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教学的逻辑连贯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net0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分别参与了两次活动:绍兴市数学中考复习研讨会和舟山市定海区数学中考复习研讨会,并在绍兴市中考复习研讨会上就“关注学生学习,提高复习效率”的主题与同行进行了讨论,在舟山市定海区中考复习研讨会上展示了一堂相似三角形的复习课.两次活动的参与,让我对中考复习有了新的体会和感悟,本文以相似三角形一种基本图形的复习课为例,用“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线长之比等于相似比”这样的“逻辑连贯”数学问题为一节课的主线进行复习,旨在说明教师可以通过“逻辑连贯”问题,如一个常用定理,一个基本图形,一种常规方法等,貫穿数学复习课堂,使学生上一堂课精一类题,在理解知识点的同时综合运用各种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也借此抛砖引玉,与大家探索提高中考复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一、复习课堂现状
  在中考复习中,往往存在这样一些比较普遍的现象,一是一轮基础知识复习后,教师往往以整节课的题目讲解代替了复习课,使复习课十分单调乏味;二是复习课时觉得这个也重要那个也重要,于是不肯放弃任何问题,不看考纲,不分难易,不论主次,什么都讲,什么都要求学生掌握,表面看面面俱到,十分华丽,但实质是没有突出重点,而由此产生的结果往往是西瓜芝麻一起丢,一堂课下来学生听得累,教师讲得也累,收到的效果自然也不是特别好.
  二、“逻辑连贯”教学思考
  首先,在日常教学中发现“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线长之比等于相似比”这个性质教材中也不是以黑体字的形式出现,而且学生用得少,也就慢慢忽视了这一性质的存在.但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用这一性质解决问题的题目还是比较多的,是一个容易忽略的问题.因此,怎样对此性质进行复习,并由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启迪学生思考,领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教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其次,因性质小,可以考虑直接给学生这一性质,让学生在证明这一性质的过程中重新认识,做好知识上和思想上的准备,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中应突出这一点.
  第一,承上.应引导学生重新认识抽象的“基本图形”.第二,启下.应关注例题的教学,即将简单的“基本图形”与下面例题“较复杂的图形”建立起关联性整合.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深刻感受到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理解和认识知识发生和发展的必然的因果关系.体现了教师用书上对“理解”的阐述: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及由来;能明确阐述此对象和有关对象之间的联系,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角度出发,从数学内容的发生发展过程的角度出发,达成“过程性目标”.
  再次,“由小及大”,基于学生,把握问题设计的主线.在温习好性质后,充分利用变式教学,创设一个个蕴含着活动性的问题,由问题情境构建模型,从一个正方形到n个正方形再到矩形甚至三角形.这样,以一个图形为基础,教师引导剖析了各题型,学生经历了一系列有梯度、有思维含量、有数学思想的变式题,学生就能从“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线长之比等于相似比”这个逻辑连贯的数学问题完成“性质”的数学本质刻画;同时,在学生心中埋下了思维的种子,一旦今后遇到类似问题,这粒种子也许就能生根发芽.
  三、“逻辑连贯”教学展示
  基于以上的教学思考,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形象素材,从“表象”到“本质”,构筑起表象与数学本质的桥梁,从而提供一个抓住本质并对本质有准确理解的思维过程,促进学生在抽象的过程中充分理解高度抽象的“性质”.因此,教学以“性质重温”为基础,辅之以“变式问题驱动”.通过类比分析,将归纳方法与严密思考相结合,直观与抽象相结合,促使学生思维呈一个清晰的“螺旋上升”过程.
  可构建如下框架:性质重温,提出问题→变式引导,类比分析→承上启下,运用性质→中考链接,性质再应用.
  (一)性质重温,提出问题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线长之比等于相似比,常见情形如图1所示,△ABC中,DE∥BC,AM⊥BC交DE于点N,则DEBC=ANAM.
  (二)变式引导,类比分析
  如图2所示,在△ABC中,D,E分别在AC,BC上,DE∥AB.过D,C,E分别向AB作垂线,垂足分别为F,H,G,CH交DE于P,已知CH=6,AB=12.
  1.正方形问题:
  变式(1):如图3所示,若四边形DFGE是正方形,求正方形的边长.
