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打造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以就业为导向、在过程性教学中体现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数学作为理工科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教学模式的迭代和改革中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开发,针对数学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提出对应的改进策略,希望能够弥补传统数学课程教学模式的缺陷,培养出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关 键 词] 应用型人才;数学课程;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1-0104-02
数学课程是应用型高校理工科专业开设的基本课程之一,是众多应用型专业的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数学思维、方法、技巧已经渗透到多个专业领域,甚至成为不少专业的核心课程,在高等院校的课程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好数学不仅可以扎实基本功,而且在锻炼逻辑思维、开发创造潜能等方面也有事半功倍的积极作用。但是值得深思的是,在高校中数学课程成为不少学生的“拦路虎”,在课程的满意度、趣味性、接受度等方面呈消极态势,归根结底是传统的数学课程不适应当下的年轻学生,不适用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现阶段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对传统数学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改革。
一、数学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设置不够合理
由于部分学校领导与教师自身数学教学观比较落后,所设置的数学课程教学目标与学生数学基本水平、认知特点等不相适应,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目标认识存在偏差,只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能力,忽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1]。另外,部分教师对数学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认识不到位,不能有效认识到数学在专业课程中起到的基础性作用,只是一味就数学课程讲数学知识,没有结合专业特点来讲述数学知识。同时,学生也无法体会到数学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导致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专业课程相脱节,无法为后期专业课程学习和职业发展做铺垫。
(二)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就当前数学课程内容而言,学校所选取的教材偏重于理论,且部分理论知识过于复杂、枯燥,实践和应用型知识偏少,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数学课程中相关定理、公式以及判定等都偏重于理论方面的推导和证明,忽视了知识的应用性和数学思想文化,学生在学习时易产生枯燥感,学习效率低下,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在当前应试教育影响下,大多数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偏向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不能有效结合实际问题来讲述知识,抑制了学生数学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目前所提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相背离。
(三)教学方法陈旧
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依旧延续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比如,偏重于对数学课程相关概念、定义以及公式推导的讲述,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长此以往,使学生思维处于僵化状态,无法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阻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反映出教学忽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一面。
(四)教学实践机会少
数学课程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数学相关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发挥数学工具的功能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为生活服务。而实际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的数学实验、数学建模等实践机会少,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和提升。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只是以课堂测试、期末考试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运用情况,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真实了解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运用情况,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学评价的作用。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数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一)與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
在当前产业转型、科技快速更新的大环境下,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科学技术、社会管理等领域都应用到了数学相关知识,一定程度反映出数学在各个领域应用的广泛性,这要求各个专业的学生具备基本数学知识和应用能力[3]。应用型人才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培养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合一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数学课程有效教学改革与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下人才培养的要求、科技发展趋势相适应。
(二)弥补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
数学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发挥数学工具性功能。而在数学基础上所开设的其他专业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当前学校所设置的数学基础课程课时少,部分内容已过时,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能力以及素质结构等认识不到位,导致数学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脱离[2],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推动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课程模式的改进。
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学课程有效教学模式
为了适应教育教学改革所提出的新规定,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数学课程有效性教学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方面入手,弥补实际教学存在的局限性,为学生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学习创造良好空间。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下,促使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岗位需求有效对接,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一)设置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
针对当前数学课程教学所设置的教学目标与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专业课程学习等不相适应,弱化了数学课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现象。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设立教学目标。首先,在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基本规格的基础上,可以设置数学课程其他维度方面的教学目标[4]。比如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数学学习方法与过程等,在教学多维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其次,对传统数学课程教学要求进行调整。比如,将传统教学中以学科为本位,转化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位;将传统教学中侧重于掌握系统化的数学理论知识,转变为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要求。最后,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素养高、实践能力强以及理论知识扎实等要求,适当降低传统数学课程教学中证明题、计算题的难度,减少数学运算技巧方面的训练,尝试将概念理解、数学思维和方法掌握以及数学思想的感悟等融入教学新要求中,重视学生数学数据处理能力、应用数学计算软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调整数学课程内容
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需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传统课程内容体系进行调整。比如对数学课程内容进行全面梳理,构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的框架内容。
