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教师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还要注重通过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数学问题与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而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学生很容易在学习中产生厌倦情绪,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怎样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探究学习,获得思维发展,是摆在小学数学教学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能够通过观察与思考,发现问题的特点,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拓展。例如,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在教学加法内容之后,教师展示给学生“1 2 3 4…… 100=?”这道题目。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找规律,这道题如果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加,就会显得相当繁琐,并且一步算错,最终就得不到正确的结果。教师通过仔细观察思考后,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即其中存在著“1 99=100,2 98=100”这样成对数字相加得整数100的规律。教师问这样加下去可以得到多少个100,学生说有50个100。中间还有哪一个数没有结成一对进行相加?学生看出,只有50没有数字跟它结对相加。这样,学生很快就可以得出结果5050,学生通过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简单途径,兴趣也被激发出来。在以后遇到数学问题就会注意观察与思考,从而使自己的思维得到有效拓展。
二、引导学生善于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辨别,要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更简单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灵活运用知识,通过解决问题使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例如:“现有45吨煤,用A汽车需要10个小时运完,用B汽车需要15小时。如果A、B两辆汽车同时运输,需要多少小时运完呢?”学生往往按常规思维去解决问题,即先分别求出A车和B车的工作效率,然后算出A、B两车工作效率之和,再用总重量45吨除以A、B两车工作效率之和。列式是:45÷(45÷10 45÷15)。另一种可以采用工程问题解法,但学生往往会受到45吨的影响,认为45吨是题目中的重要条件,必须在列式中出现。这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我们能不能把45吨货物看作是一批货物,把45吨货物看作是整体“1”?学生很快就受到启发,列出1÷( )的算式,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列式中不出现45吨的原因。通过训练,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学会用各种思路去解决问题。
三、设置开放性问题情境,培养发散思维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所设置问题的题目只有一个答案,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机械做题,思维难以得到拓展。一遇到有变化的题目往往会出现错误。所以,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即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思考,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小罗家离学校是8公里,小青家离学校是12公里,问小罗家离小青家是多少公里?有的学生往往没有形成发散思维的习惯,会脱口而出是20公里。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是不是只有这一个答案?学生们通过在纸上画图,可以看出,当小罗与小青家在学校的两侧,并且学校、小罗家、小青家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答案是20公里。但问题是小青与小罗家可能在学校的同侧,也可能小青家与小罗家与学校不在一条直线上。通过对这类题目的训练,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遇到问题可以从多角度去思考,而不是机械地照搬,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引导学生反思,拓展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反思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反思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促进学生巩固知识、深化知识,并且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反思,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品质,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例如,教师向学生出示如下两道题目:其一:小京与小成同时从相距960米的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小京1分钟走48米,小成走52米。经过多少时间小京与小成可以相遇?其二:小京与小成从相距960公里的A、B两地出发,同向而行,小京1分钟走48米,小成走52米,经过多长时间小成可能追上小京?在做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题目1是相遇问题,而题目2是追击问题,两题的数据都是相同的,所求的都是时间,但是不同的是,题目1是两人相距的路程和是960千米,题目2是两人相距的路程差是960千米。通过类比与反思,使学生掌握解决这类题目的方法与技巧,提升学生的归纳与反思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整体数学素质。
【作者单位:吉林市龙潭区江机二小吉林】
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能够通过观察与思考,发现问题的特点,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拓展。例如,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在教学加法内容之后,教师展示给学生“1 2 3 4…… 100=?”这道题目。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找规律,这道题如果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加,就会显得相当繁琐,并且一步算错,最终就得不到正确的结果。教师通过仔细观察思考后,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即其中存在著“1 99=100,2 98=100”这样成对数字相加得整数100的规律。教师问这样加下去可以得到多少个100,学生说有50个100。中间还有哪一个数没有结成一对进行相加?学生看出,只有50没有数字跟它结对相加。这样,学生很快就可以得出结果5050,学生通过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简单途径,兴趣也被激发出来。在以后遇到数学问题就会注意观察与思考,从而使自己的思维得到有效拓展。
二、引导学生善于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辨别,要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更简单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灵活运用知识,通过解决问题使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例如:“现有45吨煤,用A汽车需要10个小时运完,用B汽车需要15小时。如果A、B两辆汽车同时运输,需要多少小时运完呢?”学生往往按常规思维去解决问题,即先分别求出A车和B车的工作效率,然后算出A、B两车工作效率之和,再用总重量45吨除以A、B两车工作效率之和。列式是:45÷(45÷10 45÷15)。另一种可以采用工程问题解法,但学生往往会受到45吨的影响,认为45吨是题目中的重要条件,必须在列式中出现。这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我们能不能把45吨货物看作是一批货物,把45吨货物看作是整体“1”?学生很快就受到启发,列出1÷( )的算式,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列式中不出现45吨的原因。通过训练,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学会用各种思路去解决问题。
三、设置开放性问题情境,培养发散思维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所设置问题的题目只有一个答案,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机械做题,思维难以得到拓展。一遇到有变化的题目往往会出现错误。所以,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即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思考,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小罗家离学校是8公里,小青家离学校是12公里,问小罗家离小青家是多少公里?有的学生往往没有形成发散思维的习惯,会脱口而出是20公里。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是不是只有这一个答案?学生们通过在纸上画图,可以看出,当小罗与小青家在学校的两侧,并且学校、小罗家、小青家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答案是20公里。但问题是小青与小罗家可能在学校的同侧,也可能小青家与小罗家与学校不在一条直线上。通过对这类题目的训练,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遇到问题可以从多角度去思考,而不是机械地照搬,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引导学生反思,拓展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反思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反思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促进学生巩固知识、深化知识,并且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反思,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品质,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例如,教师向学生出示如下两道题目:其一:小京与小成同时从相距960米的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小京1分钟走48米,小成走52米。经过多少时间小京与小成可以相遇?其二:小京与小成从相距960公里的A、B两地出发,同向而行,小京1分钟走48米,小成走52米,经过多长时间小成可能追上小京?在做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题目1是相遇问题,而题目2是追击问题,两题的数据都是相同的,所求的都是时间,但是不同的是,题目1是两人相距的路程和是960千米,题目2是两人相距的路程差是960千米。通过类比与反思,使学生掌握解决这类题目的方法与技巧,提升学生的归纳与反思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整体数学素质。
【作者单位:吉林市龙潭区江机二小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