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注重创新的教育理念,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进行相互的融合与渗透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人文修养。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修养和素质,塑造人文精神需要一个潜在而长期的过程,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同样也需要一个逐渐内化的过程。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灵活,透明的程度也比较高,并且是一个全方位开发的教育,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互助式教学、探索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以充分调动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高职院校体育的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科技所提供的便利条件,运用电脑、摄像机等多媒体设备,使教学过程更为生动、具体、形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新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人文精神 ;实践研究
1.营造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注重对学生的关怀,帮助学生树立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促进学生更好地对待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各种矛盾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感化的、非说教的、非强制的教育因素很多,学校的校园文化环境显然是最基本的因素。学校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陶冶师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圣地,养育人文精神的大课堂。
首先,要美化校园环境,加强人文景观的建设。不仅要注重选择良好的自然环境作为学校的校址,而且还要把自然环境创设为理想的学习场所,使草坪、绿树、园林、建筑相互村托,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范相互协调。学生置身于井然有序、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中,自然使他们的情操得以陶冶,心灵得到净化。同时,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也孕育着巨大的精神力量,规范着学生的行为与校园的风气。
其次,要加强校风、校训建设。良好的校风能增强师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促使人们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学习与工作,共同营造一个互敬互爱、积极向上、活跃和谐的局面。一句经典的校训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自强弘毅,求实拓新”等等,他们激励着多少莘莘学子不断前进和奋斗。因此,加强校风、校训的建设,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再次,要幵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精神的最根本途径。
2.提升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力量,加强人文精神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就在于教师。教师通过言传身教来教化学生,培养人才,可以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也是最深刻的。教师的素质、教师的水平不仅取决于他的教学水平,更重要的取决于他们的人文魅力与人文素养,同时也取决于他对学生的态度气因此,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之前,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真挚的良师益友式的师生关系。
新时期的课程改革与教材编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把专业知识领域内的拓展做好,而且还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养。体育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完成培养人的重任。从教学目标上来看,教师教育的对象是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素质,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去理解人,在挖掘学生潜能的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自由和价值;从教育理念上来看,教师必须具备相当的人文素质,才能树立教好的教育理念,才能对社会上流行的种种思潮与现象进行相对正确的评判;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在科学与人文日益融合的今天,即使传授科学知识也同样需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作为其基础。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在增加教师人文知识的同时,还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精神。教师的人文素养非常广泛,但要达到“艺术之师”的境界,必须提升包括精神、心理、审美等内在的教师人文素养。我们要使教师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同步,可以参照以下途径来实现。
3.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为了每一位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特長、个性都得到充分、生动的发展,教师应该要尊重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仅仅是教育对象的传统落后的观念,确立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处处要体现其主体性,使学生成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使每一个学生本身所具有的发展潜能和创造性得到释放和展现。其次,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科学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在传授体育技术、技能的同时,还要注意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指教师在与外界的交往过程中将习得的文化(信息、知识、经验等)通过内化过程所形成的内在精神和价值意识,包括价值取向、文化知识、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精神收获。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思想上、身心上、人格上、学术上的多种准备。在这样的理念下,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就不再局限于“体育专业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了,而应该是具备多层复合的文化知识结构。这其中就包括了:广博而精深的化学专业知识,当代科学与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信息化社会中的有关信息的知识以及有关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等等。
首先,体育的专业技术技能是体育教师胜任体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的前提。他要求体育老师不仅要对体育学科的基础性知识、技术、技能、方法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还要对与体育联系得比较紧密的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尤其是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有基本的了解。这样,一方面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体育教师有可能与相关学科教师在教学上取得协调,并在组织学生开展的综合性活动中相互配合。其次,体育教师体育的发展历史与发展的趋势,了解推动体育发展的因素,了解体育对于人类发展、对于社会的发展的价值。
最后,为了完善和丰富有关科学与人文方面的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要求教师在教学的空暇时间、业余时间阅读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书籍,扩大知识面,通过这些书籍的阅读与熏陶,感染其内在的人文精神,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升华人格。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并能随时随地吸收新鲜的知识,以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在提高自己专业素质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4.在“终身教肓”的思想指导下的终身体育精神
终身教育思想萌发于世纪末世纪初。人类历史上首次使用终身教育的概念于年英国发布的成人教育报告中。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自然也受到了这一先进思潮的影响。在其影响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逐步衍生出了一种“终身体育”的思想,它让一个人“终身能接受体育教育和从事体育锻炼,使身体健康、身心愉悦、终身受益”。因此,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向学生传递“终身体育”这样一种理念,让学生的运动意识不至于在毕业不久后便被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所淹没。
第一,调整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课程体系,开发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以及跨专业选课、跨学科选课等多种课程体系平台,为人文精神培养提供肥沃的土壤。此外,经我国一学者实证研究,讲普通高职院校人文体育课程的体系划分为“人文体育教育、身体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健康教育”这四部分内容体系,这对于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融入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二,精选教育内容。从浩如烟海的知识中精选出那些最基本的、具有迁移与延伸价值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以及能反映学科发展与交叉的、具有生命力的前沿知识和边缘知识,淘汰那些陈旧的、过时的以及和培养目标不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大的进步和更快的提高。
第三,在有效利用资源的前提下,更应该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以及兴趣爱好,要尽可能地多开设形式多样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使其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弹性与灵活性,以满足不同水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需要。
5结语
无论选择何种课程、采取何种内容进行体育教学,都应该时刻抱有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人文精神的坚定理念。例如,在足、排、篮等团体项目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養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武术等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以培养学生的民主自豪感;在马拉松等田径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在进行健美操、艺术体操等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等优化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新时期的人文体育教学应该要优化教学方法,尽力尝试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互助式教学、探索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以充分调动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高职院校体育的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科技所提供的便利条件,运用电脑、摄像机等多媒体设备,使教学过程更为生动、具体、形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新途径。
