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体系下,不论是统治者政治权力的存续还是我国传统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形成,官僚制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轴心支柱作用,官僚制的两次转型使其更加成熟和稳固。研究我国传统官僚体系的转型轨迹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政治体系;官僚制;转型轨迹
中图分类号:K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070-02
一、引入
政治体系是政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把政治体系作为一个动态过程来理解,他说:“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构成政治体系。”①我国学者王沪宁亦对政治体系进行了全方位多维度的概述。②从而我们得知一个国家政治体系的维系需要获得政治体系内外部组织、设施和制度的全方位的支持与配合,需要从社会各方面获取资源来保证其有序运转和存续。言至于此笔者认为政治体系的运作主要依靠一套制度体系的支撑,这一套体系便是贯穿我国封建——帝国时代的制度:官僚制。
二、官僚制度的两次转型
官僚制度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具有时空性和动态性。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摸爬滚打,不断适应不同统治者的需求顽强的生存下来并逐渐的具有了他独具特色的超稳定结构。在这个过程中的两次变革使他成熟并定型,成为我国制度史上的“轴心制度”③。
(一)第一次转型——德性、理性相结合的官僚制的建立。
可以说这一次的转型主要是在制度精神意义上而言的。从这个角度看,我国传统官僚制经历了“理性为主——德性为主——德理相合”的发展历程。
1.秦朝治国理念——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帝国,为使其基业流传万世便设计了一套精妙绝伦的官僚制度。
(1)思想渊源——以法为尊,文吏治国。
从商鞅变法开始,秦朝就比较崇尚法治,后来接受韩非子的主张,建立了庞杂而严密的法律体系,所谓“昔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④虽尤其夸张成分,但足见其篇章之多,律条之细。所谓“文吏”其特点就是“循法例、度量、刑辟,图籍,不知其义,仅守其数”。⑤也就是说他们是严格按照法律工作的专业受训人员。
(2)选官制度——军功授爵,绩效升迁。
秦朝选官制度形式多样,官员来源广泛。如“以军功、习武为吏、以‘文不害’为吏、以学校培养、明律例为吏”⑥等等,对官员的升迁建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考课、上计制度,按照官员的实际政绩进行考核评定。
(3)行政方式——公文行政,循名责实。
秦朝信奉“循名责实”的法家原则,法令典规,文书档案等成了帝国行政活动的而基础,而此时恰逢公文制度已经进入了系统化阶段,从中央到地方政务的上传下达都是通过公文来完成的。
完整而精密的官僚体系使得秦朝官僚制的运行效率和对社会的治理能力与韦伯的现代官僚制不相上下,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秦朝官僚制度的精神就是一种效率至上的理性精神。
2.汉朝治国理念——德理相兼,儒吏合流。
汉初百废待兴,借鉴秦亡之训。虽在制度上“汉承秦制”但实际治国理念却告别了严刑峻法,曾一度流行黄老之学,力图把高速运转的官僚机器的转速降到最低。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生为主的“循吏群体”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最终使儒学取得官方意识形态的地位,儒学注重“君子治国”,⑦官僚制度进入了他的德性化时代,也即“伦理行政”⑧时期。这一时期,“经术”逐渐成为支配帝国政治和行政的规范,儒生与文吏也在冲突中不断融合,出现了“儒生习文法,而吏员读经书”的儒吏合流的现象。
西汉后期德性行政迅速发展,导致了“王莽新政”的纯德性改制,他乞灵古礼,借助符命,全盘抛弃秦汉以来的法制以及理性行政精神,造成了官僚制度史上秦政以来的又一个行政极端。他的失败是注定的也是极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他为官僚制指明了一条道路:纯理性的秦政和纯德性的新政在官僚制的运行中都是行不通的,我们必须兼而用之,即德性官僚和理性官僚相结合,理性化制度架构和德性化制度精神形结合。
(二)官僚制度的异化——官僚集团贵族化。
对于官僚制度而言,秦汉时期只是处于其形成发展时期,仍有许多的不完善和稚嫩之处。如秦汉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固有的缺陷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另外官僚制度在职位设置上权责不明确,交叉叠加现象层出不穷,所谓“出将入相”,文武分职却不专职,致使一些官员凭借自己的能力对权力进行垄断。这给官僚世家的形成留下了很大的空间,魏晋时期门阀士族的强大就是明证。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是封建贵族在新生官僚政治中的一种变体,是官僚制度的一种异化。这种异化表明官僚制亟待进一步转型,进行更深层次的变革。
