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智慧之花在语文课堂绽放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ows365666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前世杀猪,今世教书;前世杀人,今世教语文”;还有人说,教书教不来,那就去教语文。当150分的语文学科早自习越来越少,当语文学科上午课时越来越少,当语文学科越来越被边缘化的时候,如何面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挑战,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瓶颈,活跃教学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个语文执教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理论,如果他不具备教育机智,他就不能成为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当语文新课程的春风,给语文教师带来清新空气、为语文教师开创新天地的同时,也总会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形发生。此时课堂教学机智,作为一种教学技能和技巧,作为一种教学艺术,就会彰显出教师独特的魅力。因此,从语文教学实践出发,怎样体现课堂教学机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精心设计提问,开启学生的求知欲
  在关键内容处提问,关键内容是指对全篇课文有牵一发动全文的作用的内容,或是学生不易理解的疑点、难点等,关键的内容往往是阅读教材中能体现中心思想的点睛之笔。教中的“题眼”,诗歌中的“诗眼”,教师抓住“文眼”,再分析全文,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曹刿论战》一文中,为了使学生对曹刿有更深刻的认识,对文章产生更强列的感情,在教学此文时,可以这样安排:先在黑板上写一个“鄙”字,然后让学生再说说这个字的意思;当学生说出“鄙”的意思后,教师在黑板上重重写下“远谋”二字,让学生再说说什么是“远谋”;最后教师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谁”字,然后分别用箭头指向“鄙”和“远谋”,并在箭头上打上问号。以此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好奇。
  二、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课堂上,教师激情飞扬,以情激情,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兴奋中不知不觉地迈进语文学习的殿堂。然而,情境创设怎样才会有效呢?
  如,在美文《荷塘月色》的教学过程中,有学生说:“老师,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是如此美丽,可是,我表哥却说,他去年到清华大学看荷塘,结果不是很美。”当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时,教师突然想到了“景语,皆情语也”,于是机智地解答道:大家都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说过,“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有人去看了清华大学的荷塘后,和你表哥的感受相同。教师还告诉学生:有人是白天去清华大学看荷塘的,荷塘的景色尽收眼底;加上是和别人一块儿去的,便少了些宁静,多了些喧嚣。朱自清却是一个人夜游荷塘,光线自然没有白天亮,且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月光也是淡淡的,故朱自清看到的荷塘应该是朦胧的、宁静的。有的人事业如意,正在春风得意之时,自然没有朱自清的苦闷与彷徨,所以他们眼中的荷塘只是一个客观的存在物,并没有倾注他们的内心情感,而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却处处都打上了他情感的烙印。作者借“荷塘月色”之景,抒“颇不宁静”之情,“荷”“月”之高洁正象征了作者高尚纯洁、朴素无华的品格。所以在《荷塘月色》中,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成了作者寄托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你的表姐也好,其他人也罢,都没有像朱自清那样倾注情感,因而感受不到荷塘之美也是自然的事情了,正所谓“醉眼看花花欲醉,泪眼问花花不语”啊。
  三、精心引导情势,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因势利导”,首先要“因势”,而后才能“利导”。因者,顺也;因势,即顺着现有形势、情势;利者,顺利,使有利也,利导就是使行为有利于引导。
  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鲁迅先生的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中当之无愧的经典,但学生却普遍表现出畏难厌恶的情绪。究其原因,主要是鲁迅的小说思想深邃,写作技巧高超,学生一时难以理解。鉴于这种状况,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增强他们对文学大家的喜爱,成为教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于是在《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对文中“康大叔和黑衣人是否是一个人”一直存在争议,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却大有文章可做,甚至可以就此深入文本,勾连知识轮廓,学习鉴赏方法。因此,教学中,教师直接从人物形象分析开始,使学生思维很快活跃起来,迅速进入欣赏状态。并在课件上直接打出问题:康大叔——刽子手形象分析。不出所料,有学生马上就质疑:为什么康大叔就是刽子手?面对质疑,教师先蓄势,告诉他们,教参上就是这么写的,多年来,教师也都是这么教的。这样一来,学生的激情就被调动起来,于是纷纷打开课本进行细致的阅读。学生在深入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文本的价值得到了最大化的挖掘:学生了解了鲁迅的创作特色,把握了人物的形象,并收获了鲜活的阅读体验,这可以说是阅读小说的最大收获。
其他文献
2005年9月,在全国四个省的普通高中率先进行新课改实验的基础上,江苏省所有高中起始年级全面进行新课改实验。新课程提出了“以人为本,反对权威主义和精英主义,着眼于所有学生能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这种新课程的价值取向,不仅使学校的课程目标发生深刻的变革,而且也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经营好这个有五十多人的大集体呢,如何使所有学生全面发展,如何既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水
期刊
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地总结得失成败,不断地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在开展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达到预定的目的呢?  一、在教师生涯中,不断强化“理念指导行动”  思路决定出路,每个人的思想不一样,对事物的见解和处理方法也不一样,要做好任何事情首先要在思想上寻找突破口,用新思想,新思维去面对不断发展的
期刊
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作文是高考语文的重头戏,对语文成绩往往能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如何创新教学方法,巧妙锤炼学生的作文能力呢?我觉得可从四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一、千方百计诱发、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努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一)观察生活,激发情感。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但往往疏于发现。“为有源头活水来”,必
期刊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当前,
期刊
在写作实践中,学生常会围绕论点列举一定的论据,却因不能合理地组织语言、叙述材料,使之不能充分发挥证明观点的作用。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要求议论性文章有理有据,引证丰富,确切有力,要落实这一点,关键就是精选活用论据。正如清代学者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所述:“譬如大匠操斤,无土木材料,纵有成风尽垩手段,何处设施?然有土木材料,而不善设施者甚多,终不可为大匠。”好的材料和组材技巧,是成为大匠的必要条件,同样
期刊
在当今社会竞争中,品牌作为一种经济现象,越来越凸显了它的重要性。在电视机中,可以看到广告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可口可乐、苹果、华为等品牌频频在人们口中出现,品牌作为对产品一种无形的保证与承诺而争相竞争。在教育工作方面,教育品牌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口碑,是一种向心力。可以看到,学校教育品牌越来越吸引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的目光,在大众的心里,一所品牌形象良好的学校才是一所理想的学校。  一、研究的缘起  2
期刊
一、激发培养提问的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你问我答的情况较为普遍,但是这种模式一成不变,却会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桎梏。因此,必须改变师问生答的固定模式,更多地让学生问,学问学问,就是要学要问。但是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激励赏识,小题大做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这样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真正的高中语文课堂,应该充满着个性
期刊
诚信是立身之本,发展之道。只有讲诚信,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感受,谈谈教学中的诚信教育。  一、垂范,让教师成为诚信的表率  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需要较高的学识修养,能引领学生步入知识的殿堂,更需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能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共同追求“至真、至美、至善”的理想境界。所以,诚信教育也应从教师做起,使教师成为诚信的典
期刊
人们习惯于把艺术和科学说成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完全不同的东西,艺术家富于感情,单凭直觉思维,他恍然大悟,无须推理,科学家相当冷静,光靠理性思维,他循序论证,无须想象。这种看法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真正的艺术家,既有想象力,也有相当的推理能力,并且深知自己的作为,否则,他的艺术创作会受到影响。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想象力,有时还会越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得到答案,否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
期刊
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交流、创新等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学生丰富、高尚的道德情感,完善、健全学生的人格,使学生懂得关爱与理解,学会谦让与宽容,展示学生人性的美丽和智慧的光辉。对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一、以生为本,营造和谐、合作的课堂气氛  生本课堂重在营造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