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最佳路径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inlove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需要才能和全部的生活知识。”既然是国家的大事,也就是关乎每一个人的事。
  但现实呢?“虎妈狼爸”说:“打他(她)是因为爱他(她),这还不都是为了他(她)好啊?”管理部门说:“不搞活动又少不了什么,还保证了孩子们的安全,这是对孩子们好啊!”老师说:“我们也想让孩子们轻松,但考不了高分就没有好未来,作业还是得这么(成堆地)留啊!”
  似乎在教养孩子时采用的一切合理或不合理做法,都能被人们理所当然地冠以“爱孩子”之名。然而他们却常常未意识到,没有智慧的爱,往往就是戕害。
  智慧,应该是爱的最佳路径。教育中爱的智慧,就是教育素养,就是教育者的自我反思和关照,而不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一味找被教育者的问题。正如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老师说:“教育素养就是尊重人的天性,尊重人的自我选择,尊重人追求幸福和快乐的权利。”
  从草坪上的“疤痕”说起
  我居住的小区绿化面积很大,绿化设计别有特色。形状各异的草坪、灌木丛掩映着弯弯曲曲的小路,纵横交错,整个小区景色优美,吸引了不少影视剧组前来取景拍摄。但很快我就发现,草地上渐渐泛出一条条黄色的泥土路,像是一道道疤痕,很煞风景。
  我本能地想:“真该提醒一下这些乱踩草坪的人,要注意素质,素质!”显然,物业管理者也是这样想的。因为没多久,在这些“疤痕”旁边,开始出现提示牌——“别踩我,我怕疼!”“小草青青,请勿践踏!”之类的标语。然而,行人却熟视无睹,仍然我行我素,草坪上自然是疤痕累累。
  我暗自同情那些辛勤工作的物业管理员,心想:“或许重新把被踩坏的小草补栽上,大家就不忍践踏了吧?”显然,管理员还是和我想的一样。因为没多久,这些“疤痕”就得到了“医治”,在管理员们重新松土、植草、浇水之后,“疤痕”上的小草如获新生……我也随之长舒一口气。
  可我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些还泛着嫩黄的小草很快就被再次“歼灭”了。当第一行脚印出现后,就有了更多脚印跟上去。于是青草地上,很快又是一道道“疤痕”依旧!我不解,甚至有几分愤怒。于是我开始留意,这些故意“捣乱”的人到底出于怎样的心理这样反复搞“破坏”?很快我发现,这些被踩出来的路,要么是通往小区门口的最近距离,要么就是楼与楼之间的最近距离。对于小区里居住的大批每天要赶时间挤地铁、挤公交上下班的北漂族来说,这“疤痕”有时或许是他们为了避免迟到罚款或扣奖金,辛苦匆忙去赶较早班车不得不踩踏的捷径。
  看看他们,再看看那些辛苦补救草坪“疤痕”的物业管理员们,我不知道该同情谁了。
  我忽然想起曾经教过的一篇课文——《最佳路径》。文章讲的是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迪斯尼乐园路径的故事。格罗培斯为了设计一条最佳路径,费尽心思,最后他在法国看到一位葡萄园老太太因无力料理葡萄园,而允许客人只要投5法郎即可自己采摘一篮子。没想到,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她的葡萄在当地葡萄产区里总是最先卖完。格罗培斯深受启发,于是他让人在迪斯尼乐园地面上撒了草籽,提前半年开放,之后按行人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1971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于是我想:“真应该在这些踩出来的小路上铺上石块,让它们成为小区里的‘最佳路径’啊!”但遗憾的是,没多久,物业管理者在这些“疤痕”的两边,拉起一条条“警戒线”,曾经的“提示牌”变成了“警示牌”——“严禁踩踏,违者罚款”。我心里暗想:“糟了……”
  果然,没多久,那些警戒线很快和小草一起被踩在了脚下,只有那些警示牌滑稽地和我行我素的行人对峙着。我想:“更糟了……”
  果然,没多久,那些警戒线被收走了,小区里随之出现了令人更为遗憾的窘况:所有草坪都被竹竿搭起的半米高的栅栏拦了起来。草坪上的“疤痕”的确不见了,但草坪的美,也被这些横七竖八的围栏葬送了。从此,行人不踩草坪了,再也没有什么摄制组来此取景了。
  草坪周围的这些栅栏,和草坪的“疤痕”一起,成了我心里挥之不去的“痛”。
  我不止一次地想:如果小区物业管理者不是急于“治理问题”,而是首先思考问题发生的原因,给自己的管理“照照镜子”,不仅仅是从为业主提供优美环境这个出发点考虑,而是以一切为业主
  提供最大方便为出发点考虑,应该
  可以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但是,没有如果。小区物业管理者貌似以“爱”业主之名在保护小区绿化带,结果却伤害了业主,破坏了和业主之间的感情,自己也因各种损失而倍感“委屈”。
  这不是一个围栏的故事,而是一个失败的教育案例。因为本质上,所有的管理都是一种教育。
