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瓷器风韵》为例探索学校陶艺课堂教学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f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艺是一种对泥土的再塑造的过程,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此,它同时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和工艺制作于一体,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示着无以伦比的魅力。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陶艺课堂正逐步融入到新的美术教材中,但在实施过程中也能遇到了不少的难题。广大的农村学校在面对新美术教材中的“陶艺”课程,就引发了诸多的思考。农村学校能否开展陶艺教学?怎样开展陶艺教学?是否具有资源优势?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解析。
  一、填补盲区,提高教师陶艺认知
  实现陶艺美术教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教学资源相对缺乏的农村。因为陶瓷艺术除了继承复杂的传统工艺以外又与现代艺术的审美价值相辅相成、溶为一体。如需深入开展陶艺课堂,这就要求任课老师除了要有审美情操和正确的艺术价值观,同时又要求具备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动手示范能力。
  就笔者自身而言,在高校就读于美术教育专业期间也并未涉及陶瓷艺术这门课程。换言之,陶瓷艺术长期以来是属于工艺美术专业课的范畴,除了一些专业的陶艺院校意外,一般不列入师范类学生的必修课,这就形成高校教育与基础美育之间有一定的脱节。以《瓷器风韵》一课为例,教师上到这一课时常常采用多媒体视屏或是简单的欣赏课所取代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教材中《民间山水》青花纹瓶为例,多数农村教师对青花颜料的运用接触较少,对瓷器的烧制环节缺乏实践。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存在疑惑:青花颜料在烧制前后为何由棕色变蓝色?又以教材中《哥窑弦纹瓶》为例,学生对哥窑瓷器为何有开片效果疑惑较多。多数农村教师对龙泉青瓷的配料、施釉概念模糊。由此可见,教师要有效地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就要深入地理解这门古老而又现代的艺术,做足功夫、弥补空白,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相关的经验。教师在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入理解的同时又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思考方式,这样才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二、认识现状,激发学生“欣赏·评述”
  我国的陶艺教学大致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笔者回想自己中小学时代的美术课,即便是在县城最好的学校就读也未曾学习过陶艺的相关知识。由此可见,陶艺教育深入中小学美术课本也就最近几年时间,陶艺教育更多的是空白。而在很多农村学校,何谓“陶艺”课更是一门不得而知的课程。以《瓷器风韵》一课为例(图1),学生对陶瓷的制作工艺了解极为甚少,面对各种陶瓷类工艺品显得既熟悉又陌生,更不用说各类工具材料的使用。就教学导向而言,引导学生多角度欣赏和认识中国陶艺,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激发学生参与“欣赏·评述”的兴趣才能使学生走进这门古老的工艺。
  其一,激发学生感性认知。学生对新鲜事物的认知规律应由易到难,从感性到理性,从生活到课堂。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收集各类陶瓷品,通过组织学生展示各类陶瓷品引发讨论:这些东西为何在造型、颜色、质地上大相径庭?之后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对比,讨论区分,学生归纳观察与讨论的结果。教师结合课前准备的实物从器型结构、线条作用方面给予小结,学生实现初步体验。
  其二,引导学生区分认识。以实物陶罐和龙泉青瓷罐为例,提出问题:这两件东西最大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如此区别?学生以之前积累的视觉感受为基础通过深入观察、触摸。学生自发产生兴趣:同样是罐子为什么颜色上会有差别?敲击的声音为何不同?从而实现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回答从用料、烧制温度、吸收性和敲击声等方面区分“陶”与“瓷”的概念。激发学生欣赏·评述陶瓷品的兴趣,而非教师的一贯概述。达到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和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三、结合实际,带动学生“综合·探索”
  《美术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以《瓷器风韵》一课为例,教师可将因地制宜将本课升级到动手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中做陶瓷用的泥土是必备的材料,传统工艺中关于泥土的制作有着极为繁琐的过程。以龙泉青瓷的泥土为例,要经过采集、粉碎、淘洗、压滤、陈腐、练泥、配料等过程。况且,还伴随着瓷土矿和紫金土等原始材料的分布不均衡等因素。由于这些条件的限制,农村学校陶艺教学就要尽量“陶泥”本土化。教师可将“制陶”的概念扩展成“做泥”,将“陶土”本土化,那农村学校就有了资源上的优势。可以采集池塘泥、工地深层泥、还有山坡上的黄泥、红泥等等,作为“陶泥”的代替品,开展别有特色的“玩泥课”(图2)。这些泥土虽然没有正规的“陶土”那么强的可塑性,但只要水份适合,揉泥时间长一些,成型后放在阴凉处自然风干,那么这些泥的成型稳定性还是较高的。
