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最近网络上兴起了一股“黑鸡汤”创作热潮,诸如“虽然你长得丑,但是你想得美啊”之类的语句。本文就这类语句分析其中的句式特点、语义内涵以及受广大网友青睐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复句;仿写;关联词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发展,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大批鸡汤式的语录来抚慰人们躁动不安的内心。例如:⑴“一个人想尽快优秀就必须主动寻找挑战,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⑵“青年人,更重要的是看到明天,抓住今天,在宁静中奋进,也许在明天旭日出山之前,你又创造了奇迹!”⑶“人活着,多半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美,获得更多人的认可。”⑷“虽然你的外表平凡,但是你可以有一颗坚强的内心”……这类的语句被称为心灵美文,后来被网友调侃,叫做心灵鸡汤。因为这类的文章或是句子对现代快节奏生活的人们并不实用,因此“机智”的网友们又“前赴后继”的创造出一批反鸡汤的语句。例如:⑸“有时候不逼自己一把,你怎么知道你做不到呢。”⑹“对于今天解决不了的事情,不要着急,因为明天还是解决不了。”⑺“大多数人活着,是为了证明天才如何优秀。”⑻“虽然你长得丑,但是你想得美啊。”……那么这些反鸡汤语句的结构内涵是怎样的,为什么能够达到反鸡汤的效果以及为什么这些反鸡汤语句能够收到网友们的青睐,就是下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修辞结构式复句
笔者搜索了大量的反鸡汤语句的语料,发现这些语句都是复句形式的,无一例外。例如:
⑼等忙完这阵子,就可以接着忙下一阵了。
⑽现在没钱算什么,以后没钱的日子多着呢。
⑾比你优秀的人还在努力,那你努力还有什么用。
⑿不要以为世界抛弃了你,世界根本没搭理过你。
⒀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扮,剩下九十九分就没办法了。
⒁像向日葵般向着太阳,积极生活,不是晕头转向,就是头昏脑涨。
⒂回首往事,我发现自己失去很多宝贵的东西,但我并不难过,因为我知道,以后会失去的更多……
国内语言学界对复句的研究时间较早,不少语言学家都曾对其做过定义。王力先生的定义是:“凡句子,由可以用语言停顿割断的两个句子形式构成者叫做复句。”黎锦熙,刘世儒先生的定义是:“凡句子和句子,以一定的逻辑关系,用(或者可能用)和逻辑关系相适应的连词或关联词语连接起来,而且有巨大的(或可能巨大的)意义容量的语言单位叫做复句。”周祖模先生的定义是:“如果一个句子是由两个以上的意义相关的句子组成的,彼此分立,互作为句子成分,这样的句子我们称之为‘复句’。”刘兴策先生的定义是:“复句由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分局组成的句子。首先,复句是句子,一个复句是一个句子。一个复句只能有统一全句的语调,整个复句末尾才有较大的停顿,书面上用句号或问好,感叹号来表示。其次,复句由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的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表示……第三,复句里两个以上的分句是相对独立的。互不作成分,也没有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从以上的这些定义中,可以发现,之前关于复句的研究及划分更多的是在格式方面。时隔多年,吕叔湘等先生又重提复句划分的问题,提出对复句的研究仅仅停留在格式上面是远远不够的。后来又出现一种新的意见,主张把复句纳入篇章研究,偏重研究复句中的语义研究。
(一)关联词式
“虽然你长得矮,但是你胖啊;虽然你长得丑,但是你想得美啊。”
“如果你特别迷恋一个人,那你一定配不上他。”
“就算失败九十九次,我也要努力凑个整数。”
“如果你不拼一把,你就不知道什么叫失败。”
“你如果不拼一把,你就不知道自己做不到。”
所谓关联词语是用来联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独立的分句联接起来,构成复句,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它们用来标明分句间的抽象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特定形式的标志。关联词语性质复杂,能在复句中起关联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类词语:一是连词。连词是用来做关联词语的主要词类,但并非所有连词都能充当关联词。有的连词不能连接分句,不能连接分句的连词当然不能做关联词;有的连词能连接分句,但如果是在某个句子中连接不同的词,那它也不是关联词。二是副词。某些副词可充当关联词。但如果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起关联作用的副词仍旧保留原有的修饰作用。三是短语。有些短语也可以充当关联词语,如“一方面”、“另一方面”。从语义研究的角度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 。这些关联词都是有特定的语义逻辑的,例如“虽然…但是”,“虽然”后面表述的应该是劣势,“但是”后面表述的应该是优势 。但是在“反鸡汤”语句 “虽然你长得矮,但是你胖啊;虽然你长得丑,但是你想得美啊。”中,两者后面皆表述的是劣势。通过两个劣势的叠加表达出被评价者的一无是处,感情色彩更为浓厚。
