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自然科学博物馆的角度,提出通过“打造常设展览教育体系”来提升常设展览教育效果,并以中国湿地博物馆为例,介绍其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及存在的借鉴与反思。希冀我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加强基于常设展览的教育活动研发,促进常设展览教育效果的有效发挥。
关键词 常设展览 展品 教育活动 校园博物馆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建设蓬勃发展,科普展览资源较之前有了极大丰富,吸引了大量公众的目光。对博物馆来说,这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所谓机遇,自然科学博物馆受到如此多公众的青睐,使得在场馆的“学习行为发生”成为可能;所谓挑战,自然科学博物馆一定要革新教育模式,使其富有“学习”意义。展览是博物馆教育功能发挥的最主要载体,是博物馆教育不同于学校和其他机构的特色所在。如果说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常设展览设计是其硬实力,那么依托展览的教育活动就是当之无愧的软实力。只有两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自然科学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1 我国自然科学博物馆搭建常设展览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展品是博物馆最有特色的教育资源,但仅靠展品本身并不能充分实现其教育功能,还需要开发实施众多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种种迹象表明,国内多数自然科学博物馆的教育工作,无论是教育项目的开展,还是人力资源的布局,都忽视了常设展览教育功能的发挥。基于常设展览的配套教育活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随着陈展日益老旧破损,无法引起社会及媒体的关注,出现逐渐受冷落的趋势。顾洁燕等人研究发现,我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基于常设展览的教育活动和配套服务体系还处在初级阶段,在教育项目的规划和教学设计上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教育项目规划和教学设计两大方面的不足。李佳等认为,现阶段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设计存在理论界定模糊、实践效果监测不足等壁垒,结构化设计规范与经验框架尚不成熟。
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展品主要是标本、化石,科学家们正是通过对这些展品的考察、研究获得了关于自然进化、物种分类、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关系等的“直接经验”。通过这些展品,同样可以反映科学家的科技实践与探究过程。如果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仍是以灌输间接经验为主的教育形式,就会出现类似“展品讲解像划重点”“学习单像测试卷”的现象,基于展品的体验式、探究式学习将无法实现。由于常设展览不易改变且更新周期较长,对于致力于以“教育”为核心功能的博物馆来说,如何构建一个能有效促进学习发生和效果实现的教育体系,通过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和参观服务来提升常设展览的教育效果,是自然科学博物馆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2 中国湿地博物馆常设展览教育体系的设计与搭建
2.1 设计理念
美国学者莱因哈特和克努森认为博物馆中的学习是通过解释性的对话作用于最后学习结果。“解释性的对话”就是帮助观众理解展览、展品的教育活动;没有“解释性的对话”,就没有“博物馆中的学习”,或是难以充分实现。我国自然科学博物馆的观众主要为来自亲子家庭和学生团体,涵盖低幼儿童到老年人各年龄阶段。而针对亲子家庭、学生团体等的教育活动设计极其缺乏。
开馆十多年来,中国湿地博物馆常设展厅内的展陈设施逐渐暴露出自然老化严重、与观众的体验需求差距较大等问题。加之展览教育活动滞后于常设展览设计,使得展览教育活动只能局限于固有的展览展品,不能充分发挥展览教育活动设计的主导地位,对于系列化的展览教育活动,系统化的科学活动设计都有一定影响。因此,中国湿地博物馆以亲子家庭、学生团体为对象,通过对常设展览及配套教育活动的打磨、提升,力求构建一个能有效促进学习发生和效果实现的教育体系。
2.2 目标与任务
目标:以引领湿地主题场馆发展潮流,成为国内卓越自然科学博物馆为愿景,以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为目的,提升展览教育水平,完善展览教育功能,改善展厅配套服务设施,增强对观众的持续吸引力。
任务:坚持以观众为本,通过对现有展厅和展品进行研究和分析,在不改变展示主题及知识链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淘汰部分过时展品、装置,新增经典和创新展品,完善公共空间和配套服务设施;另一方面,借助“校园博物馆”项目在博物馆周边学校建設不同主题的分馆,拓宽博物馆的展示面积,丰富展示内容。
