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数学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能培养初步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思想,训练数学思维,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这是数学课的根。我深深体会到数学教学更需着眼于“实’’处,学得朴实,练得扎实,数学情感流露得真实,做到“以学定教”,把“根”留住。课堂教学将在朴素,和谐中蕴含着真,善、美,简单自然而又韵味无穷。
【关键词】实在 实际 实效 实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a)-0070-01
数学课上得再开放,再热闹,如果失去了数学教学的根,我们又能留下些什么呢?“春风化雨,润泽学子。”教师的课堂应当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如普照大地的明媚的阳光。学生数学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能培养初步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思想,训练数学思维,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这是数学课的根,是数学课的底。然而看一看当前的一些数学公开课,你会发现,数学课堂已不堪重负了,强加在数学身上的“外衣”太炫了。庄子说:“文灭质,博溺心。”意思是花样、名堂太多会掩盖事物的本质。作为为数学教师我们真的应当静下心来,认真钻研教材,切莫忘记一个“实”字。
1 教学内容重“实在”
我们要让学生在宝贵的学习时间里学习怎样的数学?小学数学知识也许很简单,但是数学知识背后有数学方法,数学方法背后有数学思想,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知识三位一体,才能构筑现代人全面的数学素养。
如教学“圆的面积”一课,学生不仅获得圆面积的计算方法,还受到了大胆猜测与小心验证、定量刻画与定性分析、转化与推理等一系列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每一节课前要对教材提供的文本内容要深入解读,充分把握知识本质的联系,在深入上下功夫,浅出中做文章。准确地把握教材,艺术地处理教材,科学地补充教材,合理地使用、合理裁剪,大胆地取舍,而不是眉毛胡须一把抓,结果却是浮光掠影。
2 教学目标重“实际”
教学内容是相同的,教学对象却是千差万别的,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既要研究班级学生整体的共同特点和一般的认知规律,又要研究每个学生的特点,从而制定出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当在研究学生上下功夫,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发展水平;了解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有关的知识与技能;了解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在学习动机、思维方式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困难;了解学生数学认知特点的个别差异和他们的认知风格。这样才可确定教学的出发点,精心设计教学目标,为教学做准备。
在确定教学目标要“大小兼顾”。“大”是指要从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着眼,关注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小”是指合理的把教学目标细化为具体、可操作性的教学行为。比如“轴对称图形”一课中关于发展空间观念的目标可以这样表述: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能想像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或通过想像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虽然目标中没有提到“空间观念”,但实质却是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 教学手段重“实效”
现在的数学课堂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玄乎,形式多了,花样多了,让人感觉繁花似锦,流光溢彩,但细细咀嚼一番,又似乎多了些平淡,少了些内涵与实质。而有些简单朴实的课,细细品味,越发的透出浓郁的“数学味”。不少数学教师都说数学课越来越难上,好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简简单单上数学”,那又为何简单的变复杂了呢?“怕课上得没有‘新意’、没有‘亮点’……”。我们在听有些公开课时,好像不是上课,倒有点像在登台表演。怎么热闹怎么上,甚至有时还为了一个环节,挖空心思的想如何才可以让这个环节出点彩。做什么课件,哪可以表演,哪可小组合作,哪可拓展、发散,以掩饰自己的肤浅和浮躁,以哗众取宠。先说说用课件吧,并不是每堂课都需要用课件,有时我们为了用课件才用课件,觉得不用课件就不能上课,就不是一堂好课,就不足以吸引人似的。再说说小组合作,是否每堂课都要小组合作?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小组成员真的在所谓的合作中碰撞了吗?事实证明并不一定能。甚至是早就训练有素的、或者说是仅有几个优秀的学生在撑场面。真的是很假!我想这种追求场面热闹,形式花哨的数学课终究不会长久的。
4 教学方式重“实用”
一堂课短短40分钟如何充分利用好,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到点东西,提高学习效率,是我们永远值得研究的课题。我觉得数学课上更应该让学生尽情去观察,猜测、比较、验证、应用。让学生的心沉浮于获取数学知识的每一个瞬间,去领略数学的魅力。因而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操作时,力求实在、有用,否则会出现表面热闹,内部冷清的局面;其次,数学课堂应体现数学课上的特点,要把培养双基和训练数学思维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能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数学课要重训练,要精讲精练,要强化类比、举一反三。切忌华而不实,泛泛而教,走过场。
如一位教师在教“工程问题”一课时,他先让学生听了一首《希望工程之歌》,再让学生看图片,再互相谈一谈对劳动者的尊重,最后终于引人到课题,再看上课已经十分钟了,好像看上去这节课的引入重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课堂教学的形式也热闹多样,其实最后学生对课堂的印象远不如那首歌深。这样上数学课,学生的数学能力又能有什么样的提高呢?数学课本应重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促进数学能力的提高,数学课就是数学课,就应有“数学味”,绝不能上成思想品德课。
.
