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610144-01
德国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点是实行“双元制”,即同时在两个地点,有两个施教主体,也就是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中进行教学而得名的。学员一般每周在企业里接受34天的实践教育,在职业学校里接受12天的理论教育,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以专业理论来辅导和提高学员在企业中的实践培训成果,加深和补充普通教育的任务。学生的考试既要考基本理论,又要考专业技能,还规定企业主需付给实习学生一定的劳动报酬。突出技能训练、强调实训基地建设的思想被认为是办出职教特色的重要标志。正因为这样,德国“双元制”模式被引进到中国。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已进入快车道,国家重视职业教育改革,在政策和财政投入上都大力支持,但是,现行的职业教育无论在倡导主体、发展状况、定位、人才培养,还是在师资等方面,都存在不足的地方,而德国职业教育在这些方面的经验可以值得我们借鉴。
一、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中该如何扮演角色
在德国,政府和企业都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前者是职业教育的政策制订者和捍卫者,后者是职业教育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企业普遍认为投向职业教育是对未来投资。通过签订协议建立学校与工厂企业的挂钩关系,明确规定各方的义务和职责,互相配合。目前,我国在职能界定方面,政府对职业教育应提供何种支持和服务,承担何种责任和义务界定还不够明确,企业及中介组织对发展职业教育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界定也不够清楚。尽管政府部门、企业已经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可是社会并没有给予足够的认可,这一现象在经济落后省份尤其严重。职业院校的服务意识缺乏,学校不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没有树立为地区市场和企业服务的观念。
二、职业教育如何巧妙取得平衡发展
德国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社会各界普遍配合和支持全民提升职业素质,对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均同等重视,两种教育对国家的发展均起到关键作用,两者虽不能替代对方,但互为补充,共同促进。中德两国经济规模总量接近,但德国城乡差别远没有中国的那么大,学生状况也没有太大的区别。我国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两者的发展很不平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缺少一个有效沟通和联系的机制和平台,人们在观念上存在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的状况,许多企业没有参与职业教育,缺乏开展岗位技能培训的意识,职业教育在各地的发展程度差异大,其作用和地位并没有被全社会广泛认同。各地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的投入远远比不上普通教育,沿海地区无论在政策与财政支持、还是在实践方面发展速度较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
三、人才培养方式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方式下培养出来的熟练工人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可以解决生产操作难题,对举世闻名的德国制造业起着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我国经济仍保持快速发之展中,对人才尤其是合格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紧迫,然而,在专业设置、课程规划和教材建设等方面,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并没有及时和到位。职业教育各门课程基本上还在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学科性和整体性,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协调,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去认识职业活动。由于没有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对市场需求把握不准,不能够为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进行准确定位,不能及时调整专业的设置布局和规模;学校还在大量采用普教教材。此外,由于许多学校的实训室、实验室设备简陋,而校外实训单位大多数不是行业内先进企业,无法使职业教育跟先进技术及先进管理接轨。中职学校的学生要接受有别于初中教育模式的新的培养模式,他们真正用在学习技能的时间比例不高,这就不可避免地制约了他们对技能的掌握程度,能力提高有限。
四、如何构建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德国始终把职业教育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舍得在职业教育上投资,德国许多职业学校的教师均都是所在州政府的公职人员,通过国家考试取得公务员教师的资格。通过合理的师资培养模式,培养出合格的师资力量是德国职业教育体制高速运作并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许多职教老师知识结构老化、实践技能缺乏的问题突出。职业教育具有技术性、时间性及学术性相结合的特殊要求,对职教教师的要求也就很高。职教缺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提高的关键问题。与此同时,我国职教教师的权益问题显得比较突出,比如:在经济发达的省份,职业学校里的老师有相当多是从社会上招聘的,这些老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教会学生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但由于教育体制的局限,这些有实践经验的老师跟学校里编制内的老师在待遇上存在较大差别,“同工不同酬”打击了这些老师的积极性。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一)职业院校必须强化与企业、社会的紧密联系,可以采用包括“订单培养”等多种办学方式,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建立更加开放、全方位面向市场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机制,构建职业院校与企业多渠道、多方向的紧密合作模式。
(二)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调整职教方向,中等职业教育的重心要面向农村大市场,教育内容要以具体的实际操作技能为主。职业教育应紧密联系劳动力市场,有针对性地设置学科专业,注重操作技巧,使教育与训练结合起来。同时,职业教育要成为城镇失业和下岗职工的培训基地,培养失业者掌握在竞争社会中的生存技能,促使他们实现再就业。
