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成长是一种状态。真正的教育是唤醒自我的教育,唤醒个体追求真实的生命成长。一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在于他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成熟程度,一个人成长的理想境界应该是快乐、幸福而终其一生。
关键词:追求成长;学会微笑;担当责任;实现超越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2-009-2
一所学校的理念,它体现着学校独特的文化气质、文化底蕴和治校风范,它是学校价值取向和办学特色的凝练。18岁后的成人之路很长且更加崎岖,但无论怎样的风霜雨雪也不能阻挡对阳光的渴望,“追求成长,做更好的自己”,让自己的心灵在光明中行走,并用自己的努力和爱心承担起社会赋予的教育责任。
一、成长,是我们共同的见证
1.追溯历史,成长的脚步永不停歇。翻开学校的成长手册,我们清晰地感受到:
——创业的艰辛。1994年,在苏州的城乡结合部一所新村配套小学落成,根据其所处的地段命名为“苏州市辛庄第二小学”,学校共有三个年级,四个班级。当时的学校设备简陋:办公桌是用学生的课桌拼成的,学生的午餐是教师轮流利用空课时间烧制的;校园的操场上没有沙坑,更没有一株花草、一棵树木。培植花草的泥土是师生们利用午休时间从附近的房屋开发商围起的荒地里挖运的,有的学生还从自家的自留田里挖来泥土。每天清晨,人们总会看到一个特有的景象:学生们肩背书包来上学,每人手里还提着装有黑色泥土的塑料袋子,走进校园,他们先把泥土送到绿化带里,再走进教室放下书包早读。这也许正应了校名中的“辛”字吧。
——壮大的喜悦。2000年9月,“辛庄第二小学”更名为“新庄小学”。2001年,因区域调整,白洋湾被划归金阊区,当时称之为“撤镇改街道”,路南小学归属金阊区,并入新庄小学。十年校庆后,西园路小学正式并入新庄小学,学校成功地实现了“一校三区”的规模格局。到2006年,学校共有32个教学班,1300多名学生。
——特色的神奇。2010年2月,学校的长绳队由于其出色的表现,被批准立项为金阊区的品牌团队,并正式确立长绳队的名称为“梦之队”。14年苏州市级比赛的蝉联冠军,堪称奇迹。学校致力于把长绳特色做大做强,“品牌工作室”应运而生。如今,长绳队不仅仅是比赛的团队,他们团结拼搏,正视挫折,乐观向上的精神,已经成为新庄小学的校园精神文化。
2.正视现实,成长的脚步面临拐点。在学校即将行“成年礼”之际,我们清晰地认识到:
——“转型升级”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作为一所90%以上都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给每个孩子提供适合他们成长需求的教育,是均衡优质教育的根本内涵。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新基础教育”的开创者和引领者叶澜教授曾说:“我把21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核心走向定位‘实现转型’,即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
——文化润校的紧迫。“产业的转型需要人的转型”,教育也同样。学校文化是超越了傳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更高层次的自觉追求,它体现了教育思想、人文关怀、行为准则、创造激情,是学校的灵魂所在。学校应该用高品位的文化“化”人,让师生在文化场中受到文化的熏陶、滋养和浸润。培养具有良好素养的新苏州人,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现实责任。
二、成长,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1.目标
成长是一种状态。真正的教育是唤醒自我的教育,唤醒个体追求真实的生命成长。一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在于他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成熟程度,一个人成长的理想境界应该是快乐、幸福而终其一生。
我们的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达到自信的状态,坚毅的状态,乐观的状态;我们的教育致力于开发各种类型的学生的内在资源,尊重和倡导多元发展;我们的教育致力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一代代勇于担当责任的好公民。
2.内涵
——学会微笑是追求成长的前提。“微笑”是一种表情,它表达出内心的愉悦;“微笑”是一种心态,它传达的是一种平和的心境;“微笑”还是一种精神,是一个人乐观、无畏的精神品质的体现。成长的跋涉中有太多的艰难,太多的无奈,学会微笑,是扭转局面的第一步。我们倡导微笑,“微笑新庄”、“微笑豆娃”、“微笑护豆使者”,一个个校园活动形成了校园的特殊符号,我们还将努力将它内化成新庄师生的精神品质。
——担当责任是追求成长的过程。著名青少年研究专家陆士帧认为:“在中小学阶段,牢固打下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基础,不仅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的、基础性的建设。”在承担责任中,使自己的心灵不断走入更加广阔的天地,在更高的层次上体验着生活的欢乐和幸福,不断地创造着自我价值。担当责任是成长道路上的不竭动力。
——实现超越是追求成长的驿站。“做更好的自己”就是不断地超越自己。美国著名教育家罗杰斯说:“玫瑰园里最后开放的那朵花与最先开放的那朵一样美丽。”我们要成为最好的自己,实现自我的最优化发展。
——共同成长是追求成长的目标。新课程强调“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学校要发展,师生要成长;学生要成长,教师是关键。“共同成长”是新小师生的最佳快乐指标。孩子们健康成长是为师者快乐的源头,和孩子们共同成长是为师者快乐的最高境界。
