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夜莺与玫瑰》中的关联理论翻译策略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lab_wal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联理论为翻译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模式,《夜莺与玫瑰》在童话文学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研究翻译现象,可以为翻译批评提供一个新颖的视角。本文通过关联翻译理论,了解女性译者在文本显性翻译中应用的翻译策略,以期展现女性译者的独特风采。
  【关键词】:《夜莺与玫瑰》;关联理论;显性翻译;翻译策略
  1.引言
  奥斯卡·王尔德是爱尔兰作家,是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其创作宗旨是“为艺术而艺术”。王尔德的作品以辞藻华美、立意新颖和观点鲜明闻名,他创作的童话作品在西方世界独具风格。《夜莺与玫瑰》中,王尔德向世人告白,他就是那只夜莺,用自己的生命来讴歌至爱至美,尽管当时那个世界没有人理解和欣赏他,他傲然立于世间,赢得生前身后名(王晶波,2007)。因此译者需要捕捉到王尔德童话作品中的细腻感情和优美辞藻,并将这种文学美传达给译入语读者。
  林徽因是民国一代才女,在各个方面都有建树。林徽因自小深受中西文化融合的熏陶,英语对她是一种内在思维和表达方式、 一种灵感、 一个完整的文化世界(于潘红,姜诚,2015)。同时,她本人喜欢文学创作,在翻译《夜莺与玫瑰》时,充分展现了女性译者的情怀和独特的诗性化语言。为了了解女性译者细腻优美的语言和灵动优雅的文笔,向人们展示女译者的翻译特色,本文从关联翻译理论入手,分析《夜鶯与玫瑰》中的翻译策略,以期对现代汉英翻译实践提供一些思考。
  2.关联翻译理论与文本显性
  关联理论由Sperber和Wilson提出,把语言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交际与认知。依据关联理论,我们可以把翻译看做一种交际活动。交际成功的条件有两个:第一,交际双方的“互明”,第二,最佳的认知模式。要确定交际者的暗含意义,受体就要寻找话语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也就是找到对方话语同语境假设的最佳关联,通过推理推断出语境暗含,最终取得语境效果,达到交际的成功。因此,成功的译文只是,而且只能是:原交际者的目的和受体的要求在认知环境相关的方面与原文相似(赵彦春,1999)。
  关联理论的不可比拟的优点,就是其强大解释力。译者从原交际者明示的交际行为中寻找最佳关联性,再把这种关联性传递给受体,也就是说译者把自己的理解传递给受体(赵彦春,1999)。关联翻译理论应用于文学翻译中,一个表现便是文本的显性处理,通过对语音层、句法层、语义层和语用层句式调整,将原文的思想内容表现出来,更好的传达原作的感情。尤其是像《夜莺与玫瑰》这样的作品,感情细腻,辞藻丰富,译者更应该采取相应的策略来传达原文神韵和意旨。
  3.文本显性翻译策略
  林徽因翻译的《夜莺与玫瑰》中,显形处理策略主要表现在语义和语用层面。
  语义方面:
  a.同一个词采取多种译法
  林徽因翻译这篇作品时,一个很大的特点便是词汇变换丰富,同一个词会改变说法,一方面保持了作品的文学性,另一方面,不同的说法应用于不同的语境,也能够体现出译者关于作品的独到理解。
  "Give me a red rose," she cried, "and I will sing you my sweetest song."