(三)第二次转型——文官制度的建立。
“以文制武”是宋朝一以贯之的治国理念和统治方针,其官僚制最突出的特点便是文官制度的建立。
1.祖宗之法——“事为之防,曲为之制”⑨。
宋太祖依仗自己掌握的军事实力发动兵变黄袍加身,为防止武将权重,旧事重演,将重文轻武奉为祖宗之法,既定圭臭,强调保持对于意外事变的警戒之心,适度调解制度来维持统治的稳定。
2.崇文抑武——与士大夫治天下。
文武制衡,以文驭武贯穿于宋朝官僚制度的始终,篇幅所限,笔者仅从暂且仅从军事系统加以说明。
(1)统军指挥系统。
一方面从二司到三衙,宋朝实现了对中央统军机构的权力分割。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鼎足而立,互相牵制,在外受制于枢密院,本身并无调兵权,加之枢密院中逐渐确立了文臣的主导地位,出现了三衙将帅在礼节上屈从文官大臣的局面;另一方面在地方则制定了“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⑩的方针,实行以文官支配武将的原则,具体就是以文臣为各地经略安抚使兼部署,指挥和统率当地驻军,而以武将为副职,承担部将的角色。 (2)作战决策系统——将从中御。
即皇帝给将领授阵图,对军队驻扎地点,出战时机等一一予以详细安排,直接指挥军事行动。相当于皇帝运筹于深宫,授阵图于千里之外,剥夺将帅临阵处置的决断权。
总之宋代庞大的文官集团加之一套高度发达文官制度的建立,不仅使宋王朝长期稳定也让中国的封建社会更加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结语
归根结底官僚制度的两次转型都是围绕政治权力有谁掌控,及如何更好地使用政治权力的过程。这也是官僚制从古到今的核心问题。两次变革不只是更好地稳定了当朝的政治基础,对后世理解官僚制也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对我们探讨官僚制的运行的轨迹大有助益,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美]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M].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2]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谷宇:轴心制度与帝国的政治体系——中国传统官僚制度的政治学解读上[M].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4]班固:汉书·汉宣帝(卷8)[M].中华书局1962年版。
[5]荀况:荀子[M].上海古籍出版社1089年版。
[6]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2月版。
[7]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8]张金鉴:中国文官制度史[M].台北:华冈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版,第11页。
注释:
①[美]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M].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22-123页。
②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6页。“所谓政治体系:第一,政治体系活动的水平方向,包括政府的各个机构以及他们之间的组织、权力、人际关系等;第二,政治体系活动的垂直方向,如中央政治体系、地方政治体系等;第三,政治体系活动的全部方向,他包括社会力量对政治体系的介入和作用。”
③谷宇:轴心制度与帝国的政治体系——中国传统官僚制度的政治学解读[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8页。“轴心制度”是指:“政治体系内制度群的其他政治制度都围绕着这种制度展开和运行,如果将这种制度抽取出来,那么整个制度便会分崩离析,进而引发政治体系内部制度的无序和政治体系存续条件的丧失并影响其正常政治功能的发挥,甚至导致整个政治体系的解体。”
④班固:汉书·汉宣帝(卷8)[M[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⑤荀况:荀子[M]上海古籍出版社1089年版。
⑥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2月版,第289-292页。
⑦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第55页。
⑧谷宇:轴心制度与帝国的政治体系——中国传统官僚制度的政治学解读[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83页。所谓“伦理行政”就是以传统礼教和道德伦理为指针,以行政行为的正当性、正义性为直接目标的价值取向。