三、成长,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1.理论支撑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自我过程,在个人及其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作用。学龄期儿童的发展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 ——多元智能理论。霍华德·加德纳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智能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智能的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他们是在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多种智能。
——新基础教育理论。人的主动发展,是“新基础教育”理论探讨和实践更新中始终关注的问题。主动发展观强调,个体的发展只能在人与其相关的各种关系和本人参与的各种活动的交互作用中实现,是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采取主动方式去参与活动并形成积极的关系,在活动中实现自我发展的人,才是能在当今社会实现其生命价值和创造幸福人生的人,在复杂、多元、多变、具有多种可能性和不确定性的生存环境中,实现把握和创造新的确定性的人。
2.实践成效
——责任,让行政班子凝心聚力。现代西方企业文化认为,具有竞争实力的企业取得成功的秘诀就是拥有一支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行政团队,同样,一所正在发展中的学校更需要一群勤于思考、乐于奉献的管理队伍。学校行政班子是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强烈的责任感驱使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尽心尽力,同时,他们也在锻炼中增长才干。
——微笑,让教师团队散发魅力。学校拥有一支乐观向上,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他们用微笑和智慧培育着流动的花朵。他们行走在“学科质量路线图”上,付出了,也收获了。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变好了,学习兴趣变浓了,学科及格率上升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教师们的工作热情,也得到了家长的尊重和信任。老师们似乎也看到了希望,团队全体成员比学赶帮,更加敬业乐业。
——成长,让全体师生爱校如家。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成长。近几年,学校骨干教师的比例迅速攀升。土沃则树茂,源深则流远。是学校文化培植了老师,是学校的教育环境催生了老师的成长。学校的每一位成员都愿成为茵茵草地上的小野花,也希望是飘飘悠悠的一朵白云,用来装点校园的草地和蓝天。
3.成长规划
如果把学校比作一棵树,它植根于均衡优质的教育沃土,教师就是那枝干,为片片不同的叶子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养料。枝干由细变粗,叶子由疏变密,他们共同为投下的大片浓荫而幸福自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基础,为教师的科学发展搭建平台,为学校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开拓方向。
(1)追求成长,做更好的教师。朱永新认为,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因为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同理,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学生的成长。因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为此,我们要:
——培植阳光心态。现实生活千差万别,但营造自己生活的根本还是人的精神。教师只有拥有了以苦为乐、淡泊功利的心态才能产生自我成长的内驱力。
——学会自我修炼。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 反思=成长”。每一次成功和失败都是一笔财富,它们在证实和支持着我们的成长;反思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反思是增长教育智慧的必然途径。
——增强合作能力。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相携互助,才能双赢共进。教师学科团队中需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成长;教师与家长间既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更是合作伙伴,这样才能形成教育合力;教学过程更应加强互动与沟通,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已达“亲其师信其道”的效率。
——提升研究水平。教育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必备条件。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说,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能力提高和专业情意的发展,都离不开研究。“教师即研究者”运动的积极倡导者藤豪斯谈到:“如果没有得到教师这一方面对研究成果的检验,那么就很难看到如何改进教学,或如何能满足课程规划。如果教学要得到巨大的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
(2)追求成长,做更好的学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由此我们应该明确,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此,我们要:
——培养有品行的新莊豆娃。求真、崇善、向美是新庄豆娃的道德规范;自信、团结、健康是新庄的豆娃的精神品质。学校创新德育理念,拓展德育方法,搭建成长平台,让学生在自觉遵守、践行的过程中获得精神愉悦、幸福与满足。
