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正直青年时,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在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出现行为偏差。本文作者以高校辅导员的视角,试图从家庭成长环境探索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影响,通过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共同为青年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关键词】:家庭;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概念界定及家庭的重要性
1.概念界定
家庭。不同的学者将其定义的角度不同,社会学家罗威说:“家庭是以婚姻为根据的社会单位。”《中华大字典》中则说:“有夫有妇曰为家。”家庭中包含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同时还伴随着亲密互动。朱强在《家庭社会学》(2012年版)中将家庭定义为:是一种具有亲密私人关系的人所组成的群体,这种亲密的私人关系被认为是持久的并且是跨越代际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符合社会标准的正确行为无对待。即在遇到困境时,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例如,大学生学业遇到学业困境时,能够主动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即为健康的心理状态。
2.家庭的重要性
家庭具有生产功能,是其他功能的物质基础;家庭是生育的基本单位;家庭最基本的功能是抚养和赡养;家庭还有教育功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堂课”;同时家庭还有家务劳动、娱乐和感情慰藉功能、政治和宗教功能。每一个家庭就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千千万万个家庭组成社会整体。对于社会来说,一方面家庭承载着延续、继替和传承,另一方面家庭对家庭成员的约束实现社会控制的功能,同时家庭还推动着社会变迁,是社会宏观交换的重要参与者,也是社会微观交换的重要机构。对于个人,家庭的功能具有双重性,既有维护个人的积极功能,也有压抑社会成员的消极功能。本文将结合家庭在社会中的功能和家庭对个人的消极功能来探讨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二、家庭成长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不同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重视陪伴的家庭,生育政策的影响下90后、00后成为当今大学的主力军,其中大部分是“421”家庭模式,四个老人、孩子父母都在围着孩子“团团转”,给予他们充足陪伴的同时,带来的是溺爱、自我为中心。在大学寝室里不顾公共卫生,衣服乱扔、物品随意摆放现象比比皆是;因为无视室友休息,而随意摆弄物品发出声响,致使室友矛盾升级的现象时有发生。
重视物质的家庭。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经济状况相对宽裕的家庭,一心想着给孩子足够好的物质条件,穿戴名牌,生活费不设上限,只要求学生在学校即可。缺乏对孩子的关心和陪伴,此类家庭成长的学生,脾气暴躁,沉迷于吃、喝、玩、乐,大学期间没有规划和目标,经常逃课、酗酒,成为学校管理的重点关注对象。二是经济状况相对拮据的家庭,此类家庭成长的孩子,大多为留守儿童,除了缺少陪伴外,还因经济原因,产生自卑心理,性格内向,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物质和陪伴适当的家庭,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给予适当的物質和陪伴,经历他们每一个成长瞬间,分享每一份成功,也在每一次失败的时候,作为他们坚强的后盾,支持他们再次站起来。此类家庭家庭环境成长的孩子,环境适应能力强,面对困境时,能够调整心态,积极解决问题。
物质缺失、陪伴不够的家庭,二者均缺失的家庭,家庭困难,部分个体能够自立自强,但也有一小部分因自卑心理,逐渐远离群体,性格变得孤僻。
不同家庭环境带来的影响不尽相同,有些个体能够在逆境中茁壮成长,有些个体因为环境的影响,致使心理失调,出现行为偏差。针对行为偏差的部分同学,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
2、家庭环境影响下心理健康行为偏差案例简析
A同学,生于偏远农村,父母均为农名,文化程度低,。家中有一儿一女,长女就读于某大学,弟弟为残疾,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小时候父母经常打架,甚至有家暴行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将弟弟带在身边。长女上大学后,性格孤僻,遇事容易发怒,排斥与异性交流。在这个家庭中,家庭的教育功能缺失,物质给予和陪伴均不够。该生在校自卑心理严重,因小时候的家庭暴力,对异性产生了排斥心理。对于关心他的同学和老师,都有较强的戒备和排斥心理,沟通起来较为困难。
B同学,父母离异后,均重组家庭。在校期间,和同龄之间的朋辈交流存在障碍,但在和长辈、老师交流时,表现较为乖巧。在和室友相处时,以自我为中心,不注意公共卫生。因留宿校外人士致使和室友矛盾升级,最后在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办理了校外住宿。父母的离异后,父母双方都组建的自己的家庭,对B同学的关注减少。对B同学来说,其家庭教育缺失,成长环境父母的关爱和陪伴较少,为获得关注,其在与长辈交流时变现的乖巧、听话。但在同龄人的交流中,其又表现出自私、自我为中心等偏差行为。
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探索
