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课程目的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只有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活泼生动的形式进行授课答疑,着眼于诱导,变“苦学”为“乐学”。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使探索新知识的认识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关键词:英语;互动;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086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自信心等情感问题,爱国主义、世界意识以及智能开发、创新精神的培养被放在英语教学的首要地位;学会交往、合作学习、用语言做事情等学习策略和语言实践能力、健全人格的形成,成为学习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文化差异、加强双向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英语课程目的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没有师生、生生的交往互动,就不是真正意义的教学。而要实施这一途径,只有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多年教学与实践,笔者尝试了“互动”教学模式,而这一模式在应用中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激趣——创境——合作——探究——应用。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因而在教学中,笔者运用了小组讨论的形式,其目的就在于启发他们在情境中运用语言材料归纳语法规则,进而在情境中探究解疑,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发展能力,并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合作精神。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就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这正是趣味教学考虑的出发点。趣味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玩、学中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习
学生的兴趣神经一旦被触发,他们自然会在逼真的情境中触景生情,见情思意,从而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分解任务。这一过程包括以下四个阶段:1. 置境阶段。教师用指令性语言设置问题情境,由讲解转入提问,使学生在心理上对问题有所准备。2. 置疑阶段。教师用准确、清晰、简明的语言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教学经验再要求学生回答。3. 诱发阶段。如果学生对所提问题一时回答不出来,教师要以适当的方法鼓励、启发、诱导学生作答。4. 评核阶段。教师应以不同的方式评价学生的答案。包括:检查学生的答案,估测其他学生是否听懂答案;重复学生回答的要点,对学生所答内容加以评论;依据学生答案联系其他有关材料,引导学生回答有关的另一问题或追问其中某一要点,即进行延伸和追问;更正学生的回答,就学生的答案提出新见解、补充新信息;以不同的词句,强调学生的观点和例证,也可以引导其他学生参与对答案的订正和扩展。如在教“Happy birthday to you!”时,设计Ross一家团聚互相祝贺生日的游戏,显得形象、生动、有趣。学生在游戏情景中深入角色、踊跃表演。在玩中复习巩固,既符合学生们乐于模仿与好玩的天性,又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还调节了学习节奏。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巩固了学到的语言知识,锻炼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学会合作学习
“外语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教师要关爱学生,创设师生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教师要有宽容心,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失败,关心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完整人格的发展,不用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进步,人人有目标,人人有自信,人人有动力,人人有方法,人人有成就感。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潜能开发,解放他们的大脑和双手,使之成为有创新精神,有独立人格,有良好道德修养,自强、自立、自信、自尊、自爱,“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人。因此在教学中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尤为重用,而小组讨论正是这一理论的运用。通过小组讨论,能大大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机会,正是由于人人参与,增强了学生间的合作精神,使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同学间能互助合作,集思广益的充分发挥群体智力互补的功能。把学生的自主性和群智的互补性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这一环节也是该模式在教学中的精华之处。
四、激发探究性思维能力
教师要想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发挥,就要在教学思路上和提问设计上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内部动机作用。一是引导学生去积极探求真理。有经验的教师不直接向学生奉献真理,而是诱使他们去探求真理。二是要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直接参与提问设计,引导学生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由此发现新的天地,创造新的情境,从根本上改变提问中“生从师问”的被动局面。三是要欢迎学生发表创新见解。教师应当欢迎学生对自己的讲解提出不同看法,对教材内容的缺点和问题提出质疑,发表看书的见解。决不要有意无意地压抑学生发表创新见解的积极性。这样就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英语教学能注意根据学习内容创设情景,自然导入新课;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读、背、唱、画、表演等各种活动训练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在提高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多种潜能,渗透中外文化和其他学科知识。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行动,将英语学习延伸到课外,他们自编了大量图文并茂的英语报、学习课件、有趣的作业和学习档案。能影响学生逐步树立科学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和形成学习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语言交际和运用能力。语音、词汇、语法句型结构都是学生语言交际不可缺少的材料。因此使教学过程交际化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进行教改实验的时候,力求根据交际性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及媒体手段,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灵活地交际,并将交际活动运用到生活中。如我们学了节约水的英语课文后,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观看一组水污染的图片,让学生间展开丰富的对话,这样通过情景交流,学生不仅掌握了节水的短语,也实现了交际的目的,真正实现了英语在用,在学中用的一大显明特性。
总之,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真正使课堂教学活动化、教学内容情景化、教材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交际化、练习活动多样化,使学生从以往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良好状态。
参考文献:
