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意识形态学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西方意识形态强力渗透的壓力、国内各种社会思潮涌动带来的挑战以及网络新媒体传播方式带来的挑战等方面的原因,我国意识形态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还面临诸多挑战。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作用,引导大众对各种思潮的认知,大力加强网络新媒体阵地建设等措施,切实解决意识形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完善意识形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思想政治教育 构建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党的事业的生死存亡,牢牢的把握意识形态管理权和话语权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着诸多挑战,要把意识形态教育放到国家安全的高度认真对待,切实提高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与特点
意识形态最早是德·特拉西在其著作《意识形态原理》中创造出来的,指的是向人们揭示观念的成见的根源的“观念科学”。之后,在1845年秋至1846年5月马克思恩格斯共同纂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曾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 [1]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兴起、网络新媒体的兴起,意识形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意识形态也相应出现了日常化、符号化、多元化的现象与趋势。
(一)意识形态日常化
意识形态日常化是指意识形态不再是高高在上、晦涩难懂的理论观念,而是以现代传媒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塞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在实际生活中,一方面意识形态的价值追求转化为切合实际的可操作的制度,在满足人民物质和精神方面需求的同时使大众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形态也从不断发展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吸取养分,能够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真实地传达思想,使群众在日常生活和精神的消费中将主流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内化为一种本质的力量。
(二)意识形态符号化
意识形态符号化是指意识形态已不仅限于以概念、逻辑、理论等传统方式表达出来,而是借助于大众媒介、商业广告、品牌服饰等具有符号象征的方式呈现出来,并渗透到人的思想世界中,对人们的现实生活产生诸多方面的影响。在这种情形下,意识形态自然也会相应地发生内容与形式上的变化,它已不完全存在于“被各种不同上层建筑所反映出来的异化了的意识之中”,而是“存在于各个层面的结构性符码的普遍化之中” ,[2]即意识形态演化成为了一种符号性的存在。
(三)意识形态多元化
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们思想迷茫、归属感缺失,在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中没有合理的定位,特别是在国家认同、政府权威认同和政治信仰认同等方面出现了危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但是,在世界范围内仍是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属性并没有真正改变,。这些现状如果得不到正确的认识,就会逐渐消减社会成员对国家的认同度和对本民族的自豪感。
二、意识形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挑战
意识形态的特点决定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是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在当代多元文化并存、各种思潮相互交错激荡的社会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西方意识形态的强力渗透
在西方资产阶级看来,以“自由、民主、平等”为核心的西方价值观,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追求,是社会发展的目标方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认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来维护和捍卫这种价值观”。[3]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阶层分化和利益多元化对人们的思想价值取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我国的快速崛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力度日渐加大。
在渗透方式上,西方的意识形态隐藏于高科技文化、娱乐文化之中,深深地影响着青年一代。西方向我国推销其所谓的普世价值,就是宣扬西方资本主义语境下的民主与自由,并其视作政治是否民主、制度是否先进的唯一标准。在渗透途径上,他们通过项目资助、交流合作、传教等方式,向我国兜售、传播西方的价值观,贬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价值和指导意义,使我国人民对西方价值观产生盲目崇拜心理,从根本上动摇人民对自己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西方通过各种途径,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入到人名的思想意识之中,深刻的影响着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慢慢地消除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和凝聚力,从而影响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国内各种思潮涌动带来的挑战
改革开放40年以来,随着各种社会思潮涌起,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和需求。朱汉国学者曾提出,“任何一种社会思潮,都是由很多人的思想观点、感情意志和愿望要求等诸多因素汇合而成的”。[4]可以认识到,不同的人民所代表的社会思潮是不一样的,人民都在追求其自身最大的话语权,并且密切的关注现实,说明不同的主体在表达自身的诉求时一直都在关注现实,并且不断地将自身需求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力求在最大限度上实现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每一思潮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对人们的思想又有一定的影响,社会思潮作为非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意识形态有对立的地方,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如果人们在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上接受其他的社会思潮,原来的一些认知受到冲击,人们会对原有建构起来的东西产生质疑,如果没有一个主导社会意识形态发挥引领作用,就会造成人们思想意识上的混乱,消解人民对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造成价值观的缺失与歪曲,给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网络新媒体传播方式带来的挑战
在新媒体环境下,西方国家以其强大的互联网优势和軟件技术优势,以及资本进入模式力图全面控制和占领我国互联网新兴媒体。网络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对民众日常生活话语权的传播垄断地位,成为新时代最具活力、最有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并使意识形态的传播具有互动性、即时性和形象性,使意识形态教育场所和环境具有开放性、虚拟性和无限性的特征。
现代社会是网络新媒体化的社会,信息传播出现时间、空间、资讯的无屏障状态。因此,网络也成了西方与我国争夺的意识形态新阵地。西方国家利用其网络优势和国际话语权优势,通过对我国人民关注的兴趣点和共鸣点进行分析和及时诱导,通过引爆一些网络突发事件,趁机抹黑我国形象,诋毁我党和政府在人民中的威信,给我国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极大挑战。同时,由于我国在互联网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网络上各种信息良莠不齐,各种谣言、非理性表达层出不穷,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整合力。因此,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显得任重而道远。