1.家庭层面。计划生育实施以来,一直倡导“晚婚晚育”、“优生优育”,无论是上班族,还是打工族,都紧跟政策倡导,却也在生育子女后忙工作,忽视了家庭教育、父母陪伴等家庭环境因素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还得从根源入手。首先,父母生育子女后,积极参与子女成长的每一个重要过程,逐渐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其次,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子女进入大学后,多关注子女的学习、人际交往,及时和学校保持联系,了解学生在校情况;最后,正确认识心理健康,不谈心理“色变”,出现行为偏差时,配合专业手段,进行治疗。
2、自身层面。大学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成长平台,大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要树立正确认知,正确看待心理健康。首先,主动了解心理健康是什么,对心理健康有正确的认识,不回避、不逃避;其次,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调节方法,保持乐观的情绪,听音乐、运动减压,找适当的朋友、老师倾诉;最后,了解心理问题解决渠道,遇到困境时,积极寻求帮助。
3、学校层面。学校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校园文化是引导大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常识竞赛、朋辈活动等都是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活动平台。还可以举办“我和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约会”,让广大学生知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地址、作用和求助方法。倡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主动寻求专业帮助,不排斥、不逃避。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高校学生工作战线上的工作人员,更要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贡献力量,积极探索有效运行机制,建立“家-校-生”相结合的工作体系,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落实、落细。另外,“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大学生更应该重视自身心理健康,主动关注和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正确看待心理困境,争做向上向善的“四有”青年。
参考文献:
[1]朱强.家庭社会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4.
[2]贺亚美.论家庭因素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时代教育.2016年10月版.
[3.任春风.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及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关键词】:家庭;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概念界定及家庭的重要性
1.概念界定
家庭。不同的学者将其定义的角度不同,社会学家罗威说:“家庭是以婚姻为根据的社会单位。”《中华大字典》中则说:“有夫有妇曰为家。”家庭中包含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同时还伴随着亲密互动。朱强在《家庭社会学》(2012年版)中将家庭定义为:是一种具有亲密私人关系的人所组成的群体,这种亲密的私人关系被认为是持久的并且是跨越代际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符合社会标准的正确行为无对待。即在遇到困境时,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例如,大学生学业遇到学业困境时,能够主动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即为健康的心理状态。
2.家庭的重要性
家庭具有生产功能,是其他功能的物质基础;家庭是生育的基本单位;家庭最基本的功能是抚养和赡养;家庭还有教育功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堂课”;同时家庭还有家务劳动、娱乐和感情慰藉功能、政治和宗教功能。每一个家庭就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千千万万个家庭组成社会整体。对于社会来说,一方面家庭承载着延续、继替和传承,另一方面家庭对家庭成员的约束实现社会控制的功能,同时家庭还推动着社会变迁,是社会宏观交换的重要参与者,也是社会微观交换的重要机构。对于个人,家庭的功能具有双重性,既有维护个人的积极功能,也有压抑社会成员的消极功能。本文将结合家庭在社会中的功能和家庭对个人的消极功能来探讨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二、家庭成长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不同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重视陪伴的家庭,生育政策的影响下90后、00后成为当今大学的主力军,其中大部分是“421”家庭模式,四个老人、孩子父母都在围着孩子“团团转”,给予他们充足陪伴的同时,带来的是溺爱、自我为中心。在大学寝室里不顾公共卫生,衣服乱扔、物品随意摆放现象比比皆是;因为无视室友休息,而随意摆弄物品发出声响,致使室友矛盾升级的现象时有发生。