(三)职业教育应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类教育建立起一种相互衔接、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仅是教育体系上的衔接、沟通,更重要的在培养人的全面素质上的相互衔接。职业教育应融入终身教育之中,更有效地与中等、高等及成人教育相结合。政府各职能部门应树立长期支持、发展和培育职业教育的服务思想,推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共同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
(四)从改革教学模式入手,提高职教的教学质量,明确培养目标,配备高素质的师资与先进的仪器设备、大力建设先进的实训基地,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和示范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提高教育质量。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新教材,实现知识与技能与社会需求同步,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培养实用型、技能型和经营管理等多方面人才。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促进学生就业,减轻学生经济负担,优化职业教育资源,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做大做强。
(五)教育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而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拥有一大批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要保证师资队伍来源正规化与多元化,完善职教师资准入与发展的政策,建立健全职教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大力提高职教教师工资福利,强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视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完善职教组织管理体制。
我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广大人们的素质得到持续和进一步的提高。中国是一个劳动力密集的国家,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的战略发展要求。因此,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三方应通力合作,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职业教育经验。政府继续完善政策和制度建设配套,在资源上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现代职业教育以其特定的培养目标,独特的教育方式来培养人的专业技能,要求企业全面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不但让学校保证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企业也可以及时灵活地调配劳动力,提早选拔和培养人才,与学校共同实现“双赢”。职业院校根据市场需求,制订出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设置专业,深化教学改革。职业院校应注重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树立为所在地区提供服务的思想,在管理结构上要体现出市场的需要。
(作者于1998年获中山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德国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点是实行“双元制”,即同时在两个地点,有两个施教主体,也就是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中进行教学而得名的。学员一般每周在企业里接受34天的实践教育,在职业学校里接受12天的理论教育,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以专业理论来辅导和提高学员在企业中的实践培训成果,加深和补充普通教育的任务。学生的考试既要考基本理论,又要考专业技能,还规定企业主需付给实习学生一定的劳动报酬。突出技能训练、强调实训基地建设的思想被认为是办出职教特色的重要标志。正因为这样,德国“双元制”模式被引进到中国。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已进入快车道,国家重视职业教育改革,在政策和财政投入上都大力支持,但是,现行的职业教育无论在倡导主体、发展状况、定位、人才培养,还是在师资等方面,都存在不足的地方,而德国职业教育在这些方面的经验可以值得我们借鉴。
一、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中该如何扮演角色
在德国,政府和企业都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前者是职业教育的政策制订者和捍卫者,后者是职业教育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企业普遍认为投向职业教育是对未来投资。通过签订协议建立学校与工厂企业的挂钩关系,明确规定各方的义务和职责,互相配合。目前,我国在职能界定方面,政府对职业教育应提供何种支持和服务,承担何种责任和义务界定还不够明确,企业及中介组织对发展职业教育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界定也不够清楚。尽管政府部门、企业已经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可是社会并没有给予足够的认可,这一现象在经济落后省份尤其严重。职业院校的服务意识缺乏,学校不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没有树立为地区市场和企业服务的观念。
二、职业教育如何巧妙取得平衡发展
德国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社会各界普遍配合和支持全民提升职业素质,对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均同等重视,两种教育对国家的发展均起到关键作用,两者虽不能替代对方,但互为补充,共同促进。中德两国经济规模总量接近,但德国城乡差别远没有中国的那么大,学生状况也没有太大的区别。我国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两者的发展很不平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缺少一个有效沟通和联系的机制和平台,人们在观念上存在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的状况,许多企业没有参与职业教育,缺乏开展岗位技能培训的意识,职业教育在各地的发展程度差异大,其作用和地位并没有被全社会广泛认同。各地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的投入远远比不上普通教育,沿海地区无论在政策与财政支持、还是在实践方面发展速度较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
