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省兴文县大坝民族初级中学校 644405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农村初中教学条件以及教育资源加大了投入,音乐课程也进行了全新的改革,这不仅给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同时也给音乐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初中如何发挥音乐课程的作用,必将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关键词】农村初中;音乐教学;兴趣;素质
近年来我国对农村初中教学条件以及教育资源加大了投入,音乐课程也进行了全新的改革,这不仅给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同时也给音乐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音乐课更灵活了,内容更丰富了,学生更快乐了,老师的教学方法更多样化了。可是,农村初中的音乐课,特别是我们学校绝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讲起课来却不像市属初中那样游刃有余。经过几年的教学,从中也掌握了一些上好农村初中音乐课的方法,下面我就来谈谈如何才能上好农村初中的音乐课。
对于农村初中的部分教师与学生来说,在他们印象当中,音乐课就是唱歌课,只需要教会学生唱,让学生高兴便可,殊不知,歌唱只是音乐教育的第一步,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过:“有了歌唱的基础,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就能得以发展。只有人声——这个人们生而有之的而且是最优美的乐器,才是使音乐文化属于每个人的沃土。如果首先学习歌唱,然后学习其它,将使学生具有多种音乐能力的准备。”由此可见,会唱只是音乐课的基本要求。
1 教师应努力培养好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农村的初中生们对音乐的学习欲望与兴趣是相当强烈的,但部分学生对音乐教材上的内容不太感兴趣,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多注意运用各种手段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可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创立愉悦的教学环境,建立默契的师生关系是关键。农村初中的孩子们是非常淳朴可爱,活泼好动的。我在上音乐课时,就经常创造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使之变得生动、美好、愉快,从而收到音乐教学整体化的效果,激发学生兴趣,提高音乐水平。
我在音乐教学中,抓住了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紧密结合教材,精心设计。我在教学《青春舞曲》这一课时,一开始问大家想不想看看老师跳一曲舞呢?同学们一听高兴地说想,然后因势利导结合课本音乐为学生们献上一段优美的新疆舞蹈。这样既激发了每一位学生的兴趣,又增添了学生对老师的崇拜感。渴望和老师一起动起来,唱起来。此时,我设问:你们想知道老师跳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想学习怎么跳怎么唱吗?同学们兴趣猛涨,学习特认真。这节课同学们就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习了试唱、发音、节奏、新课等内容,印象深刻。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轻松、生动活泼。
2 在音乐课堂中加入从简到繁的音乐理论知识
在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我们不能让学生千篇一律地学唱歌曲,不能一唱到底, 应打破旧的教法,使音乐课“活”起来。 传统的音乐课只是单调的新歌教学,所以有人称之为“唱歌课”。可我们现在培养的是全面性人才,不只是会唱歌,还应会一些乐理知识,有一定的音乐欣赏水平。因此在教学时应打破传统的教育法,还音乐课本色。在上音乐课时,应设计多方面的训练。比如:花10分钟进行试唱, 可以带领学生按节奏念歌词,在念到附点节奏处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老师要这么念?这么念有什么好处?教师加以适当指导,让学生细细揣摩,体会歌词的内在韵律,深刻的内涵以及所蕴涵着的丰富情感,通过感情的体验去把握歌词语调、语气的轻重缓急,从而识记节奏型与各种表情记号。还有听音、节奏练习等,但不能机械地进行训练,应把这些知识设计于活动、比赛中,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进行律动来活跃气氛,学生主动参与,自己编一些律动的动作。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为素质教育创造了条件。青春期的学生有极强的表现欲望,老师应在教育中启发教学,激励成功意志。让学生在唱唱、玩玩、跳跳、动动中去感受音乐、理解和表现音乐。这样音乐课就“活”起来,孩子们也会更热爱音乐,
3 极为重要的教师范唱
音乐教育必须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把全部教学活动牢固地建立在听的基础上。听是一切音乐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听觉感知便成了学习音乐的先决条件。在农村初中,学生平日接触的音乐比较单一,仅仅是一个星期一节音乐课,所以他们唱歌时的音准,节奏、吐词咬字以及音乐素质与市属初中的学生是不可相比的。随着教学条件的提高,多媒体教学的加入,许多老师过分依赖它,连教师范唱都用其替代。其实这种做法很不合理,音乐教师就必须用自己的声音来打动学生。教师的范唱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所学歌曲的好恶。要想启发学生正确表现歌曲的感情,教师就必须通过范唱,让学生对歌曲有个初步感受,从而进入歌曲的意境之中。
4 让学生在音乐课中“跳起来、舞起来”