总之,教育就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心灵震撼另一个心灵……数学教学如果能学得朴实,练得扎实,数学情感流露得真实,做到“以学定教”,着眼于“实”处。我深深体会到课堂教学在朴素、和谐中蕴含的真、善、美,简单自然而又韵味无穷。
【关键词】实在 实际 实效 实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a)-0070-01
数学课上得再开放,再热闹,如果失去了数学教学的根,我们又能留下些什么呢?“春风化雨,润泽学子。”教师的课堂应当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如普照大地的明媚的阳光。学生数学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能培养初步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思想,训练数学思维,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这是数学课的根,是数学课的底。然而看一看当前的一些数学公开课,你会发现,数学课堂已不堪重负了,强加在数学身上的“外衣”太炫了。庄子说:“文灭质,博溺心。”意思是花样、名堂太多会掩盖事物的本质。作为为数学教师我们真的应当静下心来,认真钻研教材,切莫忘记一个“实”字。
1 教学内容重“实在”
我们要让学生在宝贵的学习时间里学习怎样的数学?小学数学知识也许很简单,但是数学知识背后有数学方法,数学方法背后有数学思想,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知识三位一体,才能构筑现代人全面的数学素养。
如教学“圆的面积”一课,学生不仅获得圆面积的计算方法,还受到了大胆猜测与小心验证、定量刻画与定性分析、转化与推理等一系列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每一节课前要对教材提供的文本内容要深入解读,充分把握知识本质的联系,在深入上下功夫,浅出中做文章。准确地把握教材,艺术地处理教材,科学地补充教材,合理地使用、合理裁剪,大胆地取舍,而不是眉毛胡须一把抓,结果却是浮光掠影。
2 教学目标重“实际”
教学内容是相同的,教学对象却是千差万别的,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既要研究班级学生整体的共同特点和一般的认知规律,又要研究每个学生的特点,从而制定出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当在研究学生上下功夫,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发展水平;了解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有关的知识与技能;了解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在学习动机、思维方式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困难;了解学生数学认知特点的个别差异和他们的认知风格。这样才可确定教学的出发点,精心设计教学目标,为教学做准备。
在确定教学目标要“大小兼顾”。“大”是指要从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着眼,关注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小”是指合理的把教学目标细化为具体、可操作性的教学行为。比如“轴对称图形”一课中关于发展空间观念的目标可以这样表述: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能想像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或通过想像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虽然目标中没有提到“空间观念”,但实质却是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 教学手段重“实效”
现在的数学课堂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玄乎,形式多了,花样多了,让人感觉繁花似锦,流光溢彩,但细细咀嚼一番,又似乎多了些平淡,少了些内涵与实质。而有些简单朴实的课,细细品味,越发的透出浓郁的“数学味”。不少数学教师都说数学课越来越难上,好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简简单单上数学”,那又为何简单的变复杂了呢?“怕课上得没有‘新意’、没有‘亮点’……”。我们在听有些公开课时,好像不是上课,倒有点像在登台表演。怎么热闹怎么上,甚至有时还为了一个环节,挖空心思的想如何才可以让这个环节出点彩。做什么课件,哪可以表演,哪可小组合作,哪可拓展、发散,以掩饰自己的肤浅和浮躁,以哗众取宠。先说说用课件吧,并不是每堂课都需要用课件,有时我们为了用课件才用课件,觉得不用课件就不能上课,就不是一堂好课,就不足以吸引人似的。再说说小组合作,是否每堂课都要小组合作?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小组成员真的在所谓的合作中碰撞了吗?事实证明并不一定能。甚至是早就训练有素的、或者说是仅有几个优秀的学生在撑场面。真的是很假!我想这种追求场面热闹,形式花哨的数学课终究不会长久的。
4 教学方式重“实用”
一堂课短短40分钟如何充分利用好,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到点东西,提高学习效率,是我们永远值得研究的课题。我觉得数学课上更应该让学生尽情去观察,猜测、比较、验证、应用。让学生的心沉浮于获取数学知识的每一个瞬间,去领略数学的魅力。因而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操作时,力求实在、有用,否则会出现表面热闹,内部冷清的局面;其次,数学课堂应体现数学课上的特点,要把培养双基和训练数学思维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能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数学课要重训练,要精讲精练,要强化类比、举一反三。切忌华而不实,泛泛而教,走过场。
如一位教师在教“工程问题”一课时,他先让学生听了一首《希望工程之歌》,再让学生看图片,再互相谈一谈对劳动者的尊重,最后终于引人到课题,再看上课已经十分钟了,好像看上去这节课的引入重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课堂教学的形式也热闹多样,其实最后学生对课堂的印象远不如那首歌深。这样上数学课,学生的数学能力又能有什么样的提高呢?数学课本应重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促进数学能力的提高,数学课就是数学课,就应有“数学味”,绝不能上成思想品德课。
.
总之,教育就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心灵震撼另一个心灵……数学教学如果能学得朴实,练得扎实,数学情感流露得真实,做到“以学定教”,着眼于“实”处。我深深体会到课堂教学在朴素、和谐中蕴含的真、善、美,简单自然而又韵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