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常识 推进思考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ei_1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着小书包?
  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这首饱含教育意义的儿歌,不止一次在各种场合被恶搞,背上的书包变成了炸药包,上学校变成了炸学校……孩子们对于上学读书的反感可见一斑。不仅如此,我们看到,古今中外,不论是虚构为主的文学作品,还是相对真实的人物传记,每每涉及儿童与学校,总是以童真万岁、学校可恶的调子居多。人们在回忆、转述各种成功经历的时候,总爱渲染他们如何与正统陈腐的环境格格不入,如何打破条条框框对他们天性的无情压抑,如何听从内心的召唤坚持自己的梦想。如此等等,一言以蔽之,学校教育总是面目可憎的。正如黄永玉先生所感叹的:“尽管你学校办得再好,对于学生来说几乎都是牢笼。学校和社会相比,知识和有趣范围的悬殊是显而易见的。”这不由得让人遐想联翩:如果没有学校,世界该多么美好!生活该多么幸福!
  冒昧地猜想,正是基于这个疑问,才有了王永红博士的《到学校去读书——对人的发展、学校教育、教科书知识及其关系的省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年)。孩子为什么非得要到学校去读书,而且必须读教科书呢?这个看似有些多余、细想起来又着实难于作答的问题,在这本书中得到了详尽的阐述。作者围绕着人的发展、学校教育和教科书知识之间的关系,对学校、知识和教科书知识进行了系统考察,提出只有在现代社会,只有学校教育才能满足大多数人掌握系统知识的需要;每一代人的成长都需要掌握前人已有的知识,同时掌握当代的科学文化知识;现代知识的主体是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传递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是现代学校的主要职能;教科书知识的内容是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它的加工遵循了现代学校教育的规律,体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是现代学校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目标的重要源泉。应该说,这一系列观点的提出,不仅是对教育教学理论本身的发展和深化,更是对当前国内诸多教育论争及实践难题的警示与回答。许多貌似积重难返、屡屡被声讨却又屡屡推不倒的主张与做法,都可以在本书的基本观点和结论中找到自己恰当的地位与作用。
  2005年,著名伦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哲学教授哈里·法兰克福出版了一本三万字的小册子,书名叫做《On Bullshit》,翻译过来叫做“论扯淡”。法兰克福在这本书里分析说,扯淡远比谎言来得危害大。谎言虽然拒绝真相或者说拒绝真理的权威,反对真理,但毕竟承认存在着真理,它只是试图掩盖真理,谎言在反对真理时是严肃的,而扯淡根本无视真理,根本不在意什么是真实或者到底有没有真实,所以,就影响效力而言,扯淡远比说谎更严重,扯淡所秉持的“反真相”的信条,会渐渐蚕食我们的信心,让我们不再相信可以通过正直的努力来判断真假,甚至不再相信“客观”“探索”等一系列概念。这一分析是很深刻的。事实上,扯淡不仅反真相,更严重的危害在于它反价值。扯淡会消磨掉人类严肃说出的各种价值,进而解构各种具有价值的事情和生活。在严肃的问题上进行貌似严肃的扯淡是可怕的,它会毁掉精神和情感。法兰克福教授在书中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教授和学者们以“学术规范”为名进行没完没了的“合法的”扯淡,以无聊琐碎甚至弱智的学术扯淡冒充高尚的精神事业。必须指出,这种扯淡是对思想和学术的最大伤害。
  相比之下,王永红博士的这本书丝毫没有冒充扯淡的念头。作者积多年见闻及博士四年的潜心研究,可谓“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全书将当下中国基础教育中一个个现实而抓人的问题铺陈开去,用相当的篇幅将道理说透,用明白晓畅的文字表达出观点。在观点的展开与论证方面,作者将我们平常或许只能议论一句话的问题,用十句话全面深刻地论述出来;在观点的概括与提炼方面,作者又将我们平常可能需要十句话才能说清楚的问题,用一句话就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作者超越了理论的新旧之争,直指教育基本规律以及当下中国的教育教学现状,重申和维护了基础教育领域的常识与底线,将一句看似常识的论断——到学校去读书——提到了当下中国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相当高度,并在更深远和广阔的背景下对之进行了有力的捍卫和坚持。这对中国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教育现代化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意义深远。
  钱穆先生曾经说过,治学不能无宗主,但不可立门户。王永红博士这一系列学术观点的提出,在固守常识与基本价值取向的同时,还有一个极为鲜明的特点,就是保持观点的开放。作者没有立意要摧毁什么,也没有非要造就什么。在书中,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的矛盾和冲突,在这些材料面前,作者极力找出办法,从学理与现实层面找一个最近情理的解释,让读者信服。作为一个受过相当学术训练的研究者,作者在书中表现出了严谨的研究态度与工作方法,从不随便说话、张口就来,而是要求证,寻找理据或事实根据。事实上,任何研究都是一种有立场、有价值取向的研究,这没什么好,也没什么不好。换句话说,问题不在于我们有预先的价值取向,而在于怎么处理这个取向。正如解释学中一个非常经典的论断,人人都有先见,先见本身不可怕,只要不是成见。公开承认自己有这样或那样的立场,然后去思考用哪些方法,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只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够公开而深入地展开讨论,推进思考。进而言之,也只有这样的一种讨论与思考,才不会流于情绪化的表达或看似义愤填膺的道义呐喊,借用公共领域的术语来说,只有这样的公共发言,才能够真正扩大公共平台。