重视物质的家庭。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经济状况相对宽裕的家庭,一心想着给孩子足够好的物质条件,穿戴名牌,生活费不设上限,只要求学生在学校即可。缺乏对孩子的关心和陪伴,此类家庭成长的学生,脾气暴躁,沉迷于吃、喝、玩、乐,大学期间没有规划和目标,经常逃课、酗酒,成为学校管理的重点关注对象。二是经济状况相对拮据的家庭,此类家庭成长的孩子,大多为留守儿童,除了缺少陪伴外,还因经济原因,产生自卑心理,性格内向,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物质和陪伴适当的家庭,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给予适当的物質和陪伴,经历他们每一个成长瞬间,分享每一份成功,也在每一次失败的时候,作为他们坚强的后盾,支持他们再次站起来。此类家庭家庭环境成长的孩子,环境适应能力强,面对困境时,能够调整心态,积极解决问题。
物质缺失、陪伴不够的家庭,二者均缺失的家庭,家庭困难,部分个体能够自立自强,但也有一小部分因自卑心理,逐渐远离群体,性格变得孤僻。
不同家庭环境带来的影响不尽相同,有些个体能够在逆境中茁壮成长,有些个体因为环境的影响,致使心理失调,出现行为偏差。针对行为偏差的部分同学,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
2、家庭环境影响下心理健康行为偏差案例简析
A同学,生于偏远农村,父母均为农名,文化程度低,。家中有一儿一女,长女就读于某大学,弟弟为残疾,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小时候父母经常打架,甚至有家暴行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将弟弟带在身边。长女上大学后,性格孤僻,遇事容易发怒,排斥与异性交流。在这个家庭中,家庭的教育功能缺失,物质给予和陪伴均不够。该生在校自卑心理严重,因小时候的家庭暴力,对异性产生了排斥心理。对于关心他的同学和老师,都有较强的戒备和排斥心理,沟通起来较为困难。
B同学,父母离异后,均重组家庭。在校期间,和同龄之间的朋辈交流存在障碍,但在和长辈、老师交流时,表现较为乖巧。在和室友相处时,以自我为中心,不注意公共卫生。因留宿校外人士致使和室友矛盾升级,最后在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办理了校外住宿。父母的离异后,父母双方都组建的自己的家庭,对B同学的关注减少。对B同学来说,其家庭教育缺失,成长环境父母的关爱和陪伴较少,为获得关注,其在与长辈交流时变现的乖巧、听话。但在同龄人的交流中,其又表现出自私、自我为中心等偏差行为。
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探索
1.家庭层面。计划生育实施以来,一直倡导“晚婚晚育”、“优生优育”,无论是上班族,还是打工族,都紧跟政策倡导,却也在生育子女后忙工作,忽视了家庭教育、父母陪伴等家庭环境因素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还得从根源入手。首先,父母生育子女后,积极参与子女成长的每一个重要过程,逐渐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其次,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子女进入大学后,多关注子女的学习、人际交往,及时和学校保持联系,了解学生在校情况;最后,正确认识心理健康,不谈心理“色变”,出现行为偏差时,配合专业手段,进行治疗。
2、自身层面。大学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成长平台,大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要树立正确认知,正确看待心理健康。首先,主动了解心理健康是什么,对心理健康有正确的认识,不回避、不逃避;其次,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调节方法,保持乐观的情绪,听音乐、运动减压,找适当的朋友、老师倾诉;最后,了解心理问题解决渠道,遇到困境时,积极寻求帮助。
3、学校层面。学校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校园文化是引导大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常识竞赛、朋辈活动等都是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活动平台。还可以举办“我和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约会”,让广大学生知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地址、作用和求助方法。倡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主动寻求专业帮助,不排斥、不逃避。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高校学生工作战线上的工作人员,更要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贡献力量,积极探索有效运行机制,建立“家-校-生”相结合的工作体系,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落实、落细。另外,“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大学生更应该重视自身心理健康,主动关注和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正确看待心理困境,争做向上向善的“四有”青年。
参考文献:
[1]朱强.家庭社会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4.
[2]贺亚美.论家庭因素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时代教育.2016年10月版.
[3.任春风.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及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