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技术的普及,将信息技术用于课堂分析,对教学过程进行数字化转换,通过公式计算来说明一堂课的课堂结构,已成为对教师课堂进行分析的新趋势。
《篓子里的青虫》课例分析
S-T分析法是将教学行为分为学生行为S和教师行为T两类,采用可视化的方法研讨教学,对教学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教学分析工具 。S-T图以原点为教学的起始时刻,纵轴为S,横轴为T,分别表示S行为和T行为的时间。Rt是指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行为占有率,Ch是指师生行为转化率。根据Rt-Ch图,可以将教学分成四种教学模式,即练习型、讲授型、对话型和混合型。
笔者采用S-T分析法对《篓子里的青虫》进行课堂结构分析。以10秒为时间间隔进行S和T的编码,所选课例为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教师领读、学生分组、维持课堂纪律等行为,将这些定义为T行为。
经过统计得出结论,教师行为占有率Rt为0.35,行为转换率Ch为0.37,将所得数据得出公开课《篓子里的青虫》的教学模式为混合型,但偏向练习型。
《篓子里的青虫》课堂结构分析
结合S-T图和Rt-Ch图,对笔者《篓子里的青虫》的课堂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有如下特点。
1.以生为主,层层递进
由S-T图看出,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的比例相差较大,说明本节课是在教师有序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指导。
根据课堂实录视频,可以看出较为连续的师生互动主要有4处:①激趣导入,以识字卡“蝴”“蝶”及纸质蝴蝶激趣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进而引出生字词的识记;②初读课文,厘清漂亮蝴蝶与小小青虫两种动物之间的关系;③品读欣赏,通过学生朗读以体味文章情感,再分段品读青虫的来历、成长过程以及青虫被鸡妈妈一家消灭。联系上下文品味蝴蝶到青虫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④落实字词,通过教笔顺、说笔顺、观察摆位、范写、书写、练写重点生字“菜”“些”。
4处互动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激发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为厘清蝴蝶、青虫这两种动物的关系打下良好基础;紧接着,通过青虫的来历和成长两个过程由浅入深地探索蝴蝶到青虫的生长过程;最后,教师落实到由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的具体建议上,即考查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利用多种练习方法引导学生“会写”。
该课堂各教学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教师各环节衔接自然,教学详略得当且符合学生现阶段认知规律。
2.双边教学,知情合一
课堂前期,主要由教师导入和学生自读组成,教师授课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学的过程。到了课堂中期,学生通过前期自读,在了解文本的基础上跟随教师学习重点字词。此环节为课堂重点,运用指名读、师教读、师领读、生齐读等多种方法进行反复读的训练,体现了小学低年段巩固教学的特点。紧接着品读欣赏主要由师生对话构成,并辅以齐读、个人有感情朗读、男女生分别读等朗读方法,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文章内涵,在对话中探求文章深意。
教师主要以识记生字词为主,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多种朗读,根据S-T图数据分析,课堂前半部分主要由学生行为构成,约为82.54%;而课堂后半部分是师生对话占主导,学生行为约为50%。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这是一堂以教师为教学主导,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课例,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3.混合教学,反复强化
这节课属于混合型教学模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朗读、参与讨论、课堂练习等行为使学生行为在该堂课中所占比重较大。另外,教师善于设置情景,使学生精神集中专一,或参与讨论,或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课堂问题的解决,也是Rt-Ch值如此分布的主要原因。
这种教学模式改變了传统语文课“满堂灌”的形式,既关注交互频次又注重交互深度,在交互中营造和谐友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可以看出,本课的Rt-Ch在图中比较接近对话型和练习型。这可能由于小学二年级对生字词的掌握需要依靠反复练习并不断进行巩固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故而本节课呈现出混合教学,反复强化的特点。
《篓子里的青虫》课例总结
根据S-T图表,《篓子里的青虫》一课前19分钟主要以学生行为为主,后23分钟主要以教师行为为主,其课堂模式更接近练习型和讲授型的简单相加。前19分钟主要以学生朗读课文和多种形式识字为主,后23分钟则以师生一问一答为主。通过对课例课堂结构的分析,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和评价方面获得如下启示:
1.渗透识记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根据年段和学生年龄有分别地进行识字教学。识字教学强调识记方法,注意生字的分类整合和有机渗透,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识字巩固。
2.钻研文本,注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历是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阅读教学中的宝贵财富。《篓子里的青虫》一课中,缺乏整体问题统领全文,采用逐字逐句进行分析解读,学生思考时间过少,导致读书层次缺乏,文本解读浅表化。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语言文字运用,这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对学生思维训练的过程。
3.教学评价紧贴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和完成程度的好坏,是评价一节课的首要标准。所有的教学环节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清晰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心中的一张网,帮助教师过滤和目标关联不大的环节。《篓子里的青虫》教学实录符合该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但是与课程标准相比,教学技巧运用还是有待提高。
(作者单位:孙静雯,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殷笛,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保利南湖小学;刘雨蓓,丽水外国语实验学校)
