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内化对内容的感知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go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感知到内化,是一个不断积淀叠加的过程,积淀叠加到一定的量就会形成一个质的飞越,这一由量到质的蜕变,便是由感知到内化的过程。那么如何实现这种蜕变升华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新方法,让学生产生积淀的意识,领悟由感知到内化的趣味和意义。本文以《秋姑娘的信》这篇文章为阐述依据,重点来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由对内容的感知到内化。
  一、引导学生阐述先验,提高其参与热情
  一切知识最原始的结构都是以生活作为形成的源头的。而存在在生活当中的学生在没学习已成为系统性知识之前,就已经接触了知识的原形,并在内心形成一种有着自我标识的见解和认识,这就是所谓的先验。由于先验是通过主观认知形成的,所以势必会与知识正确的表现形式差之毫厘,所以,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地颠覆学生内心形成的这种不正确的先验,或使其趋于完善。那么颠覆和完善的前提是引导学生进行先验阐述,在阐述的过程中,学生会热情高涨,并争先恐后地將自己的独特认知分享出来,这对以后内容讲解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做了有效的铺垫。
  从《秋姑娘的信》这篇课文本身来说,它是一篇文词溢美,充满童真乐趣,蕴含大自然常识的课文。通过秋姑娘的诉说,一幅美丽的秋景图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这幅景象会与学生之前已经在内心形成,并根深蒂固的秋景相对照或想碰撞。这时,学生的内心是躁动不安的,其诉说的渴望也是不可遏制的。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诉说的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将早早在心中形成的先验表达出来,将自己以前看到的、认为的、留意到的秋景描绘出来。这时学生就会你一言我一语地参与进来。然后教师再引入课堂内容:今天,我们就来读秋姑娘的信,看看她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这时学生就会全神贯注地听讲,想知道书本上的秋天与自己认为的秋天的出入在哪。通过述说和比对,学生对秋天就会有更深入的感知,并记忆深刻,进而形成内化。
  二、引导学生兴趣阅读,激发其感知意识
  阅读是挖掘文章内涵精髓的必经之路,也是透过文本,拾取文章精华的首要步骤,要想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感知,并形成一种内化,教师就更不能忽视这一环节。但如果阅读不讲究方法,势必会适得其反,让课堂教学失去生机和乐趣,也会使学生怏怏厌烦,无法激发其求知欲和感知意识。对此,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牵引下,深入文本,发掘出更大的乐趣。
  《秋姑娘的信》这篇文章主要以给大雁、青蛙、松鼠和山村孩子写信为整体脉络,为孩子绘制了一幅秋天的美丽画卷。秋叶纷纷随风落下,大雁一字排开向南飞翔,青蛙消退了声音开始忙于冬眠,松鼠奔跑在林地里开始忙于储食,小树也着了一身冬衣。从文字间,我们无不感受到秋姑娘对秋天这一季节中万物的关心,同时也能感受到秋景的美好。所以教师可以创设情景,将学生置于浓浓的秋景图中,朗读秋姑娘的信。这时学生的感情也会在情景创设中得到升华,从而与文字相交融,进而促使学生更深刻地去感知文章内容,并形成内化。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整体布局;然后,让学生分组朗读,或男女生朗读,或读自己最喜欢的那封信。学生不仅在这种富有创新的阅读中找到了乐趣,而且语感也得到了培养,并通过阅读的逐渐深入,感知意识不断增强。
  三、引导学生文章拟写,促进内化过程
  徜徉在语言文字之中,我们受其丰富的韵味感染,内心充满写作激扬文字的欲望。对于语文来说,它是由一个个纤细的文字织密而成的空间,如果要在这一空间中游刃有余地穿梭,就要求我们对语言进行理解、积累和运用,从而形成一种内化于心,并能信手拈来的感知。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文章内涵的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文章叙述语言的特色以及文章的结构布局。通过总结,学生就可以知其一,便知其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将这一方法运用到对另一问题的解决上,从而形成一种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秋姑娘的信》将秋天的景象娓娓道出,并将对大雁、青蛙、松鼠和山村的孩子的关怀呵护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虽然在人们的印象里秋天带有肃杀之气,可是本文却让人读来温暖备至,这是文字的魅力,但同时也是诉诸真挚情感的原因。所以在了解文章感情基点的前提下,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如以秋天的一个最具特点的意象为参照物,运用饱含真挚情感的笔墨,以信的方式,写一篇文章。通过对文章的拟写,学生即可实现语言的积累,也能实现情感的积淀;既能对文章有深刻的理解,也能实现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从而达到质的飞越,实现知识的内化。
  一切的知识都不是一种摆设,它本身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它可以蓄藉我们的情感,指导我们的生活,开拓我们的视野。学习知识最忌讳的是为了学而学,这样会泯灭知识存在的价值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依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来设置教学目标及方法,真正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刻的感知,并将这种感知内化于心,很好地去驾驭,被自己所用。
