抗运动,不分肤色、性别与政治信念。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点:我们是不想再忍受百分之一的贪婪与腐败的百分之九十九。我们使用‘阿拉伯之春’的革命策略实现我们的目的,鼓励非暴力,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所有参与者的安全”。
  占领运动不可阻挡地从纽约向美国各地蔓延。看看Twitter上的标签就知道了:从一开始的#OccupyWallStreet,已经发展到#OccupyDC,#OccupyBoston,#OccupySF,#OccupyLA,#OccupyChicago
其他文献
“单郭”一词,见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二卷中有杂迹,谨疏注如别,恐未允愚衷,并窃所摹者,亦以上呈。近十余日,情虑悚悸,无宁涉事,遂至淹替,不宜复待填毕。余条并非用意,惟《叔夜》《威辇》二篇是经书体式,追以单郭为恨。”  丁酉五月,在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意大利访问学者毕罗召集的《中古书法与政教研究:收藏复制与传播》研讨会上,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史睿提及“单郭”问题,余指為笔画单细。
英国诺丁汉大学图书馆编号MS Mi LM2的馆藏,是一本十三、十四世纪英国学校里常见的语文教科书:古旧斑驳的手抄羊皮纸册子,高二十二点五厘米,宽十五厘米,八十三叶皮纸,计一百六十六帧书写页面,搁膝间也适宜读记。写本似遭过雨浸,几经缝补仍有残缺。小心翻开,每一帧的文字布局均呈“回”字形,拉丁文课文写在小“口”里,十余行工整清晰的正体(textura)隔行排列,只占页面中央偏上一小块;因此周边大“口”
我跟几个朋友合编高中“国文”教科书,每一课完成初稿后都要仔细讨论。有一次讨论苏轼的《念奴娇》,我对初稿的某些注释有意见,但主稿者对我的看法也不同意,有点相持不下。我问他,参考过大陆学者的注释吗?他说,看过几本,讲法跟他的比较接近。回家后,我查阅了大陆出版的几种词选、几种苏轼选集,还有两种东坡词全集校注本,果然发现,没有一种的说法和我相同。从我自以为读懂这一首词到现在,三十多年了,才第一次发现,原来
梁雪《从题壁诗到“西山远眺”》(《读书》二0一九年三期),以五台山佛光寺南配殿的两首题壁诗为缘起,解说此寺的选址与环境设计诸问题。文章角度新颖,读后给人启发。文中抄录了这两首诗(见121页),南配殿墙面右边一首,其中一联抄作:“天天媚蝶穿林到,灼灼迎蜂驾山来。”诗不高明,也不艰涩,但乍读之下,仍觉费解。  问题出在“天天”上。《诗经》“周南”之《桃夭》,并非冷僻的篇什,此篇起首两句即是“桃之夭夭,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钱玄同、刘半农、胡适、周作人、鲁迅对梅兰芳颇多微词。一九二九年,《文学周报》第八卷刊发《梅兰芳专号》,西源(郑振铎)发表《打倒旦角的代表人物梅兰芳》一文。可见,梅兰芳是作为旧文化的代表被文化新锐所排斥。尽管对梅兰芳的批判不等于对旧戏曲旧文化的批判,但这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重合度。十年之后,当年攻击梅兰芳的刘半农又为《梅兰芳歌曲谱》作序说:“我们对于旧剧,已不必再取攻击的态度,非但不
方国瑜先生是西南著名史家,被誉为“南中泰斗,滇史巨擘”。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方先生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研读,一九三三年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研究生毕业,曾师从钱玄同、陈垣、刘半农、赵元任、李方桂诸大家,最初治校勘、音韵、古文字之学,后来受边疆危机之感召,始专攻西南边疆民族史地研究。他自一九三六年任教于云南大学始,长达半个世纪,几乎凭一人之力开创了云南大学的中国民族史、中国边疆学、历史文献学
“樗蒲锦背元人画,金粟笺装宋版书”。有这样的雅藏,兼得雅室明窗,小语春风,恐怕已是今人难得躬逢的一种雅遇。不过,虽为粗人,也不妨碌碌之中偷半日闲,偕一二好友,逛逛琉璃厂。在沧痕遗沈间仿佛有凌烟经眼,也略微知会古人所津津乐道于“柔篇写意”的那种滋味。固然是“门外”徘徊,一时也小有悠然。  转思藏书读书之乐,李清照《金石录·后跋》有“甘心老是乡矣”的话,其体会亦非个中痴人所不能道:“故虽处忧患困穷,而
[编者按]今年是“八二宪法”三十周年。“八二宪法”既是一种“回归论”意义上接续百年中国共和主脉的政治决断,也是一种继承革命遗产而遵循渐进与演化逻辑的改革宪法。它保留了诸多的体制旧原则,也开创了改革时代以“修正案”为中心的“新宪法精神”,丰富而庞杂,延迟决断的痕迹浓重,实践理性的逻辑凸显。在改革三十年后的今天,如何更加完整科学地理解“八二宪法”的精神原则、体制结构、制度安排、权利体系及其动力法则?如
清代的北京内城,正阳门内以东,玉河以西,翰林院之南,有庶常馆在焉。为培养未来的国家栋梁,清朝沿承前明,于每科新进士中择选二十名左右(包括已授职翰林的状元、榜眼、探花),进馆深造,一般为期三年,是为真正的皇家最高学府。庶常馆历来被誉为朝廷储才之地,庶吉士则被视为“储相”,康熙帝、雍正帝待之甚优,乾隆帝更是御书“芸馆培英”匾额,钦派大学士担任总教习。有清一代,枢阁部院重臣多出自庶常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九一九年初,刚从“一战”前线回国的罗森茨维格(Franz Rosenzweig)完成了《救赎之星》,这部二十世纪犹太思想扛鼎之作的宏大抱负是力求凭借一种“新思想”(neue Denken)从根本上应对犹太教的现代危机。巧合的是,新教神学家巴特(Karl Barth)的《罗马书释义》也在这一年问世,与罗森茨维格共同掀起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神学复兴运动……  “二战”刚刚结束,罗森茨维格早年的助手、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