——打造有学力的新庄豆娃。借力“长绳品牌”,落实“以绳健智”,实施“五个一工程”:一根跳绳健体魄、一方农庄养情趣、一刻练字强基础、一篇美文丰底蕴、一本手册比成长,以求培养有持久学力的学生。
关键词:追求成长;学会微笑;担当责任;实现超越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2-009-2
一所学校的理念,它体现着学校独特的文化气质、文化底蕴和治校风范,它是学校价值取向和办学特色的凝练。18岁后的成人之路很长且更加崎岖,但无论怎样的风霜雨雪也不能阻挡对阳光的渴望,“追求成长,做更好的自己”,让自己的心灵在光明中行走,并用自己的努力和爱心承担起社会赋予的教育责任。
一、成长,是我们共同的见证
1.追溯历史,成长的脚步永不停歇。翻开学校的成长手册,我们清晰地感受到:
——创业的艰辛。1994年,在苏州的城乡结合部一所新村配套小学落成,根据其所处的地段命名为“苏州市辛庄第二小学”,学校共有三个年级,四个班级。当时的学校设备简陋:办公桌是用学生的课桌拼成的,学生的午餐是教师轮流利用空课时间烧制的;校园的操场上没有沙坑,更没有一株花草、一棵树木。培植花草的泥土是师生们利用午休时间从附近的房屋开发商围起的荒地里挖运的,有的学生还从自家的自留田里挖来泥土。每天清晨,人们总会看到一个特有的景象:学生们肩背书包来上学,每人手里还提着装有黑色泥土的塑料袋子,走进校园,他们先把泥土送到绿化带里,再走进教室放下书包早读。这也许正应了校名中的“辛”字吧。
——壮大的喜悦。2000年9月,“辛庄第二小学”更名为“新庄小学”。2001年,因区域调整,白洋湾被划归金阊区,当时称之为“撤镇改街道”,路南小学归属金阊区,并入新庄小学。十年校庆后,西园路小学正式并入新庄小学,学校成功地实现了“一校三区”的规模格局。到2006年,学校共有32个教学班,1300多名学生。
——特色的神奇。2010年2月,学校的长绳队由于其出色的表现,被批准立项为金阊区的品牌团队,并正式确立长绳队的名称为“梦之队”。14年苏州市级比赛的蝉联冠军,堪称奇迹。学校致力于把长绳特色做大做强,“品牌工作室”应运而生。如今,长绳队不仅仅是比赛的团队,他们团结拼搏,正视挫折,乐观向上的精神,已经成为新庄小学的校园精神文化。
2.正视现实,成长的脚步面临拐点。在学校即将行“成年礼”之际,我们清晰地认识到:
——“转型升级”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作为一所90%以上都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给每个孩子提供适合他们成长需求的教育,是均衡优质教育的根本内涵。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新基础教育”的开创者和引领者叶澜教授曾说:“我把21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核心走向定位‘实现转型’,即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
——文化润校的紧迫。“产业的转型需要人的转型”,教育也同样。学校文化是超越了傳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更高层次的自觉追求,它体现了教育思想、人文关怀、行为准则、创造激情,是学校的灵魂所在。学校应该用高品位的文化“化”人,让师生在文化场中受到文化的熏陶、滋养和浸润。培养具有良好素养的新苏州人,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现实责任。
二、成长,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1.目标
成长是一种状态。真正的教育是唤醒自我的教育,唤醒个体追求真实的生命成长。一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在于他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成熟程度,一个人成长的理想境界应该是快乐、幸福而终其一生。
我们的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达到自信的状态,坚毅的状态,乐观的状态;我们的教育致力于开发各种类型的学生的内在资源,尊重和倡导多元发展;我们的教育致力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一代代勇于担当责任的好公民。
2.内涵
——学会微笑是追求成长的前提。“微笑”是一种表情,它表达出内心的愉悦;“微笑”是一种心态,它传达的是一种平和的心境;“微笑”还是一种精神,是一个人乐观、无畏的精神品质的体现。成长的跋涉中有太多的艰难,太多的无奈,学会微笑,是扭转局面的第一步。我们倡导微笑,“微笑新庄”、“微笑豆娃”、“微笑护豆使者”,一个个校园活动形成了校园的特殊符号,我们还将努力将它内化成新庄师生的精神品质。
——担当责任是追求成长的过程。著名青少年研究专家陆士帧认为:“在中小学阶段,牢固打下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基础,不仅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的、基础性的建设。”在承担责任中,使自己的心灵不断走入更加广阔的天地,在更高的层次上体验着生活的欢乐和幸福,不断地创造着自我价值。担当责任是成长道路上的不竭动力。
——实现超越是追求成长的驿站。“做更好的自己”就是不断地超越自己。美国著名教育家罗杰斯说:“玫瑰园里最后开放的那朵花与最先开放的那朵一样美丽。”我们要成为最好的自己,实现自我的最优化发展。
——共同成长是追求成长的目标。新课程强调“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学校要发展,师生要成长;学生要成长,教师是关键。“共同成长”是新小师生的最佳快乐指标。孩子们健康成长是为师者快乐的源头,和孩子们共同成长是为师者快乐的最高境界。
三、成长,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1.理论支撑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自我过程,在个人及其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作用。学龄期儿童的发展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 ——多元智能理论。霍华德·加德纳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智能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智能的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他们是在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多种智能。