2.3 搭建与实施
中国湿地博物馆主要由序厅、湿地与人类厅、中国湿地厅和西溪湿地厅四个主题展厅组成。从内容上来看:序厅主要介绍湿地基本知识和世界经典湿地;湿地与人类厅主要介绍人类与湿地的关系;中国湿地厅是湿地博物馆的最主要也最有特色的部分,主要介绍中国湿地的类型、特点、国内重要湿地及中国开展湿地保护工作的成果等;西溪湿地厅重在突出西溪湿地的个性——城市湿地、次生湿地、人工湿地和人文湿地,主要阐述西溪湿地的历史变迁及其文化,西溪湿地资源状况等。如表1所示,通过借鉴国内外场馆更新改造的经验和做法,自2018年起中国湿地博物馆利用有限的经费,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对常设展厅展览及配套教育活动进行改造与提升。
博物馆序厅的改造提升,采取了提升常设展项与新增标本展区的方式。依托“奇妙的湿地世界”这一常设展项,推出了“微观湿界——生态瓶制作”课程。借助动手体验以小见大,在更易理解的层面进行湿地定义、分类、成因的阐释。基于新增的标本展区,中国湿地博物馆联合浙江省野鸟会、杭州市摄影家协会、青少年宫等多家机构,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生开发“湿地与艺术”综合课程。第一阶段将推出湿地生境主题写生课程、湿地贝类、珊瑚等图案纹路创意绘画课程、湿地鸟类生态摄影入门课程、湿地素材工艺品制作课程四大主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去观察和学习,建构更宽广的自然历史知识框架。
在博物馆湿地与人类厅,依托“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湿地面临的威胁”两个常设展项,推出了“模拟湿地的净水功能”“土壤酸化研究”“模拟湿地水土流失”等小实验,以及“湿地入侵动物、植物户外调查”活动。借助上述小实验及户外调查,能将原本深奥的间接经验转化为更易理解和掌握的直接经验,引导学生在既有趣味性,又有科学性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在博物馆的中国湿地厅,依托“神州湿地探索”和“湿地脊椎动物标本展区”两个常设展项,推出了“简易土壤动物调查”“湿地鸟类知多少”“湿地鸟类繁育调查”等户外活动以及“湿地植物探索之旅”室内竞速活动。“湿地鸟类知多少”借助新兴的网络直播技术打破时空壁垒,在线观看人数一举突破20萬。直播互动中孩子们纷纷留言,“太有意思了,关于鸟类的知识原来这么有趣!”“这场直播真涨知识,可以欣赏美丽的鸟,还有专家进行讲解。”在“湿地植物探索之旅”活动中,参与者需要提前了解河流湿地、高山沼泽湿地、湖泊湿地、人工湿地、森林沼泽湿地、滨海湿地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展厅中的位置,为活动做准备。活动正式开始后,参与者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观察不同湿地景观中的典型湿地植物,蒙眼触摸并品尝藕、荸荠、鸡头米、香蒲、莲蓬等湿地物产,以小组竞赛形式找到隐藏在湿地场景中的图片,并推断植物信息。最后,参与者需要根据参观中的所见所感,总结不同湿地类型的主要代表植物,并解释原因。整个活动紧密围绕湿地植物主题,活动设计环环相扣,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完善,学习效果更突出。
在博物馆西溪湿地厅,依托“美丽的西溪”这一常设展项,推出“24节气湿地民俗”亲子互动课程。针对每个节气普及湿地文化知识,通过回忆过去的民俗民风,重温“老底子”的过节方式。民间小吃春饼、乌米饭、夏至面、酿酒让人垂涎三尺,民间习俗剪窗花、绣香袋、抢麦、贴头伏贴乐趣十足,家长和孩子们月月都能参与课程,感受湿地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为常设展览教育体系的一大亮点,中国湿地博物馆自2018年起开展“校园博物馆”项目,共展出1500多种3000余件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标本,极大拓宽了博物馆原有展示面积、丰富了展示内容。在校园博物馆蝴蝶馆《蝴蝶密码》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发中,教育活动设计人员深入研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选取了5大主题和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课程内容。课程结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课中“动物的生命周期”、六年级科学课中“生物的多样性”的知识点,依托“蝴蝶标本馆”中“蝴蝶的外部构造”“蝴蝶的生命历程”“蝴蝶百态”等展项及百余种蝴蝶标本,旨在激发学生探究生命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3 总结与反思
3.1 展品利用度
