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遇到两位好老师
我生在农村,在本村村小上学时,我遇到了我最喜欢的语文老师杨培老师。杨老师多才多艺,特别是毛笔字写得好,带动了我们班一大批同学练习写毛笔字。我们全班同学非常喜欢语文课,每个同学的作文都写得不错。我们村小位置非常偏僻,但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常常有全乡小学语文老师步行到我们班来听作文观摩课。除了统编教材外,杨老师还用当时《四川日报》上的文章来教学,教过的文章我们都能背下来。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我爱上了语文课。
村小毕业,我考上了区重点初中,语文老师是刚中师毕业的祝青云老师。祝老师二十多岁,也多才多艺,字写得特别漂亮,我们全班同学都喜欢语文课,我们能够把课文特别是文言文一字不落地背下来。在教教材的同时,祝老师还给我们拓展了很多课外知识。我们在初中就学了后来大学才学的汉语语法体系,接触了当时一般同学难以接触到的《逻辑学》和《外国文学》。我非常喜欢祝老师的教学风格,他对我也特别地厚爱,还让我帮他整理教案,批阅试卷。有时太晚了,他就让我在他那里睡,我们师生同床而眠,形同兄弟。初中这三年,加深了我的语文兴趣,奠定了我后来做语文教师的良好基础。更重要的是,我与他的这段师生情谊,让我知道了做教师最重要的钥匙:怎样让学生喜欢我的语文课,怎样做学生最敬重的老师。
初登教坛获好评
1989年7月我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四川省蓬安中学任教,学校给我安排了高一两个班的语文课。我干一行爱一行,喜欢总结教学得失,力争在下一堂课做得更好。我广泛阅读教研资料,精心准备每一节课,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完成教学各环节,学生非常喜欢我的语文课。学校领导见我工作认真务实,没有一般教师的浮躁情绪和不良习惯,把我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新班开学两月后,全县高一语文教师在我校召开教研会,学校安排我上一节研究课,我愉快地接受了任务。这堂研究课下来,听课老师给予我很好的评价,一位知名教师说我有望成为“本县语文界的又一颗新星”。
把读书当作享受
读书仿佛是我与生俱来的爱好,从识字开始,我便对随便一张字纸都能读出一点味道来,并且不放过任何一点有用的东西。直到现在,我最渴望的就是有一个安静的空间,独自一人在那里静静地读书,有序地整理读书笔记。
我所读书报包括《教育文摘》《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以及名家随笔、教育案例等。我们几位语文老师成立了一个读书会,彼此交换阅读书籍,交流读书体会。我把阅读当作与哲人、名师的无声对话。我认为,语文老师教书而不读书,思想就会枯萎,语言就会苍白,课堂就会没有生机。长期坚持下来,阅读促进了我精神的成长,让我更加安静和沉稳,对课堂教学更加得心应手。学生最喜欢的是,我能每天带给他们新的故事和感悟。
除自己坚持阅读外,我还向青年教师介绍经典书籍和阅读方法,经常用电子邮件向更多教育界朋友推荐优秀文章。在课堂上,我要求每个同学必须有可以保存一辈子的读书笔记本,坚持每天写一段见闻感悟。我发现,学生这样做了以后,学习习惯有很大改变,精神境界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丰富了写作素材。我还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带给家长阅读,让孩子的作品能够感动家长,让家长知道孩子心灵的成长。
教研教改增活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始终重视教师教法与学生学法的匹配与共鸣,把学情调查和学法研究放到第一位,勤于实践与反思,教研、教改取得一定成效,让我的课堂能够长期保持活力。
我率先开展了课改实验探索,逐步提炼出了我校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表述为“课堂五步教学法”:①“围绕导学案自学,自我发现问题(学生独学,用双色笔标出自己的学习困惑)”→②“自主解决问题(学生对学、群学)”→③“展示解决方案(学生小组内展示与全班展示结合)”→④教师评价反馈,学生整理学案(教师对残缺知识作修补)→⑤课后分层训练(完成定时训练)。课堂五步教学法,在校内推广取得明显效果,提升了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
我多次担任培训授课任务。先后为全县教师培训班授课《今天我们怎么看教育》《今天我们怎么当教师》,为学校高效课堂培训班授课《把课堂还给学生》,为县高效课堂培训班授课《教师、学生与课堂》《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处理好几组关系》,为县新教师岗前培训班授课《教師教学过程管理》,为县骨干教师培训班授课《教师课堂效率管理》;多次为家长学堂授课《新世纪我们怎么作父母》《高三备考家长应该干什么》等。
我根据课标要求对课程资源进行拓展、延伸,作校本化处理。我编写《新教师培训必读》校本教材,作为学校新教师培训教材;编写《学习没有那么难》校本教材,发每届高中新生,作新生入学教育教材;编印《美文欣赏——高三学生晨读文本》校本教材,供高三学生课外阅读;编写《高效课堂培训手册》校本教材,供高效课堂培训使用;担任县《高中语文导学案》编写组把关指导审定教师,学案发全县使用。
