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型音乐教育新体系是由中央音乐学院教育学院提出的新体系,它要求对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教学进行逐步整改和深化。学校每周的音乐教学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及陶冶情操有着重要作用。在素质型音乐教育新体系中,使学生可以在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的、高效的音乐体验和美的感受,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分析目前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对“以人为本”的新课堂构建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音乐;素质型音乐教育;以人为本
在人类創造音乐文化的历史进程中,音乐曾经并仍在发挥着它的重要社会功能。在中小学进行学校教育大众化的同时,音乐也在通过学校向全社会普及音乐实践大众化。然而,目前的许多小学音乐教育并没有发挥音乐应有的作用。素质型音乐教育的提出将改变这一局面,真正实现“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使每个学生都学会体验音乐的情感,感受音乐的美。
一、素质型音乐教育新体系的基本理念
面对目前小学音乐课堂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中央音乐学院教育学院提出了素质型音乐教育新体系,新体系注重从感性认识入手进一步感知整体音乐,注重激发学生尽可能多的感官刺激,形成“内心音乐”习惯。
首先,树立综合美育理念。针对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课堂固化模式进行转变,改变知识化、理性化、系统化的灌输模式。强调小学音乐的审美人文作用,使学生通过对音乐的聆听,感受音乐中存在的内在力量。例如学习演唱《春》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到其中生机的萌动与力量。
其次,坚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是人的教育,学校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的。在音乐教学中也是如此。音乐不是玩乐的工具,而是教育的方法。音乐课程教授的不仅仅是音乐知识、音乐技能,更是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最后,明确以用为本的理念。音乐是一门学科,我们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目的都是让它为我们所用。音乐也不例外,在掌握音乐知识、明确音乐技能、感受音乐内涵的基础上,可以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甚至创造音乐。
二、开展素质型音乐教育新体系的方法
(一)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审美因素
学生从课堂中获得音乐的体验和审美感受,是基于音乐教学的内容。音乐教学的内容也是音乐课堂教学的根据。应试音乐内容是完成以审美为主题的音乐教学的基础与前提。
情境优美、曲调优美、伴奏优美、音韵优美、立意优美等,以上是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中的审美要素。一首悦耳的歌曲源于生活,其中包含着美妙的寓意,也许是在表达学生的心声,也许是在抒发一种温馨的情境,也可能是展现出来一种热烈的情怀。这种情境和立意展现出的美对小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使小学生萌发出美丽的种子。尤其是在小学当中,孩子们经过几节课程后,会在自己的心中不自觉的展现出歌曲的画面,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审美功效。
(二)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课堂教学的进程中可以通过教师自己范唱的方法来引导小学生学习音乐。如果教师唱得比较动听,就可以给小学生留下深切的影响,教师自己范唱这种方法也可以很好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也是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现代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开拓音乐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充裕小学音乐教学形式。针对小学生的强烈好奇心,现代技术可以将原本枯燥的音乐乐理知识变得生动起来,使得小学生乐意接受。
(三)提高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师作为学生和知识之间的载体,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容置疑。一方面,学校要加强教师的职业素养,让教师可以正确严肃地看待教学事业,也能够看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学习可以多组织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汇报课检验,定期开展评课活动。另外一方面,教师应该不断自我提高,充实专业知识水平,多多参与教育部门及学校组织的教学交流活动参与专业知识的培训,加强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
(四)丰富教学手段
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当中,可以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将音乐课设计成一场有趣味的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游戏的进程中逐渐发掘学习音乐知识。经过这样的教学手段,学生不单单能在游戏中获得充足的乐趣,把以往沉闷的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还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更多基本的乐理知识,为小学生未来学习好音乐做铺垫。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新体系理念对音乐教师提出新要求,对音乐课堂教学设计提出新理念,更进一步表现学生的创造力,可以使学生在审美品位提高,促进学生了解音乐和乐理知识,树立一个良好的音乐审美观,每一节高水平、优秀的音乐课程是学生的梦想,同时更是每一位音乐教师希望达到的理想课程。
参考文献:
周雁冰.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J].考试周刊,2014(9):169.
