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教育作为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扮演着提升幼儿美感的重要角色。在幼儿音乐教育中,首当其冲的是提升其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再次才是针对日常生活以及课堂中不同幼儿所展现出的潜能进行差异性教育。因此,本文将从目前幼儿音乐审美趣味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对应的创新形音乐游戏教学法。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审美趣味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245-01
幼儿的艺术审美教育受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于他们的成长发展,社会的和谐安宁以及祖国未来的发展建设关系都非常的密切。艺术审美教育在幼儿的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同样也是社会和广大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由此可见,幼儿的艺术审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小视的,应当认真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顺序及艺术审美现象努力寻求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并对其采取艺术审美教育管理。纵观当今中国幼儿艺术审美教育的發展历程,其在实施过程中依旧存在众多问题,本文对艺术审美现状进行分析和归纳,被提出与之相应的解决问题措施及办法,提高幼儿的艺术审美教育水平,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牛活环境促进其群体健康成长。
1.幼儿音乐审美趣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少系统的国内幼儿音乐教学体系
纵观幼儿音乐教育体系的发展历史,结合现当代我国音乐教育状况,可以发现目前国内使用最为广泛且接受程度较高的音乐体系为柯达伊体系、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以及蒙台梭利音乐教育体系,而在专业课堂上使用的音乐多为教材配套的外国音乐。且在体系内包含的昂贵音乐教育导致一些欠发达地区教学滞后,除此之外,在许多由教师自行制作的奥尔夫音乐教具的教学运用中,相比于正品教具存在使用时限短,耗时耗力的现象。
1.2 幼儿教师音乐素质有待提升
虽然幼儿教师在专业课程学习以及教师资格证的获取过程中,都必须经历乐理视唱以及钢琴弹唱的学习,但在实际音乐教学实践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仍然是多数教师教学难点。且幼儿存在持续注意时间少、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生理现象,并且幼儿园的一节课程少则15分钟多则30分钟,这便时刻限制着教育者必须将庞杂的音乐内容进行精加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精细化的内容进行更加深刻的传授,并且建立在幼儿可以理解的思维水平之上,这亦是幼儿音乐审美趣味教育的难点。
2.幼儿音乐审美趣昧教育的创新对策
2.1 强化音乐环境的创设
环境作为幼儿在课堂中的另一位教师,音乐环境的创设既包括物质环境的创设又包括心理环境的创设,其中,音乐物质环境的创设包括教室内部音乐相关因素的加入融合,如在布置墙面图案时选择五线谱以及低音谱号、高音谱号等,通过展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较少接触的图案以吸引其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让幼儿在自我学习的欲望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相比于间接学习下的直接灌输式教育,一方面,教学效果更为持久;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承担的教学压力相对减小。
音乐审美趣味教育的心里环境的创设,即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将为达到教学目的的各个因素进行渗透,如在课间播放舒缓性的音乐,而在体育户外运动期间播放极具动感的音乐,使得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切身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2.2 增加课堂表演的音乐审美趣味作用
音乐作为艺术呈现的一种形式,除了通过歌唱进行展示外,还可以借助肢体动作让幼儿进行更加具象的了解。且小班幼儿语言能力正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要实现字正腔圆的歌唱表演不切实际,这时如果提供任务难度过高的音乐学习内容则会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在《大花猫》小班音乐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根据歌曲的节奏进行模仿花猫与小老鼠的动作。
2.3 在日常音乐教育中融入品德教育
在幼儿美感教育中,作为压轴地位呈现并且相对于单一的音乐审美趣味教学而言具有更大重要性的是培养幼儿热爱集体、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操。而在音乐中借助歌词与不同节奏的展现,实现品德教育更为容易。例如,在每周一的升国旗奏国歌的仪式中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师进行庄严肃穆的注视礼,借助幼儿喜好通过模仿进行学习的基本学习方式,提高幼儿对于国歌的认识,并为学龄期的国歌学习进行有力铺垫。在不同的节假日,如教师节、母亲节等为特殊群体设定的特殊节假日,通过播放歌曲进行歌表演的形式,引导幼儿对歌曲进行联想想象,针对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进行回忆,加深情感教育。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重复认识的音乐审美趣味教育的的重要性,认真分析实际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然后结合幼儿群体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在这个解决过程中,需要形成“三方鼎力”的教育合力,即家庭,学校与社会。其中,学校教育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教育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善于运用多种教育方式以及教育途径进行多种多样地音乐活动。同时,家庭与社会也要努力做好配合工作,一起努力做好幼儿的音乐审美趣味教育工作,为幼儿的日常生活建立起一层坚强的保障,帮助其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权成、夏之放、接昔勇等著《美学基本原理》.