选取展品在教育活动中引入的环节、展品和活动主题结合的相关性与紧密度、展品利用的深度和延展性这三个维度,对若干教育活动案例中展品利用程度进行了分类。根据这一分类,我馆教育活动对场馆资源尤其是展品的利用率尚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如占据较大比例的自然科普课程、跨学科综合课程,均属于在活动的开始创设较好的情境引入,在接下来的环节中会有适当的提及,不断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中等利用模式。通过辅导员讲解的方式带领学生参观展品,由此创设简单情境进行提问并引入主题,则属于较低利用模式。利用展品所创设的情境贯穿了全部活动环节,并且鼓励学生进一步观察展品的校园博物馆科学课程属于高利用度的模式。但由于课程仅针对博物馆落成地的小学在校生,故不能在更大层面发挥展品高利用率的优势。
3.2 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设计创新
根据国内外优秀案例,归纳出14种展览讲解、展品辅导类型。根据这一分类,我馆现行的教育活动主要为学习单型、故事讲述型、实验体验型、游戏型与科学考察型。结合我馆展示内容与场馆条件,可以在今后的教育活动设计中考虑媒体演示型、戏剧表演性、角色参与型展品辅导课程,结合实验观察、对比分析、交流讨论等环节,进一步提升展示教育效果。此外,还可尝试引入技术提升学习理论(Technology-Enhanced Learning,简称TEL)、脚手架设计框架、学以致用模型(Learning For Use,简称LFU)等。利用丰富的学习理论推动教育活动设计的科学创新,构建自然科学博物馆基于展品教育活动体系的发展方向,为今后的教育活动开发打开广阔的设计思路。
3.3 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
如何帮助观众在一座展品种类众多、展览内容专业的博物馆中,设计、选择合适的学习主题和学习方法,让博物馆学习成为有效、有趣的过程,是我们一直以来关注的问题。博物馆教育课程,有别于学科课程,是活动课程;有别于分科课程,是综合课程;有别于必修课程,是选修课程;有别于基础课程,是拓展性和研究性课程。这就要求教育活动设计人员应以尊重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前提,基于学生立场选择和设计教学方法的合理样态和合适时机,将学生成长作为考核教学方法有效性的关键指标。充分利用场馆的展品、空间、导览设施等资源优势,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情感等因素的多元参与,在指向主体成长的“六识”(眼、耳、鼻、舌、身、意)结构中编排与之相适切的多样态的教学形式。
3.4 数字化技术的运用
现阶段,我国许多自然科学博物馆都已具备丰富的数字化技术,诸如社交媒体、虚拟现实技术、创客空间等。技术可以带给参与者更加丰富的体验,有益于以展品为中心获得拓展性信息。纵观我馆现有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过程中大多利用基础投影设备用于PPT和音频、视频的播放等。在技术的应用方面,大部分案例是在课程的导入环节用来营造情境和吸引学生注意,并没有将技术真正地与教育活动融合,发挥技术的促进作用。教育活动设计人员通过数字化技术构建数字化环境,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动机方面的动力也尚显不足。合理应对技术融合带来的挑战,利用移动设备有效的采集、检测学习行为及效果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5 学习效果的评估
博物馆中教育活动的评估直接影响到活动的迭代改进,我国现有和博物馆评估相关的政策文件较少,有针对性的评估指导文件更是缺乏。与大部分自然科学博物馆一样,我馆现行的活动评估主要通过学生的课程汇报、教师的访谈交流、工作人员场外观察等渠道了解学生和教师对活动的满意程度和参与性。评估方法包括对学生或学校教师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在问题的设置上也较为简单。但这些评估方法缺乏系统、严谨的维度设置,缺乏清楚的描述和分析方法。评估的手段也仅限为活动后的调查,缺乏前置评估、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等多种评估方式的组合。后续我们也将尝试构建观众分类框架对观众行为、心理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是否可以使用更多的科学表述、参观后是否比参观前产生了更多的问题、是否能够改变他们日常生活中与科学有关的行为”等作为对展览活动教育效果评估的重要依据,尝试构建一种具有我馆特色的学习效果评估方法和评估指标。 4 結语
教育是最终目标,展示是传播载体,研究是学术支撑,收藏是物质基础,所有的工作均围绕“教育”展开。囿于场地、资源、资金等现实问题,大多数博物馆只能通过基本陈列的周期性改造来提升观众反复参观的吸引力。因此,博物馆更应立足于馆藏优势,通过打造优质、完善的科普教育体系,为各年龄层的观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中国湿地博物馆基于常设展览改造与提升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希冀这一实践经验能够助推我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加强基于常设展览的教育活动研发,从而促进常设展览教育效果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郭娜.科技馆常设展览设计与展览教育活动融合的可行性[J].科学咨询,2018(36):30-31.
