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与班级文化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的工作千头万緒、纷繁复杂,大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传道授业,小到管理学生的迟到、早退。教师要想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重点突出就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工作中去,统揽全局、全盘考虑。教师要通过对种种情况的分析和比较,选择切合班级实际和学生特点的最佳治班途径、方法。
  关键词:班级文化 班级制度 人际关系
  
  班主任常常要求学生“要热爱班级”,却从来没让他们具体知道热爱班级的什么,更没有让他们知道该怎样热爱班级。这是因为,我们都忽视了那个存在于教室里的文化。专家们把它称之为“班级文化”。什么是班级文化?学者们说:班级文化是社会、学校倡导的主流文化与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整合后生成的文化现象,反映班级这一最基本的教育单位的价值取向和生活状态,是班级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它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怎样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呢?它少不了班主任的参与和主持,具体可以从以下个方面来实现。
  一、班级文化墙上看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是教室,它是我们育人的场所,我们要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资源。这所有的布置最好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内容要有知识性、教育性。布置好的墙面也不应该是一劳永逸的,不应该是一学期甚至一年不变化的。试想,即便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你每天重复讲一遍,听众还会有兴趣听吗?同样,让墙壁会“说话”,不但要说孩子们喜欢听的话,要时常变换着给他们新鲜感啊!教室虽小,可利用的空间却无限,我们要尽可能地做到于无声处彰显内涵,于细节处显氛围,给人以启迪教育。
  二、班级文化循“规矩”
  教育的理想境界,是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谐班集体要从“保姆式”班级管理中解脱出来,就必须采用民主的管理方法。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少不了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
  1.有人人看得见的班级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管理当然要有班规班纪来约束学生。早在20世纪70年代,著名教育家魏書生就发现了以“法”治班的重要性。他让每个学生共同参与制订了《班规班法》,制定的原则是“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时做,时时有事做”,并以此来实现班级管理的法制化。这样依“法”治班,首先可以把班主任从繁重的班级事务中解脱出来,以便更好地研究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其次,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可以对学生进行民主精神的启蒙,培养学生的民主平等意识等。所以,只有不断地完善各项班级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班级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学生参与管理的意识才能加强,班级才能迅速走上正常化轨道,形成良好的班风。
  2.有人人可参与的班级岗位。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中,我们要注重以自我教育为中心,实施学生的主体性管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在活动中的自主性、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师要让学生作为管理实践活动的主体,使其通过对道德原则、学校规章制度的积极、主动、理性的思考后自主、自觉、自愿地作出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道德素质。班级内可设立纪律、劳动、学习等监督岗,做到人人参与班级管理,也可以实行岗位轮换制。在整个学生参与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点点滴滴的进步,及时给予充分肯定,进而调动他们持续的积极性,最终形成整个班级积极向上的局面。
  三、班级文化很多彩
  各类班级文化活动的开展秉承着一些现代教育理论家的观念,把德育的理念贯穿到活动中,让我们的学生从内心去感受,形成良好的班风班纪。班主任在制定活动时,可以考虑有贯穿学期、学年的主题系列教育活动;一年一次的艺术节、读書活动、手工制作活动;几周一次的多种兴趣小组活动,集自愿性、实践性、自主性为一体的俱乐部活动;每天轻松愉快的课间活动、生机勃勃的午间活动、训练有素的专业队活动;注重开发学生潜能的益智类活动;深受学生喜爱的心理测试活动等等。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给学生的发展创造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才会如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使他们乐于参与这些班级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成就动机,激发求知欲,形成合理竞争与合作的态度和方式。
  四、班级文化要“人文”
  “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正确组织起来的、自豪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这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的话。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具有重大的教育作用,它的影响往往比班主任的力量要大得多,教育的效果也好得多。可见,在班集体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尤为重要。那么,怎样在班集体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呢?
