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回顾,借鉴各阶段改革的经验,提出构建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前瞻性会计体系,尽快将人力资源会计纳入财务会计系统,完善中国特色的国际化会计制度,力图使我国会计制度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会计制度改革 会计国际化
会计制度是会计工作的规范[1],广义的会计制度包括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法律法规。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生活中新情况、新业务的不断出现,会计制度还需做出适时改革,以便更好的反映经济现实与社会发展。[2]
1. 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回顾
1.1国营企业会计制度改革
建国以来,由于林彪、“四人帮”推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路线,我国会计工作形成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这种局面一直到1973年财政部发布并实施了《国营企业会计工作规范(试行草案)》后才得以控制和改善。1980年财政部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当时的会计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这一阶段的变革反映了我国在会计制度改革方面为克服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混乱局面所采取的措施。但是,由于我国经济改革刚刚起步,制度改革还不可避免地带着计划经济的烙印。
1.2适应中外合资企业以及新的经济形势的会计制度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打开了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大量出现,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此,财政部从1979年底开始着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工作,1985年正式发布并实施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和《中外合资经营工业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同时,西方国际财务会计制度的大量引进,使我国广大会计理论工作者和会计人员开阔了眼界,接触和学习了国外的先进方法和制度,为以后与国际惯例接轨奠定了初步基础。
1.3与国际通用准则接轨的会计制度改革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谈话后,财政部先后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财务通则》以及13个行业的企业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与国际通用准则接轨。这次改革主要致力于五大方面:一是改革了会计等式;二是改革了会计报表体系;三是“明确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3];四是对部分会计科目进行了修改;五是初步采用了国际通用的会计核算方法。这次会计制度改革基本建立起了我国会计制度的框架,大胆借鉴了国际会计惯例,基本上实现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通用准则的接轨。
1.4以体现中国特色并与国际惯例相协调为主导思想的会计制度改革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逐步扩大,2006年财政部公布了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执行该39项会计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其他制度、办法等[4]。这次改革的口号是“体现中国特色,与国际惯例相协调”。其主要举措包括三大方面:第一,回避公允价值以防止企业通过改变资产用途来启用公允价值、改变账面价值形成虚假收益;第二,实施非常活动收益跳过利润表以避免因非常活动产生的高额利潤误导报表使用者;第三,对持有资产普遍计提减值准备以强化投资者的危机意识 [5]。明确了当合理性(相关性)与可靠性出现矛盾时,会计规范要向可靠性倾斜,防止虚假信息误导报表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决策,损害投资者利益。
2. 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展望
2.1构建前瞻性会计制度
随着知识经济兴起,要求会计制度的制定须“体现市场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及其规范化的要求,即具有前瞻性,以便能指导和规范不断出现的新业务、新事项的会计处理”[6]。构建前瞻性会计制度不能仅仅局限于手工操作条件下的会计规范,还必须考虑电算化条件下的风险防范及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现实性与前瞻性这一矛盾,会计制度设计方式必须以基本原则为基础。这就意味着,财政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不应过细,要着眼于整体制度框架的建设,对重要业务事项的会计核算提出原则性的规定与要求。只有具备前瞻性的会计制度,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
2.2研究和建立人类资源会计制度
人力资源从本质上看,它是企业的一项长期资产。但是由于在人力资源的计量还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人力资源潜在价值的计量和劳动者权益的合理分配),使它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我国应加大对人力资源的信息披露方法和方式的研究。人力资产与其他资产相比有其特殊性,很难将其确定在某种计量模式上。而应是多种计量模式的有机结合,即精确性计量(历史成本模式)和模糊性计量(经济价值法)的结合。这种结合型计量模式的运用,既是解决收入分配公平性、公正性和效率性的需要,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提出的新要求。
2.3完善中国特色的国际化会计制度
中国会计面临的国际环境特征在不断发展变化。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财政部就已经开始参考和借鉴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和法规。但这并不代表照搬或仿效任何别国的会计模式,而应该真正深入研究我国会计未来将面临的环境特征,“把握借鉴国际惯例和考虑中国国情的辩证关系”[7],提出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必须体现中国特色这一基本指导思想。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引进和吸收国外会计的先进思想与技术方法,并尽可能地与国际会计协调的基本进程相一致。
参考文献:
[1] 孙光国等.会计制度设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1.
[2] 杜雪花.关于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探讨[J].北京经济,2012,(12).
[3] 栾甫贵.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分析[J].财会通讯,2005,(1).
[4]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
[5] 陈敏,陈金艳.我国会计改革及其利弊分析[J].财会月刊,2006,(6).
[6] 胡听.论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完善[J].科技信息,2006,(1).