三、意识形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构建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与核心,用这一科学的理论统领思想政治教育,武装人民的头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5]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方法来理解和认识才能巩固和加强其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方法来学习,人们才会真正信仰社会主义,真正信仰共产主义。因此,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上,我们在做到普及教育的同时,只要做到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方法来认识和理解,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我们的指导思想,也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成为真正的主导。
(二)引导大众对各种思潮的认知
社会思潮作为意识形态中的一部分,冲击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加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需要改变以往灌输为主的传播方式,采用交流互动为主的方式,以引起大众的共鸣,使人民真正地从内心中认同国家所宣扬的社会主旋律。
在我国,要根据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认真地研究意识形态领域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真分析研究我国出现的各种思潮及原因,并进行正确评价。对公然否定党的领导,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的言论,必须旗帜鲜明地予以反驳;对各种低俗、庸俗的思想和行为要坚决抵制,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在各种社会思潮中的地位。当前我国社会思潮数量之多,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潮本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为了防止错误思潮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给社会造成损失,需要社会密切关注各种思潮的动向,发现了极端错误的社会思潮要及时有效地加以引导,不断地确保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避免给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完善网络新媒体阵地建设
网络新媒体已经根植于人民的社会生活之中,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我国必须要加强网络阵地建设,主动走进网络,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抢占网络宣传阵地的制高点。一是做到阻断不良网站新媒体的传播。在网络新媒体条件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加强网络传播阵地建设,阻断黄色、反动等不良网站链接通道,阻止不良信息传播到社会中,影响人民的认知。二是做到梳理网络新媒体不良信息。针对人民关注的网上热点、焦点问题,社会相关管理部门要及时进行网上正面引导,努力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导向,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的有序传播。三是做好网络新媒体引导人民思考。充分开发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利用线上线下两种资源,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学说建设成为人民喜欢、便于传播的媒介;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各类名师、辅导员等队伍参与网络育人工作,用他们的现身说法来引导人民的思考,为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四是做足控制网络新媒体征地监管。加强网络新媒体阵地监管,综合运用法律、教育、技术等手段进行网络管控,借助法律手段直接监管微博、微信、QQ、贴吧等新兴媒体,加强思想理论传播网络平台建设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水平,依法规范新媒体在社会意识形态教育方面的功能,从而确保网络新媒体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M].夏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4] 张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若干问题研究》[J] .《河北学刊》,2016年第2期.
[5] 朱汉国:《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2期.
[6]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年8月23日.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杨佩昀(1993-),女,山西临汾人,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第二作者:王森(1991-),男,山西长治人。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思想政治教育 构建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党的事业的生死存亡,牢牢的把握意识形态管理权和话语权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着诸多挑战,要把意识形态教育放到国家安全的高度认真对待,切实提高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与特点
意识形态最早是德·特拉西在其著作《意识形态原理》中创造出来的,指的是向人们揭示观念的成见的根源的“观念科学”。之后,在1845年秋至1846年5月马克思恩格斯共同纂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曾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 [1]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兴起、网络新媒体的兴起,意识形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意识形态也相应出现了日常化、符号化、多元化的现象与趋势。
(一)意识形态日常化
意识形态日常化是指意识形态不再是高高在上、晦涩难懂的理论观念,而是以现代传媒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塞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在实际生活中,一方面意识形态的价值追求转化为切合实际的可操作的制度,在满足人民物质和精神方面需求的同时使大众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形态也从不断发展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吸取养分,能够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真实地传达思想,使群众在日常生活和精神的消费中将主流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内化为一种本质的力量。
(二)意识形态符号化
意识形态符号化是指意识形态已不仅限于以概念、逻辑、理论等传统方式表达出来,而是借助于大众媒介、商业广告、品牌服饰等具有符号象征的方式呈现出来,并渗透到人的思想世界中,对人们的现实生活产生诸多方面的影响。在这种情形下,意识形态自然也会相应地发生内容与形式上的变化,它已不完全存在于“被各种不同上层建筑所反映出来的异化了的意识之中”,而是“存在于各个层面的结构性符码的普遍化之中” ,[2]即意识形态演化成为了一种符号性的存在。
(三)意识形态多元化
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们思想迷茫、归属感缺失,在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中没有合理的定位,特别是在国家认同、政府权威认同和政治信仰认同等方面出现了危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但是,在世界范围内仍是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属性并没有真正改变,。这些现状如果得不到正确的认识,就会逐渐消减社会成员对国家的认同度和对本民族的自豪感。
二、意识形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挑战
意识形态的特点决定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是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在当代多元文化并存、各种思潮相互交错激荡的社会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西方意识形态的强力渗透
在西方资产阶级看来,以“自由、民主、平等”为核心的西方价值观,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追求,是社会发展的目标方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认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来维护和捍卫这种价值观”。[3]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阶层分化和利益多元化对人们的思想价值取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我国的快速崛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力度日渐加大。