音乐和舞蹈是擅长抒情的艺术,舞蹈在创作表演过程中总是离不开音乐的。舞蹈通过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形象、情绪、旋律等,它具有可视性,能更直观地被人感知,能更形象地解释音乐,使人更容易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从而达到欣赏、感知音乐的目的。动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在欣赏乐曲后,给学生创造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动静结合,通过动来激发他们欣赏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加深对音乐形象的联想和对乐曲的理解,在参与中得到愉悦和美感。例如七年级听赏《青年友谊圆舞曲》,教学要求需要学生了解圆舞曲的特点,所以我在听赏的过程中,首先给学生讲解3/4拍的特点,然后带领女同学,两手提裙,两脚踩强弱弱,强弱弱的舞步;引导男生做绅士动作,大大吸引起学生随乐“动”的兴趣,他们在听赏与舞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掌握了圆舞曲的特点,直到下课,孩子们都还意犹未尽。
5 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21世纪需要创新人才,我们音乐教师责无旁贷。想象力作为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在音乐课中应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大纲对音乐课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爱好、创造音乐的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艺术形像启迪学生智慧,陶冶高尚情操和优良品格,发展想象力我创造思维能力。因此音乐课应是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当然,这需要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更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在教学欣赏课时,就让学生仔细听、认真想,并用故事、自编舞蹈等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在欣赏课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受到刺激,让他们用心灵从音乐中领悟喜、怒、哀、乐等情感。如从高亢激昂的《一二三四歌》中,激发他们的斗志和爱国之情;从各种曲调悠扬的民歌小调中,感受到生活和自然的美妙;从内涵深厚的劳动号子中,感受到对劳动的热爱等等。每学完一首歌曲时,我会有意识地让同学们自己去想一想律动的动作,自己给这个歌编一些动作跳出来。虽然农村的孩子不如市属的孩子见多识广,但由此他们编出来的动作更接近生活。这样在音乐课中,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初中如何发挥音乐课程的作用,必将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的去积累与探究,让我们农村的孩子也像城里的孩子那样成为素质教育阳光下茁壮成长,这就更需要我们为今天的花朵,明日的栋梁,撑起一片美丽的天空。
参考文献
[1] 《中外音乐文献丛书—音乐教学资料文献集》书籍作者:李至善主编,李杰明等编著
写作小常识:
论文常见模式;总分式(或称总分总式)论说文的全文总体结构一般都是这种结构模式。论证方法一般都要在中心论点的统率下,确立几个从属于中心的,即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分论点,然后通过对分论点的逐一阐述,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有力的证明。
因而论说文全文结构,往往是“总—分—总”式。议论文几乎篇篇皆是这种结构模式。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农村初中教学条件以及教育资源加大了投入,音乐课程也进行了全新的改革,这不仅给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同时也给音乐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初中如何发挥音乐课程的作用,必将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关键词】农村初中;音乐教学;兴趣;素质
近年来我国对农村初中教学条件以及教育资源加大了投入,音乐课程也进行了全新的改革,这不仅给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同时也给音乐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音乐课更灵活了,内容更丰富了,学生更快乐了,老师的教学方法更多样化了。可是,农村初中的音乐课,特别是我们学校绝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讲起课来却不像市属初中那样游刃有余。经过几年的教学,从中也掌握了一些上好农村初中音乐课的方法,下面我就来谈谈如何才能上好农村初中的音乐课。
对于农村初中的部分教师与学生来说,在他们印象当中,音乐课就是唱歌课,只需要教会学生唱,让学生高兴便可,殊不知,歌唱只是音乐教育的第一步,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过:“有了歌唱的基础,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就能得以发展。只有人声——这个人们生而有之的而且是最优美的乐器,才是使音乐文化属于每个人的沃土。如果首先学习歌唱,然后学习其它,将使学生具有多种音乐能力的准备。”由此可见,会唱只是音乐课的基本要求。
1 教师应努力培养好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农村的初中生们对音乐的学习欲望与兴趣是相当强烈的,但部分学生对音乐教材上的内容不太感兴趣,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多注意运用各种手段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可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创立愉悦的教学环境,建立默契的师生关系是关键。农村初中的孩子们是非常淳朴可爱,活泼好动的。我在上音乐课时,就经常创造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使之变得生动、美好、愉快,从而收到音乐教学整体化的效果,激发学生兴趣,提高音乐水平。
我在音乐教学中,抓住了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紧密结合教材,精心设计。我在教学《青春舞曲》这一课时,一开始问大家想不想看看老师跳一曲舞呢?同学们一听高兴地说想,然后因势利导结合课本音乐为学生们献上一段优美的新疆舞蹈。这样既激发了每一位学生的兴趣,又增添了学生对老师的崇拜感。渴望和老师一起动起来,唱起来。此时,我设问:你们想知道老师跳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想学习怎么跳怎么唱吗?同学们兴趣猛涨,学习特认真。这节课同学们就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习了试唱、发音、节奏、新课等内容,印象深刻。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轻松、生动活泼。
