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设疑;参与意识;质疑;探究精神;释疑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0—0107—01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问的特点,精心设疑,巧用质疑,使学生的思维在“疑”中得到拓展,参与意识得到提升,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一、设疑引思,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
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南宋哲学家陆九渊也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设疑引思是启发思维,探求知识的重要途径。精心设疑,有意质疑,是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的重点,构思和置疑,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从而优化教学效果。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几”时,我先拿出四张饼(教具),问同学们:“四张饼平均分给两位同学,每人得几张饼?”同学们很快答出:“每人得两张”。然后又拿出两张饼,问:“两张饼平均分给两位同学,每人得几张?”同学们齐声高呼:“每人得一张饼”。最后我拿出一张饼问:“一张饼平均分给两位同学,每人得几张?”同学们再次高呼:“每人得半张饼”。我再问:“半张饼用一个数表示怎么写呢?”这下便难住了同学们。这里我用同学们熟悉的生活事例,很自然地从整数除法过渡到了分数的认识,真正达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效果,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
二、质疑引伸,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敢想、敢疑、敢问,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不断把知识引向深入,拓展学生的思维。比如,教师在教学毫米的认识时,可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安排学生用自己学过的长度单位表示出一些物体的长、宽、高。当学生量到橡皮和书本的厚度时,发现他们连一厘米都量不到,用已有知识无法表示时,学生就自然会想:如果有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当老师引出毫米这个单位后,由于学生经历了前面的过程自然就想到了这样的问题:“一毫米有多长?毫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还有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吗?”,这样学生对知识有了浓厚的兴趣,思维就会得到延伸和拓展。再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课前布置同学们,准备好纸质的长方形、三角形学具。上课伊始,首先展示同学们做好的长方形、三角形图片,而后问:“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学生很快说出:“长乘宽。”我趁学生的自信,接着问:“你们能利用学到的知识,探究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学生通过观察、折叠三角形,很快发现,手中的三角形可以折叠成长方形。把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向内对折,就变成一个小长方形。并且通过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得到的长方形的长是原来三角形底的一半,宽是原来三角形高的一半,原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小长方形面积的2倍,因此,三角形的面积就等于底乘高除以2。从这些教学活动看出,不失时机地诱导学生质疑,可使学生的思維得到延伸和拓展,知识得到深化,探究精神得到有效培养。
三、释疑引用,挖掘学生的潜能
设疑、质疑的最终目的是释疑,启迪学生的思维。而释疑的方法千差万别,或操作,或比较,或讨论,或练习,或讲授都能达到目的。为了使释疑引用得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精选方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如在教学数学广角中的“烙饼”时,例题要求:“一口锅烙三张饼,锅内每次只能烙两张,饼的两面都要烙,每面烙好需要3分钟,怎样才能以最短的时间烙好三张饼?”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操作得出结论:总共烙三次。第一次烙其中两张的一面,需3分钟;第二次取出锅内的一张饼,放进未烙的那张饼,同时翻过烙过一面的饼,一起烙,又需3分钟;第三次取出烙过两面的饼,放进烙过一面的饼,翻过锅内只烙了一面的饼,一起烙,又需3分钟。这样烙好三张饼共需3×3=9(分钟)。一个生活问题得到了完满的解决,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不仅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也加强了合作精神,挖掘出了学生的潜能。
总之,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很多,关键在于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以及教学的重点,不失时机地精心设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有问题可想,有问题可疑,有问题可提,同时还要发挥他们的协作精神,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解答,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这样既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求知欲,又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
编辑:蔡扬宗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0—0107—01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问的特点,精心设疑,巧用质疑,使学生的思维在“疑”中得到拓展,参与意识得到提升,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一、设疑引思,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
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南宋哲学家陆九渊也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设疑引思是启发思维,探求知识的重要途径。精心设疑,有意质疑,是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的重点,构思和置疑,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从而优化教学效果。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几”时,我先拿出四张饼(教具),问同学们:“四张饼平均分给两位同学,每人得几张饼?”同学们很快答出:“每人得两张”。然后又拿出两张饼,问:“两张饼平均分给两位同学,每人得几张?”同学们齐声高呼:“每人得一张饼”。最后我拿出一张饼问:“一张饼平均分给两位同学,每人得几张?”同学们再次高呼:“每人得半张饼”。我再问:“半张饼用一个数表示怎么写呢?”这下便难住了同学们。这里我用同学们熟悉的生活事例,很自然地从整数除法过渡到了分数的认识,真正达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效果,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
二、质疑引伸,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敢想、敢疑、敢问,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不断把知识引向深入,拓展学生的思维。比如,教师在教学毫米的认识时,可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安排学生用自己学过的长度单位表示出一些物体的长、宽、高。当学生量到橡皮和书本的厚度时,发现他们连一厘米都量不到,用已有知识无法表示时,学生就自然会想:如果有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当老师引出毫米这个单位后,由于学生经历了前面的过程自然就想到了这样的问题:“一毫米有多长?毫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还有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吗?”,这样学生对知识有了浓厚的兴趣,思维就会得到延伸和拓展。再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课前布置同学们,准备好纸质的长方形、三角形学具。上课伊始,首先展示同学们做好的长方形、三角形图片,而后问:“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学生很快说出:“长乘宽。”我趁学生的自信,接着问:“你们能利用学到的知识,探究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学生通过观察、折叠三角形,很快发现,手中的三角形可以折叠成长方形。把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向内对折,就变成一个小长方形。并且通过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得到的长方形的长是原来三角形底的一半,宽是原来三角形高的一半,原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小长方形面积的2倍,因此,三角形的面积就等于底乘高除以2。从这些教学活动看出,不失时机地诱导学生质疑,可使学生的思維得到延伸和拓展,知识得到深化,探究精神得到有效培养。
三、释疑引用,挖掘学生的潜能
设疑、质疑的最终目的是释疑,启迪学生的思维。而释疑的方法千差万别,或操作,或比较,或讨论,或练习,或讲授都能达到目的。为了使释疑引用得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精选方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如在教学数学广角中的“烙饼”时,例题要求:“一口锅烙三张饼,锅内每次只能烙两张,饼的两面都要烙,每面烙好需要3分钟,怎样才能以最短的时间烙好三张饼?”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操作得出结论:总共烙三次。第一次烙其中两张的一面,需3分钟;第二次取出锅内的一张饼,放进未烙的那张饼,同时翻过烙过一面的饼,一起烙,又需3分钟;第三次取出烙过两面的饼,放进烙过一面的饼,翻过锅内只烙了一面的饼,一起烙,又需3分钟。这样烙好三张饼共需3×3=9(分钟)。一个生活问题得到了完满的解决,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不仅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也加强了合作精神,挖掘出了学生的潜能。
总之,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很多,关键在于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以及教学的重点,不失时机地精心设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有问题可想,有问题可疑,有问题可提,同时还要发挥他们的协作精神,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解答,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这样既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求知欲,又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