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是学生启蒙的关键阶段,也是培养学生长久学习兴趣的时期,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小学生探究数学知识和问题的强烈兴趣,在建设更加开放、活跃、积极的新型数学课堂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提高总体教学效率、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为教学目标,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积累工作经验,与同事积极协作,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从而分析出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分析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师都要在学科本身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目前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设计,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理念,才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先进性,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尚小,身体和心理都很不成熟,对抽象知识缺乏兴趣,所以他们在数学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非常容易走神,产生无意义的注意力转移.教师要讲究教学的方式方法,积极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形式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翁,有助于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一、课程导入需灵活多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联系旧知顺其自然地导入
在大多数情况下,课堂开始前的5分钟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时间,所以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环节,以灵活多变的方式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更快地投入到学习状态当中.小学生的自制力和约束力较低,很多时候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兴趣的驱使和引导,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时,要灵活多变,注重其具有的趣味性,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教授“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内容时,可以先利用之前学习过的知识来进行课堂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知识点,辅以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之前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巩固.数学是一门知识关联性较强的科目,所有知识点的学习都是环环相扣的.基于这一点,教师可以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完成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选择情景创设、角色扮演、互动交流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课堂导入,从而很顺利地引入课程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自然过渡,顺次递进.
(二)根据实际问题进行有效导入
鲍波尔曾说:“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际、去查看.”数学知识都是对实际生活的反映和总结,小学生不喜欢学数学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课本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缺乏生动的联系,潜意识中认为数学是形式上的枯燥理论.因此,数学教师课前的导入应该基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由简单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思考意识.例如教学“负数”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负号的符号意义,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我们这里冬天是不是特别冷?”这种聊天式的导入让学生感到非常轻松并且纷纷点头回应教师.这时教师接着引导学生:“同学们,冬天最冷一般是多少度呢?谁注意过?”学生回答:“零下10摄氏度、零下8摄氏度……”对天气预报比较留心的学生则会告诉教师:“我看到天气预报中用一个短横线表示零下!”教师赞扬此名同学的细心并且让他到黑板上书写这一符号,然后不少学生纷纷表示自己对此也有印象.在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情绪之后,教师再告诉学生这是一种典型的数学表示方法,负号代表0以下的数字,让小学生产生“数学为了生活服务,数学让生活中的计算更加简便快捷”的正确思想,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问题导入能够拓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顺藤摸瓜”,找到学习数学的诀窍.
二、学会“装神弄鬼”,巧设悬念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性,利用问题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积极自主地学习和探究,通过独立思考找到答案将会更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课堂的教学内容,消化吸收学到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常识或者学生都熟悉的事物进行问题悬念的设置.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年月日”的教学中,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茗茗今年已经9岁了,每到她生日这一天,她的父母都会陪她一起过生日,但是奇怪的是茗茗到今年只过了两次生日,这是为什么呢?”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生活化的教学问题富有一定的趣味性,既符合当下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便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不断提高.
三、学会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一)课堂内容呈现方式大变革
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配备多媒体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教学水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情况,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设计,从而选择最适用于学生的教学方法.另外,多媒体教学相较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更科学、高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也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方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具有更大的优势,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直观生动,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教师在进行“观察物体”这一章节的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运用多媒体将相关的教学内容转换为视频、图片、PPT课件等形式,不仅能够节省教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时间,还能给予学生直观的学习体验,便于学生从各方面观察物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教师要适当地利用多媒体,而不要过于依赖多媒体,不然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对多媒体过分依赖,在进行一般的课堂讲解时就会变得缺乏兴致,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多媒體教学将来会成为教学的主流,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做出创新改良,不断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利用屏幕投影轻松进行错题分析
