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据历史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将历史教育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内容归纳为:爱国主义情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民主法治意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通过这五个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能自觉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开放意识,具有民族自豪感、自尊意识和自信心,具有为祖国建设献身的精神,具有为世界和平进步事业而努力的历史责任感,具有对世界竞争的参与意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影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因素主要有学生、教材、教师和社会四类。
第一学生。学生是有不同个性的个体,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认知特点和已有的道德价值观,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改变把学生当成被动的学习接受者的传统观念和做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二教材。教材无疑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材料,这里的教材是与学生相联系的的各种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图像材料、数据资料、音乐资料等。但并非学生只要阅读教科书就能达到感情升华、情感内化,单就历史教科书而言他不是政治读本,思想教育蕴含在字里行间,只有师生共同挖掘、感悟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才能真正使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到学生的心田,实现教学目标。
第三教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自身的道德品质和学科素养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教师要在观念上把德育由“灌”变为“导”,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建立在轻蔑和敌视之上,也没有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罚和制裁来实现。教师要把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学生的真情包含其中。
针对影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要因素在教学策略选择上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遵循学生心理发展实际以“导”代“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也影响到了学生,他们不再盲目的听从老师和父母的说教,而是有了自己的看法。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展交流展示:“在二战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请说明理由?”结果不少学生选择了希特勒,其中选择的理由有“希特勒是个军事家、思想家”“欣赏希特勒的胆量和才能,敢同世界作战的的气魄”等等,因为他们的理由有一定的合理性,对学生的这些认识不能简单的批评或否定,要进行适当的引导,而不是强行灌输,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要情感和理性相结合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失去理性情感就会变得盲目和狂热,最终毁掉一切。在学习二战后的美国时展示播放“911事件”的纪实图片并用富于感情的语言讲解事件给美国人民带来的灾难。然后设问:“了解这些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学生回答的大多是“难过、沉重……”进而展示事件发生的当天网上网民的一些留言:一些网民呼吁将“911”定为中国“胜利日”;打油诗“炸得好啊炸得妙,炸的世贸倒塌掉,炸的五角大火烧。炸得好啊炸得妙,炸的美帝哇哇叫,世界人民哈哈笑”设问“国人此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对此应该怎样认识?这些问题自然会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展示情景材料: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地区发生特大地震,造成惨烈灾难,美国网友第一时间发帖声援中国抗震救灾,为中国人民祈祷:“这么短时间内发生两次大型自然灾害,真恐怖,向所有人祈福”“多谢,很快就有地区救援……我今晚要停下来所有的事情,祈祷上帝立刻去帮助那些受灾的人。”材料也自然会引起学生思考:美国人民也是挺善良挺任性的吧?美国是传统印象中的“美帝”吗?我们应该怎样面对人类的灾难?怎样面对人的生命……学生带着自己的思索自己的收获即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必然会情感和理性并存。
三、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发挥教学民主
所有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发展,育人目标的实现也应该放弃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采取灵活多样的“主体参与式”的教学策略,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形成价值判断。想象体验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进而可以采取办历史小报、辩论会、演讲比赛等活动方式,来启发学生内心感受,培养丰富情感和责任感,促使学生在逐步社会化的过程中不断实现个性化。
四、适当运用现代化手段,“动”“静”结合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由于历史的特点,仅靠语言很难再现历史人物、历史场景。适当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形象感知道德形象,历史进程,激发道德情感,形成价值判断。
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形成道德表象后,如果不加以强化这种道德表象可能淡化,或仅仅停留在原有水平上,只有寓于历史知识中的道德现象、道德情境、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进行反复观察深刻体验才能形成一种理性认识。在这个转变中学生不断地用自己已有的道德经验和价值观对新理解的道德认识进行比较和衡量然后做出选择使其得到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从而形成自己的思想认识,形成道德信念。形成道德信念后就会按照自己的行为准则坚定不移的去行动。育人的目标自然就实现了。
第一学生。学生是有不同个性的个体,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认知特点和已有的道德价值观,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改变把学生当成被动的学习接受者的传统观念和做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二教材。教材无疑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材料,这里的教材是与学生相联系的的各种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图像材料、数据资料、音乐资料等。但并非学生只要阅读教科书就能达到感情升华、情感内化,单就历史教科书而言他不是政治读本,思想教育蕴含在字里行间,只有师生共同挖掘、感悟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才能真正使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到学生的心田,实现教学目标。
第三教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自身的道德品质和学科素养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教师要在观念上把德育由“灌”变为“导”,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建立在轻蔑和敌视之上,也没有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罚和制裁来实现。教师要把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学生的真情包含其中。
针对影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要因素在教学策略选择上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遵循学生心理发展实际以“导”代“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也影响到了学生,他们不再盲目的听从老师和父母的说教,而是有了自己的看法。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展交流展示:“在二战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请说明理由?”结果不少学生选择了希特勒,其中选择的理由有“希特勒是个军事家、思想家”“欣赏希特勒的胆量和才能,敢同世界作战的的气魄”等等,因为他们的理由有一定的合理性,对学生的这些认识不能简单的批评或否定,要进行适当的引导,而不是强行灌输,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要情感和理性相结合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失去理性情感就会变得盲目和狂热,最终毁掉一切。在学习二战后的美国时展示播放“911事件”的纪实图片并用富于感情的语言讲解事件给美国人民带来的灾难。然后设问:“了解这些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学生回答的大多是“难过、沉重……”进而展示事件发生的当天网上网民的一些留言:一些网民呼吁将“911”定为中国“胜利日”;打油诗“炸得好啊炸得妙,炸的世贸倒塌掉,炸的五角大火烧。炸得好啊炸得妙,炸的美帝哇哇叫,世界人民哈哈笑”设问“国人此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对此应该怎样认识?这些问题自然会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展示情景材料: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地区发生特大地震,造成惨烈灾难,美国网友第一时间发帖声援中国抗震救灾,为中国人民祈祷:“这么短时间内发生两次大型自然灾害,真恐怖,向所有人祈福”“多谢,很快就有地区救援……我今晚要停下来所有的事情,祈祷上帝立刻去帮助那些受灾的人。”材料也自然会引起学生思考:美国人民也是挺善良挺任性的吧?美国是传统印象中的“美帝”吗?我们应该怎样面对人类的灾难?怎样面对人的生命……学生带着自己的思索自己的收获即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必然会情感和理性并存。
三、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发挥教学民主
所有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发展,育人目标的实现也应该放弃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采取灵活多样的“主体参与式”的教学策略,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形成价值判断。想象体验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进而可以采取办历史小报、辩论会、演讲比赛等活动方式,来启发学生内心感受,培养丰富情感和责任感,促使学生在逐步社会化的过程中不断实现个性化。
四、适当运用现代化手段,“动”“静”结合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由于历史的特点,仅靠语言很难再现历史人物、历史场景。适当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形象感知道德形象,历史进程,激发道德情感,形成价值判断。
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形成道德表象后,如果不加以强化这种道德表象可能淡化,或仅仅停留在原有水平上,只有寓于历史知识中的道德现象、道德情境、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进行反复观察深刻体验才能形成一种理性认识。在这个转变中学生不断地用自己已有的道德经验和价值观对新理解的道德认识进行比较和衡量然后做出选择使其得到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从而形成自己的思想认识,形成道德信念。形成道德信念后就会按照自己的行为准则坚定不移的去行动。育人的目标自然就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