  还是关于“路”的故事
  我在新教育实验学校的时候,也曾遇到了类似的一件事。
  学校操场东南的拐角处,有一个小花园。小花园里有一条弯曲的鹅卵石小路,穿过小花园的草丛一直通向学校南门口。
  孩子们上课的教学楼就在这条小路的旁边。每天早晨和中午,都会有很多孩子穿过草坪进入这条鹅卵石小路,往返于食堂和教学楼。时间一长,草坪上被踩出了两条硬硬的小路。
  发现问题后,德育处首先采取了学校管理者本能的做法:立刻通知后勤处,立上“别踩,小草会疼!”的提示牌。结果,孩子们根本视而不见。
  于是德育处又出举措:立刻通知各班主任,让班主任提醒自己班级的孩子不要踩踏草坪,要顺着小路行走。但收效甚微。德育处再提议:是否考虑让值周生站岗,时刻提醒孩子们?我想,难道真的要将这条给孩子们美好体验的小路,变成令人恐惧的“禁区”吗?这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这也不该是教育应有的状态啊!我自然不会这样做。
  于是,我再次想起那个“最佳路径”的故事。于是,我请人铺设条形石板,盖住孩子们踩踏的痕迹,让损毁的地方变成自然的景观。然后,我开始想象这一“杰作”带来的美好瞬间——补栽的草丛茂盛起来,掩映着鹅卵石旁边的石径,孩子们愉快地踩着石径进入教学楼。于是,书声朗朗……看着蹦蹦跳跳走过的孩子们,我兀自得意地想:“这就叫尊重孩子的天性!”   但是很快我就发现,孩子们对这里铺上的条形石板是漠然的。多数孩子依然会穿过草丛,跨入鹅卵石小路,只是偶尔才会跳到这些条形石板上。迪斯尼“最佳路径”的设计,未能成就我们校园的一条“最佳路径”。我的用心没有被关注和理解,更没有被尊重。我这自以为得意的“创意”,却将我重重地抛向挫败的谷底。
  是我哪里做错了吗?我开始“照镜子”,反观自己。直到我读到朱永新老师的这句话,才恍然大悟:“真正美好的教育场所,是师生亲自创造的空间。”
  是的,学校里一切的美好,都应该是师生共同创造的。因此我自诩的“最佳路径”,不过是我的一厢情愿而已。因为没有让学生参与创造的过程,自然无法得到他们的关注和接受,更不要说让孩子们从中受到教育了。
  回看最初发现问题时,我们首先施以立警示牌、通知班主任提醒等 “堵”的方法,不仅没有奏效,还给班主任传递了惯性思维带来的错误导向:遇到类似事情,先要“堵”。而之后我试图用“自鸣得意”的方法来解决,结果依然未能如愿。这些让我终于看到问题的症结——原来,我们一开始或潜意识里其实都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孩子的问题。
  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我们对孩子的世界其实是“一无所知”的;能够认识到我们有时自以为得到包治教育百病的“法宝”其实是荒唐可笑的想法;能够认识到发现问题就是发现了教育契机,应该把创造的机会留给孩子,让孩子一起享受这个过程的话,也许我们就不会犯这样的错了。我无比懊恼地想: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
  这不是一条小路的故事,仍然还是一个失败的教育案例。爱孩子,却没有以最好的方式给孩子成长的机会。
  貌似与“路”无关的故事
  曾经教过一个叫欢的女生。那个时候还有“留级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而欢就是其中一个。起初不知是因为性格使然,还是因为是“留级生”,欢总是沉默寡言,不太爱和同学们在一起,玩得来的小伙伴,就一两个。欢的父母更是完全不在学校露面,处处躲避老师。
  一次,恰逢期末考试前夕,数学老师很生气地推开办公室的门,冲我抱怨:“这个欢好几天都不完成作业了,叫她爸爸来学校问问怎么回事,她爸爸竟然说:‘这
  么丢脸的事情,我不去!她爱怎样就怎样吧!’怎么会有这么不负责任的父母啊?”事出一定有因,为了能更多地了解这个孩子及她的家庭,我决定借此机会和数学老师一起去她家做一次家访。
  欢家住在二楼,敲门之前我其实是做了各种设想的,但欢爸爸开门之后的情景却是我没有想到的。欢爸爸开门一看是我和数学老师,竟然一句招呼话都没有,便敞开门扭头回屋去了。数学老师尴尬地看看我,我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笑了笑,拉着她径直走进了欢的家。
  “欢爸爸,您工作挺忙的啊?我俩教了欢这么久了,一直想来拜访,也是因为挺忙的,不得空。”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温和。
  “我知道你们来干什么,对这个孩子我已经失望了,你们以后也别叫我去学校,我不会去的,丢不起这个人。”欢爸爸铁青着脸直截了当地说。
  听到他这样说,我也干脆打开天窗说亮话:“欢爸爸,您这话我可不爱听啊。哪有做父母的有资格说对自己的孩子失望不管的?我们只是老师,都还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呢!您说对我的学生失望,我们可不爱听啊!”欢爸爸听罢有些意外,看了看我,不再说
  话了。
