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jt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听老师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直觉得这个句子很好。后来知道这个诗句出自杜甫的一首长诗《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首诗的开头几句是这样的: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健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其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诗向来被很多人津津乐道。人们一直把它作为一个人学识渊博的象征,或者作为自己努力追求的目标。关于这句诗的理解,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某财主家有一个呆儿子,长到七八岁还什么都不会。于是财主就请了一位先生教他念书。一天,刚吃过早饭,呆子歪着脑袋得意地对他爸爸说:“先生教的我都学会了,我想出去玩。”财主不信,就出了个作文题目,让他回房中去写一篇文章。眼看到了中午,还不见儿子出来交卷。财主有点不耐烦了,就走进房间。只见屋里满地都是撕破的书,呆子还在直眉瞪眼地撕着,累得满头大汗。财主奇怪地问:“你这是干什么呢?”呆子噘着嘴嘟囔起来:“老师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我这半天才撕破了一百多本,真是累死人了!”听了这话,那财主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
  故事中的呆子对于“破万卷”的理解,让人感到好笑。那么,应当怎样理解“读书破万卷”呢?
  明末清初的学者仇兆鳌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很好的说法。他认为,所谓“读书破万卷”,应当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曰胸罗万卷,故左右逢源而下笔如有神;二曰书破犹韦编三绝之意,盖熟读到卷易磨也;三曰识破万卷之理。”
  根据仇兆鳌的说法,读书破万卷的“破”字,首先是指从数量上突破。胸罗万卷,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万卷”应当首先从阅读数量上理解。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相呼应的还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百”也是说的数量。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首先应当有相当的数量,才可能有较大的提升。“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向来是成功学者的修身目标。纵观历史,像司马迁、马克思、毛泽东等等伟大人物都是“读万卷书”的榜样。
  第二,破万卷的“破”,也可以从书的形体上来理解,那就是书的形体被磨破。就像孔子读《易》,读到韦编三绝的地步,书卷就容易磨破。孔子读《易》读到了什么程度?读到多次把装订书简的熟牛皮绳都磨断了,可见读《易》的时间之久,遍数之多。关于读书遍数多的例子不胜枚举。“读书破万卷”用一个“破”字来形容读的遍数之多。
  第三,破万卷的“破”,还可以说是从机理上参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到一定的程度,书中的意蕴自然就会理解,这就是从机理上参破。举例来说,对于《阿Q正传》的阅读,王冶秋有一段著名的评论。王冶秋认为,要读懂《阿Q正传》,至少要读十四遍以上:读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第二遍,才咂出一点不笑的成分;第三遍,鄙弃阿Q的为人;第四遍,鄙弃化为同情;第五遍,同情化为深思的眼泪;第六遍,阿Q还是阿Q;第七遍,阿Q向自己身上扑来;第八遍,阿Q与你自己合而为一;第九遍,又一一化为你的亲戚朋友;第十遍,扩大到你的左邻右舍;第十一遍,扩大到全国;第十二遍,甚至扩大到洋人的国土;第十三遍,你觉得它是一面镜子;第十四遍,也许是报警器。如此,随着一遍一遍的深入阅读,作品的意蕴就会逐步被读者参破。
  我们强调“万卷”和“百遍”,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参破书中的道理。万卷和百遍是对阅读程度在方向上的提倡,而不是数量上的硬性要求。人生短暂,不可能每个人都能读到万卷,也不可能每一部书都读百遍。所以我们更应当看重读书的质量,更应当注重从机理上参破。当然,机理上的参破又是以数量上的突破和形体上的磨破为基础的。
  赵普对《论语》这部书读得烂熟;约翰·班扬毕生也只熟读过一部《圣经》;陆宗达当年翻烂了三本《说文解字》,从此做起学问来,轻松得如庖丁解牛。
  赵普、班扬、陆宗达都曾经熟读一部名著,都读到了烂熟的程度,他们也都自然而然地成为各自领域的成功者。如果在阅读数量上突破了万卷,阅读程度又达到百遍,甚至把书本磨破,然后又能读懂悟透参破书中的义理,兼具这三个方面,那就是十足的“读书破万卷”了。
  陈长礼,孙志学,教师,现居山东邹城。
其他文献
