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5)16-0005-03
成都八一家具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家具生产销售企业,是成都市武侯区的纳税大户,也是成都市非公经济的一个亮点。20年来,该企业诚实守信,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发光发热,以市场经济规律与社会主义本质相结合的经营理念而走向成功,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理论界的关注。中央党校《理论动态》1573期发表了《独具特色的企业发展之路——八一家具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理念评析》,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理论动态》原总编沈宝祥深入到企业调研,从研究价值规律方面入手,对企业走向成功的奥秘进行探寻,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典型。为了进一步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成功之路,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示范和借鉴,中央党校《理论前沿》杂志社和中共武侯区委于6月25日至26日,在成都联合举办了“和谐诚信——八一企业经营理念”研讨会。中共中央党校、国务院研究室、中央组织部组织局、中央宣传部理论局、《求是》杂志社、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等单位的专家教授聚集一堂,共同探讨八一企业“和谐诚信”的经营理念。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八一”经营理念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机制成功结合的范例
中央党校教育长、博士生导师李兴山认为:八一企业经营理念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机制成功结合的范例。他说: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机制结合的一个关键环节。“八一”成功经验和企业经营理念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机制的优越性有机结合起来了。这就是一方面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清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另一方面,企业提出了与社会主义制度一脉相承的经营理念,这就是“一个中心”、“两个效益并重”、“三个负责”的经营理念。
一个中心就是以发展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力水平,这恰恰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特征之一。八一公司从建立的那一天起,就将发展视为一切工作的中心,作为解决各类矛盾的物质基础。发展的中心地位体现在持续快速的发展速度上,体现在以发展统领企业的改革和结构调整上,体现在发展是解决一切矛盾的最高准绳上。
两个效益并重就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八一公司的决策者认为:办企业要讲赚钱,但这不是惟一目的,还要有社会责任感,也就是说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要有机结合,这种结合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机制结合的又一种形式。公司董事长王学茂的观点是:没有经济效益,自然谈不上社会效益,但有了经济效益不一定有社会效益。从长远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紧密相连的,社会效益往往是企业长远利益和更大利益所在。一个企业自觉追求社会效益,从近期利益、眼前利益看,可能是吃亏的,但从长远利益、更大的利益看,则必然是赢家。如果站在这样一种思维角度,以社会效益为重符合等价规律的原则:失去的是眼前利益,换来的是长远利益;失去的是小利,换来的是以承担风险为代价的大利。这样一来,追求社会效益就不是企业身外之事或者只是政府的事了,它应当和经济效益一样,成为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问题中的应有之义。
三个负责一是对国家负责,依法纳税。八一公司不仅把依法纳税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把它看作是衡量企业道德水平的客观尺度。二是对社会负责,多为社会做贡献,包括对社会的全面发展做贡献,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企业也应对社会尽责任,不断回报社会。在这样一种价值观的指导下,企业本本分分做人做事,以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服务造福社会。三是对职工负责。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创造一个良好的体制环境,使员工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诚实劳动,获得更多物质财富;二是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企业不仅要出一流的产品,还要出一流的员工,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三个负责把三者的利益统一起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也充分体现出来了。
二、和谐诚信是市场交换和价值规律作用的要求