  “欢爸爸,谁说叫您去学校就是让您丢脸去了?我们哪里有时间故意跟您过不去呢?老师更不会和孩子过不去。约您见面就是为了了解一些详细情况,看看怎样能更好地帮到孩子。如果您早说您没时间,我们也早就来了。您也知道,期末学校事特别多,原本是想麻烦您跑一趟,结果就闹了误会。虽然欢进我们班的时间不长,但这个孩子善良踏实,我们都很喜欢。您可能想多了。”我语重心长地对欢爸爸说完这番话,欢爸爸忽然变得有些激动:“我以为老师请家长去学校,就是因为孩子不听话,因为以前……哎呀,老师,对不起了!”
  我告诉欢爸爸:“孩子成长中遇到各种问题都是正常的,如果父母和老师都放弃了孩子,那孩子就真的没有出路了。我们是没有资格这样做的,更不能在孩子面前只是批评和指责而没有引导和帮助。就是说,我们需要努力多沟通,一起想出更好的办法,才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帮助。”
  “是啊,欢爸爸,欢脑子不笨,也肯用功,就是方法出了点问题,只要我们帮她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她很快就可以赶上去的。”数学老师也诚恳地对欢爸爸说。
  “好的,老师,您说吧,让我怎么做?”欢爸爸的态度彻底缓和下来,开始和我们一起分析孩子的一些情况。
  当我们离开时,欢爸爸热情地将我们送到了门口,连声说:“实在抱歉啊!老师,还让你们跑了一趟。下次有什么事,您就招呼一声,我去学校找您谈。”
  经过这次家访之后,欢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性格越来越开朗了,成绩也稳步提高。这个以前数学经常不及格的“留级生”,最后竟然读了会计专业,这也成为她的数学老师颇为骄傲的事情。
  其实,这还是一个关于路的故事。只不过,这是一条学校通往家庭的“心路”,是由真诚、尊重,更是由爱铺就的、家校智慧共育的“最佳路径”。
  爱孩子,需要尊重孩子的天性;爱孩子,需要精心构建和父母之间的关系;爱孩子,更需要整个社会不断反思和进步。
  因为,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教育。教育里一定有爱,爱的“最佳路径”,是智慧——为了孩子的未来,让我们一起有智慧地去爱吧!
  (工作单位:新教育研究院新父母研究所)
其他文献
【正】 卓尼杨土司政教合一制度为什么得以发展巩固,延续五六百年。它是建立在什么样的经济基础之上,就目前而言,研究的仍然很不够或很欠缺。作者认为研究土司政教合一制度,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导师,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如果我们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必将事半功倍。为此,教师应深入学生的生活,接触学生的
目的观察阿魏酸硝酸酯类药物阿魏硝胺(FLNT)的血管舒张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测定大鼠外周血管环(腔静脉、胸主动脉)张力,比较FLNT、硝酸甘油(NG)和硝酸异山梨酯(ISDN)对胸主动脉
整理2015年度叙事时,脑海中不知怎的忽然闪现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峭壁的梅花,迎雪傲放,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骨气,更需要对自己的一种坚持,对岁月的一份坚守。  2015年,乏善可陈,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坚持着自己,坚守着岁月……  成长力教师 举起岁月奖杯  2015年4月,在河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教材既定的知识之外,情感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小学英语课作为语言类的课程,它所包涵的情感元素更为丰富。新课标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
缘起每一届学生的第一堂高中政治课即始业教育课,我都会给他们讲这样一个小故事:"10个孩子到铁轨上玩,其中1个孩子在废弃的铁轨上玩,其他9个孩子都在正常使用的铁轨上玩,这时远
【正】 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四十周年,从理论上总结西藏四十年的光辉历程,驳斥境内外分裂主义分子的种种谬论,以促进我区政治局势的进一步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西藏社会科学院于
编者按:全球未来的能源发展与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国际能源署在其近期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09》报告中,分析了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减排情景,提出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