  变式(2):如图4所示,若四边形DFGE是并排的两个相等的正方形,求正方形的边长.
  变式(3):如图5所示,若四边形DFGE是并排的n个相等的正方形,求正方形的边长.
  练习:如图6所示,已知M是线段AB上一点,若△M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DE的长.
  设计意图:这个练习是对以上正方形问题的巩固提高,其实质就是以上变式(1)(2)两种情况,同时,解决这个问题要进行分类讨论,把问题转化为正方形的情况,融多种数学思想于一体,有较丰富的思维含量.
  2.矩形问题:
  变式(1):如图7所示,矩形DFGE的最大面积为多少?
  变式(2):如图8所示,已知M是线段AB上一点,则△MDE最大面积为多少?
  设计意图:由正方形问题过渡到矩形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从中也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时,还需要建立面积关于边长的二次函数模型,从而发现变化情况,求出面积的最大值,从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三)承上启下,运用性质
  折叠问题:
  变式(1):如图9所示,在DE的下方,作以DE为边长的正方形,设DE=x,正方形与△ABC的重叠面积为y,求y与x的函数表达式,当x为何值时,y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变式(2):如图10所示,将△CDE沿DE折叠,使△CDE落在四边形ABED所在平面,设点C落在平面的点为M,DE的长为x,△MDE与四边形ABE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当x为何值时,y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设计意图:折叠问题使复习的梯度再次得以提升,思维含量大大提高,能培养学生的分类讨论的能力,能锻炼学生如何把问题转化为已学内容或者已解决的内容的能力,即转化的数学思想.
  (四)中考链接,性质再应用
  中考链接(2013年绍兴中考22题):
  若一个矩形的一边是另一边的两倍,则称这个矩形为方形.如图11所示,矩形ABCD中,BC=2AB,則称ABCD为方形.
  (1)设a,b是方形的一组邻边长,写出a,b的值(一组即可);
  (2)在△ABC中,将AB,AC分别五等分,连接两边对应的等分点,以这些连接线为一边作矩形,使这些矩形的边B1C1,B2C2,B3C3,B4C4的对边分别在B2C2,B3C3,B4C4,BC上,如图12所示.
  ① 若BC=25,BC边上的高为20,判断以B4C4为一边的矩形是不是方形?为什么?
  ② 若以B3C3为一边的矩形为方形,求BC与BC边上的高之比.
  设计意图:展示中考题,是这一性质在中考运用中的生动体现,激起学生研究这一问题的动力和信心,同时,中考题的解决,使这一性质的运用再次得到巩固.
  四、“逻辑连贯”教学亮点
  本课教学能根据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采用启发式教学能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探索、理解和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变式中运用所学知识,体现了复习课的知识习题化,习题层次化.
  (一)习题引路,有理有利
  在知识梳理中,采用“一步到位”的策略给出本节课所要复习的知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基本图形“A字图”),切实做到知识习题化、知识问题化.教师从熟悉的问题出发,并借助问题串的形式,让学生在解题中不仅回顾了要复习的知识,而且强化了对基本图形和基本方法的认识,对综合性例题的学习很有帮助作用,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有理又有利.
  (二)习题变式,层层推进
  在变式引导,类比分析教学过程中,采用“小步走”的策略.先通过较简单的例题入手,引导学生利用相似判定及性质求正方形、矩形的边长.随后,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通过逐步增加或改变一些条件,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在不同条件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有效巩固了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而且明确了此类题的解题思路:两个三角形相似,对应边上的高之比等于底边之比.同时,引导学生整理,归纳“基本图形”,强化对基本图形和基本方法的认识.为承上启下,运用性质的教学过程打下坚实的基础;设计的变式习题,不仅揭示了解决几何问题的基本方法,更是丰富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促使学生的推理能力进一步得到深化和提高.
  (三)基于学生,提高效率
  本节课复习由一个“逻辑连贯”问题入手,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题目设计的数量大.但是,通过导学案和课件进行演示,使本节课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同时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师生互动.从真实的课堂学习活动中,可以看到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中时间充足、思考充分、解题过程规范有序;与此同时,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能更加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能更有效把控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更体现了复习的效率.