  她对玫瑰树说:“能给我一朵鲜红的玫瑰吗?我为你唱我最婉转的歌。”
  夜莺向玫瑰树说出自己的请求时,“cried”多次出现。林译巧妙地将这个动作用最切合的词汇进行了表达。译成“说”,符合语境将夜莺的感情进行了弱化。译成“仍旧叫道”,表现出了夜莺当时心情又着急又急切,想帮青年学生找到红玫瑰,符合语境。译成“央告”表明夜莺为了寻找红玫瑰甘心付出,在寻找不到的情况下,“央求”体现了她的失落和伤心,又体现了她对真爱的追求。译成“催迫”表达了红玫瑰焦急的心情,符合情景,也能反衬出夜莺的无私。此外,“sweetest”这个词在原文中出现了三次,林徽因将其分别译成了“最婉转”、“最醉人”和“最甜美”来形容夜莺的歌声,既避免了重复,同时又保持了作品的文学性,处理地十分巧妙。
  b.使用四字格结构
  翻译会受到特定时代的影响,这种影响会表现在用词和句子结构等方面。译文中频繁出现的四字格和文言风格的说法便能体现出那个时代读者的阅读倾向。所以,林徽因做了一些处理来帮助中国读者创造与原文语境的联系,消除隔阂、方便读者进行理解,比如“古圣贤书”、“弾弄丝竹”、“翩翩起舞”、“神采飞扬”、“风华绝代”这样的四字格结构,动态表现原文的文学性,还有“莲步”、“华服”和“秀眼”这样的中国特色的说法,更是拉近了读者和原著的距离,同时又保持了原文的文学性。
  语用层面:
  c.改变语气,感染读者
  语气的改变会增强或者削弱谈话者的感情色彩。在译文中林将陈述语气改成疑问语气,比如“我的花园里何曾有一朵红玫瑰?”、“谁的生命不是宝贵的?”。反问语气可以大大增强说话者的思想感情,使读者花费更小的努力来理解说话者的感情 。此外,译文中还有一些语气的改变,比如将陈述句译成感叹句,将感叹句译成疑问句,陈述句译成疑问句,但是这些都不是对原文语气的随意改变,而是符合说话者的语气和立场的灵活处理,为读者和原文建立了一个联系,避免了读者额外的逻辑处理。
  d.保留原文修辞手法
  “If I bring her a red rose she will dance with me till dawn. If I bring her a red rose, I shall hold her in my arms.”
  “我若为她采得红玫瑰,她就会和我一直跳舞到天明。我若为她采得红玫瑰,将有机会把她抱在怀里。”
  原文最大的一个特点便是修辞手法多样,如对仗、比喻、拟人等。这些修辞手法既展现出原文的华丽辞藻,体现出作品的文学性,又能增加原文的气势。以上的例子展现出林译的另一个特色,用原文相似的修辞方式进行翻译,比喻句便用比喻句进行传达,对仗句式也会在译文中进行保留。一方面,这正是原文中修辞手法的再现,是原文不可分裂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这无疑会增加读者的理解难度,但同时也有助于读者体会原文风采,让他们付出必要的理解处理来阅读译文,这也正符合关联理论的原则。
  4.总结
  关联理论在解释翻译文本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译者可以根据读者的认知能力来选取翻译策略,使得译文的一些不易理解或者容易引起误解的部分得到显性处理,避免不必要的理解损失。本文主要从语用和语义方面进行分析,证明关联理论适合于文学翻译。林译《夜莺与玫瑰》虽有自己的特点,保留着原文的文学性,但是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由于时代因素和译者自身经验不足,也会有一些语义缺失和错译的地方,但是这足以让我们领略到女性译者的风采,另外也可以引起我们对女性译者的翻译贡献的研究。
  参考文献:
  Oscar Wilde,The Complete Fairy Tales of Oscar Wilde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英]奥斯卡·王尔德著,林徽因译,夜莺与玫瑰[M],译林出版社,2013
  王晶波,《夜莺与玫瑰》中的唯美主义[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
  于潘红、姜诚,翻译认知视角下的林徽因《夜莺与玫瑰》译本分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
  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1999
其他文献
【摘要】: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多年来一直被讨论,事实上它们两者结合的途径与方式是多样的。本文从关联理论视角,来研究《围城》中的幽默翻译。  【关键词】:翻译理论;翻译实践;关联理论  一 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  人类的任何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理论,翻译作为人类一项长期实践活动自然不会例外,然而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多年来一直争议不休。事实上,翻译理论与实践两者结合的
期刊
【摘要】:新闻标题是“新闻之眼”,是对新闻内容的高度准确概括。因此,在做英语新闻翻译的时候,译者要格外留意标题的翻译。本文将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应用于新闻标题的翻译中,通过对英语新闻标题特点的认识,更好的将翻译理论和标题翻译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新闻标题;翻译;纽马克翻译理论  一则完整的英语新闻由标题、导语、正文和结语四个部分组成,而新闻标题以其简练的文字概括了新闻中最主要的内容,被形象的成为