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开宝九年十一月乙卯条。
⑩张金鉴:中国文官制度史[M].台北:华冈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版,第11页。
关键词:政治体系;官僚制;转型轨迹
中图分类号:K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070-02
一、引入
政治体系是政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把政治体系作为一个动态过程来理解,他说:“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构成政治体系。”①我国学者王沪宁亦对政治体系进行了全方位多维度的概述。②从而我们得知一个国家政治体系的维系需要获得政治体系内外部组织、设施和制度的全方位的支持与配合,需要从社会各方面获取资源来保证其有序运转和存续。言至于此笔者认为政治体系的运作主要依靠一套制度体系的支撑,这一套体系便是贯穿我国封建——帝国时代的制度:官僚制。
二、官僚制度的两次转型
官僚制度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具有时空性和动态性。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摸爬滚打,不断适应不同统治者的需求顽强的生存下来并逐渐的具有了他独具特色的超稳定结构。在这个过程中的两次变革使他成熟并定型,成为我国制度史上的“轴心制度”③。
(一)第一次转型——德性、理性相结合的官僚制的建立。
可以说这一次的转型主要是在制度精神意义上而言的。从这个角度看,我国传统官僚制经历了“理性为主——德性为主——德理相合”的发展历程。
1.秦朝治国理念——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帝国,为使其基业流传万世便设计了一套精妙绝伦的官僚制度。
(1)思想渊源——以法为尊,文吏治国。
从商鞅变法开始,秦朝就比较崇尚法治,后来接受韩非子的主张,建立了庞杂而严密的法律体系,所谓“昔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④虽尤其夸张成分,但足见其篇章之多,律条之细。所谓“文吏”其特点就是“循法例、度量、刑辟,图籍,不知其义,仅守其数”。⑤也就是说他们是严格按照法律工作的专业受训人员。
(2)选官制度——军功授爵,绩效升迁。
秦朝选官制度形式多样,官员来源广泛。如“以军功、习武为吏、以‘文不害’为吏、以学校培养、明律例为吏”⑥等等,对官员的升迁建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考课、上计制度,按照官员的实际政绩进行考核评定。
(3)行政方式——公文行政,循名责实。
秦朝信奉“循名责实”的法家原则,法令典规,文书档案等成了帝国行政活动的而基础,而此时恰逢公文制度已经进入了系统化阶段,从中央到地方政务的上传下达都是通过公文来完成的。
完整而精密的官僚体系使得秦朝官僚制的运行效率和对社会的治理能力与韦伯的现代官僚制不相上下,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秦朝官僚制度的精神就是一种效率至上的理性精神。
2.汉朝治国理念——德理相兼,儒吏合流。
汉初百废待兴,借鉴秦亡之训。虽在制度上“汉承秦制”但实际治国理念却告别了严刑峻法,曾一度流行黄老之学,力图把高速运转的官僚机器的转速降到最低。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生为主的“循吏群体”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最终使儒学取得官方意识形态的地位,儒学注重“君子治国”,⑦官僚制度进入了他的德性化时代,也即“伦理行政”⑧时期。这一时期,“经术”逐渐成为支配帝国政治和行政的规范,儒生与文吏也在冲突中不断融合,出现了“儒生习文法,而吏员读经书”的儒吏合流的现象。
西汉后期德性行政迅速发展,导致了“王莽新政”的纯德性改制,他乞灵古礼,借助符命,全盘抛弃秦汉以来的法制以及理性行政精神,造成了官僚制度史上秦政以来的又一个行政极端。他的失败是注定的也是极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他为官僚制指明了一条道路:纯理性的秦政和纯德性的新政在官僚制的运行中都是行不通的,我们必须兼而用之,即德性官僚和理性官僚相结合,理性化制度架构和德性化制度精神形结合。
(二)官僚制度的异化——官僚集团贵族化。
对于官僚制度而言,秦汉时期只是处于其形成发展时期,仍有许多的不完善和稚嫩之处。如秦汉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固有的缺陷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另外官僚制度在职位设置上权责不明确,交叉叠加现象层出不穷,所谓“出将入相”,文武分职却不专职,致使一些官员凭借自己的能力对权力进行垄断。这给官僚世家的形成留下了很大的空间,魏晋时期门阀士族的强大就是明证。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是封建贵族在新生官僚政治中的一种变体,是官僚制度的一种异化。这种异化表明官僚制亟待进一步转型,进行更深层次的变革。
(三)第二次转型——文官制度的建立。