不放弃一个学生
我始终坚信教育是爱的艺术,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注重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强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我坚信培养良好习惯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我采用“知、比、纠、行”教育系列,督促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自主预习的习惯,大声朗读的习惯,摘抄做笔记的习惯,写读后感、写周记的习惯,勤查工具书的习惯,总结纠错的习惯,任务不过夜的习惯。
我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我用愉快教育管理班级,尊重学生人格,细致观察每个学生的亮点,注意发挥学生的爱好特长,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引导学生从成就感中培养学习兴趣。针对学生差科多、惰性重的特点,我协调任课教师针对学生各自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和培补方案,帮助学生打好整体战。
我坚持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接到新班后,我全面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学习基础及个性特点等,实行班级岗位承包制,推行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让每位学生都有发展进步的平台。注意与任课教师协调,及时分析学生学月、学期变化情况,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修正。 與青年教师同成长
作为市县学科带头人和省特级教师后备人选,我热心与青年教师交朋友,先后与30多名教师形成结对帮带关系,课前指导课堂设计,课中跟踪听评课,课后跟进调整修补,指导写好教学反思。经指导的青年教师很多都已成为省、市、县的骨干教师,获得省、市、县各级荣誉。
我还与校外同行长期保持联系,有了一点新感悟、一篇好文章、一个好信息,立即传给校内外的教育同行,与他们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带动了全县教育资源的共享。
我校是西华师范大学的教育实习基地。我不厌其烦地指导实习老师研究课标、解读教材,安排观摩听课,指导编写教案,跟踪听评课,督促做好教学环节,指导撰写教育调查报告和个人实习总结,注意为学校发现优秀教师苗子。
我长期担任学校新教师岗前培训授课教师,讲授《今天我们怎么当教师》《新教师的准备》《教师常规礼仪》《教师的语言魅力》《教师交际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征服学生的法宝》《传统课堂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教师课例研究》《教师课内功夫与课外功夫的关系》等课题。
我多次担任班主任培训班授课教师,讲授《班主任工作的辩证法》等课题。给青年班主任指定阅读书目,检查读书笔记,观察班级管理状态,提出改进建议,促进了青年班主任的迅速成长。
我还经常邀请家长朋友来校交心谈心,多次为本校家长学堂授课《新世纪我们怎么作父母》《高三备考家长应该干什么》,促进了家校教育的结合,也让自己成为了家长可以信赖的朋友。
与青年教师在一起,我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思维的火花和爱心的迸发,我从一大批青年教师身上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也感受到了我们选择教师这个事业所应该具备的“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不懈追求。
一辈子学做教师
从教28年来,我始终觉得我是快乐的,因为我可以在课堂上实现我的价值;我始终觉得我是幸福的,因为无数学子记住了我;我始终觉得我是自信的,因为教育同行们认可了我;我始终觉得我是充满力量的,因为组织信任了我。
从教以来,组织给我的荣誉主要有:南充市“《德育故事》读书活动优秀辅导教师”、南充“市优秀教师”、县“十大杰出青年”、县“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多次作为县优秀人才受到县委、政府慰问表彰。
学生的追捧、同行的认可、组织的信任,让我更加感觉到自身责任的重大,从来不敢有任何丝毫的懈怠。多年来,我从未离开过课堂一线,长期担任高中两个班的语文课,我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更加追求课堂的鲜活生动。即使被评为了四川省特级教师,我也没有停止阅读和进修,反而进一步加大了阅读量,扩宽了阅读范围,争取更多机会、参加更高层次的培训学习。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就是我的事业,做一个受尊敬的好教师,这就是我的目标。我将不忘初心,继续砥砺前行,发扬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在奔向好老师的征途上越走越稳健、越走越幸福。