(二)改写名人警句式
“咸鱼翻了身,还是咸鱼呀。”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多被骗几次就好了。”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因为以后都一样。”
“只要是石头,到哪里都不会发光的。”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并不是它有多努力,而是它的父母就是白天鹅。”
“万事开头难,然后中间难,然后结尾难。”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剩下九十分就没办法了。”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剩下九十分靠颜值。”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坑。”
“上帝給你关了一扇门,还会顺便帮你关上窗。”
“爱笑的姑娘,总是比别人长更多的鱼尾纹。”
“反鸡汤语句”中被改写的警句大多出自于文学作品、或者是广为流传的的谚语、俗语。谚语、名人言论、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社会化、公众化,有广泛的群众知晓度,改写这些句子,会令人感到新奇和有趣。“反鸡汤语句”的原型文本只有具备这些特征,才可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进而引发人们大范围的模仿创作,可复制性强。 (三)设问式
“为什么自古红颜多薄命?”“因为没有人在意丑的人活多久。”
“为什么我总是感觉自己特别普通?”“可能是因为你确实比较普通。”
“为什么我会单身?”“因为你不仅丑,而且还嫌别人丑。”
“又一天过去了,感觉怎么样?”“是不是梦想更远了。”
“为什么大家都以为我没有朋友?”“事实上你的确没有朋友。”
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二、“反鸡汤语句”的性
(一)反差性
这三种形式的“黑鸡汤”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复句的上句和下句之间构成了极大地句意的反差。比如第一种“关联词式”,关联复句本身上句和下句之间就存在固定的句义之间的逻辑形式,本来这种逻辑形式應该是固定而又严密的,这种形式的“黑鸡汤”语句却强行地改变了上句和下句之间的逻辑形式,但是关联词本身也是具有这种严密固定的逻辑关系,是生来固有的,不可人为强行改变的,所以从表面上看来是复句的上句和下句造成了这种极大地反差,其本质上是关联词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复句句义造成的。再说第二种“改写名言警句式”,这些名言警句大多虽然都是没有内在的,严密的,不可改变的逻辑关系,但是他们却都是众所周知的,流传度很广的,被引用的频率很高的,被普罗大众广泛接受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约定俗成的真理,但是这种形式的“黑鸡汤”语句却颠覆了这些真理,造成了极大地反差性效果,其本质是与人们约定俗成的观念相违背造成的。再比如最后一种“设问式”,其实设问句最经常在说明文中出现,关于这一点,笔者也翻阅了一些语料库发现确实如此。下句是用来解释说文上句的,而且出现在比较严肃说理性较强的文体中,但是这里却把这种句式用到了如此诙谐幽默的句义中,另外设问句本身也有问答对象的隐含指向,即自问自答。我们再来看这些例句的问答对象,“为什么我总是感觉自己特别普通?”“可能是因为你确实比较普通。”;“为什么我会单身?”“因为你不仅丑,而且还嫌别人丑。”;“为什么大家都以为我没有朋友?”“事实上你的确没有朋友。”这些问句的答句都不是一个人,这些句子貌似毫无疑问是设问句,实则偷梁换柱,用形不用意,这就造成了语体和句意的双重反差。
(二)娱乐性
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网络语言往往要辅以娱乐为元素,人们体验效果的好与坏,全部取决于娱乐性的高低。网络流行的“反鸡汤语句”作为网络语言中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其主要特点就是语言诙谐幽默。网民可以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借助这种新颖独特的语言表达体式呈现出来。在创作的过程中,这种看似负能量的“反鸡汤语句”他们既表达了个人情感,又发泄了生活中的不快,也引发了其他人的共鸣,所体现的是一种乐观和自信,在娱乐自身的同时,将快乐分享给周围更多的人。可见,这些网络流行“反鸡汤”多数是网民闲暇娱乐的产物,而且网民运用它们也大多是为了娱乐调侃。
(三)生成性
任何一种网络流行语之所以能快速的传播开来,除了归因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传播的内容简单,可复制性强。具体的表现在,每个网络流行“体”都有一个原型文本,网民之间的互动交流不仅体现在原型文本的快速传播上,还体现在各种原型文本被网民关注后进行模仿创作的过程中,最终还会生成许多内容各异的新型文本。这类新型文本主要是依据原型文本进行模仿,使这种“反鸡汤语句”具有极强的生成性。
参考文献:
[1]徐赳赳:《复句研究与修辞结构理论》,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4期。