——新基础教育理论。人的主动发展,是“新基础教育”理论探讨和实践更新中始终关注的问题。主动发展观强调,个体的发展只能在人与其相关的各种关系和本人参与的各种活动的交互作用中实现,是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采取主动方式去参与活动并形成积极的关系,在活动中实现自我发展的人,才是能在当今社会实现其生命价值和创造幸福人生的人,在复杂、多元、多变、具有多种可能性和不确定性的生存环境中,实现把握和创造新的确定性的人。
2.实践成效
——责任,让行政班子凝心聚力。现代西方企业文化认为,具有竞争实力的企业取得成功的秘诀就是拥有一支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行政团队,同样,一所正在发展中的学校更需要一群勤于思考、乐于奉献的管理队伍。学校行政班子是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强烈的责任感驱使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尽心尽力,同时,他们也在锻炼中增长才干。
——微笑,让教师团队散发魅力。学校拥有一支乐观向上,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他们用微笑和智慧培育着流动的花朵。他们行走在“学科质量路线图”上,付出了,也收获了。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变好了,学习兴趣变浓了,学科及格率上升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教师们的工作热情,也得到了家长的尊重和信任。老师们似乎也看到了希望,团队全体成员比学赶帮,更加敬业乐业。
——成长,让全体师生爱校如家。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成长。近几年,学校骨干教师的比例迅速攀升。土沃则树茂,源深则流远。是学校文化培植了老师,是学校的教育环境催生了老师的成长。学校的每一位成员都愿成为茵茵草地上的小野花,也希望是飘飘悠悠的一朵白云,用来装点校园的草地和蓝天。
3.成长规划
如果把学校比作一棵树,它植根于均衡优质的教育沃土,教师就是那枝干,为片片不同的叶子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养料。枝干由细变粗,叶子由疏变密,他们共同为投下的大片浓荫而幸福自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基础,为教师的科学发展搭建平台,为学校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开拓方向。
(1)追求成长,做更好的教师。朱永新认为,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因为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同理,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学生的成长。因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为此,我们要:
——培植阳光心态。现实生活千差万别,但营造自己生活的根本还是人的精神。教师只有拥有了以苦为乐、淡泊功利的心态才能产生自我成长的内驱力。
——学会自我修炼。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 反思=成长”。每一次成功和失败都是一笔财富,它们在证实和支持着我们的成长;反思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反思是增长教育智慧的必然途径。
——增强合作能力。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相携互助,才能双赢共进。教师学科团队中需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成长;教师与家长间既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更是合作伙伴,这样才能形成教育合力;教学过程更应加强互动与沟通,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已达“亲其师信其道”的效率。
——提升研究水平。教育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必备条件。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说,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能力提高和专业情意的发展,都离不开研究。“教师即研究者”运动的积极倡导者藤豪斯谈到:“如果没有得到教师这一方面对研究成果的检验,那么就很难看到如何改进教学,或如何能满足课程规划。如果教学要得到巨大的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
(2)追求成长,做更好的学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由此我们应该明确,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此,我们要:
——培养有品行的新莊豆娃。求真、崇善、向美是新庄豆娃的道德规范;自信、团结、健康是新庄的豆娃的精神品质。学校创新德育理念,拓展德育方法,搭建成长平台,让学生在自觉遵守、践行的过程中获得精神愉悦、幸福与满足。
——打造有学力的新庄豆娃。借力“长绳品牌”,落实“以绳健智”,实施“五个一工程”:一根跳绳健体魄、一方农庄养情趣、一刻练字强基础、一篇美文丰底蕴、一本手册比成长,以求培养有持久学力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