我生在农村,在本村村小上学时,我遇到了我最喜欢的语文老师杨培老师。杨老师多才多艺,特别是毛笔字写得好,带动了我们班一大批同学练习写毛笔字。我们全班同学非常喜欢语文课,每个同学的作文都写得不错。我们村小位置非常偏僻,但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常常有全乡小学语文老师步行到我们班来听作文观摩课。除了统编教材外,杨老师还用当时《四川日报》上的文章来教学,教过的文章我们都能背下来。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我爱上了语文课。
村小毕业,我考上了区重点初中,语文老师是刚中师毕业的祝青云老师。祝老师二十多岁,也多才多艺,字写得特别漂亮,我们全班同学都喜欢语文课,我们能够把课文特别是文言文一字不落地背下来。在教教材的同时,祝老师还给我们拓展了很多课外知识。我们在初中就学了后来大学才学的汉语语法体系,接触了当时一般同学难以接触到的《逻辑学》和《外国文学》。我非常喜欢祝老师的教学风格,他对我也特别地厚爱,还让我帮他整理教案,批阅试卷。有时太晚了,他就让我在他那里睡,我们师生同床而眠,形同兄弟。初中这三年,加深了我的语文兴趣,奠定了我后来做语文教师的良好基础。更重要的是,我与他的这段师生情谊,让我知道了做教师最重要的钥匙:怎样让学生喜欢我的语文课,怎样做学生最敬重的老师。
初登教坛获好评
1989年7月我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四川省蓬安中学任教,学校给我安排了高一两个班的语文课。我干一行爱一行,喜欢总结教学得失,力争在下一堂课做得更好。我广泛阅读教研资料,精心准备每一节课,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完成教学各环节,学生非常喜欢我的语文课。学校领导见我工作认真务实,没有一般教师的浮躁情绪和不良习惯,把我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新班开学两月后,全县高一语文教师在我校召开教研会,学校安排我上一节研究课,我愉快地接受了任务。这堂研究课下来,听课老师给予我很好的评价,一位知名教师说我有望成为“本县语文界的又一颗新星”。
把读书当作享受
读书仿佛是我与生俱来的爱好,从识字开始,我便对随便一张字纸都能读出一点味道来,并且不放过任何一点有用的东西。直到现在,我最渴望的就是有一个安静的空间,独自一人在那里静静地读书,有序地整理读书笔记。
我所读书报包括《教育文摘》《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以及名家随笔、教育案例等。我们几位语文老师成立了一个读书会,彼此交换阅读书籍,交流读书体会。我把阅读当作与哲人、名师的无声对话。我认为,语文老师教书而不读书,思想就会枯萎,语言就会苍白,课堂就会没有生机。长期坚持下来,阅读促进了我精神的成长,让我更加安静和沉稳,对课堂教学更加得心应手。学生最喜欢的是,我能每天带给他们新的故事和感悟。
除自己坚持阅读外,我还向青年教师介绍经典书籍和阅读方法,经常用电子邮件向更多教育界朋友推荐优秀文章。在课堂上,我要求每个同学必须有可以保存一辈子的读书笔记本,坚持每天写一段见闻感悟。我发现,学生这样做了以后,学习习惯有很大改变,精神境界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丰富了写作素材。我还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带给家长阅读,让孩子的作品能够感动家长,让家长知道孩子心灵的成长。
教研教改增活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始终重视教师教法与学生学法的匹配与共鸣,把学情调查和学法研究放到第一位,勤于实践与反思,教研、教改取得一定成效,让我的课堂能够长期保持活力。
我率先开展了课改实验探索,逐步提炼出了我校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表述为“课堂五步教学法”:①“围绕导学案自学,自我发现问题(学生独学,用双色笔标出自己的学习困惑)”→②“自主解决问题(学生对学、群学)”→③“展示解决方案(学生小组内展示与全班展示结合)”→④教师评价反馈,学生整理学案(教师对残缺知识作修补)→⑤课后分层训练(完成定时训练)。课堂五步教学法,在校内推广取得明显效果,提升了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
我多次担任培训授课任务。先后为全县教师培训班授课《今天我们怎么看教育》《今天我们怎么当教师》,为学校高效课堂培训班授课《把课堂还给学生》,为县高效课堂培训班授课《教师、学生与课堂》《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处理好几组关系》,为县新教师岗前培训班授课《教師教学过程管理》,为县骨干教师培训班授课《教师课堂效率管理》;多次为家长学堂授课《新世纪我们怎么作父母》《高三备考家长应该干什么》等。
我根据课标要求对课程资源进行拓展、延伸,作校本化处理。我编写《新教师培训必读》校本教材,作为学校新教师培训教材;编写《学习没有那么难》校本教材,发每届高中新生,作新生入学教育教材;编印《美文欣赏——高三学生晨读文本》校本教材,供高三学生课外阅读;编写《高效课堂培训手册》校本教材,供高效课堂培训使用;担任县《高中语文导学案》编写组把关指导审定教师,学案发全县使用。
不放弃一个学生