首先,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比如,所设计的课程内容能够反映出本专业最新科技成果,尝试将一些时代元素融入数学课程内容中。其次,所设计的教学内容能够实现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比如对传统数学教材中部分内容进行适当增减、重组、加工等,可以将适用性较强的拓展知识、新的前沿知识纳入课程内容中,删除实际应用少或者已经淘汰的知识[5]。最后,要求所设计的数学课程内容能够实现本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比如,将理论知识传授的内容转变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内容。另外,可以结合数学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化,比如将数学基本概念、理论以及思想方法等归纳为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将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内容归纳为应用层面的教学内容。比如借助数学软件分析计算、数学建模等来解决实际问题;将理论知识的深化与拓展、计算技巧的训练归纳为深化层面的内容。
(三)采取多样化的数学课程教学方法
針对传统数学课程教学方法单一,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可以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传统数学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比如结合数学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合作型、探究型等教学方法,使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便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比如借助多媒体设备辅助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使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地呈现出来,或者结合数学课程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已知的或者熟悉的事物,达到以简单方法和语言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目的。比如在学习“线性空间”相关概念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运用已掌握的三维向量空间知识来理解该概念。另外,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或个体经验中概括出的抽象结果,实现学生抽象能力的培养。反之,可以借助抽象的结论或者规律中的具体模式,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数学课程评价体系优化
教学评价作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起到激励和引导的作用[6]。当前数学课程教学评价方式、标准内容等存在缺陷,不能有效检验数学课程实际教学效果,无法为后期数学课程教学计划的调整、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针对这种现象可以将多种教学评价方法相结合,比如将学生数学平时成绩、期中期末考试以及随堂测试相结合对学生数学成绩进行评价。其中,平时成绩评价可以纳入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堂提问等考评内容。
另外,由于不同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为了真实有效地了解不同专业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可以结合专业课程性质采取不同的评价检测方式。比如可以将笔试、技能测试相结合检测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和素养,也能够设置一些综合应用型数学实践项目,来挖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传统人才培养理念下,学校更倾向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容易忽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导致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学生就业难,且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无法凸显出应用型人才的优势,间接性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同时,数学作为其他学科与技术必备的基础性知识和工具,数学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以及精神等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优化教学模式对学生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思维丰富、数学能力提升皆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娜.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4):194-195.
[2]赵琪.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课程体系重构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10):111-113.
[3]谢銮英.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4):24-25.
[4]刘守鹏.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科教导刊(下旬),2019(7):124-125.
[5]苏烨.应用型本科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6):66-67.
[6]陈静,孙宗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J].考试周刊,2018(68):74.
◎编辑 郭小琴
[关 键 词] 应用型人才;数学课程;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1-0104-02
数学课程是应用型高校理工科专业开设的基本课程之一,是众多应用型专业的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数学思维、方法、技巧已经渗透到多个专业领域,甚至成为不少专业的核心课程,在高等院校的课程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好数学不仅可以扎实基本功,而且在锻炼逻辑思维、开发创造潜能等方面也有事半功倍的积极作用。但是值得深思的是,在高校中数学课程成为不少学生的“拦路虎”,在课程的满意度、趣味性、接受度等方面呈消极态势,归根结底是传统的数学课程不适应当下的年轻学生,不适用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现阶段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对传统数学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改革。
一、数学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设置不够合理
由于部分学校领导与教师自身数学教学观比较落后,所设置的数学课程教学目标与学生数学基本水平、认知特点等不相适应,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目标认识存在偏差,只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能力,忽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1]。另外,部分教师对数学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认识不到位,不能有效认识到数学在专业课程中起到的基础性作用,只是一味就数学课程讲数学知识,没有结合专业特点来讲述数学知识。同时,学生也无法体会到数学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导致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专业课程相脱节,无法为后期专业课程学习和职业发展做铺垫。
(二)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就当前数学课程内容而言,学校所选取的教材偏重于理论,且部分理论知识过于复杂、枯燥,实践和应用型知识偏少,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数学课程中相关定理、公式以及判定等都偏重于理论方面的推导和证明,忽视了知识的应用性和数学思想文化,学生在学习时易产生枯燥感,学习效率低下,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在当前应试教育影响下,大多数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偏向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不能有效结合实际问题来讲述知识,抑制了学生数学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目前所提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相背离。
(三)教学方法陈旧
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依旧延续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比如,偏重于对数学课程相关概念、定义以及公式推导的讲述,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长此以往,使学生思维处于僵化状态,无法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阻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反映出教学忽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一面。
(四)教学实践机会少
数学课程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数学相关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发挥数学工具的功能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为生活服务。而实际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的数学实验、数学建模等实践机会少,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和提升。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只是以课堂测试、期末考试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运用情况,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真实了解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运用情况,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学评价的作用。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数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一)與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
