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这首《西江月》很别致,本来是写一个宁静的夜,但词人偏从各种声音写起: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明月当空,清风徐来,半夜里忽然另一枝头的蝉鸣叫了,它又惊动了鸟鹊。这里的“别枝”怎样解释,古往今来却颇多分歧。一说“别枝”,即斜枝;一说“别枝”,是另一枝;还有一说是综合了前两说,即“别枝,另一枝,斜枝。”那么究竟应当怎样解释为妥呢?先看第一说:将“别枝”讲作斜枝,对于理解这句词意实际上并无意义,因为无论是斜枝还是竖枝,都不能说明鹊惊的原因。倘若说是明月照到斜枝上而使鸟鹊被惊动了,那么强调这“斜枝”又有何用呢?因此,这一说显然不妥。第三说虽然也指出“别枝”是“另一枝”,但模棱两可,叫人无所适从。笔者赞成第二说,但在具体解释上又有不同。一些人对“明月别枝惊鹊”一句之所以讲得不准确,很可能受苏轼诗句“月明惊鹊未安枝”的影响,认为惊鹊的原因只是“明月”,而不是“别枝”。其实,词中明明写的是“别枝惊鹊”,所以我们必须从“别枝”二字来解释。“别枝”何以能“惊鹊”呢?下一句便作了说明,原来是“清风半夜鸣蝉”。蝉在哪里鸣呢?当然在树上。在树上哪一枝呢?对鹊栖的一枝而言,当然是“另一枝”,即前一句说的“别枝”了。蝉鸣的原因有二:先是清风吹动树梢,惊醒了蝉;醒后又感觉到明亮的月光,以为天晓,于是便唱了起来。它在这“别枝”上一叫,才惊动了鸟鹊。有的宋词选本说是“惊鹊飞鸣惊动”了蝉,于是蝉也“声声相应地叫起来”,是不妥的,因为蝉在受惊时是不叫的,否则就会被发现。
在这夏夜里,除了鸟啼、蝉鸣外,又传来了一片蛙声。它似乎在唱着丰收歌儿,并且是随着稻花的香味一起飘来。所以从听觉上和嗅觉上都能取悦于人。但“稻花香里说丰年”一句,有人解作人们的对话:“又是一个丰收的年景。”但在夜半更深时哪里还会有人“对话”呢?其实这是倒装句,先是仿佛听到喜报丰收的话语,然后再点明原来是一片蛙声。这种拟人手法不仅亲切、生动,而且耐人寻味。倘若讲作有人在对话,似乎便索然无味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不知何时飘来了乌云,月不见了,星儿也稀少了,一会儿又落下了雨点——“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有人说,既然天上还有星,怎么会下雨呢?这岂不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夏天,白天有太阳时下雨;夜间有星星时下雨,都是常见的现象。所以卢延让的《松寺》诗说:“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但此词中所描写的情况又有不同:说“七八个星”是在遥远的“天外”,而下“两三点雨”的地方却是在很近的“山前”。这里的“天外”与“山前”几个字用得很准确,词人写出了距离感,就更好理解这种夏天所特有的“过云雨”了。
无论雨下得多大,只要淋到了雨点,行路的人都不免发慌的,所以便很急于投宿。还好,小店儿就在眼前了: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两句同开头那两句一样,也是倒装句式,意谓走过溪上的小桥再拐个弯儿,那熟悉的茅店就忽然在土地庙的树林边出现了。“茅店”,茅草苫盖的客店。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社林”,土地庙边的树林。以上二句,不仅写出行人在雨中赶路的匆匆行态,而且表现出他见到茅店时的惊喜心情。
这首词通过写夏夜农村景色,反映了词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于丰收在望年景的喜悦心情。
这首词匠心独运,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首先,用路旁、田野里的各种声音谱写了一支农村夏夜的交响曲。词中明写的声音有:鸟啼、蝉鸣、蛙叫,这是频率高、声音响的。但是既然还写了“风”,又写了“雨”以及赶路的行人,那么我们似乎还可以听到飒飒风响、萧萧雨声和急匆匆的脚步声。这是低频率的、声音小的。但也有变化:开始时,月白风清,习习而过,人不觉察;继而风起云聚,忽忽有声。走路的人先是陶醉于清景之中,缓步而行;继而雨点飘落,两脚生风。词人将这些大小、高低、强弱、远近不同的声音很好地搭配起来,构成一支和谐的交响曲。它忽而像弦管齐发,交混回荡;忽而像泉流石上,潺潺作响;忽而激越高亢;忽而轻柔徐缓。它不仅能触及人的听觉,而且能诉诸视觉,既使人置身于动听的音响世界,又让人流连于优美的景色之中。何况这首交响诗中本来就有“画”呢!