中央党校教授臧志风认为:和谐诚信是市场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她说: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创造的重要制度文明成果,它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能有效地促进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要以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遵循价值规律,发挥价值规律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价值规律的这种特有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以及和它在竞争中形成的客观强制性,是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直接动力,也是强大的压力。正是在这种动力和压力的统一中形成的强制,在调动人的积极性方面具有持续性和普遍性。当然,价值规律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是以承认和保护经济主体的利益为前提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既要遵循价值规律的一般要求,这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要按照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这有利于整个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臧志风教授在研究了构成企业和谐诚信理念的理论依据后认为,八一公司的成功经验中,特别值得称道之处在于,他们能够按照企业赢利目的及手段的统一、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经济人和社会人的统一,自觉地把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联系起来,遵循等价交换规律,在为社会服务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三、市场经济需要大力加强社会信用的建设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副司长刘应杰认为:市场经济需要大力加强社会信用的建设,八一公司在这方面创造了比较好的经验。他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企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它诚信与否,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至关重要。如果把和谐划为很多方面,那么,既有企业经济层面的和谐,也有政治层面的和谐,也有社会风气方面的和谐。但是,无论哪方面的和谐,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跟社会发生联系的时候,首先是经济关系。进商场买东西,向企业订购产品,第一问号就是信誉。这次围绕八一企业经营理念进行更广义的、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研讨诚信问题,非常有意义。不少民营企业正是由于缺乏诚信,无论是在内部,还是与社会、国家之间处理关系的时候,摆不正自己的位置,终于昙花一现,反观八一公司,很有远见,抓住了一个企业走向成功的灵魂,这就是和谐诚信,从而使企业有了生命力。
《求是》杂志编委朱铁志进一步阐述说,关于诚信,中外文化史上有很深厚的传统。中国古代哲学非常讲究诚信,认为无信不立;西方哲学也强调诚信为重。诚信问题在某种层面是超越阶级、国家、意识形态的。关于和谐社会的内涵,胡锦涛总书记讲了六条,即从政治、经济、文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进行了阐述,是对人类基本关系的一个总概括。如果这些关系处理不好,和谐是谈不上的。企业的行为是否诚信,是否和谐,实际上是社会和谐的一个缩影。从这个意义讲,企业也应该承担起处理好人类基本关系的责任。八一公司在处理上述关系方面,是很自觉,很到位的,在完善人的现代化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八一的经营理念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四、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
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副局长黄中平认为:小企业靠经营,中企业靠管理,大企业靠文化。八一公司是成都市武侯区的明星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具有地缘优势。因为,蜚声海内外的武侯祠就座落在武侯区内。“求实大为”的企业精神与“鞠躬尽瘁”的武侯精神应该说是一致的。当然,武侯精神是就一个国家而言,对企业来讲,就是要把产品做到精益求精、尽善尽美。
中央宣传部研究员、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贾春峰教授认为:家具业是永恒的产业,办企业都想办长寿的企业,而企业文化建设又是企业的长寿之道,是提升企业整体素质的联动工程。长寿企业都有卓越的企业文化,不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必然是短命的企业。从永恒的产业,到长寿的企业,市场在变、企业在变,但有一条不能变,就是由诚信的价值观形成的企业文化。贾春峰教授认为:八一公司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塑造人,教育职工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包括友爱、和谐诚信等。在20年的磨炼中形成了独特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及企业灵魂,这是很有远见的战略。八一的企业文化突出体现在和谐诚信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上,文化与商品、文化与管理、文化与服务融合在一起,构成企业文化的一道风景线。
像“八一”这样的企业今后更需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专家学者们认为: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企业实际出发,着力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着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二是做好两个结合: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战略目标结合,与经营管理结合。如果结合得不好,或者不结合,就会形成“两张皮”现象,企业文化就失去了它的功能作用。三是注重“三性”:自有性、原创性、独特性。四是要好识、好记、好传播。五是不能玄虚化、繁琐化、雷同化。六是企业文化建设定位要向名牌战略推进,包括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名牌企业家、名牌员工、名牌服务五大要素。只要不断追求卓越,开发文化力,提升竞争力,八一企业就一定能再造辉煌,更上一层楼。
五、市场经济呼唤优秀企业家增强社会责任感
李兴山教授和其他学者在调研中通过对世界500强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贡献进行分析后,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背后必然有名牌产品,名牌产品的背后必然有名牌企业,名牌企业的背后必然有优秀企业家。“八一”之所以成功,除了有好的经营理念外,还有一个像王学茂这样的优秀企业家。