  1.班主任和学生之间要真诚。真诚,是优秀班主任工作的根本,是班主任获得学生信任的前提,班主任教育应从真诚开始。旧式的师生关系往往充斥着冷漠,教师一方似乎是高人一等,这就造成了师生双方相互掩盖内心真实的感受,导致不诚实、撒谎、欺骗和虚伪现象的出现。师生之间应以诚相待,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坦率地表露出来,尤其是教师应去掉假面具,承认自己的局限,分担学生的情感。经验告诉我,学生欢迎朋友式的班主任,讨厌家长式的班主任。因为朋友偏重理解,家长则偏重指责;朋友之间可以平等相处,家长却往往居高临下。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撒阳光在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真诚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搭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要感动学生,班主任须善解人意,对学生的言行心领神会。日常工作中许多班级工作不顺利不是因为班主任缺乏正确的方法,而是因为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沟通,没有形成默契。只有动之以真实的情感,才能深刻地理解学生,才能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以情换情,从而赢得学生的信赖。这样,我们就会取得学生的认同和好感,从而和他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学生与学生之间要友爱。心理学家们发现,以帮助与相互帮助开端的人际关系,不仅良好的第一印象容易确立,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可以迅速缩短,使良好的人际关系迅速建立起来。所以我经常告诉学生,交朋友可以从帮助对方开始。和谐的人际关系都是在和谐的人际交往中建立起来。班集体活动是班级人际交往最有效的平台。为了使班级学生相互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班级内的活动也要经常开展。
  3.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和谐。班主任管理教育学生的优势要远大于任课教师。所以每当任课教师在班级教育教学方面遇到难题时,班主任一定要主动帮助解决,并寻找机会在学生、家长和领导面前讲述任课教师的优秀之处,为其树立威信;同时经常在任课教师面前适时描述班上学生的可爱之处,改变任课教师对某些学生的偏见。我们还可以邀请任课老师参加班级的一些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为任课教师和班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机会。
  五、班级文化有家长参与
  教育理念在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分别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加强沟通、合作,这对学生教育成效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叫家长更好地与班主任合作呢?
  1.怎样谈孩子的缺点。如果要谈孩子的缺点,不可直入主题,交谈时,先谈优点,趁家长高兴时说问题,过渡要自然,不要流露痕迹。不要说优点三言两语,说缺点滔滔不绝,对不太严重的问题,可以用“希望——”“建议——”“注意——”等口气提出。相反,对一些隐蔽性的、家长不太注意的问题,口气要严肃点,分析原因,针对家长的不同个性,采用不同的办法,或直截了当,或委婉提出。在与家长推心置腹的交谈中,应有意多承担些责任,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对家长自尊心的理解。
  2.怎样让家长支持学校的活动。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常常会让学生参加一些社团活动,而有些家长对此不理解,认为只要書读好就行了,做别的事就是不务正业。这时就需要班主任耐心地把活动的意义讲给家长听,告诉家长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但要会读書,还要全面发展,让孩子从小参加各类活动,不会影响学习,还能提高动手能力,促进智力发展,何乐而不为。孩子将来面对的社会是丰富多彩的,是五花八门的,我们要为孩子的将来考虑。在交谈时,教师要多站在家长的角度来讲,使他们感到你是在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他们就会从内心深处接纳你、支持你。
  六、教师本身的魅力与品味
  班级文化还包括教师本身的文化品位。教师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書育人的重任,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教师的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故而,教师修炼自身素养,完善自身人格至关重要。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教师如果能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效应,真正在人格上赢得学生的心,学生就会自然生成对教师的仰慕之情,心甘情愿地接受教师的教育。教师会通过音容笑貌、一言一行向学生传递文化的气息。
  古人云:“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班级是学生生活的重心,是知识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地,是才能的展示地。良好的班级文化对班集体建设和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具有极大的影响。班主任工作的成功与否在于创建了怎样的班级文化。
  
  参考文献:
  [1] 周成平.魅力教师的修炼.南京:江苏人名出版社,2007(9).
  [2] 魏書生.如何做最好的教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8).