屏幕投影在教育中具体表现为实物展台、视频展台、实物投影仪等,它具有CCD摄像机光电转换技术,与教室中配备的白板相互配合,能够将书本、试卷、图片等清晰地显示到白板屏幕上,从而快速地实现信息分享与沟通.无论是数学课还是数学作业,都涉及大量的习题练习.小学生做题不够仔细认真,思维能力也稍有欠缺,在做数学题时错误频出,并且每名学生的错误点都不尽相同.教师如果在黑板上一一举例,或者通过拍照的方式上传到PPT中,就会导致讲题的速度慢、范围小,学生在这一过程也会因为视觉疲劳而产生厌烦感,不能高效地吸收教师讲解的解题重点、易错点.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展示台进行屏幕投影清晰还原错题步骤.例如“四则运算”一课,教师将学生在运算步骤中出现的问题一一投射到大屏幕中,让全班学生一起找出错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发言非常积极踊跃,没有找出错误的学生也能够通过他人的提示恍然大悟,从而做到反观自己、突破思维,及时改变自己的运算思路.这种非直接讲解式的错题纠正模式能够充分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使学生在明确易错点的同时能够掌握高效的自我检查方法,以避免下一次再出错.教师要善于结合数学学科特点高效灵活地利用多媒体技术,防止课堂时间流逝,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培养小学生及时预习复习的好习惯
(一)掌握全局式的纵览预习法
小学生缺乏数学理论基础,对课本知识理解的速度相对较慢.数学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通常会遇到自己讲得非常清楚但是学生总是不理解、不明白的情况,这是由小学生思维不够成熟的特点导致的.为了保证学习效果,让学生提前对数学知识有一个全面了解,教师可以在家庭作业中适当地设置课前预习环节.小学生的课前预习应该以适度为原则,教师不能过度要求学生对课本知识内容进行深挖与探究.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教师可以在作业中布置“翻阅浏览初步认识、简单计算和简单应用三个小板块”的任务,避免小学生因被具体细节难住而无法顺畅预习的问题,帮助小学生树立数学整体观念.教师可以配以“模仿课本动手折一折,体会分数的实际含义”为题的动手操作任务.这种预习方式非常灵活有趣,不仅使小学生摆脱了繁重的作业压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数学知识的亲身体验之中.实践操作和模仿符合小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能够化抽象为具体,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内在理解.纵览式的预习法能够防止小学生进入思维误区,把即将学到的新知识以框架的形式储存在头脑之中,在课堂中学生就可以有效地调动以及分类整理自己预习过的数学知识,大幅度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二)借助思维导图整理章节重点知识
小学数学以积累和初步认识为主,因此课本内容较为浅显,但是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几乎包含了所有的数学基础理论.小学生的记忆广度比较狭窄,对整体知识缺乏主动性构建和梳理.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会发现,小学生对于单节课的内容已经掌握得非常牢固,但是在进行单元整合测试的时候错误频出、记忆不清.在传统教学中,呆板直白的知识梳理让学生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在复习时也无法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模式带领学生进行有趣的知识整理.以图形的知识梳理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拟人化的太阳为中心引出“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两个分支,在平面图形这一支可以用形状各异的图形分别代表规则图形、不规则图形与组合图形,立体图形分支亦然;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图像式的导图中添加入公式和运算方法,学生在复习时就会一目了然.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必须符合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为基础,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学方法.
五、结 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好数学学习基础的关键时期.数学教师要始终秉持着负责的工作态度投入到教学实践之中,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善于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与各学科教师展开相关的教学合作与研究.教师只有能够充分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听得认真、学得开心、做得愉悦”,进而不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开祥,马延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91 94.
[2]孙富英.学科型教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108 121.
[3]蒲佳.淺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新校园(中旬刊),2018(3): 58-58.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分析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师都要在学科本身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目前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设计,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理念,才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先进性,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尚小,身体和心理都很不成熟,对抽象知识缺乏兴趣,所以他们在数学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非常容易走神,产生无意义的注意力转移.教师要讲究教学的方式方法,积极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形式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翁,有助于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一、课程导入需灵活多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联系旧知顺其自然地导入
在大多数情况下,课堂开始前的5分钟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时间,所以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环节,以灵活多变的方式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更快地投入到学习状态当中.小学生的自制力和约束力较低,很多时候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兴趣的驱使和引导,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时,要灵活多变,注重其具有的趣味性,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教授“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内容时,可以先利用之前学习过的知识来进行课堂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知识点,辅以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之前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巩固.数学是一门知识关联性较强的科目,所有知识点的学习都是环环相扣的.基于这一点,教师可以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完成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选择情景创设、角色扮演、互动交流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课堂导入,从而很顺利地引入课程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自然过渡,顺次递进.
(二)根据实际问题进行有效导入
鲍波尔曾说:“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际、去查看.”数学知识都是对实际生活的反映和总结,小学生不喜欢学数学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课本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缺乏生动的联系,潜意识中认为数学是形式上的枯燥理论.因此,数学教师课前的导入应该基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由简单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思考意识.例如教学“负数”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负号的符号意义,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我们这里冬天是不是特别冷?”这种聊天式的导入让学生感到非常轻松并且纷纷点头回应教师.这时教师接着引导学生:“同学们,冬天最冷一般是多少度呢?谁注意过?”学生回答:“零下10摄氏度、零下8摄氏度……”对天气预报比较留心的学生则会告诉教师:“我看到天气预报中用一个短横线表示零下!”教师赞扬此名同学的细心并且让他到黑板上书写这一符号,然后不少学生纷纷表示自己对此也有印象.在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情绪之后,教师再告诉学生这是一种典型的数学表示方法,负号代表0以下的数字,让小学生产生“数学为了生活服务,数学让生活中的计算更加简便快捷”的正确思想,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问题导入能够拓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顺藤摸瓜”,找到学习数学的诀窍.