基金项目:大连市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院2018年度科研课题研究成果(DZKY2018B22)“高职院校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人文精神 ;实践研究
1.营造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注重对学生的关怀,帮助学生树立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促进学生更好地对待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各种矛盾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感化的、非说教的、非强制的教育因素很多,学校的校园文化环境显然是最基本的因素。学校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陶冶师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圣地,养育人文精神的大课堂。
首先,要美化校园环境,加强人文景观的建设。不仅要注重选择良好的自然环境作为学校的校址,而且还要把自然环境创设为理想的学习场所,使草坪、绿树、园林、建筑相互村托,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范相互协调。学生置身于井然有序、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中,自然使他们的情操得以陶冶,心灵得到净化。同时,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也孕育着巨大的精神力量,规范着学生的行为与校园的风气。
其次,要加强校风、校训建设。良好的校风能增强师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促使人们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学习与工作,共同营造一个互敬互爱、积极向上、活跃和谐的局面。一句经典的校训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自强弘毅,求实拓新”等等,他们激励着多少莘莘学子不断前进和奋斗。因此,加强校风、校训的建设,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再次,要幵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精神的最根本途径。
2.提升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力量,加强人文精神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就在于教师。教师通过言传身教来教化学生,培养人才,可以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也是最深刻的。教师的素质、教师的水平不仅取决于他的教学水平,更重要的取决于他们的人文魅力与人文素养,同时也取决于他对学生的态度气因此,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之前,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真挚的良师益友式的师生关系。
新时期的课程改革与教材编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把专业知识领域内的拓展做好,而且还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养。体育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完成培养人的重任。从教学目标上来看,教师教育的对象是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素质,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去理解人,在挖掘学生潜能的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自由和价值;从教育理念上来看,教师必须具备相当的人文素质,才能树立教好的教育理念,才能对社会上流行的种种思潮与现象进行相对正确的评判;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在科学与人文日益融合的今天,即使传授科学知识也同样需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作为其基础。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在增加教师人文知识的同时,还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精神。教师的人文素养非常广泛,但要达到“艺术之师”的境界,必须提升包括精神、心理、审美等内在的教师人文素养。我们要使教师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同步,可以参照以下途径来实现。
3.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为了每一位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特長、个性都得到充分、生动的发展,教师应该要尊重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仅仅是教育对象的传统落后的观念,确立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处处要体现其主体性,使学生成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使每一个学生本身所具有的发展潜能和创造性得到释放和展现。其次,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科学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在传授体育技术、技能的同时,还要注意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指教师在与外界的交往过程中将习得的文化(信息、知识、经验等)通过内化过程所形成的内在精神和价值意识,包括价值取向、文化知识、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精神收获。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思想上、身心上、人格上、学术上的多种准备。在这样的理念下,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就不再局限于“体育专业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了,而应该是具备多层复合的文化知识结构。这其中就包括了:广博而精深的化学专业知识,当代科学与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信息化社会中的有关信息的知识以及有关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等等。
首先,体育的专业技术技能是体育教师胜任体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的前提。他要求体育老师不仅要对体育学科的基础性知识、技术、技能、方法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还要对与体育联系得比较紧密的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尤其是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有基本的了解。这样,一方面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体育教师有可能与相关学科教师在教学上取得协调,并在组织学生开展的综合性活动中相互配合。其次,体育教师体育的发展历史与发展的趋势,了解推动体育发展的因素,了解体育对于人类发展、对于社会的发展的价值。
最后,为了完善和丰富有关科学与人文方面的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要求教师在教学的空暇时间、业余时间阅读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书籍,扩大知识面,通过这些书籍的阅读与熏陶,感染其内在的人文精神,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升华人格。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并能随时随地吸收新鲜的知识,以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在提高自己专业素质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4.在“终身教肓”的思想指导下的终身体育精神
终身教育思想萌发于世纪末世纪初。人类历史上首次使用终身教育的概念于年英国发布的成人教育报告中。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自然也受到了这一先进思潮的影响。在其影响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逐步衍生出了一种“终身体育”的思想,它让一个人“终身能接受体育教育和从事体育锻炼,使身体健康、身心愉悦、终身受益”。因此,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向学生传递“终身体育”这样一种理念,让学生的运动意识不至于在毕业不久后便被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所淹没。
第一,调整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课程体系,开发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以及跨专业选课、跨学科选课等多种课程体系平台,为人文精神培养提供肥沃的土壤。此外,经我国一学者实证研究,讲普通高职院校人文体育课程的体系划分为“人文体育教育、身体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健康教育”这四部分内容体系,这对于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融入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二,精选教育内容。从浩如烟海的知识中精选出那些最基本的、具有迁移与延伸价值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以及能反映学科发展与交叉的、具有生命力的前沿知识和边缘知识,淘汰那些陈旧的、过时的以及和培养目标不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大的进步和更快的提高。
第三,在有效利用资源的前提下,更应该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以及兴趣爱好,要尽可能地多开设形式多样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使其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弹性与灵活性,以满足不同水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需要。
5结语
无论选择何种课程、采取何种内容进行体育教学,都应该时刻抱有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人文精神的坚定理念。例如,在足、排、篮等团体项目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養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武术等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以培养学生的民主自豪感;在马拉松等田径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在进行健美操、艺术体操等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等优化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新时期的人文体育教学应该要优化教学方法,尽力尝试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互助式教学、探索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以充分调动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高职院校体育的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科技所提供的便利条件,运用电脑、摄像机等多媒体设备,使教学过程更为生动、具体、形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新途径。
基金项目:大连市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院2018年度科研课题研究成果(DZKY2018B22)“高职院校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