  最后需要特别提出的一点,本书在理论上提出了诸多深刻见地之余,居然还极为好看、好读,丝毫没有让人感到理论的枯燥。全书行云流水,动人心弦,读者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在与活泼而生动的现实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联。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向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全面的解决”。很显然,这本书做到了。究其奥秘,除了观点与内容本身言之有物,作者所花费的一番心思亦功不可没。苏轼曾有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一把好琴之所以能够发出悠扬的琴声,关键在于弹奏者和琴的相互作用。反映在《到学校去读书》这本书中,我们亦深有同感:一个好问题,加上一个好作者,才有可能成就一本好书。
  责任编辑 余志权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中小学择校问题一直备受热议。从伦理学角度来看,中小学择校的理念与实践严重损害了教育的基本德性——公平性、民主性、公益性,与民众对教育的伦理道德期望背道而驰。  关键词:教育公平;择校;教育公益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3)11-0004-04  近年来,“择校”问题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和激烈争论的教育热点问题之一。赞同者认为,
近期,《中国教育报》(校长周刊)接连刊登了《做副校长更难》和《副校长有那么难做吗》等几篇文章,笔者读了感触颇深,许多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故也来凑个热闹,谈谈正、副校长难做之事。  副校长的角色和地位,决定了他应当为校长分忧解难,做好校长的助手,在校长与一线教师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而不只是充当一个传话筒而已。在《做副校长更难》一文中谈到,当教师向朱副校长建言“朱校长,你也发两斤肉钱,好给我们
去年6月,我有幸作为由学校师生、家长代表组成的交流团成员,到台湾学习考察。在台期间,我常常被台湾学校家长会的家长们为孩子、为教育付出的心血和努力而感动着,由此我也萌生出一种强烈的愿望:把台湾家长会的经验告诉大家,特别要告诉我们身边的家长,发动家长的力量,让更多的家长理解教育、参与教育,如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就将不再孤单。  台北中正小学,被誉为“都市里的森林小学”,校园里花木扶疏,绿草如茵。那天,我
常识,顾名思义,就是普通的知识、一般的知识。小学品德课程的德育内容大多蕴含在各种常识性题材中,如自然常识、生活常识、社会常识、地理常识和历史常识等等。但常识真的是一般人都知道的知识吗?  在《远离陋习》(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一课教学中,不同的课堂频现诸多有趣的话题:  [情景1]睡懒觉是陋习吗?  师:说说看,生活中还有哪些陋习?  生1:随地吐痰。  生2:阳台晾晒衣物,向楼下滴水
漫步体育路学校,你会被整洁、美观的花园式环境所吸引,被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文明有礼的举止所感动,被教师敬业爱生的精神以及高雅、儒雅、文雅的仪表所震撼;身处体育路学校,你不会看出这是一所仅仅办学不到五年的民办学校,你更不会想到学校的生源来自于全市20多个镇区以及多个国家和地区。追根溯源,这都有赖于体育路学校一直以来秉承“魅力教育”理念,坚持不懈地实施德育常规精细管理。  一、细心规划德育目标:让“自
摘要:压力是由紧张刺激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压力管理则是指对压力的主动调节和有效应对,使之保持适度的水平。小学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压力较大,需要采取有效的压力管理策略,主要包括:觉察压力的预警信号;了解压力的应对方式;寻找和化解压力源;改变对压力和压力事件的认知;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小学教师 心理压力 压力管理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
活动目标  喜欢与同学、老师交往,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知道愉快开朗的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消除烦恼的方法;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活动重难点  学习消除烦恼、体验快乐的方法。  活动准备  教师:课件;学生:烦恼卡。  活动过程  课前导入:  师:第一次见面,我就特别喜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猜猜看,我相信你们一定能猜得出来!(学生随意猜)咱班的孩子真了
【摘要】“教学评一致性”作为较新的一种教育理念,一经提出,便引发了广大教师们的广泛学习与探究。本文立足于小学英语教育实践,以“教学评一致性”这一理念为切入点,依次分析与探讨了其概念、内涵及有效实施策略,旨在借助“教学评一致性”理念推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有力组织与开展,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发展。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概念;内涵;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李静,福建省
编者按: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首先要“会做人”,避免与科任教师相互“拆台”;遇到科任教师与学生发生冲突时,班主任要“嬗变”,学会扮演多种角色;建立融洽的同事关系和师生关系,与科任教师“心心相印”;更要不断更新理念,与科任教师共同成长,引领科任教师形成互动发展的师生关系,方能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打造和谐班集体。      班主任要会“做人”    梅洪建    在新的教育理念呼唤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的
“这种变味的教育,学了能有什么用呢?就是考上大学能如何?找到工作又如何……”“我们不是机器,即使是机器,学校也不该把我们当成追求升学率的工具!”如此犀利的言辞,不是出现在辩论赛上,而是出自一名高中生在3000多名师生注视之下的激情演讲中。  4月9日,江苏启东市汇龙中学经历了一场不小的“风波”。当天上午,学校举行升国旗仪式,高二学生江成博在国旗下讲话时,将之前老师“把关”的演讲稿,悄悄换成另外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