[2]王思懿:《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流行“体”研究》,渤海大学,2013级硕士论文。
【关键词】:复句;仿写;关联词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发展,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大批鸡汤式的语录来抚慰人们躁动不安的内心。例如:⑴“一个人想尽快优秀就必须主动寻找挑战,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⑵“青年人,更重要的是看到明天,抓住今天,在宁静中奋进,也许在明天旭日出山之前,你又创造了奇迹!”⑶“人活着,多半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美,获得更多人的认可。”⑷“虽然你的外表平凡,但是你可以有一颗坚强的内心”……这类的语句被称为心灵美文,后来被网友调侃,叫做心灵鸡汤。因为这类的文章或是句子对现代快节奏生活的人们并不实用,因此“机智”的网友们又“前赴后继”的创造出一批反鸡汤的语句。例如:⑸“有时候不逼自己一把,你怎么知道你做不到呢。”⑹“对于今天解决不了的事情,不要着急,因为明天还是解决不了。”⑺“大多数人活着,是为了证明天才如何优秀。”⑻“虽然你长得丑,但是你想得美啊。”……那么这些反鸡汤语句的结构内涵是怎样的,为什么能够达到反鸡汤的效果以及为什么这些反鸡汤语句能够收到网友们的青睐,就是下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修辞结构式复句
笔者搜索了大量的反鸡汤语句的语料,发现这些语句都是复句形式的,无一例外。例如:
⑼等忙完这阵子,就可以接着忙下一阵了。
⑽现在没钱算什么,以后没钱的日子多着呢。
⑾比你优秀的人还在努力,那你努力还有什么用。
⑿不要以为世界抛弃了你,世界根本没搭理过你。
⒀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扮,剩下九十九分就没办法了。
⒁像向日葵般向着太阳,积极生活,不是晕头转向,就是头昏脑涨。
⒂回首往事,我发现自己失去很多宝贵的东西,但我并不难过,因为我知道,以后会失去的更多……
国内语言学界对复句的研究时间较早,不少语言学家都曾对其做过定义。王力先生的定义是:“凡句子,由可以用语言停顿割断的两个句子形式构成者叫做复句。”黎锦熙,刘世儒先生的定义是:“凡句子和句子,以一定的逻辑关系,用(或者可能用)和逻辑关系相适应的连词或关联词语连接起来,而且有巨大的(或可能巨大的)意义容量的语言单位叫做复句。”周祖模先生的定义是:“如果一个句子是由两个以上的意义相关的句子组成的,彼此分立,互作为句子成分,这样的句子我们称之为‘复句’。”刘兴策先生的定义是:“复句由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分局组成的句子。首先,复句是句子,一个复句是一个句子。一个复句只能有统一全句的语调,整个复句末尾才有较大的停顿,书面上用句号或问好,感叹号来表示。其次,复句由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的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表示……第三,复句里两个以上的分句是相对独立的。互不作成分,也没有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从以上的这些定义中,可以发现,之前关于复句的研究及划分更多的是在格式方面。时隔多年,吕叔湘等先生又重提复句划分的问题,提出对复句的研究仅仅停留在格式上面是远远不够的。后来又出现一种新的意见,主张把复句纳入篇章研究,偏重研究复句中的语义研究。
(一)关联词式
“虽然你长得矮,但是你胖啊;虽然你长得丑,但是你想得美啊。”
“如果你特别迷恋一个人,那你一定配不上他。”
“就算失败九十九次,我也要努力凑个整数。”
“如果你不拼一把,你就不知道什么叫失败。”
“你如果不拼一把,你就不知道自己做不到。”
所谓关联词语是用来联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独立的分句联接起来,构成复句,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它们用来标明分句间的抽象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特定形式的标志。关联词语性质复杂,能在复句中起关联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类词语:一是连词。连词是用来做关联词语的主要词类,但并非所有连词都能充当关联词。有的连词不能连接分句,不能连接分句的连词当然不能做关联词;有的连词能连接分句,但如果是在某个句子中连接不同的词,那它也不是关联词。二是副词。某些副词可充当关联词。但如果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起关联作用的副词仍旧保留原有的修饰作用。三是短语。有些短语也可以充当关联词语,如“一方面”、“另一方面”。从语义研究的角度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 。这些关联词都是有特定的语义逻辑的,例如“虽然…但是”,“虽然”后面表述的应该是劣势,“但是”后面表述的应该是优势 。但是在“反鸡汤”语句 “虽然你长得矮,但是你胖啊;虽然你长得丑,但是你想得美啊。”中,两者后面皆表述的是劣势。通过两个劣势的叠加表达出被评价者的一无是处,感情色彩更为浓厚。
(二)改写名人警句式