在渗透方式上,西方的意识形态隐藏于高科技文化、娱乐文化之中,深深地影响着青年一代。西方向我国推销其所谓的普世价值,就是宣扬西方资本主义语境下的民主与自由,并其视作政治是否民主、制度是否先进的唯一标准。在渗透途径上,他们通过项目资助、交流合作、传教等方式,向我国兜售、传播西方的价值观,贬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价值和指导意义,使我国人民对西方价值观产生盲目崇拜心理,从根本上动摇人民对自己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西方通过各种途径,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入到人名的思想意识之中,深刻的影响着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慢慢地消除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和凝聚力,从而影响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国内各种思潮涌动带来的挑战
改革开放40年以来,随着各种社会思潮涌起,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和需求。朱汉国学者曾提出,“任何一种社会思潮,都是由很多人的思想观点、感情意志和愿望要求等诸多因素汇合而成的”。[4]可以认识到,不同的人民所代表的社会思潮是不一样的,人民都在追求其自身最大的话语权,并且密切的关注现实,说明不同的主体在表达自身的诉求时一直都在关注现实,并且不断地将自身需求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力求在最大限度上实现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每一思潮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对人们的思想又有一定的影响,社会思潮作为非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意识形态有对立的地方,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如果人们在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上接受其他的社会思潮,原来的一些认知受到冲击,人们会对原有建构起来的东西产生质疑,如果没有一个主导社会意识形态发挥引领作用,就会造成人们思想意识上的混乱,消解人民对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造成价值观的缺失与歪曲,给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网络新媒体传播方式带来的挑战
在新媒体环境下,西方国家以其强大的互联网优势和軟件技术优势,以及资本进入模式力图全面控制和占领我国互联网新兴媒体。网络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对民众日常生活话语权的传播垄断地位,成为新时代最具活力、最有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并使意识形态的传播具有互动性、即时性和形象性,使意识形态教育场所和环境具有开放性、虚拟性和无限性的特征。
现代社会是网络新媒体化的社会,信息传播出现时间、空间、资讯的无屏障状态。因此,网络也成了西方与我国争夺的意识形态新阵地。西方国家利用其网络优势和国际话语权优势,通过对我国人民关注的兴趣点和共鸣点进行分析和及时诱导,通过引爆一些网络突发事件,趁机抹黑我国形象,诋毁我党和政府在人民中的威信,给我国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极大挑战。同时,由于我国在互联网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网络上各种信息良莠不齐,各种谣言、非理性表达层出不穷,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整合力。因此,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显得任重而道远。
三、意识形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构建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与核心,用这一科学的理论统领思想政治教育,武装人民的头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5]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方法来理解和认识才能巩固和加强其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方法来学习,人们才会真正信仰社会主义,真正信仰共产主义。因此,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上,我们在做到普及教育的同时,只要做到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方法来认识和理解,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我们的指导思想,也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成为真正的主导。
(二)引导大众对各种思潮的认知
社会思潮作为意识形态中的一部分,冲击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加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需要改变以往灌输为主的传播方式,采用交流互动为主的方式,以引起大众的共鸣,使人民真正地从内心中认同国家所宣扬的社会主旋律。
在我国,要根据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认真地研究意识形态领域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真分析研究我国出现的各种思潮及原因,并进行正确评价。对公然否定党的领导,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的言论,必须旗帜鲜明地予以反驳;对各种低俗、庸俗的思想和行为要坚决抵制,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在各种社会思潮中的地位。当前我国社会思潮数量之多,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潮本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为了防止错误思潮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给社会造成损失,需要社会密切关注各种思潮的动向,发现了极端错误的社会思潮要及时有效地加以引导,不断地确保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避免给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完善网络新媒体阵地建设
网络新媒体已经根植于人民的社会生活之中,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我国必须要加强网络阵地建设,主动走进网络,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抢占网络宣传阵地的制高点。一是做到阻断不良网站新媒体的传播。在网络新媒体条件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加强网络传播阵地建设,阻断黄色、反动等不良网站链接通道,阻止不良信息传播到社会中,影响人民的认知。二是做到梳理网络新媒体不良信息。针对人民关注的网上热点、焦点问题,社会相关管理部门要及时进行网上正面引导,努力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导向,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的有序传播。三是做好网络新媒体引导人民思考。充分开发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利用线上线下两种资源,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学说建设成为人民喜欢、便于传播的媒介;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各类名师、辅导员等队伍参与网络育人工作,用他们的现身说法来引导人民的思考,为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四是做足控制网络新媒体征地监管。加强网络新媒体阵地监管,综合运用法律、教育、技术等手段进行网络管控,借助法律手段直接监管微博、微信、QQ、贴吧等新兴媒体,加强思想理论传播网络平台建设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水平,依法规范新媒体在社会意识形态教育方面的功能,从而确保网络新媒体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M].夏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4] 张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若干问题研究》[J] .《河北学刊》,2016年第2期.
[5] 朱汉国:《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2期.
[6]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年8月23日.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杨佩昀(1993-),女,山西临汾人,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第二作者:王森(1991-),男,山西长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