题目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文章的脸面所在,其主要作用有:交代写作对象和内容,揭示(暗示)文章主旨和情感,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和环境,提示行文的线索,设置悬念引人入胜等。常言道“题为文之眼”,透过题目之“眼”,读者可以洞见文章的许多相关信息,解码题目所隐含的信息,对提高阅读理解质量具有事半功倍之效。那么,阅读教学该如何借助课文标题来优化学生的阅读理解呢?本文拟以人教版七——九年级教材为例,作如下探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中素材就是“米”,没有素材,作文是不可能写出来的,所以要注重积累素材。教材中,很多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作者本人经历、思想、写作的时代背景都可以作为素材,积累运用到写作中去,为写作做好素材上的积累和铺垫。  一、以课文中人物为素材的积累及运用  (一)素材的积累  教材中出现的人物大多是历史人物,是作者根据生活原型塑造出来的典型人物,如《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后期在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它是在批判现代主义科学理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术界对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有一定共识,如去中心化,去一元化,反对宏大叙事,反对总体化及确定性的话语系统,强调非理性、差异性,强调反思及批判精神,倡导多元化方法论。在发展过程中,后现代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对教育的目标观、课程观和知识观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本人于2013年9、10月间访美,亲眼目
一、“一主两翼”的基本内涵  新课程改革强调发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也对教学方式进行了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讲授,是一种典型的“满堂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一主两翼”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基本内涵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是“一主”,“两翼”就是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法和竞争学习法,这就是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  
黄咏梅的小说《走甜》是一篇地道的都市文学,揭示了都市人隐秘的灵魂,展示了其真实的心理图景。在强大的乡愁文学、乡土叙事传统面前,《走甜》的问世犹如倔强的小草从石块缝中刚刚探出头来,让我感到新奇和震惊。   小说主人公苏珊已迈入中年,开始厌糖,每次喝咖啡时都特意嘱咐店员去糖,即走甜之意。她到了易发福的年龄,为了保持没生育过的身材,自然不喜欢甜的滋味。伴随着中年而来的还有失眠,这也是令她揪心的。可是,
小组合作,互助提升,是现阶段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发现一个问题,即往往表面上课堂红红火火,实质上得益者却仍是少数。对部分偏科生进行一下调研不难发现这个问题。面对这个问题,我们该怎么办?笔者对此进行了一番思考,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希望能对解决这个问题有所助益。  现在的小组合作教学中首要的一环是“目标导学”。但在设计目标,分派任务时,并没有注意到分
如果写作是风吹麦浪的美好,那么阅读就是阳光雨露的滋养;如果写作是化蝶纷飞的喜悦,那么阅读就是冲破束缚的坚忍;如果写作是水滴石穿的奇迹,那么阅读就是长年累月的不懈。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拥有足够的阅读量,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真正的内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为写的基础、前提,只有经过优美精悍词句的熏陶方能作出才思卓越的文章,只有感悟过流芳百世的名著才能创作意境高远的作品。读为写之源,写为读之
语文新课标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中语文教学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教学中,我尝试着把“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保证“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有一千个读者,就
拿到一篇课文,大多数老师首先想的是——怎么教?但却忘了“教什么远比怎么教更重要”。  语文课“教什么”,要分清“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是指教师根据教材选择要求学生学习的语文知识、方法或技能,用教材这个例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确定了“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教好教材,这就是“用教材教”。  一、基于文本解读,确定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的确定  解读文本,可以遵循“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样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作为古代文人表达其情怀和抱负的一种特殊文体,只有好的教学策略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意义,从而也才能更好地发挥古诗词的教育作用。那么如何使古诗词教学达到好的效果呢?  一、当前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状况  (一)教学方法枯燥乏味。由于很多教师将古诗词当作应付高考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学习,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只是讲解古诗词的意思,起到一个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