我始终坚信教育是爱的艺术,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注重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强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我坚信培养良好习惯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我采用“知、比、纠、行”教育系列,督促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自主预习的习惯,大声朗读的习惯,摘抄做笔记的习惯,写读后感、写周记的习惯,勤查工具书的习惯,总结纠错的习惯,任务不过夜的习惯。
我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我用愉快教育管理班级,尊重学生人格,细致观察每个学生的亮点,注意发挥学生的爱好特长,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引导学生从成就感中培养学习兴趣。针对学生差科多、惰性重的特点,我协调任课教师针对学生各自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和培补方案,帮助学生打好整体战。
我坚持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接到新班后,我全面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学习基础及个性特点等,实行班级岗位承包制,推行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让每位学生都有发展进步的平台。注意与任课教师协调,及时分析学生学月、学期变化情况,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修正。 與青年教师同成长
作为市县学科带头人和省特级教师后备人选,我热心与青年教师交朋友,先后与30多名教师形成结对帮带关系,课前指导课堂设计,课中跟踪听评课,课后跟进调整修补,指导写好教学反思。经指导的青年教师很多都已成为省、市、县的骨干教师,获得省、市、县各级荣誉。
我还与校外同行长期保持联系,有了一点新感悟、一篇好文章、一个好信息,立即传给校内外的教育同行,与他们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带动了全县教育资源的共享。
我校是西华师范大学的教育实习基地。我不厌其烦地指导实习老师研究课标、解读教材,安排观摩听课,指导编写教案,跟踪听评课,督促做好教学环节,指导撰写教育调查报告和个人实习总结,注意为学校发现优秀教师苗子。
我长期担任学校新教师岗前培训授课教师,讲授《今天我们怎么当教师》《新教师的准备》《教师常规礼仪》《教师的语言魅力》《教师交际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征服学生的法宝》《传统课堂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教师课例研究》《教师课内功夫与课外功夫的关系》等课题。
我多次担任班主任培训班授课教师,讲授《班主任工作的辩证法》等课题。给青年班主任指定阅读书目,检查读书笔记,观察班级管理状态,提出改进建议,促进了青年班主任的迅速成长。
我还经常邀请家长朋友来校交心谈心,多次为本校家长学堂授课《新世纪我们怎么作父母》《高三备考家长应该干什么》,促进了家校教育的结合,也让自己成为了家长可以信赖的朋友。
与青年教师在一起,我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思维的火花和爱心的迸发,我从一大批青年教师身上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也感受到了我们选择教师这个事业所应该具备的“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不懈追求。
一辈子学做教师
从教28年来,我始终觉得我是快乐的,因为我可以在课堂上实现我的价值;我始终觉得我是幸福的,因为无数学子记住了我;我始终觉得我是自信的,因为教育同行们认可了我;我始终觉得我是充满力量的,因为组织信任了我。
从教以来,组织给我的荣誉主要有:南充市“《德育故事》读书活动优秀辅导教师”、南充“市优秀教师”、县“十大杰出青年”、县“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多次作为县优秀人才受到县委、政府慰问表彰。
学生的追捧、同行的认可、组织的信任,让我更加感觉到自身责任的重大,从来不敢有任何丝毫的懈怠。多年来,我从未离开过课堂一线,长期担任高中两个班的语文课,我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更加追求课堂的鲜活生动。即使被评为了四川省特级教师,我也没有停止阅读和进修,反而进一步加大了阅读量,扩宽了阅读范围,争取更多机会、参加更高层次的培训学习。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就是我的事业,做一个受尊敬的好教师,这就是我的目标。我将不忘初心,继续砥砺前行,发扬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在奔向好老师的征途上越走越稳健、越走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