二、学会“装神弄鬼”,巧设悬念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性,利用问题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积极自主地学习和探究,通过独立思考找到答案将会更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课堂的教学内容,消化吸收学到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常识或者学生都熟悉的事物进行问题悬念的设置.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年月日”的教学中,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茗茗今年已经9岁了,每到她生日这一天,她的父母都会陪她一起过生日,但是奇怪的是茗茗到今年只过了两次生日,这是为什么呢?”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生活化的教学问题富有一定的趣味性,既符合当下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便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不断提高.
三、学会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一)课堂内容呈现方式大变革
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配备多媒体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教学水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情况,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设计,从而选择最适用于学生的教学方法.另外,多媒体教学相较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更科学、高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也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方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具有更大的优势,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直观生动,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教师在进行“观察物体”这一章节的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运用多媒体将相关的教学内容转换为视频、图片、PPT课件等形式,不仅能够节省教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时间,还能给予学生直观的学习体验,便于学生从各方面观察物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教师要适当地利用多媒体,而不要过于依赖多媒体,不然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对多媒体过分依赖,在进行一般的课堂讲解时就会变得缺乏兴致,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多媒體教学将来会成为教学的主流,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做出创新改良,不断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利用屏幕投影轻松进行错题分析
屏幕投影在教育中具体表现为实物展台、视频展台、实物投影仪等,它具有CCD摄像机光电转换技术,与教室中配备的白板相互配合,能够将书本、试卷、图片等清晰地显示到白板屏幕上,从而快速地实现信息分享与沟通.无论是数学课还是数学作业,都涉及大量的习题练习.小学生做题不够仔细认真,思维能力也稍有欠缺,在做数学题时错误频出,并且每名学生的错误点都不尽相同.教师如果在黑板上一一举例,或者通过拍照的方式上传到PPT中,就会导致讲题的速度慢、范围小,学生在这一过程也会因为视觉疲劳而产生厌烦感,不能高效地吸收教师讲解的解题重点、易错点.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展示台进行屏幕投影清晰还原错题步骤.例如“四则运算”一课,教师将学生在运算步骤中出现的问题一一投射到大屏幕中,让全班学生一起找出错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发言非常积极踊跃,没有找出错误的学生也能够通过他人的提示恍然大悟,从而做到反观自己、突破思维,及时改变自己的运算思路.这种非直接讲解式的错题纠正模式能够充分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使学生在明确易错点的同时能够掌握高效的自我检查方法,以避免下一次再出错.教师要善于结合数学学科特点高效灵活地利用多媒体技术,防止课堂时间流逝,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培养小学生及时预习复习的好习惯
(一)掌握全局式的纵览预习法
小学生缺乏数学理论基础,对课本知识理解的速度相对较慢.数学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通常会遇到自己讲得非常清楚但是学生总是不理解、不明白的情况,这是由小学生思维不够成熟的特点导致的.为了保证学习效果,让学生提前对数学知识有一个全面了解,教师可以在家庭作业中适当地设置课前预习环节.小学生的课前预习应该以适度为原则,教师不能过度要求学生对课本知识内容进行深挖与探究.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教师可以在作业中布置“翻阅浏览初步认识、简单计算和简单应用三个小板块”的任务,避免小学生因被具体细节难住而无法顺畅预习的问题,帮助小学生树立数学整体观念.教师可以配以“模仿课本动手折一折,体会分数的实际含义”为题的动手操作任务.这种预习方式非常灵活有趣,不仅使小学生摆脱了繁重的作业压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数学知识的亲身体验之中.实践操作和模仿符合小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能够化抽象为具体,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内在理解.纵览式的预习法能够防止小学生进入思维误区,把即将学到的新知识以框架的形式储存在头脑之中,在课堂中学生就可以有效地调动以及分类整理自己预习过的数学知识,大幅度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二)借助思维导图整理章节重点知识
小学数学以积累和初步认识为主,因此课本内容较为浅显,但是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几乎包含了所有的数学基础理论.小学生的记忆广度比较狭窄,对整体知识缺乏主动性构建和梳理.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会发现,小学生对于单节课的内容已经掌握得非常牢固,但是在进行单元整合测试的时候错误频出、记忆不清.在传统教学中,呆板直白的知识梳理让学生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在复习时也无法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模式带领学生进行有趣的知识整理.以图形的知识梳理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拟人化的太阳为中心引出“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两个分支,在平面图形这一支可以用形状各异的图形分别代表规则图形、不规则图形与组合图形,立体图形分支亦然;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图像式的导图中添加入公式和运算方法,学生在复习时就会一目了然.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必须符合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为基础,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学方法.
五、结 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好数学学习基础的关键时期.数学教师要始终秉持着负责的工作态度投入到教学实践之中,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善于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与各学科教师展开相关的教学合作与研究.教师只有能够充分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听得认真、学得开心、做得愉悦”,进而不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开祥,马延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91 94.
[2]孙富英.学科型教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108 121.
[3]蒲佳.淺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新校园(中旬刊),2018(3): 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