三、人才培养方式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方式下培养出来的熟练工人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可以解决生产操作难题,对举世闻名的德国制造业起着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我国经济仍保持快速发之展中,对人才尤其是合格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紧迫,然而,在专业设置、课程规划和教材建设等方面,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并没有及时和到位。职业教育各门课程基本上还在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学科性和整体性,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协调,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去认识职业活动。由于没有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对市场需求把握不准,不能够为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进行准确定位,不能及时调整专业的设置布局和规模;学校还在大量采用普教教材。此外,由于许多学校的实训室、实验室设备简陋,而校外实训单位大多数不是行业内先进企业,无法使职业教育跟先进技术及先进管理接轨。中职学校的学生要接受有别于初中教育模式的新的培养模式,他们真正用在学习技能的时间比例不高,这就不可避免地制约了他们对技能的掌握程度,能力提高有限。
四、如何构建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德国始终把职业教育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舍得在职业教育上投资,德国许多职业学校的教师均都是所在州政府的公职人员,通过国家考试取得公务员教师的资格。通过合理的师资培养模式,培养出合格的师资力量是德国职业教育体制高速运作并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许多职教老师知识结构老化、实践技能缺乏的问题突出。职业教育具有技术性、时间性及学术性相结合的特殊要求,对职教教师的要求也就很高。职教缺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提高的关键问题。与此同时,我国职教教师的权益问题显得比较突出,比如:在经济发达的省份,职业学校里的老师有相当多是从社会上招聘的,这些老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教会学生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但由于教育体制的局限,这些有实践经验的老师跟学校里编制内的老师在待遇上存在较大差别,“同工不同酬”打击了这些老师的积极性。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一)职业院校必须强化与企业、社会的紧密联系,可以采用包括“订单培养”等多种办学方式,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建立更加开放、全方位面向市场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机制,构建职业院校与企业多渠道、多方向的紧密合作模式。
(二)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调整职教方向,中等职业教育的重心要面向农村大市场,教育内容要以具体的实际操作技能为主。职业教育应紧密联系劳动力市场,有针对性地设置学科专业,注重操作技巧,使教育与训练结合起来。同时,职业教育要成为城镇失业和下岗职工的培训基地,培养失业者掌握在竞争社会中的生存技能,促使他们实现再就业。
(三)职业教育应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类教育建立起一种相互衔接、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仅是教育体系上的衔接、沟通,更重要的在培养人的全面素质上的相互衔接。职业教育应融入终身教育之中,更有效地与中等、高等及成人教育相结合。政府各职能部门应树立长期支持、发展和培育职业教育的服务思想,推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共同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
(四)从改革教学模式入手,提高职教的教学质量,明确培养目标,配备高素质的师资与先进的仪器设备、大力建设先进的实训基地,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和示范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提高教育质量。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新教材,实现知识与技能与社会需求同步,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培养实用型、技能型和经营管理等多方面人才。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促进学生就业,减轻学生经济负担,优化职业教育资源,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做大做强。
(五)教育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而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拥有一大批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要保证师资队伍来源正规化与多元化,完善职教师资准入与发展的政策,建立健全职教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大力提高职教教师工资福利,强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视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完善职教组织管理体制。
我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广大人们的素质得到持续和进一步的提高。中国是一个劳动力密集的国家,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的战略发展要求。因此,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三方应通力合作,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职业教育经验。政府继续完善政策和制度建设配套,在资源上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现代职业教育以其特定的培养目标,独特的教育方式来培养人的专业技能,要求企业全面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不但让学校保证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企业也可以及时灵活地调配劳动力,提早选拔和培养人才,与学校共同实现“双赢”。职业院校根据市场需求,制订出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设置专业,深化教学改革。职业院校应注重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树立为所在地区提供服务的思想,在管理结构上要体现出市场的需要。
(作者于1998年获中山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