优秀企业家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大家认为:一是要有较高的思想境界,不满足于在小圈子里办企业,而要着眼天下治企业。企业家与政治家要换位思考。企业家要讲政治,要有政治眼光,有民族责任感,跳出就经济搞经济、就企业办企业的局限,让经济着眼于国家强盛、民族兴旺、人民富裕,这样的企业家就有了背负民族的使命感。二是要有创新精神。企业家最主要的精神就是创新,包括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理念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三是要有求真务实的作风和领导才能。企业家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同时,要有敏锐的眼光,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利用市场经济的大舞台,捕捉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与自己企业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更新观念,提出发展新思路。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也成了研讨的热门话题。大家认为,如果企业家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政府好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当前,对企业界课以“社会责任”标准,已是国际社会大趋势。在《财富》、《福布斯》等权威商业杂志主办的企业排名评比中,“企业社会责任”是一条重要标准。这些标准要求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环境、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包括生产安全、职工健康、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保护弱势群体等,这些要求正逐渐成为衡量和约束企业行为的利器。
六、理论创新的一次尝试
中央党校校刊社总编陈高桐在做研讨会总结时认为,理论界这么多高层次的专家教授和政府官员聚集一堂,就企业的一个问题来研究,说明研讨的问题具有推广性。这个问题既是微观的,又是宏观的。讲诚信,不仅是企业的事情,还有社会、政府。大家从制度、文化、改革方面阐述了很多,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这是理论创新的一次实践活动。
陈高桐进一步总结说,在构建和谐诚信过程中,制度文化起相当大的作用。一个国家在构建道德文化中必须发挥政府的力量,发挥制度的作用,不然,道德好的成本反而大,不干好事或打擦边球的反而成本小。整个社会要建立起诚信,还比较困难,不仅要从道德层面努力,还要从制度层面着手。建设诚信文化,单靠一个企业、一个团体不能覆盖整个社会,还得政府来拉动。市场经济中,文化是多层面的,也是很丰富的,就像春秋的百家争鸣,假如没有政府主导,主流文化就建不起来。
中央党校《理论前沿》杂志社和中共成都市武侯区委主办这个研讨会,是引导主流文化的一次实践。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八一”经营理念的研讨,已超出了企业本身研究的价值。特别具体到诚信这样一种文化建设,需要企业界、学术界乃至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
(执笔人:陈文普)
成都八一家具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家具生产销售企业,是成都市武侯区的纳税大户,也是成都市非公经济的一个亮点。20年来,该企业诚实守信,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发光发热,以市场经济规律与社会主义本质相结合的经营理念而走向成功,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理论界的关注。中央党校《理论动态》1573期发表了《独具特色的企业发展之路——八一家具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理念评析》,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理论动态》原总编沈宝祥深入到企业调研,从研究价值规律方面入手,对企业走向成功的奥秘进行探寻,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典型。为了进一步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成功之路,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示范和借鉴,中央党校《理论前沿》杂志社和中共武侯区委于6月25日至26日,在成都联合举办了“和谐诚信——八一企业经营理念”研讨会。中共中央党校、国务院研究室、中央组织部组织局、中央宣传部理论局、《求是》杂志社、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等单位的专家教授聚集一堂,共同探讨八一企业“和谐诚信”的经营理念。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八一”经营理念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机制成功结合的范例
中央党校教育长、博士生导师李兴山认为:八一企业经营理念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机制成功结合的范例。他说: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机制结合的一个关键环节。“八一”成功经验和企业经营理念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机制的优越性有机结合起来了。这就是一方面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清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另一方面,企业提出了与社会主义制度一脉相承的经营理念,这就是“一个中心”、“两个效益并重”、“三个负责”的经营理念。
一个中心就是以发展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力水平,这恰恰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特征之一。八一公司从建立的那一天起,就将发展视为一切工作的中心,作为解决各类矛盾的物质基础。发展的中心地位体现在持续快速的发展速度上,体现在以发展统领企业的改革和结构调整上,体现在发展是解决一切矛盾的最高准绳上。