“咸鱼翻了身,还是咸鱼呀。”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多被骗几次就好了。”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因为以后都一样。”
“只要是石头,到哪里都不会发光的。”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并不是它有多努力,而是它的父母就是白天鹅。”
“万事开头难,然后中间难,然后结尾难。”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剩下九十分就没办法了。”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剩下九十分靠颜值。”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坑。”
“上帝給你关了一扇门,还会顺便帮你关上窗。”
“爱笑的姑娘,总是比别人长更多的鱼尾纹。”
“反鸡汤语句”中被改写的警句大多出自于文学作品、或者是广为流传的的谚语、俗语。谚语、名人言论、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社会化、公众化,有广泛的群众知晓度,改写这些句子,会令人感到新奇和有趣。“反鸡汤语句”的原型文本只有具备这些特征,才可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进而引发人们大范围的模仿创作,可复制性强。 (三)设问式
“为什么自古红颜多薄命?”“因为没有人在意丑的人活多久。”
“为什么我总是感觉自己特别普通?”“可能是因为你确实比较普通。”
“为什么我会单身?”“因为你不仅丑,而且还嫌别人丑。”
“又一天过去了,感觉怎么样?”“是不是梦想更远了。”
“为什么大家都以为我没有朋友?”“事实上你的确没有朋友。”
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二、“反鸡汤语句”的性
(一)反差性
这三种形式的“黑鸡汤”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复句的上句和下句之间构成了极大地句意的反差。比如第一种“关联词式”,关联复句本身上句和下句之间就存在固定的句义之间的逻辑形式,本来这种逻辑形式應该是固定而又严密的,这种形式的“黑鸡汤”语句却强行地改变了上句和下句之间的逻辑形式,但是关联词本身也是具有这种严密固定的逻辑关系,是生来固有的,不可人为强行改变的,所以从表面上看来是复句的上句和下句造成了这种极大地反差,其本质上是关联词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复句句义造成的。再说第二种“改写名言警句式”,这些名言警句大多虽然都是没有内在的,严密的,不可改变的逻辑关系,但是他们却都是众所周知的,流传度很广的,被引用的频率很高的,被普罗大众广泛接受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约定俗成的真理,但是这种形式的“黑鸡汤”语句却颠覆了这些真理,造成了极大地反差性效果,其本质是与人们约定俗成的观念相违背造成的。再比如最后一种“设问式”,其实设问句最经常在说明文中出现,关于这一点,笔者也翻阅了一些语料库发现确实如此。下句是用来解释说文上句的,而且出现在比较严肃说理性较强的文体中,但是这里却把这种句式用到了如此诙谐幽默的句义中,另外设问句本身也有问答对象的隐含指向,即自问自答。我们再来看这些例句的问答对象,“为什么我总是感觉自己特别普通?”“可能是因为你确实比较普通。”;“为什么我会单身?”“因为你不仅丑,而且还嫌别人丑。”;“为什么大家都以为我没有朋友?”“事实上你的确没有朋友。”这些问句的答句都不是一个人,这些句子貌似毫无疑问是设问句,实则偷梁换柱,用形不用意,这就造成了语体和句意的双重反差。
(二)娱乐性
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网络语言往往要辅以娱乐为元素,人们体验效果的好与坏,全部取决于娱乐性的高低。网络流行的“反鸡汤语句”作为网络语言中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其主要特点就是语言诙谐幽默。网民可以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借助这种新颖独特的语言表达体式呈现出来。在创作的过程中,这种看似负能量的“反鸡汤语句”他们既表达了个人情感,又发泄了生活中的不快,也引发了其他人的共鸣,所体现的是一种乐观和自信,在娱乐自身的同时,将快乐分享给周围更多的人。可见,这些网络流行“反鸡汤”多数是网民闲暇娱乐的产物,而且网民运用它们也大多是为了娱乐调侃。
(三)生成性
任何一种网络流行语之所以能快速的传播开来,除了归因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传播的内容简单,可复制性强。具体的表现在,每个网络流行“体”都有一个原型文本,网民之间的互动交流不仅体现在原型文本的快速传播上,还体现在各种原型文本被网民关注后进行模仿创作的过程中,最终还会生成许多内容各异的新型文本。这类新型文本主要是依据原型文本进行模仿,使这种“反鸡汤语句”具有极强的生成性。
参考文献:
[1]徐赳赳:《复句研究与修辞结构理论》,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4期。
[2]王思懿:《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流行“体”研究》,渤海大学,2013级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