[2]顾洁燕,徐蕾.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展教合一”[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7(2):33-39.
[3]李佳,陈怡乔,乔翠兰,崔鸿.国际比较视域下的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知识图谱研究[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9(6):45-53.
[4]顾洁燕.构建科技博物馆的教育体系,提升常设展览的教育效果——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为例[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6(1):16-20.
[5]王莹莹.对接《课标》又区别课堂——“校园博物馆”项目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9(6):415-420.
[6]饶加玺,杜贵颖,鲍贤清.馆校结合科学教育活动项目要素分析——以“第四届科普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为例[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9(5):21-28.
[7]龙金晶,陈婵君,朱幼文.科技博物馆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现状、定位与发展方向[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7(2):5-14.
[8]蒋琳.跨界融合打造无边界博物馆教育课程的探索——以浙江省博物馆为例[J].中国博物馆,2020(1):84-88.
[9]王乐.美国博物馆学校的办学特色及其启示——基于目的、内容与方法的案例分析[J].中国博物馆,2020(1):59-64.
作者简介:王莹莹(1988—),女。现任中国湿地博物馆研究部主任,研究方向为博物馆教育,E-mail: yingyingwang223@163.com。
关键词 常设展览 展品 教育活动 校园博物馆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建设蓬勃发展,科普展览资源较之前有了极大丰富,吸引了大量公众的目光。对博物馆来说,这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所谓机遇,自然科学博物馆受到如此多公众的青睐,使得在场馆的“学习行为发生”成为可能;所谓挑战,自然科学博物馆一定要革新教育模式,使其富有“学习”意义。展览是博物馆教育功能发挥的最主要载体,是博物馆教育不同于学校和其他机构的特色所在。如果说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常设展览设计是其硬实力,那么依托展览的教育活动就是当之无愧的软实力。只有两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自然科学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1 我国自然科学博物馆搭建常设展览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展品是博物馆最有特色的教育资源,但仅靠展品本身并不能充分实现其教育功能,还需要开发实施众多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种种迹象表明,国内多数自然科学博物馆的教育工作,无论是教育项目的开展,还是人力资源的布局,都忽视了常设展览教育功能的发挥。基于常设展览的配套教育活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随着陈展日益老旧破损,无法引起社会及媒体的关注,出现逐渐受冷落的趋势。顾洁燕等人研究发现,我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基于常设展览的教育活动和配套服务体系还处在初级阶段,在教育项目的规划和教学设计上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教育项目规划和教学设计两大方面的不足。李佳等认为,现阶段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设计存在理论界定模糊、实践效果监测不足等壁垒,结构化设计规范与经验框架尚不成熟。
