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上好音乐课的关键。新课标明确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科学合理地设计音乐教学,将封闭的课堂延伸至课外,让音乐走出教室,走进学生的生活。
  1.利用学生的表现欲激发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的表现欲很强,他们渴望得到认可与赞赏。因此,我有意识地培养和调动学生的表现欲,并将其转化为学习音乐的动力。
  例如,我鼓励学生演奏自己在课外学习的乐器,让全班同学欣赏。这种才艺展示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他们纷纷拿来笙、手风琴、萨克斯、二胡、小提琴等,在课堂上一展身手。学习《草原巡逻兵》时,杨怡同学给大家展示吹笙,并介绍什么是17孔笙;学习《同一首歌》时,张晨同学现场吹奏萨克斯,并介绍萨克斯的种类、著名萨克斯演奏家等;有些同学没有学习乐器,但也不甘落后,经常向大家一展歌喉。学生们甚至给我一个惊喜,5位同学组成了一个演唱组合,一位同学吹萨克斯,另外四人演唱。他们的组合完全是自己组织、策划和排练的,合唱、伴唱、朗诵等元素搭配得很合理。受他们启发,另外几个人成立了“豌豆剧组”,表演音乐小品等。
  2.巧妙对接教材与流行元素
  在教学中,我注意发挥流行歌曲的兴趣链接作用,让流行歌曲巧妙地服务于音乐课的教学。例如,欣赏英国作曲家霍尔斯特《行星组曲》第四首“木星——欢乐使者”的片段时,有的同学就开始嘀咕:“这不是和电影《画皮》的主题曲《画心》差不多吗?”学生们几乎都会唱这首流行歌曲。知道这个情况后,我采用对比聆听的方法,通过对音乐要素的解读,让学生们进一步欣赏乐曲。此外,我没有满足于简单对比,还向学生们介绍说,这是霍尔斯特1920年创作的旋律,到现在已经90多年了。就是这样一支“老曲子”,现在还被人挖掘出来创作流行歌曲,并广受欢迎,这说明经典作品具有长盛不衰的魅力,我用这种方式来鼓励学生们多听经典名曲。
  在民歌欣赏的教学中,我将教材中的歌曲与少数民族流行歌手演唱的歌曲进行对比欣赏,让学生自己去查找,激发他们的兴趣。如学习朝鲜族歌曲《苹果丰收》《翁黑呀》时,我就让学生查找“阿里郎组合”;学习蒙古族歌曲《草原上》《银杯》时,我就让学生查找斯琴格日乐的歌曲;学习彝族风格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时,我让学生查找“彝人制造”。通过对比欣赏,学生体会到了传统民歌与现代流行歌曲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了解了“万变不离其宗”的艺术创作规律以及艺术创作中的创新与发展。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对音乐课外活动的兴趣,使他们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之中。
  3.将学生优势迁移到音乐教学
  六年级的贾昊楠同学真是五音不全,没有一首歌能唱出调来,只要单独唱歌就哭。针对这种情况,我专门找到他说:“你可以不唱,但是老师希望你多查找与音乐课相关的资料,开阔自己的视野。”这样,在学习《茉莉花》时,他不仅查找资料并且进行了整理和打印,从起源到茉莉花的形状、用途,到如何种植和泡茶、茉莉花音乐为什么那么流行、宋祖英在悉尼大厅演唱《茉莉花》、高音萨克斯风演奏家肯尼基和刘德华演绎经典歌曲《茉莉花》等。在他查找的资料的基础上,我下载了相应的视频和音乐,学生在学习这一单元时充满了激情和热情,这样即使是不擅长演唱的同学也同样对音乐课充满了热情和期待。这种发现学生优势并迁移到音乐教学的做法,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氛围,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好学音乐、乐学音乐。
  只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科学设计,精心组织,启发、引导、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音乐学习完全可以成为一种快乐的体验。我们还将继续从不同层面、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他们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感受音乐的魅力。
  编辑 于萍
其他文献
北京市赵登禹学校的校训是“爱国、求知”。  1997年,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中学更名为“北京市赵登禹学校”。围绕着爱国将军的英雄事迹,结合学校实际,学校重新创作了校歌,设计了校徽,制定了校训。学校将校训定为“爱国和求知”,希望学生具备两种素养:爱国主义精神素养、学会探究的素养。这两种素养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内在品质,“爱国”是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以爱家、爱集体为基础的;“求知”是获得知识和汲取人生经验
2004年,西城区开始探索如何用信息化推动教师教育的现代化,并创建了西城教育研修网。经过10年的建设和使用,通过搭建平台、资源建设和共享、开展研修员引领的网上研修活动,并辅以行政推动、制度建设等手段,逐步实现了网上研修的常态化。西城区教师除了面对面学习之外,又多了一种网上学习方式,此举拓展了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促进了教师学习方式的转变。截至2015年3月,西城教育研修网网上教师学习协作组共2000多