期刊
西洋管乐器与管弦乐队中,长笛是不可或缺的一件主旋律乐器,其柔美的乐音与宽广的音域,让长笛成为了为现代管弦乐队中作为常见与固有编制的乐器之一。现如今的长笛,不仅能够以主旋律乐器长居于西洋管弦乐队之中,且因其低音浑厚、中音柔美、高音明亮,音色婉转、动听且亮丽、迷人,在独奏时更被冠以“花腔女高音”的美誉。近些年,随着长笛艺术的逐渐普及与推广,这件乐器更加得到了大众与学习者们的喜爱与青睐。据不完全统计,在
期刊
【摘要】:电影审美活动是一种复杂微妙的心理现象,它涉及到民族文化的深层次结构与审美意识的积淀形式。本文依照社会符号学的翻译观,通过对电影片名的意义及特殊功能进行分析,说明了电影片名的翻译不仅仅是单个符号的转换,而是让新的电影片名在译语社会语境中生成意义。  【关键词】:电影片名;翻译;社会符号学  一.引言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指意系统的科学,是研究符号的最全面的系统。在人类社会多元符号系统中,语
期刊
【摘要】:手与触觉是我们感知认识世界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我们创造新鲜事物的重要手段。视觉只是从世界的表面滑过,更重要的是触觉,手通过触摸来实现对事物外形的感知,表面形态、体积、密度以及重量这些都不是直接的视觉形象,需要通过手指以及掌心的触觉才能有具体的感知,从而将它们转化为视觉形象,而视觉形象的产生也需要手来完成。所以说艺术是用手做出来的,手是创造的开始,手可以同时接触画布和材料,绘画中的笔触则是手
期刊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正直青年时,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在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出现行为偏差。本文作者以高校辅导员的视角,试图从家庭成长环境探索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影响,通过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共同为青年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关键词】:家庭;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概念界
期刊
【摘要】:最近网络上兴起了一股“黑鸡汤”创作热潮,诸如“虽然你长得丑,但是你想得美啊”之类的语句。本文就这类语句分析其中的句式特点、语义内涵以及受广大网友青睐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复句;仿写;关联词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发展,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大批鸡汤式的语录来抚慰人们躁动不安的内心。例如:⑴“一个人想尽快优秀就必须主动寻找挑战,不逼自己一把,
期刊
【摘要】:随着旅游文化热潮逐渐兴起,富有彝族特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建筑面临着被同质化或完全现代化的危险境地。如何把彝族传统建筑文化在保护中传承,并与当地的旅游开发齐头并进?本文以凉山州美姑县四吉村为个例,对当地彝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进行保护性传承和其旅游资源开发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实施意见。  【关键词】:四吉村旅游;彝族建筑;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  前言  彝族传统建筑是彝族最有特色
期刊
【摘要】:自我的概念是什么,为什么寻找自我很重要,自我的寻找在生活中可以获得很多的提示和领悟。  【关键词】:自我;艺术;生活  生活中我常常听到一些明星大腕的采访,谈及一些事情,他们总爱说“做自己就是最好的,我还是好好做自己”,“做自己”显得这么的玄而又玄,又有一些不肯直面的塞搪的意思,并能给人高不可攀无言以对的力量。所以对这个词我特别不喜欢,总避免在谈话中出现。但生活总是很有趣的让人深刻理解和
期刊
【摘要】:本文经研究认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能够为新闻翻译实践过程提供理论指导。首先对新闻进行了简要介绍,接着对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了认真探讨,之后通过对中文新闻文本及英译本的讨论及对比,从词汇、句法和篇章层面探究功能对等理论在新闻翻译中的实现。最后结合笔者翻译中的实例,在基本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增译、删减及重组等翻译技巧是软新闻翻译的有效途径,能更好地实现软新闻的交际功能。  【关键词】:软新闻;功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