2 在音乐课堂中加入从简到繁的音乐理论知识
在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我们不能让学生千篇一律地学唱歌曲,不能一唱到底, 应打破旧的教法,使音乐课“活”起来。 传统的音乐课只是单调的新歌教学,所以有人称之为“唱歌课”。可我们现在培养的是全面性人才,不只是会唱歌,还应会一些乐理知识,有一定的音乐欣赏水平。因此在教学时应打破传统的教育法,还音乐课本色。在上音乐课时,应设计多方面的训练。比如:花10分钟进行试唱, 可以带领学生按节奏念歌词,在念到附点节奏处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老师要这么念?这么念有什么好处?教师加以适当指导,让学生细细揣摩,体会歌词的内在韵律,深刻的内涵以及所蕴涵着的丰富情感,通过感情的体验去把握歌词语调、语气的轻重缓急,从而识记节奏型与各种表情记号。还有听音、节奏练习等,但不能机械地进行训练,应把这些知识设计于活动、比赛中,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进行律动来活跃气氛,学生主动参与,自己编一些律动的动作。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为素质教育创造了条件。青春期的学生有极强的表现欲望,老师应在教育中启发教学,激励成功意志。让学生在唱唱、玩玩、跳跳、动动中去感受音乐、理解和表现音乐。这样音乐课就“活”起来,孩子们也会更热爱音乐,
3 极为重要的教师范唱
音乐教育必须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把全部教学活动牢固地建立在听的基础上。听是一切音乐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听觉感知便成了学习音乐的先决条件。在农村初中,学生平日接触的音乐比较单一,仅仅是一个星期一节音乐课,所以他们唱歌时的音准,节奏、吐词咬字以及音乐素质与市属初中的学生是不可相比的。随着教学条件的提高,多媒体教学的加入,许多老师过分依赖它,连教师范唱都用其替代。其实这种做法很不合理,音乐教师就必须用自己的声音来打动学生。教师的范唱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所学歌曲的好恶。要想启发学生正确表现歌曲的感情,教师就必须通过范唱,让学生对歌曲有个初步感受,从而进入歌曲的意境之中。
4 让学生在音乐课中“跳起来、舞起来”
音乐和舞蹈是擅长抒情的艺术,舞蹈在创作表演过程中总是离不开音乐的。舞蹈通过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形象、情绪、旋律等,它具有可视性,能更直观地被人感知,能更形象地解释音乐,使人更容易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从而达到欣赏、感知音乐的目的。动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在欣赏乐曲后,给学生创造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动静结合,通过动来激发他们欣赏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加深对音乐形象的联想和对乐曲的理解,在参与中得到愉悦和美感。例如七年级听赏《青年友谊圆舞曲》,教学要求需要学生了解圆舞曲的特点,所以我在听赏的过程中,首先给学生讲解3/4拍的特点,然后带领女同学,两手提裙,两脚踩强弱弱,强弱弱的舞步;引导男生做绅士动作,大大吸引起学生随乐“动”的兴趣,他们在听赏与舞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掌握了圆舞曲的特点,直到下课,孩子们都还意犹未尽。
5 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21世纪需要创新人才,我们音乐教师责无旁贷。想象力作为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在音乐课中应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大纲对音乐课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爱好、创造音乐的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艺术形像启迪学生智慧,陶冶高尚情操和优良品格,发展想象力我创造思维能力。因此音乐课应是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当然,这需要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更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在教学欣赏课时,就让学生仔细听、认真想,并用故事、自编舞蹈等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在欣赏课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受到刺激,让他们用心灵从音乐中领悟喜、怒、哀、乐等情感。如从高亢激昂的《一二三四歌》中,激发他们的斗志和爱国之情;从各种曲调悠扬的民歌小调中,感受到生活和自然的美妙;从内涵深厚的劳动号子中,感受到对劳动的热爱等等。每学完一首歌曲时,我会有意识地让同学们自己去想一想律动的动作,自己给这个歌编一些动作跳出来。虽然农村的孩子不如市属的孩子见多识广,但由此他们编出来的动作更接近生活。这样在音乐课中,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初中如何发挥音乐课程的作用,必将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的去积累与探究,让我们农村的孩子也像城里的孩子那样成为素质教育阳光下茁壮成长,这就更需要我们为今天的花朵,明日的栋梁,撑起一片美丽的天空。
参考文献
[1] 《中外音乐文献丛书—音乐教学资料文献集》书籍作者:李至善主编,李杰明等编著
写作小常识:
论文常见模式;总分式(或称总分总式)论说文的全文总体结构一般都是这种结构模式。论证方法一般都要在中心论点的统率下,确立几个从属于中心的,即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分论点,然后通过对分论点的逐一阐述,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有力的证明。
因而论说文全文结构,往往是“总—分—总”式。议论文几乎篇篇皆是这种结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