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展品主要是标本、化石,科学家们正是通过对这些展品的考察、研究获得了关于自然进化、物种分类、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关系等的“直接经验”。通过这些展品,同样可以反映科学家的科技实践与探究过程。如果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仍是以灌输间接经验为主的教育形式,就会出现类似“展品讲解像划重点”“学习单像测试卷”的现象,基于展品的体验式、探究式学习将无法实现。由于常设展览不易改变且更新周期较长,对于致力于以“教育”为核心功能的博物馆来说,如何构建一个能有效促进学习发生和效果实现的教育体系,通过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和参观服务来提升常设展览的教育效果,是自然科学博物馆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2 中国湿地博物馆常设展览教育体系的设计与搭建
2.1 设计理念
美国学者莱因哈特和克努森认为博物馆中的学习是通过解释性的对话作用于最后学习结果。“解释性的对话”就是帮助观众理解展览、展品的教育活动;没有“解释性的对话”,就没有“博物馆中的学习”,或是难以充分实现。我国自然科学博物馆的观众主要为来自亲子家庭和学生团体,涵盖低幼儿童到老年人各年龄阶段。而针对亲子家庭、学生团体等的教育活动设计极其缺乏。
开馆十多年来,中国湿地博物馆常设展厅内的展陈设施逐渐暴露出自然老化严重、与观众的体验需求差距较大等问题。加之展览教育活动滞后于常设展览设计,使得展览教育活动只能局限于固有的展览展品,不能充分发挥展览教育活动设计的主导地位,对于系列化的展览教育活动,系统化的科学活动设计都有一定影响。因此,中国湿地博物馆以亲子家庭、学生团体为对象,通过对常设展览及配套教育活动的打磨、提升,力求构建一个能有效促进学习发生和效果实现的教育体系。
2.2 目标与任务
目标:以引领湿地主题场馆发展潮流,成为国内卓越自然科学博物馆为愿景,以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为目的,提升展览教育水平,完善展览教育功能,改善展厅配套服务设施,增强对观众的持续吸引力。
任务:坚持以观众为本,通过对现有展厅和展品进行研究和分析,在不改变展示主题及知识链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淘汰部分过时展品、装置,新增经典和创新展品,完善公共空间和配套服务设施;另一方面,借助“校园博物馆”项目在博物馆周边学校建設不同主题的分馆,拓宽博物馆的展示面积,丰富展示内容。
2.3 搭建与实施
中国湿地博物馆主要由序厅、湿地与人类厅、中国湿地厅和西溪湿地厅四个主题展厅组成。从内容上来看:序厅主要介绍湿地基本知识和世界经典湿地;湿地与人类厅主要介绍人类与湿地的关系;中国湿地厅是湿地博物馆的最主要也最有特色的部分,主要介绍中国湿地的类型、特点、国内重要湿地及中国开展湿地保护工作的成果等;西溪湿地厅重在突出西溪湿地的个性——城市湿地、次生湿地、人工湿地和人文湿地,主要阐述西溪湿地的历史变迁及其文化,西溪湿地资源状况等。如表1所示,通过借鉴国内外场馆更新改造的经验和做法,自2018年起中国湿地博物馆利用有限的经费,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对常设展厅展览及配套教育活动进行改造与提升。
博物馆序厅的改造提升,采取了提升常设展项与新增标本展区的方式。依托“奇妙的湿地世界”这一常设展项,推出了“微观湿界——生态瓶制作”课程。借助动手体验以小见大,在更易理解的层面进行湿地定义、分类、成因的阐释。基于新增的标本展区,中国湿地博物馆联合浙江省野鸟会、杭州市摄影家协会、青少年宫等多家机构,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生开发“湿地与艺术”综合课程。第一阶段将推出湿地生境主题写生课程、湿地贝类、珊瑚等图案纹路创意绘画课程、湿地鸟类生态摄影入门课程、湿地素材工艺品制作课程四大主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去观察和学习,建构更宽广的自然历史知识框架。
在博物馆湿地与人类厅,依托“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湿地面临的威胁”两个常设展项,推出了“模拟湿地的净水功能”“土壤酸化研究”“模拟湿地水土流失”等小实验,以及“湿地入侵动物、植物户外调查”活动。借助上述小实验及户外调查,能将原本深奥的间接经验转化为更易理解和掌握的直接经验,引导学生在既有趣味性,又有科学性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在博物馆的中国湿地厅,依托“神州湿地探索”和“湿地脊椎动物标本展区”两个常设展项,推出了“简易土壤动物调查”“湿地鸟类知多少”“湿地鸟类繁育调查”等户外活动以及“湿地植物探索之旅”室内竞速活动。“湿地鸟类知多少”借助新兴的网络直播技术打破时空壁垒,在线观看人数一举突破20萬。直播互动中孩子们纷纷留言,“太有意思了,关于鸟类的知识原来这么有趣!”“这场直播真涨知识,可以欣赏美丽的鸟,还有专家进行讲解。”在“湿地植物探索之旅”活动中,参与者需要提前了解河流湿地、高山沼泽湿地、湖泊湿地、人工湿地、森林沼泽湿地、滨海湿地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展厅中的位置,为活动做准备。活动正式开始后,参与者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观察不同湿地景观中的典型湿地植物,蒙眼触摸并品尝藕、荸荠、鸡头米、香蒲、莲蓬等湿地物产,以小组竞赛形式找到隐藏在湿地场景中的图片,并推断植物信息。最后,参与者需要根据参观中的所见所感,总结不同湿地类型的主要代表植物,并解释原因。整个活动紧密围绕湿地植物主题,活动设计环环相扣,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完善,学习效果更突出。