其他文献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是扎实深邃的课堂,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出“固本扣纲”的教学原则,都遵循课标提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这样为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现根据于老师的《祖父的园子》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写字练字,细致指导  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就是在说说、练练、读读、写写中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边指导,一边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
美文当道社交功能渐失——专家把脉国内母语教育弱点    日前,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博导朱希祥教授就语文课程改革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语文课选材要加强应用性,建议在写作课中强化应用文章训练。  学生抵触因语文教材缺乏实用性 “学生对语文课有抵触情绪,不仅是因为对语文缺少‘感悟式’的理解,还因为语文课文选材脱离应用性。”朱希祥教授认为现在高中生不会写自荐材料,大学生不会写毕业论文和实验报告等问题,与
随着新课改进程,“成语积累”这一语文训练形式也呈现出崭新面貌,它非诗非画,却有诗的韵味,画的色彩。和传统教材相比,内容更具完整性,主题更具形象性,形式更具可读性。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借多媒体这一催化剂,透过词组去挖掘其包容的丰富内涵,建构开放的教学体系来取代枯燥单一的记忆强化,让学生在诗情画意的熏陶中增强成语积累。  一、巧借媒体,开启课文直通车  1.再现课文情境  诗歌注重的是诗魂,课文内容则是
童话教学是小学中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开展有效的童话教学呢?  一、中代段童话教学的现状  目前,小学中低段的童话课堂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对童话文体特征的忽视  虽然有不少的教师意识到童话与其他课文教法的差别,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还是按一般的课文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二)对儿童想象力培养的缺失  儿童比起成年人来,更喜欢想象,在某种程度上比成人更富于创造性。教学
《特殊的葬礼》是一篇有关环境保护的记叙文,作者通过描写塞特凯达斯瀑布由盛到衰的过程以及人们的表现,说明环境破坏给大自然带来的严重危害,警示人们要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我反复阅读了课文,确立了教学目标,并将课文的第三、第五自然段确定为教学的重点。我抛开泛泛而谈的大道理和枯燥无味的讲解,牢牢地抓住一个“情”字贯穿教学始终,通过四个主要环节的设计,打开了学生情感的闸门,让学生在情感的释放中自由自在的品味与
一、激趣导入  我们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有这样一座山,在一年四季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今天,我们就跟随着薛卫民爷爷来到他的家乡欣赏这座——五花山。  二、初读感知  1.小朋友,你想了解五花山吗?为什么叫“五花山”呢?秘密就藏在课文中,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读课文了吧,快快翻开书本去找找答案吧!读书之前先做好读书的准备,再看看老师给大家的温馨提示。请看大屏幕:⑴自由读课文,可以默读,可以大声朗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对此进行探索有着现实的意义。阅读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建设,我们在实施具体教学行为时,不仅要准确把握文体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还要为学生建立阅读导航系统,让学生逐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一、确定文体内容,建立阅读导航系统框架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探索高效阅读教学的快捷方式,是教师最迫切的心理诉求。那从什么角度
课堂教学就是教与学情感互动的一个过程。作为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应该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依照教学原则,互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要做到师生互动,就要增强彼此交流、学习和相互沟通。教师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相互合作、相互推动。在互动学习中,既能够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课本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本文就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的互动教学探讨具体的实施策略。  一、进行互
在阅读教学中,阅读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阅读教学效果的高低。因此,教师要对阅读文段进行深入解析,从学生的认知与阅读文段的契合关系中找到阅读问题设计的经纬线,对阅读问题进行准确定位。而阅读问题的定位设计,首先要确定学生的认知范围,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区域找到平衡点;其次要看问题深度,在问题深度方面要呈现出明显梯度,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思考;最后要在阅读要求上恰当把握,体现灵活性原则。  一、广度定
《父亲的压岁钱》主要讲了父亲三次赠“我”压岁钱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却令人回味无穷。同样的文本,因为不同的解读和设计,呈现了别样的精彩。  一、统观全局领悟“匠心”  教例一:教者首先从“匠心”这个词语入手,巧妙地过渡到一个没文化、字不识几个的农民父亲,引导学生想他有着怎样的匠心呢?这一提问将学生引入了新课的学习,并很快地理清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到父亲的匠心。接着再次引领学生潜入文本,细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