“以文制武”是宋朝一以贯之的治国理念和统治方针,其官僚制最突出的特点便是文官制度的建立。
1.祖宗之法——“事为之防,曲为之制”⑨。
宋太祖依仗自己掌握的军事实力发动兵变黄袍加身,为防止武将权重,旧事重演,将重文轻武奉为祖宗之法,既定圭臭,强调保持对于意外事变的警戒之心,适度调解制度来维持统治的稳定。
2.崇文抑武——与士大夫治天下。
文武制衡,以文驭武贯穿于宋朝官僚制度的始终,篇幅所限,笔者仅从暂且仅从军事系统加以说明。
(1)统军指挥系统。
一方面从二司到三衙,宋朝实现了对中央统军机构的权力分割。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鼎足而立,互相牵制,在外受制于枢密院,本身并无调兵权,加之枢密院中逐渐确立了文臣的主导地位,出现了三衙将帅在礼节上屈从文官大臣的局面;另一方面在地方则制定了“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⑩的方针,实行以文官支配武将的原则,具体就是以文臣为各地经略安抚使兼部署,指挥和统率当地驻军,而以武将为副职,承担部将的角色。 (2)作战决策系统——将从中御。
即皇帝给将领授阵图,对军队驻扎地点,出战时机等一一予以详细安排,直接指挥军事行动。相当于皇帝运筹于深宫,授阵图于千里之外,剥夺将帅临阵处置的决断权。
总之宋代庞大的文官集团加之一套高度发达文官制度的建立,不仅使宋王朝长期稳定也让中国的封建社会更加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结语
归根结底官僚制度的两次转型都是围绕政治权力有谁掌控,及如何更好地使用政治权力的过程。这也是官僚制从古到今的核心问题。两次变革不只是更好地稳定了当朝的政治基础,对后世理解官僚制也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对我们探讨官僚制的运行的轨迹大有助益,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美]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M].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2]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谷宇:轴心制度与帝国的政治体系——中国传统官僚制度的政治学解读上[M].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4]班固:汉书·汉宣帝(卷8)[M].中华书局1962年版。
[5]荀况:荀子[M].上海古籍出版社1089年版。
[6]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2月版。
[7]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8]张金鉴:中国文官制度史[M].台北:华冈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版,第11页。
注释:
①[美]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M].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22-123页。
②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6页。“所谓政治体系:第一,政治体系活动的水平方向,包括政府的各个机构以及他们之间的组织、权力、人际关系等;第二,政治体系活动的垂直方向,如中央政治体系、地方政治体系等;第三,政治体系活动的全部方向,他包括社会力量对政治体系的介入和作用。”
③谷宇:轴心制度与帝国的政治体系——中国传统官僚制度的政治学解读[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8页。“轴心制度”是指:“政治体系内制度群的其他政治制度都围绕着这种制度展开和运行,如果将这种制度抽取出来,那么整个制度便会分崩离析,进而引发政治体系内部制度的无序和政治体系存续条件的丧失并影响其正常政治功能的发挥,甚至导致整个政治体系的解体。”
④班固:汉书·汉宣帝(卷8)[M[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⑤荀况:荀子[M]上海古籍出版社1089年版。
⑥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2月版,第289-292页。
⑦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第55页。
⑧谷宇:轴心制度与帝国的政治体系——中国传统官僚制度的政治学解读[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83页。所谓“伦理行政”就是以传统礼教和道德伦理为指针,以行政行为的正当性、正义性为直接目标的价值取向。
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开宝九年十一月乙卯条。
⑩张金鉴:中国文官制度史[M].台北:华冈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版,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