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当前科学作业中“多、虚、低效”的现状,作为科学教师要真正领会新课程理念,应对科学作业加以优化设置。从丰富作业形式、设置分层作业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科学作业;优化设置;减负空间;实践尝试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大多数学生科学作业的状况可以概括为“多”“虚”“低效”。“多”是指每次作业量大,在平常教学中教师往往将作业本、同步练习或精选等所谓的配套练习一概布置给学生,机械重复的作业造成数量过多;“虚”是指学生迫于教师的强制性措施,采取抄袭他人作业,或留空不做,制造一个按时交作业的假象;“低效”是指作业的内容形式与学生实际脱节,缺乏层次性、系统性、趣味性,没有真正做到配套,导致作业效度下降,加重课业负担,这与新课程改革理念是不相吻合的。
二、解决问题的实践尝试
(一)丰富科学作业的形式——让作业“色、香、味”俱全
1.设置趣味性作业
趣味性作业设计要把知识点融在情景之中,使学生在“趣”中学,“趣”中练,由旧“趣”促新“趣”。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机械重复的、枯燥乏味的、繁琐计算的、无思维价值的机械练习。
例如,在讲授《汽化》时,为了加深理解“汽化吸热”现象,我设计了“沙漠冰箱”(双层容器填充沙子)的一系列问题:(1)为什么要时常洒些水?(2)主要利用了什么原理?(3)要使制冷效果提高,应把它置于什么环境?(4)你对该“冰箱”有什么改进建议?
启发与点评: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的作业,弥补了传统作业死板、机械、枯燥、乏味的缺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2.设置实验型作业
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生活。这是科学教育追求的目标。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小实验、小制作等作为课外实验型作业或将教材中一些作业改为实验型作业,也可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实践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科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
3.设置探究型作业
新教材的每一节都有“讨论”栏目,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余地。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一些课外的探究活动作业,让学生体会一下科学探究过程,从而让学生在体验、领悟和创造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4.设置阅读、资料收集型作业
“阅读、资料收集”是为拓展学生视野,体现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和融合,有利于学生精神领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提供较多的阅读材料或上网查询,让学生认真阅读、仔细分析、获取信息、相互交流、汲取知识。这样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这样的作业,可以让学生的性情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设置分层作业——为学生提供一份“自助餐”
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精心设置分层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
一星级作业:作业的分量较少,难度较低,方法以模仿性、基础性为主,作业内容属于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二星级作业:作业内容属于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及其变式、判断比较和一般综合题等。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和相关的基本技能,完成学习目标,并通过一定量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三星级作业:作业内容属于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提高题及一些灵活性较大的作业,以综合性、拓展性为主。它综合面广、操作灵活、创意性强,能拓宽学生思路和知识面,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
2.变被动为主动,尝试让学生独立编制作业
如果能给学生一些自主权,让学生做自己设计的作业,相信这样的作业学生就不会感到是负担了。事实证明,学生对自己的“原创题”更感兴趣,练习也更投入、主动,而且这样的作业让学生感受到了一份信任和情感,赋予作业以人文色彩,反而激活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三、实践成效和思考
1.通过科学作业优化设置的实践尝试,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让学生从苦学转为乐学,这不仅发挥了作业的应有功能,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高层次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2.新课程作业的评价机制也要突破传统意义上的作业批改,应选择多样化的批改方式,摒弃“单一”,寻求“多项”,多采用激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方法,尽量捕捉学生作业中的亮点,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科学作业的优化设置与评价是一个需要不断更新的新课题。广大科学教师要有新的作业观,既要注重学生的个体成长,又要注重人性的关怀,让科学作业布置与评价变得更符合新课程理念。要努力使作业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进步的阶梯,使学生的减负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高晓春课外作业设计刍议.陕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3(12).
[4]陈立.因材施教的艺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8.
(作者单位 浙江省永嘉县瓯北镇第二中学)
关键词:科学作业;优化设置;减负空间;实践尝试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大多数学生科学作业的状况可以概括为“多”“虚”“低效”。“多”是指每次作业量大,在平常教学中教师往往将作业本、同步练习或精选等所谓的配套练习一概布置给学生,机械重复的作业造成数量过多;“虚”是指学生迫于教师的强制性措施,采取抄袭他人作业,或留空不做,制造一个按时交作业的假象;“低效”是指作业的内容形式与学生实际脱节,缺乏层次性、系统性、趣味性,没有真正做到配套,导致作业效度下降,加重课业负担,这与新课程改革理念是不相吻合的。
二、解决问题的实践尝试
(一)丰富科学作业的形式——让作业“色、香、味”俱全
1.设置趣味性作业
趣味性作业设计要把知识点融在情景之中,使学生在“趣”中学,“趣”中练,由旧“趣”促新“趣”。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机械重复的、枯燥乏味的、繁琐计算的、无思维价值的机械练习。
例如,在讲授《汽化》时,为了加深理解“汽化吸热”现象,我设计了“沙漠冰箱”(双层容器填充沙子)的一系列问题:(1)为什么要时常洒些水?(2)主要利用了什么原理?(3)要使制冷效果提高,应把它置于什么环境?(4)你对该“冰箱”有什么改进建议?
启发与点评: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的作业,弥补了传统作业死板、机械、枯燥、乏味的缺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2.设置实验型作业
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生活。这是科学教育追求的目标。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小实验、小制作等作为课外实验型作业或将教材中一些作业改为实验型作业,也可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实践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科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
3.设置探究型作业
新教材的每一节都有“讨论”栏目,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余地。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一些课外的探究活动作业,让学生体会一下科学探究过程,从而让学生在体验、领悟和创造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4.设置阅读、资料收集型作业
“阅读、资料收集”是为拓展学生视野,体现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和融合,有利于学生精神领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提供较多的阅读材料或上网查询,让学生认真阅读、仔细分析、获取信息、相互交流、汲取知识。这样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这样的作业,可以让学生的性情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设置分层作业——为学生提供一份“自助餐”
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精心设置分层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
一星级作业:作业的分量较少,难度较低,方法以模仿性、基础性为主,作业内容属于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二星级作业:作业内容属于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及其变式、判断比较和一般综合题等。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和相关的基本技能,完成学习目标,并通过一定量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三星级作业:作业内容属于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提高题及一些灵活性较大的作业,以综合性、拓展性为主。它综合面广、操作灵活、创意性强,能拓宽学生思路和知识面,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
2.变被动为主动,尝试让学生独立编制作业
如果能给学生一些自主权,让学生做自己设计的作业,相信这样的作业学生就不会感到是负担了。事实证明,学生对自己的“原创题”更感兴趣,练习也更投入、主动,而且这样的作业让学生感受到了一份信任和情感,赋予作业以人文色彩,反而激活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三、实践成效和思考
1.通过科学作业优化设置的实践尝试,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让学生从苦学转为乐学,这不仅发挥了作业的应有功能,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高层次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2.新课程作业的评价机制也要突破传统意义上的作业批改,应选择多样化的批改方式,摒弃“单一”,寻求“多项”,多采用激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方法,尽量捕捉学生作业中的亮点,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科学作业的优化设置与评价是一个需要不断更新的新课题。广大科学教师要有新的作业观,既要注重学生的个体成长,又要注重人性的关怀,让科学作业布置与评价变得更符合新课程理念。要努力使作业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进步的阶梯,使学生的减负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高晓春课外作业设计刍议.陕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3(12).
[4]陈立.因材施教的艺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8.
(作者单位 浙江省永嘉县瓯北镇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