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形成及其初期思想研究》序

来源 :哲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o_oo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佛教从西汉之际经西域传入内地,为了适应中国社会环境,逐渐与中国传统封建宗法文化融合,从而得到发展。南北朝以后的佛教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释迦氏也被中土群众接受并奉为圣人,与中土孔子、老子并称“三圣”,佛教与儒、道两教并称“三教”。因而佛教史也就是中国文化思想史的组成部分。
其他文献
<正> 我国思想界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的学术活动,是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文化研究热潮的继续。它强化了“文化热”一开始就显示出来的巨大现实感:力图从现实出发去回顾历史,从对历史的重新解释和评价中寻求解决当代改革和现代化难题的答案,以便确立新的起点。这个事实本身正好说明:不论持什么观点都无法否认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今天和明天的深远意义。
<正> 辩证唯物论受到现代科学发展的挑战,其中包括几十年来所进行的物质系统自组织的研究。这些研究使人们注意到不同结构水平之间的发展联系,促进了发展思维并且承认客观偶然情况的存在。自组织的研究还包括各种不同的理论估价。普里高津(I. Prigogine)所发展的耗散结构理论后来使他获得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哈肯(H. Haken)的协同作用理论以激光物理学作基础。马图哈纳(Maturane)和瓦里拉(Varela)的考虑与有生命的系统有关。苏联
<正> 人的权利观念是历史的产物,是一定的经济关系的反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又一次呼唤我们站在新的高度对人的权利及其观念进行重新审视和认定。一人的权利(简称人权),作为一种观念,并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东西,它只有在商品所有者的关系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关系时,才会产生出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欧洲主要是
<正> 科学经验对科学理论(包括规律)的评价,实际包括两部分:各单项经验的直接评价;对于被评价理论的背景理论加以支持的经验总体(或者说经验基础),通过背景理论而完成一种评价。随着近代科学发展,经验的直接评价作用越来越小,经验评价越来越渗透在背景理论
<正> 著名因明学家、诗人和书法家虞愚教授因病久治无效,于1989年7月28日在厦门逝世,享年80岁。他生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小组成员、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原中国书法协会理事、中国逻辑史研究会顾问等职。
<正> 当代西方语言哲学在许多重要问题上都产生意见分歧,例如:语言意义是什么?意义在哪里?意义和理解是什么关系?等等。这些分歧表明基本哲学观点是对立的。但在各种对立观点中间,根本的对立是什么?哲学家对此又有不同的看法。比较明显的对立如:实在论的直值条件语义学和反实在论的意向主义(intentionalism)、复现表象主义(representationism)
<正> 人们通过对自己周围事物的感观和体验,自觉或不自觉地不断进行综合,概括和总结,以至上升为观念,逐步形成对整个世界的一般看法——世界观。迄今人们已经认识到了一切事物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矛盾和变化着,因而人们业已形成的世界观在一定情况下又是
<正> 由吉林大学、山东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学院、吉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等校和科研单位发起的“二十世纪中国哲学与文化思潮”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8月7日至11日在黑龙江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济南、合肥、南
<正> 在全国人民认真学习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决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一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力提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伦理学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即将出版,这就是由我国著名伦理学家
<正> 中国传统文化有个特点,就是重视对“人”学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儒家更是具有比较浓厚的人文思想。学术界有些人对此作出很高评价,认为是提供了天下为公、道德理性的思想基础;但也有持相反意见,认为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从其主流看,导向的是王权主义和使人不成其为人。对儒家人文思想应如何评价其历史地位,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