  在机器设备上,现代陶艺发展迅速,借助科学技术的融入,造就了许多现代化的设备,如:电窑、电动拉坏机、炼泥机、泥板机、等。农村学校由于经费、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等原因,专门为美术教学配齐各种机器设备几乎不现实。然而,作品的艺术价值来源,更重要的是人类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取而代之的是就地取材的木块、小刀、学习用品,甚至是瓶瓶罐罐、树叶、废纸、纸盒及各种各样废弃的生活用品等等。各式各样的工具和材料,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灵感,并在制作过程中带来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赋予作品更多的创意和农村孩子淳朴的气息。以教材中《生命》为例,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中,多鼓励和示范如手捏成型、泥板成型、泥条盘筑成型、挖空法、综合成型等方法;基本的修饰手法有贴、刻、印、镂空等。
  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我们也有充足的理由回归原始——把陶艺设备原始化。当我们的“泥玩”创作鼓励用手工成型方法时,拉坏机就不再那么重要;当我们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的,我们则放弃炼泥机、泥条机、泥板机,让学生借助简单的工具体验劳动的乐趣。最后,我们还可以自然风干代替烘干机,或是去有条件的学校一并上釉烧窑。将设备问题对农村学校开展“泥玩”教学的阻碍减小到最低。
  四、取长补短,挖掘周边优势资源   农村学校开展陶艺课,与经济充裕的城市相比,条件相对薄弱。但农村学校只要充分挖掘资源,大胆应用,同样可以变弱势为优势,形成一定的特色。伴随着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瓷艺术品市场化。许多城市和乡村陆续出现了各种瓷器窑厂,私人小作坊式的窑厂更是犹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如果美术教师加强校外联系,对于解决课堂中近取材和教学实践等问题是非常有帮助。另外,我国的五大名窑:定窑、汝窑、哥窑、钧窑、官窑都分布在各个省份地区。瓷器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但制作工艺和使用的材料有着许多相似之处。美术教师可将就近的窑址做重点解析,这有利于不同地区的学生理解本地区的陶瓷制作工艺(图3)。
  就笔者所在的衢江区而言,全旺镇就有诸多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近年来,衢江区委区政府加强对全旺三套轩的挖掘和宣传力度,所用的各种材料和工具在市面上也都大大普及,诸如成品的泥土等材料。各级工艺美术师作品也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以《瓷器风韵》一课为例,笔者在工作之余到实地考察、学习,在上课时尽量做到心中有底。所以笔者认为如果农村教师合理挖掘资源,能使得陶艺教学中取材和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问题大大缓解。
  五、避免误区,鼓励评价多元化
  《美术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并对教师评价标准提出了一定标准。教师评价学生作品时要多角度解读学生的内心情感。
  首先,在农村学校的陶艺教学中必须摆脱“具象”的束缚。由于学生的陶艺作品不像成人或是陶艺美术师那样刻意地追求某种高难度的技艺或深刻的理念,更不像工匠作坊制作那样规规矩矩如出一炉。陶艺作品是在学生没有受任何理性的束缚,只是根据自己内心的经验,和对周围事物的直接感知。以《瓷器风韵》一课为例,教材中《世纪娃》,与具象雕塑《孩儿枕》,进行对比,引发学生思考:同样是表现“孩童”的作品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别?他们各自美在哪里?学生思考,得出结论:具象与抽象概念的不同审美标准。
  其次,评价标准多元化。教师不应把学生的作品变成数理化那样有着标准的答案。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创作力以及艺术修养的形成和发展。如果课堂失去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教育以及其他能力的培养,也就失去了艺术教育的意义。老师应耐心地听取学生的想法,进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和更浓厚的兴趣去理解艺术创作中的乐趣(图4)。
  再次,鼓励大胆表现。陶艺教学的真谛在于孩子通过以“陶”为媒介传递内心情感。教师对于学生的奇思异想要加以引导和启发,而不是否定或者打击,甚至于嘲笑,否则会束缚学生的灵感,阻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思维,从而对审美艺术做出错误的理解和失去对审美艺术的兴趣。因此要求我们的老师要有足够的心理素质来把握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所可能碰到的各种奇特的思想的产生和碰撞。著名的雕塑家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美的更多发现,才能增加学生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艺术修养,激发对美的创作,提高人的审美情操。
  笔者认为美术课堂的陶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陶瓷艺术”,更多意义上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看待问题,我们应该考虑的并不是把陶瓷艺术发扬光大或是让今天孩子成为明天的工艺美术师,而是如何更好的通过陶艺教育来发展学生的动手、创新方面的素质。给农村孩子一个了解自然,体验生活的机会。只要善于留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更多的资源,弥补地区差异,做足“多方位着手,夯实陶艺课堂”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中日两国的文化一衣带水,千百年以来的文化交流一直源远流长,甲午战争之后清廷试图以学习西方为救亡途径,大量留学生赴日,德,美留学。而日本由于文化的相近,地域的相近,帝制的相近,被大量学生首选,以至于出现了二十世纪初的留日热潮,进而进一步极大的促进了中日文化的进一步交流。正如西方学者所称“近代日本不仅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萌芽的摇篮,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窥望学习西方近代化文化的驿站。”日本艺术的“