[2]张前、王次召著《音乐美学基础》.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审美趣味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245-01
幼儿的艺术审美教育受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于他们的成长发展,社会的和谐安宁以及祖国未来的发展建设关系都非常的密切。艺术审美教育在幼儿的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同样也是社会和广大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由此可见,幼儿的艺术审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小视的,应当认真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顺序及艺术审美现象努力寻求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并对其采取艺术审美教育管理。纵观当今中国幼儿艺术审美教育的發展历程,其在实施过程中依旧存在众多问题,本文对艺术审美现状进行分析和归纳,被提出与之相应的解决问题措施及办法,提高幼儿的艺术审美教育水平,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牛活环境促进其群体健康成长。
1.幼儿音乐审美趣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少系统的国内幼儿音乐教学体系
纵观幼儿音乐教育体系的发展历史,结合现当代我国音乐教育状况,可以发现目前国内使用最为广泛且接受程度较高的音乐体系为柯达伊体系、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以及蒙台梭利音乐教育体系,而在专业课堂上使用的音乐多为教材配套的外国音乐。且在体系内包含的昂贵音乐教育导致一些欠发达地区教学滞后,除此之外,在许多由教师自行制作的奥尔夫音乐教具的教学运用中,相比于正品教具存在使用时限短,耗时耗力的现象。
1.2 幼儿教师音乐素质有待提升
虽然幼儿教师在专业课程学习以及教师资格证的获取过程中,都必须经历乐理视唱以及钢琴弹唱的学习,但在实际音乐教学实践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仍然是多数教师教学难点。且幼儿存在持续注意时间少、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生理现象,并且幼儿园的一节课程少则15分钟多则30分钟,这便时刻限制着教育者必须将庞杂的音乐内容进行精加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精细化的内容进行更加深刻的传授,并且建立在幼儿可以理解的思维水平之上,这亦是幼儿音乐审美趣味教育的难点。
2.幼儿音乐审美趣昧教育的创新对策
2.1 强化音乐环境的创设
环境作为幼儿在课堂中的另一位教师,音乐环境的创设既包括物质环境的创设又包括心理环境的创设,其中,音乐物质环境的创设包括教室内部音乐相关因素的加入融合,如在布置墙面图案时选择五线谱以及低音谱号、高音谱号等,通过展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较少接触的图案以吸引其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让幼儿在自我学习的欲望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相比于间接学习下的直接灌输式教育,一方面,教学效果更为持久;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承担的教学压力相对减小。
音乐审美趣味教育的心里环境的创设,即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将为达到教学目的的各个因素进行渗透,如在课间播放舒缓性的音乐,而在体育户外运动期间播放极具动感的音乐,使得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切身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2.2 增加课堂表演的音乐审美趣味作用
音乐作为艺术呈现的一种形式,除了通过歌唱进行展示外,还可以借助肢体动作让幼儿进行更加具象的了解。且小班幼儿语言能力正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要实现字正腔圆的歌唱表演不切实际,这时如果提供任务难度过高的音乐学习内容则会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在《大花猫》小班音乐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根据歌曲的节奏进行模仿花猫与小老鼠的动作。
2.3 在日常音乐教育中融入品德教育
在幼儿美感教育中,作为压轴地位呈现并且相对于单一的音乐审美趣味教学而言具有更大重要性的是培养幼儿热爱集体、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操。而在音乐中借助歌词与不同节奏的展现,实现品德教育更为容易。例如,在每周一的升国旗奏国歌的仪式中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师进行庄严肃穆的注视礼,借助幼儿喜好通过模仿进行学习的基本学习方式,提高幼儿对于国歌的认识,并为学龄期的国歌学习进行有力铺垫。在不同的节假日,如教师节、母亲节等为特殊群体设定的特殊节假日,通过播放歌曲进行歌表演的形式,引导幼儿对歌曲进行联想想象,针对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进行回忆,加深情感教育。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重复认识的音乐审美趣味教育的的重要性,认真分析实际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然后结合幼儿群体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在这个解决过程中,需要形成“三方鼎力”的教育合力,即家庭,学校与社会。其中,学校教育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教育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善于运用多种教育方式以及教育途径进行多种多样地音乐活动。同时,家庭与社会也要努力做好配合工作,一起努力做好幼儿的音乐审美趣味教育工作,为幼儿的日常生活建立起一层坚强的保障,帮助其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权成、夏之放、接昔勇等著《美学基本原理》.
[2]张前、王次召著《音乐美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