  [3] 魏書生.如何做最好的班主任.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
  (责编 闫祥)
其他文献
曾经在电视上看过一则新闻:一对美国夫妇抱着一个两三个月大的婴儿,把他赤身裸体地扔进水中。当时我这颗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看那个孩子从水底挣扎着将头露出水面的过程,真叫惊心动魄。说来也怪,孩子还真没被呛被淹,几次反复翻动之后,他浮出水面了。再来第二次第三次,浮出水面的时间越来越快,本事也好像越来越大了。而在游泳池深水那端跳水、嬉戏的两个五六岁的孩子,正是这对夫妻的另外两个孩子,据说他们就是这样学会游泳
期刊
摘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有效开设是落实我国高校培养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入手,从学校、学生和教师三个角度,分析了温州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高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现状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本身的特点。结合温州市高校的生源特点和企业需求特点,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职业 生涯规划 课程 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市场
期刊
摘要:预设和生成是上好化学课的两个重要因素,二者缺一不可。预设是指在化学课前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进行预先设计。生成是指在化学教学中,因学情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调控,学生出色地提出问题,教师精准地点拨,使学生实现知识、能力和方法上的自我建构。有价值的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评价学习效果、增进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的基本手段。本文阐述了高中化学的有效性提问,能促使课堂更精彩。 
期刊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了作文教学的重要。但我发现很多时候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作文方面深感困惑和疲惫,面对作文,没有想写的欲望,只有必须写的无奈。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为了学生有所写、想写,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高年级习作的要求,即“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我努力尝试在高年级的
期刊
摘要:在低年级写话教学的实践中,我根据新课程教材的特点,按照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和认知程度,采用“绘画日记”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进行写话练习,让他们随心所欲地想,随心所欲地画,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定,使学生创造性地反映生活中所经历的有趣或有意义的事情,在趣味盎然中学会并乐于写话。  关键词:绘画日记 思维发展规律 认知程度 低年级学生  刚入学的学生,他们的想法天真可爱,能够并渴望直言不讳地表达
期刊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是古典名著《水浒传》里一个极其普通的情节,这一节即使在鲁智深自己的水浒戏里也算不上最精彩的一幕,但施耐庵先生却能够运用娴熟的写作技巧,把鲁智深性格的主要特征鲜明地展现给读者。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是:鲁智深到大相国寺看管菜园,附近经常偷菜的二三十个社会小混混儿认为鲁智深会影响他们的日后行动,于是就合计着要把他扔到粪窖里,教训他一下。结果阴谋被识破,两个小头目反倒
期刊
孙犁是人们喜爱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同是战争题材,他却很少描绘血与火,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复杂的战争描写,而是更多地展示战争中人物心灵的美,却自有一种吸引人的神奇力量。他笔下的白洋淀风光,清新疏朗,散发着潮润润的水汽,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弥漫着浓郁的诗意。如我们熟知的《荷花淀》便是其中优秀的代表。  《荷花淀》写于一九四五年春。当时,抗日战争已进入最后阶段。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不断发展壮大,抗
期刊
《坚守讲台》是上海师大的一位教授商友敬写的一本教育著作。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反复捧读,被书中提到的教育理念所折服。该书处处反映了商老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一、潜心博览群书  商老师一生读过许多书,以至到古稀之年,他仍然不忘读书,用商老师自己的话来说:“最重要的买几本好书看看,在精神领域里流通,这些书积累多了,放在书橱里,总有一万多册吧,真可谓‘坐拥书城,富敌侯王’
期刊
写作教学好比是射箭。射箭,要有靶、箭、弓、力量。没有靶,箭射到哪儿去;没有箭,拿什么来射;没有弓,箭怎么射;没有力量,箭怎么射得出去。写作教学亦是如此,笔者认为,教学目标是靶,写作材料是箭,批改反馈是弓,学生持久的写作兴趣是力量。  策略一:有靶——明确的可操作的训练目标  靶子是射箭的目标,写作教学也要有明确的目标。训练目标是写作教学的前进方向,目标没有或目标不清晰,教学就没有方向。  训练目标
期刊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名篇,也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量级课文。小说描述的故事是菲利普夫妇面对自己的弟弟于勒的不同态度。十年前,叔叔于勒是一个不务正业,总是花钱,而且还花掉了哥哥的那一部分财产。因为如此,本来不富裕的菲利普夫妇的家庭就更难过了。有一天,父母接到叔叔于勒的来信,说是在外面发财了,有时间会回来看他们。这样,菲利普夫妇有了盼望,盼望叔叔于勒归来后改善他们的生活处境。正因为这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