期刊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所在,是我们解决课堂教学中一系列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新版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祛,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有效利用好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热爱美术的兴趣,而且能提
期刊
摘 要: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重要性越加凸显,美术教学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艺术气息。众所周知,良好的美术教育也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为关键的是美术教学还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为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奠定一个良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美术 兴趣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策略
期刊
美术作品是美术家创作出来的,他为什么创作?他为什么这样画?他是怎样想的?其实,学生是很想知道的。如果说文字是时间的记录者,那么绘画便是历史的见证者。方寸之间,或浓墨重彩或轻描淡写,水墨丹青里凝固的,是画家对所处时代和地域的深刻感悟。  我们希望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品鉴,最终达到“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的目的。本文以微课拓展欣赏的形式,从一件“作品点”的方式重新解读世界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
期刊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学习任务之一。在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对“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说明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美术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那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用有“趣”的手段,引领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欣赏活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美术欣赏方法
期刊
一、概念与特点  研究性学习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改革内容,她既是一门综合课程,同时也是一种教与学的方式。本文中的研究性学习是美术教与学的方式,是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一种类似项目研究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体验、发现,借以强化其收集、整理和输出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美术素养,增进探究学习的能力。  美术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1、问题性:以美术现象和问题作为学习的先行组
期刊
摘 要: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书法模块的教学深刻影响到美术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实现素质教育提升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新课程在知识、情感与技能融合的重要内容,不仅对传统文化传承、艺术鉴赏能力提升等有着深远意义,也对学生的个性塑造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书法教学实践中遇到了许多困境,如互联网技术对书法的弱化、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高水平书法师资的缺乏等。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尝试探索走出困境之路。  关键词:高中 书
期刊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作了科学而系统的规定,明确指出:“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
期刊
一、缘起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美术课程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提出“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分学习领域,加强综合性和探究性”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美术课程结构。  现行教材综合探索领域课程提供的是一个参考,如《悠悠北山街》,对非杭州的学生来说北山街非常陌生,需要教师因时因地的创造性使用教材。去发现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资源,是开放性美术课
期刊
小学美术泥塑课堂里摔打泥巴、揉搓按压的过程,自然是唤醒并满足了孩童们模仿现实世界、创造幻想世界的各种奇思妙想。理想的美术课堂期待成为“情”与“技”的熔炉。泥塑定格动画,让这样的课堂成为可能。让学生因泥动情、借泥表情、托泥言情,让一帧帧的定格动画连缀成有情节的短片,让泥塑课堂成为孩子们讲自己故事的课堂。  一、提示步骤,拓宽思路  泥塑课堂上工具的使用,技法的掌握都依赖老师的示范。当堂示范固然直观性
期刊