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生物作为高中教学科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改的教学需求,合作学习策略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以高中生物教学为基础,探讨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合作学习 高中生物 生物教学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新课改提出了要转变过去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这一要求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合作学习兴起于美国,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够自主投入学习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普通教育是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强调提高生物学科素养等,合作学习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积极实施的学习方式,也是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能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与他人交往,对解决传统高中生物教学弊端有积极的意义。对此,高中生物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特点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一、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合作学习是开展“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的小组活动,要求合作小组成员在背景、能力、成绩、性别等方面有一定的互补性。合作小组成员在学习中要相互尊重和相互交流,双方相互提供帮助和影响他人。每个人在小组中都有大量机会表达观点,也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当学生的融洽合作中取得成果会增强学生的愉悦感。但是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合作学习分组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当前,一些生物教师在划分合作小组时为节约时间,就根据座位的就近原则分成小组,这种分组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学习水平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较易出现某个小组成绩非常好或某小组成员因内向的性格而无法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就削弱了小组与小组之间在生物学习中的竞争性,即使分了组也无法发挥合作学习的效果。此外,还会出现生物学习中组员只合不作的情况,即部分生物教师分组后还是惯性地授课并提问和布置课后作业,而且教师只提问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那么成绩高的学生会提高学习兴趣,成绩较差的学生听完课后因无法掌握新的知识点而对生物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加上高中生物教学中多涉及实验教学,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
1.构建生物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取得成效的基础在于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学习技能,要求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训练,让学生学会反思、倾听、补充、主动参与、与他人合作、评价等。要让学生知道在别人发言时除了要认真聆听外,更要认真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和之前的教学方式最关键的不同点就是它更加注重的是学生之间的彼此交流,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留足时间给学生。而且要鼓励他们进行交流,共同进步。所以一定要成功转换自己的地位,不再把自己当成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习的引导者。
比如,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教学中,在生物学习小组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操作步骤等进行合理假设与规划,同时明确各成员的分工,部分学生负责细胞分裂间期不同形态变化的总结,部分同学负责细胞分裂期的形态变化,确保小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组内讨论与教学,教师不能过于干预小组内活动,应充分留给学生对该节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合理划分生物实验小组
对于高中生物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最基础的步骤是对小组进行划分,大部分教师都会采取“就近”的原则,但是这种划分方法不具备科学性。科学的小组划分方法应该是确保每个组之内含有不同水平的学生,这样是有利于促进学生相互学习的。但是实际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可能小组的全部成员不能在一次学习活动中都参与进来,所以教师要采取措施尽量保证每一位小组成员都可以参与到学习中,不同学习水平的小组有助于确保学生实验学习中创造能力的培养,对其思维启发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比如,在“脂肪、蛋白质及还原糖鉴定”这一章节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每个小组中都应该包含不同水平的学生,组内相互讨论、相互帮助。实验是生物学习的重要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总结、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淀粉遇到碱会变成蓝色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在实验中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寻找方法,设计实验,利用颜色的反应检测和鉴定物质,使学生掌握检测和鉴定脂肪、蛋白质及还原糖的方法与原理。
3.科学合理分配小组任务
对小组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之后,就需要给小组的成员分配学习任务,一定要保证把学习任务落实到每一位小组成员的身上,避免有的人偷懒。因此,在每一个小组需要设立组长、监督等人员负责小组的活动,还需要专门负责记录的学生负责记录这个小组的学习情况。但是对于这些职位的担任者并不是固定的,可以由小组内的成员轮流担任。小组内的学生在担任不同的任务后,应对自己的任务负责并及时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沟通,对于不懂或者存在疑惑的问题,教师应积极主动引导,给予提示性的指导。
以高中生物中核酸的教学实践为例,本节生物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核酸的不同种类,同时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深入了解。本节课中的重点和难点是核酸结构。教师在上课前准备好实验工具,六种颜色的硬纸片,包括红色、橙色、蓝色、黄色、绿色和黑色,为学生制作DNA模型做准备。不同分组的学生合作进行DNA模型的构造,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围绕高中学生的发展和提升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鼓励不同分组的学生针对DNA结构及其生命体应用提出见解,同时分别设置问题,什么是DNA,为什么使用DNA就能确定一个人的身份?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短时间的思考,展示各小组的合作思考成果。
综上所述,新课改要求我们把学生当成课堂上的主体,我们需要摆脱以前那种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对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合作学习策略的应用为高中生物教学开辟了新的路径,值得广为提倡。
参考文献:
[1]丁静.基于思维教学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处理方式——以《减数分裂》一课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6(8):107,108.
[2]丁亚军.浅谈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9):123.