编辑 张佳琪
关键词:小学音乐;素质型音乐教育;以人为本
在人类創造音乐文化的历史进程中,音乐曾经并仍在发挥着它的重要社会功能。在中小学进行学校教育大众化的同时,音乐也在通过学校向全社会普及音乐实践大众化。然而,目前的许多小学音乐教育并没有发挥音乐应有的作用。素质型音乐教育的提出将改变这一局面,真正实现“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使每个学生都学会体验音乐的情感,感受音乐的美。
一、素质型音乐教育新体系的基本理念
面对目前小学音乐课堂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中央音乐学院教育学院提出了素质型音乐教育新体系,新体系注重从感性认识入手进一步感知整体音乐,注重激发学生尽可能多的感官刺激,形成“内心音乐”习惯。
首先,树立综合美育理念。针对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课堂固化模式进行转变,改变知识化、理性化、系统化的灌输模式。强调小学音乐的审美人文作用,使学生通过对音乐的聆听,感受音乐中存在的内在力量。例如学习演唱《春》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到其中生机的萌动与力量。
其次,坚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是人的教育,学校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的。在音乐教学中也是如此。音乐不是玩乐的工具,而是教育的方法。音乐课程教授的不仅仅是音乐知识、音乐技能,更是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最后,明确以用为本的理念。音乐是一门学科,我们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目的都是让它为我们所用。音乐也不例外,在掌握音乐知识、明确音乐技能、感受音乐内涵的基础上,可以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甚至创造音乐。
二、开展素质型音乐教育新体系的方法
(一)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审美因素
学生从课堂中获得音乐的体验和审美感受,是基于音乐教学的内容。音乐教学的内容也是音乐课堂教学的根据。应试音乐内容是完成以审美为主题的音乐教学的基础与前提。
情境优美、曲调优美、伴奏优美、音韵优美、立意优美等,以上是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中的审美要素。一首悦耳的歌曲源于生活,其中包含着美妙的寓意,也许是在表达学生的心声,也许是在抒发一种温馨的情境,也可能是展现出来一种热烈的情怀。这种情境和立意展现出的美对小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使小学生萌发出美丽的种子。尤其是在小学当中,孩子们经过几节课程后,会在自己的心中不自觉的展现出歌曲的画面,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审美功效。
(二)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课堂教学的进程中可以通过教师自己范唱的方法来引导小学生学习音乐。如果教师唱得比较动听,就可以给小学生留下深切的影响,教师自己范唱这种方法也可以很好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也是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现代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开拓音乐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充裕小学音乐教学形式。针对小学生的强烈好奇心,现代技术可以将原本枯燥的音乐乐理知识变得生动起来,使得小学生乐意接受。
(三)提高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师作为学生和知识之间的载体,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容置疑。一方面,学校要加强教师的职业素养,让教师可以正确严肃地看待教学事业,也能够看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学习可以多组织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汇报课检验,定期开展评课活动。另外一方面,教师应该不断自我提高,充实专业知识水平,多多参与教育部门及学校组织的教学交流活动参与专业知识的培训,加强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
(四)丰富教学手段
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当中,可以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将音乐课设计成一场有趣味的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游戏的进程中逐渐发掘学习音乐知识。经过这样的教学手段,学生不单单能在游戏中获得充足的乐趣,把以往沉闷的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还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更多基本的乐理知识,为小学生未来学习好音乐做铺垫。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新体系理念对音乐教师提出新要求,对音乐课堂教学设计提出新理念,更进一步表现学生的创造力,可以使学生在审美品位提高,促进学生了解音乐和乐理知识,树立一个良好的音乐审美观,每一节高水平、优秀的音乐课程是学生的梦想,同时更是每一位音乐教师希望达到的理想课程。
参考文献:
周雁冰.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J].考试周刊,2014(9):169.
编辑 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