[1] 张正东.外语教学技巧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 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近湖中学 224700)
关键词:英语;互动;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086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自信心等情感问题,爱国主义、世界意识以及智能开发、创新精神的培养被放在英语教学的首要地位;学会交往、合作学习、用语言做事情等学习策略和语言实践能力、健全人格的形成,成为学习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文化差异、加强双向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英语课程目的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没有师生、生生的交往互动,就不是真正意义的教学。而要实施这一途径,只有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多年教学与实践,笔者尝试了“互动”教学模式,而这一模式在应用中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激趣——创境——合作——探究——应用。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因而在教学中,笔者运用了小组讨论的形式,其目的就在于启发他们在情境中运用语言材料归纳语法规则,进而在情境中探究解疑,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发展能力,并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合作精神。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就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这正是趣味教学考虑的出发点。趣味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玩、学中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习
学生的兴趣神经一旦被触发,他们自然会在逼真的情境中触景生情,见情思意,从而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分解任务。这一过程包括以下四个阶段:1. 置境阶段。教师用指令性语言设置问题情境,由讲解转入提问,使学生在心理上对问题有所准备。2. 置疑阶段。教师用准确、清晰、简明的语言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教学经验再要求学生回答。3. 诱发阶段。如果学生对所提问题一时回答不出来,教师要以适当的方法鼓励、启发、诱导学生作答。4. 评核阶段。教师应以不同的方式评价学生的答案。包括:检查学生的答案,估测其他学生是否听懂答案;重复学生回答的要点,对学生所答内容加以评论;依据学生答案联系其他有关材料,引导学生回答有关的另一问题或追问其中某一要点,即进行延伸和追问;更正学生的回答,就学生的答案提出新见解、补充新信息;以不同的词句,强调学生的观点和例证,也可以引导其他学生参与对答案的订正和扩展。如在教“Happy birthday to you!”时,设计Ross一家团聚互相祝贺生日的游戏,显得形象、生动、有趣。学生在游戏情景中深入角色、踊跃表演。在玩中复习巩固,既符合学生们乐于模仿与好玩的天性,又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还调节了学习节奏。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巩固了学到的语言知识,锻炼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学会合作学习
“外语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教师要关爱学生,创设师生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教师要有宽容心,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失败,关心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完整人格的发展,不用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进步,人人有目标,人人有自信,人人有动力,人人有方法,人人有成就感。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潜能开发,解放他们的大脑和双手,使之成为有创新精神,有独立人格,有良好道德修养,自强、自立、自信、自尊、自爱,“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人。因此在教学中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尤为重用,而小组讨论正是这一理论的运用。通过小组讨论,能大大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机会,正是由于人人参与,增强了学生间的合作精神,使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同学间能互助合作,集思广益的充分发挥群体智力互补的功能。把学生的自主性和群智的互补性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这一环节也是该模式在教学中的精华之处。
四、激发探究性思维能力
教师要想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发挥,就要在教学思路上和提问设计上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内部动机作用。一是引导学生去积极探求真理。有经验的教师不直接向学生奉献真理,而是诱使他们去探求真理。二是要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直接参与提问设计,引导学生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由此发现新的天地,创造新的情境,从根本上改变提问中“生从师问”的被动局面。三是要欢迎学生发表创新见解。教师应当欢迎学生对自己的讲解提出不同看法,对教材内容的缺点和问题提出质疑,发表看书的见解。决不要有意无意地压抑学生发表创新见解的积极性。这样就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英语教学能注意根据学习内容创设情景,自然导入新课;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读、背、唱、画、表演等各种活动训练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在提高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多种潜能,渗透中外文化和其他学科知识。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行动,将英语学习延伸到课外,他们自编了大量图文并茂的英语报、学习课件、有趣的作业和学习档案。能影响学生逐步树立科学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和形成学习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语言交际和运用能力。语音、词汇、语法句型结构都是学生语言交际不可缺少的材料。因此使教学过程交际化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进行教改实验的时候,力求根据交际性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及媒体手段,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灵活地交际,并将交际活动运用到生活中。如我们学了节约水的英语课文后,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观看一组水污染的图片,让学生间展开丰富的对话,这样通过情景交流,学生不仅掌握了节水的短语,也实现了交际的目的,真正实现了英语在用,在学中用的一大显明特性。
总之,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真正使课堂教学活动化、教学内容情景化、教材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交际化、练习活动多样化,使学生从以往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良好状态。
参考文献:
[1] 张正东.外语教学技巧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 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近湖中学 22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