在博物馆西溪湿地厅,依托“美丽的西溪”这一常设展项,推出“24节气湿地民俗”亲子互动课程。针对每个节气普及湿地文化知识,通过回忆过去的民俗民风,重温“老底子”的过节方式。民间小吃春饼、乌米饭、夏至面、酿酒让人垂涎三尺,民间习俗剪窗花、绣香袋、抢麦、贴头伏贴乐趣十足,家长和孩子们月月都能参与课程,感受湿地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为常设展览教育体系的一大亮点,中国湿地博物馆自2018年起开展“校园博物馆”项目,共展出1500多种3000余件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标本,极大拓宽了博物馆原有展示面积、丰富了展示内容。在校园博物馆蝴蝶馆《蝴蝶密码》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发中,教育活动设计人员深入研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选取了5大主题和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课程内容。课程结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课中“动物的生命周期”、六年级科学课中“生物的多样性”的知识点,依托“蝴蝶标本馆”中“蝴蝶的外部构造”“蝴蝶的生命历程”“蝴蝶百态”等展项及百余种蝴蝶标本,旨在激发学生探究生命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3 总结与反思
3.1 展品利用度
选取展品在教育活动中引入的环节、展品和活动主题结合的相关性与紧密度、展品利用的深度和延展性这三个维度,对若干教育活动案例中展品利用程度进行了分类。根据这一分类,我馆教育活动对场馆资源尤其是展品的利用率尚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如占据较大比例的自然科普课程、跨学科综合课程,均属于在活动的开始创设较好的情境引入,在接下来的环节中会有适当的提及,不断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中等利用模式。通过辅导员讲解的方式带领学生参观展品,由此创设简单情境进行提问并引入主题,则属于较低利用模式。利用展品所创设的情境贯穿了全部活动环节,并且鼓励学生进一步观察展品的校园博物馆科学课程属于高利用度的模式。但由于课程仅针对博物馆落成地的小学在校生,故不能在更大层面发挥展品高利用率的优势。
3.2 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设计创新
根据国内外优秀案例,归纳出14种展览讲解、展品辅导类型。根据这一分类,我馆现行的教育活动主要为学习单型、故事讲述型、实验体验型、游戏型与科学考察型。结合我馆展示内容与场馆条件,可以在今后的教育活动设计中考虑媒体演示型、戏剧表演性、角色参与型展品辅导课程,结合实验观察、对比分析、交流讨论等环节,进一步提升展示教育效果。此外,还可尝试引入技术提升学习理论(Technology-Enhanced Learning,简称TEL)、脚手架设计框架、学以致用模型(Learning For Use,简称LFU)等。利用丰富的学习理论推动教育活动设计的科学创新,构建自然科学博物馆基于展品教育活动体系的发展方向,为今后的教育活动开发打开广阔的设计思路。
3.3 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
如何帮助观众在一座展品种类众多、展览内容专业的博物馆中,设计、选择合适的学习主题和学习方法,让博物馆学习成为有效、有趣的过程,是我们一直以来关注的问题。博物馆教育课程,有别于学科课程,是活动课程;有别于分科课程,是综合课程;有别于必修课程,是选修课程;有别于基础课程,是拓展性和研究性课程。这就要求教育活动设计人员应以尊重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前提,基于学生立场选择和设计教学方法的合理样态和合适时机,将学生成长作为考核教学方法有效性的关键指标。充分利用场馆的展品、空间、导览设施等资源优势,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情感等因素的多元参与,在指向主体成长的“六识”(眼、耳、鼻、舌、身、意)结构中编排与之相适切的多样态的教学形式。
3.4 数字化技术的运用