三四十个小时,两三千公里,穿越吐鲁番盆地、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这是每一个“内高班”学生都走过的路。于他们而言,这是一条艰辛的路,也是一条希望的路;这是一条孤独的路,也是一条幸福的路。个中滋味,除了他们自己,也只有“内高班”的老师能懂,因为这不仅是求学之路,也是家访之路。  家访,这件对很多北京老师来说不算太难的“小”事情,却是“内高班”老师每年都要跋山涉水做的“大”事情。“内
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成立  2016年12月1日上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成立暨第十届督学聘任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北京市副市长王宁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领导,各区政府领导,市、区教育两委一室相关领导和处室负责人,市属高校主管领导,市政府特约教育督导员,北京市第十届督学等30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宣布成立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明确了市政府教育督导
以色列是一个很特别的国家:外部战乱冲突不断,缺乏稳定的发展环境;内部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国家和背景的移民。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以色列迫切需要国民的国家、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凝聚不同背景、不同民族的国民。以色列采取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从基础教育抓起,在学校教育中进行国家和文化认同教育。  今年,我访问了以色列“Chen”青年大使学校和与其合作办学的保罗·科尔(Paul·Kor)小学,他们的学生领导
品牌学校是百姓心目中的优质学校、政府放心学校、专业引领学校。品牌学校是地区教育的脊梁、国家教育的脊梁。因此品牌学校必须要有教育担当精神,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尊重教育规律办学,不断创新教育实践,为国担当育才,为民担当服务。  北京海淀区清河地区有一所北京市示范高中校——北京市第二十中学。这所学校建校60多年来,秉承服务当地百姓办学宗旨,逐步提出了“脊梁教育”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成为当地百姓认可的品牌
1.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师编制超编与结构性缺编并存,部分小学科、原非中高考科目等学科面临师资紧缺的问题。二是教师来源不足,小学阶段师资紧缺。三是新补充教师的质量不高,“教非所学”现象凸显。四是教师应对改革的能力与素养不足。  2.教师培训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培训的运行体制与管理机制存在问题,分层分类培训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教师培训的设计与
近年来,少年儿童遭遇性侵的案例频频发生,给学生家长和学校敲响了警钟,我们该如何教育孩子从小学会自我保护?为了寻找答案,大兴四小参与“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性保护的问题”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性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同时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潜心研究,做出精品课例  课题组教师坚持做到把理论学习与课堂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班主任利用班队会时间进行教育,科任教师则
密云区实施“美丽少年教育”活动已五年,从單一主题活动推进、系列主题活动推进到课程化推进,主题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美丽少年教育“五爱”课程体系以学生为道德认知和发展原点,逐渐扩充生活学习的空间,把爱己、爱家、爱社会、爱祖国、爱生态五个内容,细化到学生的养成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与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生命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实现了有机衔接。“五爱”课
当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研部门面临教师发展需求的新挑战,需要创新工作,实现教研转型。教研创新的形式之一是“专家指导”转向教师团队的“众筹学习”,教研工作坊也就成为了教师研修的重要形式。本文结合第二届全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术会议上的“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活动设计”工作坊,探究工作坊研修活动开展的内在规律,提升工作坊研修活动质量,以最大程度满足研修者的需求。  1.研修活动设计理念  以研修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