[3]方林铭.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17):121.
关键词: 合作学习 高中生物 生物教学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新课改提出了要转变过去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这一要求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合作学习兴起于美国,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够自主投入学习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普通教育是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强调提高生物学科素养等,合作学习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积极实施的学习方式,也是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能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与他人交往,对解决传统高中生物教学弊端有积极的意义。对此,高中生物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特点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一、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合作学习是开展“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的小组活动,要求合作小组成员在背景、能力、成绩、性别等方面有一定的互补性。合作小组成员在学习中要相互尊重和相互交流,双方相互提供帮助和影响他人。每个人在小组中都有大量机会表达观点,也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当学生的融洽合作中取得成果会增强学生的愉悦感。但是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合作学习分组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当前,一些生物教师在划分合作小组时为节约时间,就根据座位的就近原则分成小组,这种分组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学习水平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较易出现某个小组成绩非常好或某小组成员因内向的性格而无法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就削弱了小组与小组之间在生物学习中的竞争性,即使分了组也无法发挥合作学习的效果。此外,还会出现生物学习中组员只合不作的情况,即部分生物教师分组后还是惯性地授课并提问和布置课后作业,而且教师只提问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那么成绩高的学生会提高学习兴趣,成绩较差的学生听完课后因无法掌握新的知识点而对生物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加上高中生物教学中多涉及实验教学,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
1.构建生物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取得成效的基础在于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学习技能,要求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训练,让学生学会反思、倾听、补充、主动参与、与他人合作、评价等。要让学生知道在别人发言时除了要认真聆听外,更要认真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和之前的教学方式最关键的不同点就是它更加注重的是学生之间的彼此交流,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留足时间给学生。而且要鼓励他们进行交流,共同进步。所以一定要成功转换自己的地位,不再把自己当成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习的引导者。
比如,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教学中,在生物学习小组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操作步骤等进行合理假设与规划,同时明确各成员的分工,部分学生负责细胞分裂间期不同形态变化的总结,部分同学负责细胞分裂期的形态变化,确保小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组内讨论与教学,教师不能过于干预小组内活动,应充分留给学生对该节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合理划分生物实验小组
对于高中生物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最基础的步骤是对小组进行划分,大部分教师都会采取“就近”的原则,但是这种划分方法不具备科学性。科学的小组划分方法应该是确保每个组之内含有不同水平的学生,这样是有利于促进学生相互学习的。但是实际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可能小组的全部成员不能在一次学习活动中都参与进来,所以教师要采取措施尽量保证每一位小组成员都可以参与到学习中,不同学习水平的小组有助于确保学生实验学习中创造能力的培养,对其思维启发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比如,在“脂肪、蛋白质及还原糖鉴定”这一章节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每个小组中都应该包含不同水平的学生,组内相互讨论、相互帮助。实验是生物学习的重要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总结、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淀粉遇到碱会变成蓝色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在实验中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寻找方法,设计实验,利用颜色的反应检测和鉴定物质,使学生掌握检测和鉴定脂肪、蛋白质及还原糖的方法与原理。
3.科学合理分配小组任务
对小组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之后,就需要给小组的成员分配学习任务,一定要保证把学习任务落实到每一位小组成员的身上,避免有的人偷懒。因此,在每一个小组需要设立组长、监督等人员负责小组的活动,还需要专门负责记录的学生负责记录这个小组的学习情况。但是对于这些职位的担任者并不是固定的,可以由小组内的成员轮流担任。小组内的学生在担任不同的任务后,应对自己的任务负责并及时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沟通,对于不懂或者存在疑惑的问题,教师应积极主动引导,给予提示性的指导。
以高中生物中核酸的教学实践为例,本节生物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核酸的不同种类,同时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深入了解。本节课中的重点和难点是核酸结构。教师在上课前准备好实验工具,六种颜色的硬纸片,包括红色、橙色、蓝色、黄色、绿色和黑色,为学生制作DNA模型做准备。不同分组的学生合作进行DNA模型的构造,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围绕高中学生的发展和提升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鼓励不同分组的学生针对DNA结构及其生命体应用提出见解,同时分别设置问题,什么是DNA,为什么使用DNA就能确定一个人的身份?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短时间的思考,展示各小组的合作思考成果。
综上所述,新课改要求我们把学生当成课堂上的主体,我们需要摆脱以前那种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对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合作学习策略的应用为高中生物教学开辟了新的路径,值得广为提倡。
参考文献:
[1]丁静.基于思维教学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处理方式——以《减数分裂》一课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6(8):107,108.
[2]丁亚军.浅谈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9):123.
[3]方林铭.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