在当前产业转型、科技快速更新的大环境下,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科学技术、社会管理等领域都应用到了数学相关知识,一定程度反映出数学在各个领域应用的广泛性,这要求各个专业的学生具备基本数学知识和应用能力[3]。应用型人才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培养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合一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数学课程有效教学改革与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下人才培养的要求、科技发展趋势相适应。
(二)弥补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
数学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发挥数学工具性功能。而在数学基础上所开设的其他专业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当前学校所设置的数学基础课程课时少,部分内容已过时,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能力以及素质结构等认识不到位,导致数学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脱离[2],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推动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课程模式的改进。
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学课程有效教学模式
为了适应教育教学改革所提出的新规定,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数学课程有效性教学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方面入手,弥补实际教学存在的局限性,为学生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学习创造良好空间。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下,促使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岗位需求有效对接,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一)设置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
针对当前数学课程教学所设置的教学目标与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专业课程学习等不相适应,弱化了数学课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现象。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设立教学目标。首先,在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基本规格的基础上,可以设置数学课程其他维度方面的教学目标[4]。比如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数学学习方法与过程等,在教学多维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其次,对传统数学课程教学要求进行调整。比如,将传统教学中以学科为本位,转化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位;将传统教学中侧重于掌握系统化的数学理论知识,转变为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要求。最后,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素养高、实践能力强以及理论知识扎实等要求,适当降低传统数学课程教学中证明题、计算题的难度,减少数学运算技巧方面的训练,尝试将概念理解、数学思维和方法掌握以及数学思想的感悟等融入教学新要求中,重视学生数学数据处理能力、应用数学计算软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调整数学课程内容
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需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传统课程内容体系进行调整。比如对数学课程内容进行全面梳理,构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的框架内容。
首先,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比如,所设计的课程内容能够反映出本专业最新科技成果,尝试将一些时代元素融入数学课程内容中。其次,所设计的教学内容能够实现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比如对传统数学教材中部分内容进行适当增减、重组、加工等,可以将适用性较强的拓展知识、新的前沿知识纳入课程内容中,删除实际应用少或者已经淘汰的知识[5]。最后,要求所设计的数学课程内容能够实现本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比如,将理论知识传授的内容转变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内容。另外,可以结合数学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化,比如将数学基本概念、理论以及思想方法等归纳为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将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内容归纳为应用层面的教学内容。比如借助数学软件分析计算、数学建模等来解决实际问题;将理论知识的深化与拓展、计算技巧的训练归纳为深化层面的内容。
(三)采取多样化的数学课程教学方法
針对传统数学课程教学方法单一,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可以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传统数学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比如结合数学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合作型、探究型等教学方法,使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便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比如借助多媒体设备辅助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使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地呈现出来,或者结合数学课程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已知的或者熟悉的事物,达到以简单方法和语言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目的。比如在学习“线性空间”相关概念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运用已掌握的三维向量空间知识来理解该概念。另外,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或个体经验中概括出的抽象结果,实现学生抽象能力的培养。反之,可以借助抽象的结论或者规律中的具体模式,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数学课程评价体系优化
教学评价作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起到激励和引导的作用[6]。当前数学课程教学评价方式、标准内容等存在缺陷,不能有效检验数学课程实际教学效果,无法为后期数学课程教学计划的调整、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针对这种现象可以将多种教学评价方法相结合,比如将学生数学平时成绩、期中期末考试以及随堂测试相结合对学生数学成绩进行评价。其中,平时成绩评价可以纳入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堂提问等考评内容。
另外,由于不同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为了真实有效地了解不同专业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可以结合专业课程性质采取不同的评价检测方式。比如可以将笔试、技能测试相结合检测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和素养,也能够设置一些综合应用型数学实践项目,来挖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传统人才培养理念下,学校更倾向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容易忽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导致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学生就业难,且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无法凸显出应用型人才的优势,间接性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同时,数学作为其他学科与技术必备的基础性知识和工具,数学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以及精神等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优化教学模式对学生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思维丰富、数学能力提升皆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娜.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4):194-195.
[2]赵琪.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课程体系重构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10):111-113.
[3]谢銮英.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4):24-25.
[4]刘守鹏.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科教导刊(下旬),2019(7):124-125.
[5]苏烨.应用型本科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6):66-67.
[6]陈静,孙宗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J].考试周刊,2018(68):74.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