现阶段,我国许多自然科学博物馆都已具备丰富的数字化技术,诸如社交媒体、虚拟现实技术、创客空间等。技术可以带给参与者更加丰富的体验,有益于以展品为中心获得拓展性信息。纵观我馆现有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过程中大多利用基础投影设备用于PPT和音频、视频的播放等。在技术的应用方面,大部分案例是在课程的导入环节用来营造情境和吸引学生注意,并没有将技术真正地与教育活动融合,发挥技术的促进作用。教育活动设计人员通过数字化技术构建数字化环境,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动机方面的动力也尚显不足。合理应对技术融合带来的挑战,利用移动设备有效的采集、检测学习行为及效果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5 学习效果的评估
博物馆中教育活动的评估直接影响到活动的迭代改进,我国现有和博物馆评估相关的政策文件较少,有针对性的评估指导文件更是缺乏。与大部分自然科学博物馆一样,我馆现行的活动评估主要通过学生的课程汇报、教师的访谈交流、工作人员场外观察等渠道了解学生和教师对活动的满意程度和参与性。评估方法包括对学生或学校教师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在问题的设置上也较为简单。但这些评估方法缺乏系统、严谨的维度设置,缺乏清楚的描述和分析方法。评估的手段也仅限为活动后的调查,缺乏前置评估、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等多种评估方式的组合。后续我们也将尝试构建观众分类框架对观众行为、心理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是否可以使用更多的科学表述、参观后是否比参观前产生了更多的问题、是否能够改变他们日常生活中与科学有关的行为”等作为对展览活动教育效果评估的重要依据,尝试构建一种具有我馆特色的学习效果评估方法和评估指标。 4 結语
教育是最终目标,展示是传播载体,研究是学术支撑,收藏是物质基础,所有的工作均围绕“教育”展开。囿于场地、资源、资金等现实问题,大多数博物馆只能通过基本陈列的周期性改造来提升观众反复参观的吸引力。因此,博物馆更应立足于馆藏优势,通过打造优质、完善的科普教育体系,为各年龄层的观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中国湿地博物馆基于常设展览改造与提升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希冀这一实践经验能够助推我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加强基于常设展览的教育活动研发,从而促进常设展览教育效果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郭娜.科技馆常设展览设计与展览教育活动融合的可行性[J].科学咨询,2018(36):30-31.
[2]顾洁燕,徐蕾.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展教合一”[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7(2):33-39.
[3]李佳,陈怡乔,乔翠兰,崔鸿.国际比较视域下的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知识图谱研究[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9(6):45-53.
[4]顾洁燕.构建科技博物馆的教育体系,提升常设展览的教育效果——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为例[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6(1):16-20.
[5]王莹莹.对接《课标》又区别课堂——“校园博物馆”项目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9(6):415-420.
[6]饶加玺,杜贵颖,鲍贤清.馆校结合科学教育活动项目要素分析——以“第四届科普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为例[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9(5):21-28.
[7]龙金晶,陈婵君,朱幼文.科技博物馆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现状、定位与发展方向[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7(2):5-14.
[8]蒋琳.跨界融合打造无边界博物馆教育课程的探索——以浙江省博物馆为例[J].中国博物馆,2020(1):84-88.
[9]王乐.美国博物馆学校的办学特色及其启示——基于目的、内容与方法的案例分析[J].中国博物馆,2020(1):59-64.
作者简介:王莹莹(1988—),女。现任中国湿地博物馆研究部主任,研究方向为博物馆教育,E-mail: yingyingwang2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