两个效益并重就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八一公司的决策者认为:办企业要讲赚钱,但这不是惟一目的,还要有社会责任感,也就是说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要有机结合,这种结合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机制结合的又一种形式。公司董事长王学茂的观点是:没有经济效益,自然谈不上社会效益,但有了经济效益不一定有社会效益。从长远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紧密相连的,社会效益往往是企业长远利益和更大利益所在。一个企业自觉追求社会效益,从近期利益、眼前利益看,可能是吃亏的,但从长远利益、更大的利益看,则必然是赢家。如果站在这样一种思维角度,以社会效益为重符合等价规律的原则:失去的是眼前利益,换来的是长远利益;失去的是小利,换来的是以承担风险为代价的大利。这样一来,追求社会效益就不是企业身外之事或者只是政府的事了,它应当和经济效益一样,成为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问题中的应有之义。
三个负责一是对国家负责,依法纳税。八一公司不仅把依法纳税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把它看作是衡量企业道德水平的客观尺度。二是对社会负责,多为社会做贡献,包括对社会的全面发展做贡献,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企业也应对社会尽责任,不断回报社会。在这样一种价值观的指导下,企业本本分分做人做事,以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服务造福社会。三是对职工负责。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创造一个良好的体制环境,使员工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诚实劳动,获得更多物质财富;二是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企业不仅要出一流的产品,还要出一流的员工,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三个负责把三者的利益统一起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也充分体现出来了。
二、和谐诚信是市场交换和价值规律作用的要求
中央党校教授臧志风认为:和谐诚信是市场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她说: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创造的重要制度文明成果,它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能有效地促进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要以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遵循价值规律,发挥价值规律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价值规律的这种特有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以及和它在竞争中形成的客观强制性,是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直接动力,也是强大的压力。正是在这种动力和压力的统一中形成的强制,在调动人的积极性方面具有持续性和普遍性。当然,价值规律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是以承认和保护经济主体的利益为前提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既要遵循价值规律的一般要求,这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要按照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这有利于整个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臧志风教授在研究了构成企业和谐诚信理念的理论依据后认为,八一公司的成功经验中,特别值得称道之处在于,他们能够按照企业赢利目的及手段的统一、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经济人和社会人的统一,自觉地把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联系起来,遵循等价交换规律,在为社会服务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三、市场经济需要大力加强社会信用的建设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副司长刘应杰认为:市场经济需要大力加强社会信用的建设,八一公司在这方面创造了比较好的经验。他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企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它诚信与否,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至关重要。如果把和谐划为很多方面,那么,既有企业经济层面的和谐,也有政治层面的和谐,也有社会风气方面的和谐。但是,无论哪方面的和谐,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跟社会发生联系的时候,首先是经济关系。进商场买东西,向企业订购产品,第一问号就是信誉。这次围绕八一企业经营理念进行更广义的、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研讨诚信问题,非常有意义。不少民营企业正是由于缺乏诚信,无论是在内部,还是与社会、国家之间处理关系的时候,摆不正自己的位置,终于昙花一现,反观八一公司,很有远见,抓住了一个企业走向成功的灵魂,这就是和谐诚信,从而使企业有了生命力。
《求是》杂志编委朱铁志进一步阐述说,关于诚信,中外文化史上有很深厚的传统。中国古代哲学非常讲究诚信,认为无信不立;西方哲学也强调诚信为重。诚信问题在某种层面是超越阶级、国家、意识形态的。关于和谐社会的内涵,胡锦涛总书记讲了六条,即从政治、经济、文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进行了阐述,是对人类基本关系的一个总概括。如果这些关系处理不好,和谐是谈不上的。企业的行为是否诚信,是否和谐,实际上是社会和谐的一个缩影。从这个意义讲,企业也应该承担起处理好人类基本关系的责任。八一公司在处理上述关系方面,是很自觉,很到位的,在完善人的现代化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八一的经营理念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四、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