其次,以清晰的线条绘景,以客观的景物寄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这首词的景物描写很别致,笔调明快精爽,轮廓清晰可见。它不像泼墨山水画儿,景在雾中,时隐时现。但这些景物也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而是“人化的自然”。词的一开头,写惊鹊突飞,鸣声传来,行路中的词人心情不免有点紧张;而花香蛙鸣,喜报丰收,则反映了词人的愉悦;最后星月隐曜,小雨忽降,词人急于投宿的心情,也不言自见。这种移情于景,似乎有点隐蔽,所以按王国维的说法,是属于“以境胜”类型的作品。
第三,句式活而不板,节奏跳荡有致。前二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都是六言律句,不仅一句之中平仄相隔,抑扬而有节,而且上下句平仄相反,错落而和谐。特别是只用名词组成句子,省略连缀词,这样读起来便具有很强的跳荡性,于是也加快了这支交响乐的节奏。但这种节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句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接下去的二句是七言,虽然也是三顿式的,但比起前两句之言来,舒缓而轻松,这和词人的快乐心情是一致的。而过片二句虽然也是六言句,但却变成了二音顿(开头二句是三音顿),很显然加快了节奏——这是很自然的:下雨了,心着急,脚步也快了。当然,每句的字数都是词谱所规定的,不能随便增减,但是词人根据感情表达的需要,却可以在平仄的安排和句式的组成上有自己的选择。这正是此词的难能可贵之处。
辛弃疾这首《西江月》很别致,本来是写一个宁静的夜,但词人偏从各种声音写起: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明月当空,清风徐来,半夜里忽然另一枝头的蝉鸣叫了,它又惊动了鸟鹊。这里的“别枝”怎样解释,古往今来却颇多分歧。一说“别枝”,即斜枝;一说“别枝”,是另一枝;还有一说是综合了前两说,即“别枝,另一枝,斜枝。”那么究竟应当怎样解释为妥呢?先看第一说:将“别枝”讲作斜枝,对于理解这句词意实际上并无意义,因为无论是斜枝还是竖枝,都不能说明鹊惊的原因。倘若说是明月照到斜枝上而使鸟鹊被惊动了,那么强调这“斜枝”又有何用呢?因此,这一说显然不妥。第三说虽然也指出“别枝”是“另一枝”,但模棱两可,叫人无所适从。笔者赞成第二说,但在具体解释上又有不同。一些人对“明月别枝惊鹊”一句之所以讲得不准确,很可能受苏轼诗句“月明惊鹊未安枝”的影响,认为惊鹊的原因只是“明月”,而不是“别枝”。其实,词中明明写的是“别枝惊鹊”,所以我们必须从“别枝”二字来解释。“别枝”何以能“惊鹊”呢?下一句便作了说明,原来是“清风半夜鸣蝉”。蝉在哪里鸣呢?当然在树上。在树上哪一枝呢?对鹊栖的一枝而言,当然是“另一枝”,即前一句说的“别枝”了。蝉鸣的原因有二:先是清风吹动树梢,惊醒了蝉;醒后又感觉到明亮的月光,以为天晓,于是便唱了起来。它在这“别枝”上一叫,才惊动了鸟鹊。有的宋词选本说是“惊鹊飞鸣惊动”了蝉,于是蝉也“声声相应地叫起来”,是不妥的,因为蝉在受惊时是不叫的,否则就会被发现。
在这夏夜里,除了鸟啼、蝉鸣外,又传来了一片蛙声。它似乎在唱着丰收歌儿,并且是随着稻花的香味一起飘来。所以从听觉上和嗅觉上都能取悦于人。但“稻花香里说丰年”一句,有人解作人们的对话:“又是一个丰收的年景。”但在夜半更深时哪里还会有人“对话”呢?其实这是倒装句,先是仿佛听到喜报丰收的话语,然后再点明原来是一片蛙声。这种拟人手法不仅亲切、生动,而且耐人寻味。倘若讲作有人在对话,似乎便索然无味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不知何时飘来了乌云,月不见了,星儿也稀少了,一会儿又落下了雨点——“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有人说,既然天上还有星,怎么会下雨呢?这岂不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夏天,白天有太阳时下雨;夜间有星星时下雨,都是常见的现象。所以卢延让的《松寺》诗说:“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但此词中所描写的情况又有不同:说“七八个星”是在遥远的“天外”,而下“两三点雨”的地方却是在很近的“山前”。这里的“天外”与“山前”几个字用得很准确,词人写出了距离感,就更好理解这种夏天所特有的“过云雨”了。