  五、结束语
  在逻辑连贯上做大文章,讲透做足.不妨做一些这样的整理、归纳,教学中确定一个逻辑连贯,以此为主线,整理相关题型,并通过变式辅助教学;复习无定法,与其追求“大而全”的大包围形式,不如寻求“小而精”的格局,前者力争面面俱到,可惜平均化而无重点,或泛泛之谈,怎给人留下印象?后者可能不全面,但胜在有取舍有重心,可以谈得深说得透,使学生在上完一堂复习课后扎实掌握了一个定理的深入运用,熟练掌握了一种方法的巧妙运用,深入理解了一个图形的本质特征,使中考复习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亮点不断,记忆犹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涂荣豹.谈提高对数学教学的认识[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高中),2006(1-2):4-8.
  [3]徐晓红.问题设计应基于理解[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1(1):25-27.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义务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要求我们的数学课堂走向健康的数学课堂.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首要条件,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关键,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重点.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提升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初中数学教育中
【摘要】不断深入的新课改,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已成为广大教师高度重视的问题,是课堂在有限的教学实践中把巨大的生命活力充分展现出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所有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主要对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有效性教学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有效性  初中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在学习和实践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在新
【摘要】本文以“数轴”一节为例,从核心素养的角度谈对直观性的教学设计的认识,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清晰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其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直观性;教学设计;核心素养;数轴  数学的核心素养要反映数学的本质和思想,而直观性教学又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两者的融合将会对数学的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数学教学中,图形是最具有直观性的,而数轴是初中学生第一次见到的数学图
【摘要】当前,教育系统比较流行的一句话是:教学要“解一题、会一类、通一路”.区别于义务教育阶段,针对高中各学科教材的特点,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更好地胜任高考、适应社会,摆在了一线教师和学生面前.借助各地高考或模拟试题中频繁出现两类含参数问题,启发读者(包括教师和学生)多做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数学教學;“解一题、会一类、通一路”;两类含参数问题;嚼得烂,方好消化;学习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空间观念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它是从现实生活学习中积累的几何知识经验为基础,经历各种直观具体的活动体验中逐步内化、重构建立起来的.  一、纵向联系,激活经验促联想  学生是生活在立体的三维空间中,他们对立体事物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他们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上,教学中应有效地激发、调动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已积累的几何知识经
高考对函数图像的考查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题目难度大都在中等或中等偏上.这部分内容对中等及以上程度的学生是易得分点,对中等以下的学生是易失分点,因此,进行系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梳理落实,题型整理,方法归纳总结,练习强化突破训练是很有必要的,也必将是有效的.  一、类型一:由式定图,即已知函数解析式选择图像(一般难度中等)  应对策略:小题小做,“让选项告诉我们答案”——看差异,找突破,快
【摘要】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是数学文化的教育,而数学史是数学文化的一种载体.在数学课堂设计上融入数学史,彰显数学文化价值,提高教学质量,逐步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实属数学教育改革又一尝试,更好地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数学史观;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一、引 言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发展的历史、应用和趋势,应帮助学生了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在课堂中安排的四个小活动,通过“看”“切”“摆”“做”四个环节把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体积进行有效的整合,突出知识的系统性、联系性,同时也突显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目标是通过复习课更好地实现课堂师生的有效互动.  【关键词】复习课;有效互动;细节  【基金项目】本文是徐州市十三五个人课题《六年级数学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研究》研究成果体现.  一、复习与整理  让同学们回忆这一单元,
【摘要】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复习在高二年级第二学期中段考前后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如何才能提高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呢?本文围绕一节复习课,对高二文科数学复习课如何更有效进行研究,通过课前准备、复习过程、课堂总结、当堂检测、评价反思等多个环节去分析,并根据这节复习课谈谈我的做法和感想.  【关键词】数学复习课;有效性;主动性  笔者以“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复习为例,探讨文科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  一
试卷讲评中,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的变式训练方法,活跃学生思维,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尤其是让学生自己尝试变式,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对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实质性理解和把握更到位.  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道考题:  以上变式训练是二次函数求最值的正向型变形.  上述正向型变形是指已知二次函数和定义域区间,求其最值问题.对称轴与定义域区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的讨论往往成为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此类问题包括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