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副局长黄中平认为:小企业靠经营,中企业靠管理,大企业靠文化。八一公司是成都市武侯区的明星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具有地缘优势。因为,蜚声海内外的武侯祠就座落在武侯区内。“求实大为”的企业精神与“鞠躬尽瘁”的武侯精神应该说是一致的。当然,武侯精神是就一个国家而言,对企业来讲,就是要把产品做到精益求精、尽善尽美。
中央宣传部研究员、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贾春峰教授认为:家具业是永恒的产业,办企业都想办长寿的企业,而企业文化建设又是企业的长寿之道,是提升企业整体素质的联动工程。长寿企业都有卓越的企业文化,不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必然是短命的企业。从永恒的产业,到长寿的企业,市场在变、企业在变,但有一条不能变,就是由诚信的价值观形成的企业文化。贾春峰教授认为:八一公司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塑造人,教育职工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包括友爱、和谐诚信等。在20年的磨炼中形成了独特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及企业灵魂,这是很有远见的战略。八一的企业文化突出体现在和谐诚信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上,文化与商品、文化与管理、文化与服务融合在一起,构成企业文化的一道风景线。
像“八一”这样的企业今后更需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专家学者们认为: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企业实际出发,着力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着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二是做好两个结合: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战略目标结合,与经营管理结合。如果结合得不好,或者不结合,就会形成“两张皮”现象,企业文化就失去了它的功能作用。三是注重“三性”:自有性、原创性、独特性。四是要好识、好记、好传播。五是不能玄虚化、繁琐化、雷同化。六是企业文化建设定位要向名牌战略推进,包括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名牌企业家、名牌员工、名牌服务五大要素。只要不断追求卓越,开发文化力,提升竞争力,八一企业就一定能再造辉煌,更上一层楼。
五、市场经济呼唤优秀企业家增强社会责任感
李兴山教授和其他学者在调研中通过对世界500强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贡献进行分析后,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背后必然有名牌产品,名牌产品的背后必然有名牌企业,名牌企业的背后必然有优秀企业家。“八一”之所以成功,除了有好的经营理念外,还有一个像王学茂这样的优秀企业家。
优秀企业家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大家认为:一是要有较高的思想境界,不满足于在小圈子里办企业,而要着眼天下治企业。企业家与政治家要换位思考。企业家要讲政治,要有政治眼光,有民族责任感,跳出就经济搞经济、就企业办企业的局限,让经济着眼于国家强盛、民族兴旺、人民富裕,这样的企业家就有了背负民族的使命感。二是要有创新精神。企业家最主要的精神就是创新,包括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理念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三是要有求真务实的作风和领导才能。企业家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同时,要有敏锐的眼光,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利用市场经济的大舞台,捕捉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与自己企业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更新观念,提出发展新思路。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也成了研讨的热门话题。大家认为,如果企业家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政府好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当前,对企业界课以“社会责任”标准,已是国际社会大趋势。在《财富》、《福布斯》等权威商业杂志主办的企业排名评比中,“企业社会责任”是一条重要标准。这些标准要求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环境、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包括生产安全、职工健康、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保护弱势群体等,这些要求正逐渐成为衡量和约束企业行为的利器。
六、理论创新的一次尝试
中央党校校刊社总编陈高桐在做研讨会总结时认为,理论界这么多高层次的专家教授和政府官员聚集一堂,就企业的一个问题来研究,说明研讨的问题具有推广性。这个问题既是微观的,又是宏观的。讲诚信,不仅是企业的事情,还有社会、政府。大家从制度、文化、改革方面阐述了很多,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这是理论创新的一次实践活动。
陈高桐进一步总结说,在构建和谐诚信过程中,制度文化起相当大的作用。一个国家在构建道德文化中必须发挥政府的力量,发挥制度的作用,不然,道德好的成本反而大,不干好事或打擦边球的反而成本小。整个社会要建立起诚信,还比较困难,不仅要从道德层面努力,还要从制度层面着手。建设诚信文化,单靠一个企业、一个团体不能覆盖整个社会,还得政府来拉动。市场经济中,文化是多层面的,也是很丰富的,就像春秋的百家争鸣,假如没有政府主导,主流文化就建不起来。
中央党校《理论前沿》杂志社和中共成都市武侯区委主办这个研讨会,是引导主流文化的一次实践。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八一”经营理念的研讨,已超出了企业本身研究的价值。特别具体到诚信这样一种文化建设,需要企业界、学术界乃至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
(执笔人:陈文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