无论雨下得多大,只要淋到了雨点,行路的人都不免发慌的,所以便很急于投宿。还好,小店儿就在眼前了: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两句同开头那两句一样,也是倒装句式,意谓走过溪上的小桥再拐个弯儿,那熟悉的茅店就忽然在土地庙的树林边出现了。“茅店”,茅草苫盖的客店。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社林”,土地庙边的树林。以上二句,不仅写出行人在雨中赶路的匆匆行态,而且表现出他见到茅店时的惊喜心情。
这首词通过写夏夜农村景色,反映了词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于丰收在望年景的喜悦心情。
这首词匠心独运,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首先,用路旁、田野里的各种声音谱写了一支农村夏夜的交响曲。词中明写的声音有:鸟啼、蝉鸣、蛙叫,这是频率高、声音响的。但是既然还写了“风”,又写了“雨”以及赶路的行人,那么我们似乎还可以听到飒飒风响、萧萧雨声和急匆匆的脚步声。这是低频率的、声音小的。但也有变化:开始时,月白风清,习习而过,人不觉察;继而风起云聚,忽忽有声。走路的人先是陶醉于清景之中,缓步而行;继而雨点飘落,两脚生风。词人将这些大小、高低、强弱、远近不同的声音很好地搭配起来,构成一支和谐的交响曲。它忽而像弦管齐发,交混回荡;忽而像泉流石上,潺潺作响;忽而激越高亢;忽而轻柔徐缓。它不仅能触及人的听觉,而且能诉诸视觉,既使人置身于动听的音响世界,又让人流连于优美的景色之中。何况这首交响诗中本来就有“画”呢!
其次,以清晰的线条绘景,以客观的景物寄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这首词的景物描写很别致,笔调明快精爽,轮廓清晰可见。它不像泼墨山水画儿,景在雾中,时隐时现。但这些景物也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而是“人化的自然”。词的一开头,写惊鹊突飞,鸣声传来,行路中的词人心情不免有点紧张;而花香蛙鸣,喜报丰收,则反映了词人的愉悦;最后星月隐曜,小雨忽降,词人急于投宿的心情,也不言自见。这种移情于景,似乎有点隐蔽,所以按王国维的说法,是属于“以境胜”类型的作品。
第三,句式活而不板,节奏跳荡有致。前二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都是六言律句,不仅一句之中平仄相隔,抑扬而有节,而且上下句平仄相反,错落而和谐。特别是只用名词组成句子,省略连缀词,这样读起来便具有很强的跳荡性,于是也加快了这支交响乐的节奏。但这种节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句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接下去的二句是七言,虽然也是三顿式的,但比起前两句之言来,舒缓而轻松,这和词人的快乐心情是一致的。而过片二句虽然也是六言句,但却变成了二音顿(开头二句是三音顿),很显然加快了节奏——这是很自然的:下雨了,心着急,脚步也快了。当然,每句的字数都是词谱所规定的,不能随便增减,但是词人根据感情表达的需要,却可以在平仄的安排和句式的组成上有自己的选择。这正是此词的难能可贵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