《篓子里的青虫》课例分析
S-T分析法是将教学行为分为学生行为S和教师行为T两类,采用可视化的方法研讨教学,对教学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教学分析工具 。S-T图以原点为教学的起始时刻,纵轴为S,横轴为T,分别表示S行为和T行为的时间。Rt是指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行为占有率,Ch是指师生行为转化率。根据Rt-Ch图,可以将教学分成四种教学模式,即练习型、讲授型、对话型和混合型。
笔者采用S-T分析法对《篓子里的青虫》进行课堂结构分析。以10秒为时间间隔进行S和T的编码,所选课例为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教师领读、学生分组、维持课堂纪律等行为,将这些定义为T行为。
经过统计得出结论,教师行为占有率Rt为0.35,行为转换率Ch为0.37,将所得数据得出公开课《篓子里的青虫》的教学模式为混合型,但偏向练习型。
《篓子里的青虫》课堂结构分析
结合S-T图和Rt-Ch图,对笔者《篓子里的青虫》的课堂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有如下特点。
1.以生为主,层层递进
由S-T图看出,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的比例相差较大,说明本节课是在教师有序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指导。
根据课堂实录视频,可以看出较为连续的师生互动主要有4处:①激趣导入,以识字卡“蝴”“蝶”及纸质蝴蝶激趣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进而引出生字词的识记;②初读课文,厘清漂亮蝴蝶与小小青虫两种动物之间的关系;③品读欣赏,通过学生朗读以体味文章情感,再分段品读青虫的来历、成长过程以及青虫被鸡妈妈一家消灭。联系上下文品味蝴蝶到青虫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④落实字词,通过教笔顺、说笔顺、观察摆位、范写、书写、练写重点生字“菜”“些”。
4处互动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激发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为厘清蝴蝶、青虫这两种动物的关系打下良好基础;紧接着,通过青虫的来历和成长两个过程由浅入深地探索蝴蝶到青虫的生长过程;最后,教师落实到由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的具体建议上,即考查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利用多种练习方法引导学生“会写”。
该课堂各教学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教师各环节衔接自然,教学详略得当且符合学生现阶段认知规律。
2.双边教学,知情合一
课堂前期,主要由教师导入和学生自读组成,教师授课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学的过程。到了课堂中期,学生通过前期自读,在了解文本的基础上跟随教师学习重点字词。此环节为课堂重点,运用指名读、师教读、师领读、生齐读等多种方法进行反复读的训练,体现了小学低年段巩固教学的特点。紧接着品读欣赏主要由师生对话构成,并辅以齐读、个人有感情朗读、男女生分别读等朗读方法,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文章内涵,在对话中探求文章深意。
教师主要以识记生字词为主,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多种朗读,根据S-T图数据分析,课堂前半部分主要由学生行为构成,约为82.54%;而课堂后半部分是师生对话占主导,学生行为约为50%。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这是一堂以教师为教学主导,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课例,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3.混合教学,反复强化
这节课属于混合型教学模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朗读、参与讨论、课堂练习等行为使学生行为在该堂课中所占比重较大。另外,教师善于设置情景,使学生精神集中专一,或参与讨论,或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课堂问题的解决,也是Rt-Ch值如此分布的主要原因。
这种教学模式改變了传统语文课“满堂灌”的形式,既关注交互频次又注重交互深度,在交互中营造和谐友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可以看出,本课的Rt-Ch在图中比较接近对话型和练习型。这可能由于小学二年级对生字词的掌握需要依靠反复练习并不断进行巩固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故而本节课呈现出混合教学,反复强化的特点。
《篓子里的青虫》课例总结
根据S-T图表,《篓子里的青虫》一课前19分钟主要以学生行为为主,后23分钟主要以教师行为为主,其课堂模式更接近练习型和讲授型的简单相加。前19分钟主要以学生朗读课文和多种形式识字为主,后23分钟则以师生一问一答为主。通过对课例课堂结构的分析,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和评价方面获得如下启示:
1.渗透识记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根据年段和学生年龄有分别地进行识字教学。识字教学强调识记方法,注意生字的分类整合和有机渗透,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识字巩固。
2.钻研文本,注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历是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阅读教学中的宝贵财富。《篓子里的青虫》一课中,缺乏整体问题统领全文,采用逐字逐句进行分析解读,学生思考时间过少,导致读书层次缺乏,文本解读浅表化。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语言文字运用,这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对学生思维训练的过程。
3.教学评价紧贴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和完成程度的好坏,是评价一节课的首要标准。所有的教学环节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清晰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心中的一张网,帮助教师过滤和目标关联不大的环节。《篓子里的青虫》教学实录符合该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但是与课程标准相比,教学技巧运用还是有待提高。
(作者单位:孙静雯,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殷笛,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保利南湖小学;刘雨蓓,丽水外国语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