[7] 刘玉廷.全面推进我国会计改革[J].中国农业会计,2002,(2).
(作者单位: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系)
【关键词】 会计制度改革 会计国际化
会计制度是会计工作的规范[1],广义的会计制度包括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法律法规。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生活中新情况、新业务的不断出现,会计制度还需做出适时改革,以便更好的反映经济现实与社会发展。[2]
1. 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回顾
1.1国营企业会计制度改革
建国以来,由于林彪、“四人帮”推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路线,我国会计工作形成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这种局面一直到1973年财政部发布并实施了《国营企业会计工作规范(试行草案)》后才得以控制和改善。1980年财政部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当时的会计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这一阶段的变革反映了我国在会计制度改革方面为克服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混乱局面所采取的措施。但是,由于我国经济改革刚刚起步,制度改革还不可避免地带着计划经济的烙印。
1.2适应中外合资企业以及新的经济形势的会计制度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打开了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大量出现,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此,财政部从1979年底开始着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工作,1985年正式发布并实施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和《中外合资经营工业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同时,西方国际财务会计制度的大量引进,使我国广大会计理论工作者和会计人员开阔了眼界,接触和学习了国外的先进方法和制度,为以后与国际惯例接轨奠定了初步基础。
1.3与国际通用准则接轨的会计制度改革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谈话后,财政部先后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财务通则》以及13个行业的企业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与国际通用准则接轨。这次改革主要致力于五大方面:一是改革了会计等式;二是改革了会计报表体系;三是“明确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3];四是对部分会计科目进行了修改;五是初步采用了国际通用的会计核算方法。这次会计制度改革基本建立起了我国会计制度的框架,大胆借鉴了国际会计惯例,基本上实现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通用准则的接轨。
1.4以体现中国特色并与国际惯例相协调为主导思想的会计制度改革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逐步扩大,2006年财政部公布了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执行该39项会计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其他制度、办法等[4]。这次改革的口号是“体现中国特色,与国际惯例相协调”。其主要举措包括三大方面:第一,回避公允价值以防止企业通过改变资产用途来启用公允价值、改变账面价值形成虚假收益;第二,实施非常活动收益跳过利润表以避免因非常活动产生的高额利潤误导报表使用者;第三,对持有资产普遍计提减值准备以强化投资者的危机意识 [5]。明确了当合理性(相关性)与可靠性出现矛盾时,会计规范要向可靠性倾斜,防止虚假信息误导报表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决策,损害投资者利益。
2. 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展望
2.1构建前瞻性会计制度
随着知识经济兴起,要求会计制度的制定须“体现市场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及其规范化的要求,即具有前瞻性,以便能指导和规范不断出现的新业务、新事项的会计处理”[6]。构建前瞻性会计制度不能仅仅局限于手工操作条件下的会计规范,还必须考虑电算化条件下的风险防范及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现实性与前瞻性这一矛盾,会计制度设计方式必须以基本原则为基础。这就意味着,财政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不应过细,要着眼于整体制度框架的建设,对重要业务事项的会计核算提出原则性的规定与要求。只有具备前瞻性的会计制度,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
2.2研究和建立人类资源会计制度
人力资源从本质上看,它是企业的一项长期资产。但是由于在人力资源的计量还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人力资源潜在价值的计量和劳动者权益的合理分配),使它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我国应加大对人力资源的信息披露方法和方式的研究。人力资产与其他资产相比有其特殊性,很难将其确定在某种计量模式上。而应是多种计量模式的有机结合,即精确性计量(历史成本模式)和模糊性计量(经济价值法)的结合。这种结合型计量模式的运用,既是解决收入分配公平性、公正性和效率性的需要,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提出的新要求。
2.3完善中国特色的国际化会计制度
中国会计面临的国际环境特征在不断发展变化。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财政部就已经开始参考和借鉴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和法规。但这并不代表照搬或仿效任何别国的会计模式,而应该真正深入研究我国会计未来将面临的环境特征,“把握借鉴国际惯例和考虑中国国情的辩证关系”[7],提出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必须体现中国特色这一基本指导思想。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引进和吸收国外会计的先进思想与技术方法,并尽可能地与国际会计协调的基本进程相一致。
参考文献:
[1] 孙光国等.会计制度设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1.
[2] 杜雪花.关于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探讨[J].北京经济,2012,(12).
[3] 栾甫贵.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分析[J].财会通讯,2005,(1).
[4]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
[5] 陈敏,陈金艳.我国会计改革及其利弊分析[J].财会月刊,2006,(6).
[6] 胡听.论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完善[J].科技信息,2006,(1).
[7] 刘玉廷.全面推进我国会计改革[J].中国农业会计,2002,(2).
(作者单位: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